-
王氏旧宅位于烂树头中端,座北朝南。建于清末,原系庞宅典当场,36年(1947)有王耐园购得。2003年,典当场内王宅尚存四楼四底和东厢房上下,为抬梁式砖木结构,三架梁、五架梁、矮柱等都完好,无雕刻、斗拱。从厢房下小石库门出入,天井中原有门楼,今门楼下大石库门还在,门楼已无,而且不能通行。现有房屋4楼4底及厢房共12间230平方米。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亨复堂(新填街210号)位于中川路,明清街西出口北侧。(中川路位于新填地东首,其北侧附近为亨复堂)由任家老宅和任家新宅两部分组成。任家老宅又称任家北账房,所置年代在退思园之前;任家新宅又称任家南账房,于9年左右翻建。该堂房屋分布不规则,难分进数,多数房屋朝南,也有朝东和朝西。北账房中尚存一幢三楼三底的楼房,面阔14米,进深13米,楼前天井南侧有一座门楼;南账房面阔19.米,进深9.25米。……[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式谷堂(鱼行街195号)位于前漆字圩,朝南面河。建于清代,系范兰畹、范载与宅第。该堂以弄为界分东、西两部分,东部2进,西部4进,共有房屋40间678平方米。内有门楼一座,6扇墙门对外。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谷香村(竹行街13号)位于竹行埭中段,原南北店铺,隔街相望,现仅存南店铺,座南朝北,东为点心店,西连原太湖园饭店,南临河,北面街。创办于清宣统年间(1909-1911),是驰名遐迩的名牌老店,以营销茶食糖果为主。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福如堂位于竹行埭同泰弄西端,嘉荫堂南出口。该堂东部为徐氏祖产称老宅,西部(原)于清末民初翻建过称新宅。福如堂为普通老式砖木结构房屋,现存房屋5进50间1133平方米。该堂体量较大,房屋较陈旧,结构简单,无门楼和雕刻。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延恩堂(新填街110号)位于大墙门西侧,座北朝南。建于清末民初,原系金慎安宅,后为周氏购得,系周仁基宅第。延恩堂第一进原是3开间平屋,周家买下房产后,在全国前将平屋改成楼房,并在房后添建门楼一座,门楼上雕有“业精于勤”四个字,在“-”中被毁。楼下墙门向里缩进约50厘米,石库门对外。第二进也是三楼三底,由于地形原因,房屋不规则,东面一间北部少一角,成五边形,西面一间北窄南宽成梯形,楼下不隔断……[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吕氏旧宅(新填街4号)位于烂树头大墙门,座北朝南。建于24年(1935),系吕钰生所建。大墙门内吕宅第一进是3开间平屋,原中间石库门对外,西有备弄,备弄口是小石库门。第二进是3开间楼房,两边是厢楼,中间是石板天井,天井南原有一座门楼,现门楼还在,门已砌断,雕刻全无。第三进是四楼四底,第二、三两进楼房都在后进的东厢房作楼梯间上下。第三进楼下第一架壁用轩式结构,轩内有硬木弯椽,房屋结点上有斗拱,月……[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侍御第新填地123号位于烂树头西首,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顾宽始建。顾宽重孙顾曾唯于嘉靖癸丑年(1553年)得中进士,后任监察御史,该宅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始称侍御第。该宅基本上均为平屋,墙门间里有斗拱,下层一只斗稍大,上层四只斗稍小,成一大斗托四小斗之形,备弄中有放灯用的龛等。1986年9月,侍御第被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渭起堂(竹行街59号)位于坝基上,朝南面河。建于14年(1925),系同里谷香村创办人吕鉴青所建。共有房屋3进25间331平方米。该堂门楼及砖木雕刻极为精致,是保存较好的建筑。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尤氏旧屋(竹行街65号)位于闵家湾,北邻培德堂,朝南面河。建于清代,系尤培昌宅第。原有房屋4进20间307平方米,现有房屋3进16间277平方米。该宅为普通民居。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