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模拟试卷4 (题后含答案及解
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
1. 病人内热烦躁,继而汗出热解,烦躁亦减,其病机是 A.由表入里 B.由阳转阴 C.里邪出表 D.正虚恋邪
正确答案:C
解析:某些里证,病邪从里透达于外,称为里邪出表。内热烦躁,继而汗出
热解,烦躁亦减都是病邪由里出表的表现。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2. 症见发热恶寒,头身痛,无汗,口渴,烦躁,尿黄,其证属 A.表邪入里 B.表寒里热 C.表里俱热 D.表寒里虚
正确答案:B
解析:表寒里热证是指寒在表而热在里的证候。发热恶寒,头身痛,无汗属
表寒证特点,口渴,烦躁,尿黄属里热证特征。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实证临床表现的是 A.大便秘结 B.五心烦热 C.痰涎壅盛 D.高热
正确答案:B 解析:实证是指邪气亢盛所表现出来的证候。五心烦热为虚证的临床表现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4.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虚证临床表现的是 A.脉沉有力 B.面色恍白 C.大便稀溏
D.身倦乏力
正确答案:A
解析:虚证是指人体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侯。脉沉有力为实证的临床表现。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5. 阳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面白少华 B.脉细舌净 C.畏寒肢冷 D.形体消瘦
正确答案:C
解析:阳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面色恍白或咣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倦乏
力,形寒肢冷,自汗,舌淡胖嫩,脉虚等。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阳证的临床表现的是 A.面红目赤 B.呼吸微弱 C.躁动不安 D.口渴饮冷
正确答案:B
解析:阳证以亢奋,躁动,功能亢进,红赤,分泌物粘稠等为主要特点,呼吸微弱属阴证的临床表现,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实证的表现是 A.壮热烦渴 B.神昏谵语 C.尿赤便干 D.脉细数
正确答案:D
解析:实证是指邪气亢盛所表现的证候。脉细数属虚证的临床表现。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8. 某人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当诊断为
A.里证 B.表证 C.寒证 D.热证
正确答案:B
解析:表证是指六淫等外邪经皮毛,口鼻侵人时所产生的证候。其临床表现有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9. 某人既见胸中烦热,口臭,牙龈肿痛等症,同时又见腹痛喜暖喜按,大便溏泄,当诊断为
A.表热里寒证 B.表寒里热证 C.上热下寒证 D.上寒下热证
正确答案:C
解析:上热下寒证是指病人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热,下部表现为寒的证候。如既见胸中烦热,口臭,牙龈肿痛等上热证,同时又见腹痛喜暖喜按,大便溏泄之下寒证。此为上焦有热而中焦有寒的上热下寒证。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10. “八纲”名称的正式提出是下列哪本书 A.《黄帝内经》 B.《伤寒正脉》 C.《伤寒质难》 D.《景岳全书》
正确答案:C
解析:近人祝味菊在《伤寒质难》中正是提出八纲名称。他说:“所谓八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这是八纲名称的正式提出。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11. 八纲辨证的概念与内容,实际形成于 A.秦汉 B.隋唐 C.明代 D.清代
正确答案:C
解析:八纲辨证,散论于《内经》,运用于《伤寒杂病论》,形成于明代,倡导于清代,正式提出于五十年代。明代医家明确提出和完善,如王执中提出:“治病八法,虚实阴阳表里寒热。八字不分,杀人反掌。”张介宾提“二纲六变”说。“阴阳篇”,“六变篇”即所谓“二纲(阴阳)六变(表里寒热虚实)”。程钟龄说“受病百端,不过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尽之。”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12. 下述哪种理解最正确 A.皮肤的病变均是表证 B.表证的病位不在脏腑 C.内脏的病变均无表证 D.符合表证特征为表证
正确答案:D 解析:表证指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的初期阶段,正[卫]气抗邪于肤表浅层,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轻浅证候。临床表现为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
舌淡红,苔薄,脉浮。ABC三项观点均存在问题,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13. 表证的特点不包括下述哪项 A.感受外邪所致 B.起病一般较急 C.必发展成里证 D.病较轻,病程短
正确答案:C 解析:疾病的传变尽管有其自身的规律,并且会随着周围很多因素的变化而
变化,所以不能说表证就一定能够发展成里证。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14. 表证最常见于 A.内伤杂病 B.上焦病证
C.皮肤疮疡类病 D.外感病初期
正确答案:D
解析:表证多见于外感病初期,具有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的特点。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15. “实”的含义主要是指 A.体质壮实 B.正气旺盛 C.阳邪中人 D.阴寒内盛
正确答案:C
解析:实证是指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体内病理产物蓄积,以邪气盛,正气不虚为基本病理,表现为有余,亢盛,停聚特征的各种证候。临床一般是新起,暴病多实证,病情急剧者多实证,体质壮实者多实证。所
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A.表虚证 B.表实证 C.里虚证 D.里实证
16. 发热,恶风,头项强痛,汗出,脉浮无力,此属 A.
B.
C.
D.
正确答案:A
解析:表虚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恶风,头项强痛,汗出,脉浮无力。所以正确答案为A。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17. 恶寒,发热,无汗,脉浮有力,此属 A.
B.
C.
D.
正确答案:B
解析:表实证的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脉浮有力。所以正确答案为B。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A.大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神情淡漠,呼吸微弱,脉微欲绝 B.形体消瘦,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口燥咽干,皮肤干燥,脉象细数 C.身热大汗,汗热质黏,面色潮红,躁扰不安,渴喜冷饮,脉细数疾 D.高热肢厥,神识昏沉,胸腹灼热,口渴喜饮,面色紫暗,脉沉有力
18. 属亡阳证者为 A.
B.
C.
D.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八纲辨证
19. 属亡阴证者为 A.
B.
C.
D.
正确答案:C
解析:大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神情淡漠,呼吸微弱,脉微欲绝属亡阳证者;形体消瘦,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口燥咽干,皮肤干燥,脉象细数属阴虚证者;身热大汗,汗热质黏,面色潮红,躁扰不安,渴喜冷饮,脉细数疾属亡阴证者;高热肢厥,神识昏沉,胸腹灼热,口渴喜饮,而色紫暗,脉沉有力属真热假寒证者。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A.心悸,气喘,胸闷,脉结 B.咳嗽,咯痰,胸闷,气喘 C.畏冷,肢凉,舌胖,脉迟 D.浮肿或久泄,完谷不化
20. 上述哪项为阳虚证的共有症 A.
B.
C.
D.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八纲辨证
21. 阳虚共有症效哪项为肾阳虚证 A.
B.
C.
D.
正确答案:D
解析:伤阳者,以阳气虚的表现为主。由于阳失温运与固摄的功能,故可见面色淡白,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大便滑脱,小便失禁等。阳虚则阴
寒盛,则舌胖嫩,脉虚沉迟。其中肾阳虚的表现为浮肿或久泄,完谷不化。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A.表热证 B.表寒证 C.里热证 D.表虚证
22. 发热,口渴喜饮。咳嗽气喘,咯黄痰,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为 A.
B.
C.
D.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八纲辨证
23. 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痛,口微渴,苔薄色黄白相兼。脉浮数,为 A.
B.
C.
D.
正确答案:A
解析:首先从题干中看出两题都有发热和脉数的描述,确定两者都为热证,结合表里病症的鉴别。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24. 里邪出表,反映
A.病势减轻 B.邪有去路 C.邪盛正衰 D.邪轻正衰
正确答案:A,B
解析:里邪出表多反映邪气渐退,病势减轻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25. 热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颧红如妆 B.口渴饮冷 C.苔黑而润 D.恶热喜冷
正确答案:B,D
解析:热证的表现常见的有: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大便干,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数等。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D。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26. 辨别虚证和实证的要点是 A.脉的有力无力 B.发热的有无 C.舌的苍老与娇嫩 D.语声的高低
正确答案:A,C,D
解析:形体虚弱,精神萎靡不振,声低息微,痛处喜按,舌淡嫩无苔或少苔,脉象虚弱无力属虚证。形体壮实,精神亢奋,声高息粗,痛处拒按,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实有力者属实证。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D。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27. 表里辨证的意义有 A.辨别病位的浅深 B.提示病情轻重 C.提示邪正盛衰 D.提示病变趋势
正确答案:A,B,D 解析:表里辨证,在外感病辨证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察知病情的轻重,明确病位的深浅,预测病情发展的趋势。并无提示邪正盛衰此项,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D。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28. 对于虚证的下述认识,正确的是
A.正气亏虚 B.正不胜邪 C.邪气不明显 D.正气亡脱
正确答案:A,C,D
解析:虚证是指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而邪气不著,表现为不足,松弛,衰退特征的各种证候。临床一般以久病,势缓者多虚证,耗损过多者多虚证,体质素弱者多虚证。并无正不胜邪之说,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D。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29. 下列哪些为寒证转化为热证的常见原因 A.寒证而过用温燥之品 B.阳虚之体而感受热邪 C.寒湿郁久而阳气不衰 D.外感寒邪而阳气旺盛
正确答案:A,C,D 解析:寒证化热是指原为寒证,后出现热证,而寒证随之消失。如寒湿痹病,初为关节冷痛,重着,麻木,病程日久,或过服温燥药物,而变成患处红肿灼痛;哮病因寒引发,痰白稀薄,久之见舌红苔黄,痰黄而稠,痰湿凝聚的阴疽冷疮,其形漫肿无头,皮色不变,以后转为红肿热痛而成脓等,均属寒证转化为热证。寒证化热示阳气旺盛,与阳虚之体感受热邪无关,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D。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30. 寒证转化为热证,提示哪些病情变化 A.复感热邪 B.阳气较旺 C.正能抗邪 D.阴液受损
正确答案:B,C 解析:此题考查寒热转化病理机制方面的内容,寒热转化反映邪正盛衰的情况,由寒证转化为热证,是人体正气尚盛,寒邪郁而化热;热证转化为寒证,多属邪盛正虚,正不胜邪。由此可见,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 知识模块:八纲辨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