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沉管灌注桩的应用

沉管灌注桩的应用

来源:吉趣旅游网
沉管灌注桩应用于长桩、大承载力桩基础施工

1 概况

某教学楼为8层框剪结构,柱下振动冲击沉管灌注桩基础。原设计桩径500 mm,桩长22 m,通长配筋,单桩承载力标准值1000 kN,单柱荷重9000 kN。该工程桩基的荷载、桩长、施工难度很大。考虑到该地层为第四系更新统硬塑~坚硬塑粘性土和桩的特点为端承摩擦桩,经论证及设计院同意后改为φ400 mm复打桩,桩长18.0 m,单桩承载力要求不变,并要求先打试桩,经静载试验满足要求后,方可根据有关参数进行工程桩施工。经试桩,静载确定桩为ZG400B型复打桩,桩长18.0 m,复打深度≮12.5 m,钢筋笼长11.60 m,桩数237根。 2 满足设计承载力的成桩模型和理论计算 2.1 成桩模型

采用φ400 mm局部复打成桩的理论模型见图1。

图1 局部复打长桩成桩理论示意图 图2 按物理参数计算示意图 (2)按物理参数及电流电压控制计算: Quk=Qsk+Qpk

Qpk与电流冲击力、电流电压有关,可用经验公式p=kI代入(p为一定电压下,一定电流产生的冲击力;k为经验系数,一般取10;I为锤头工作时最后30 s的电流值,此处为100)。经计算Qsk=1606.11 kN,Quk=2602.11 kN,则单桩承载力标准值为1303.06 kN,满足设计要求(1000 kN)。 3 桩机选型

在确定该工艺施工之前,我公司设计论证过其它桩的工艺施工,如钻孔桩、挖孔桩等,但因经济、技术等指标难于达到要求而未被采用。最后对比最多的是预制桩,预制桩同灌注桩一样,在西南地区多属小直径桩;因灌注桩是就地灌注混凝土,不需裁桩和接桩,可节省混凝土,只配少量钢筋,可节约钢材2/3~6/7;且减少预制构件的场外运输,比预制桩节约工程费用30%~40%。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该工程桩是端承摩擦桩,预制桩不能取土引孔,遇上较厚的硬塑~坚硬粘性土层不能穿过,达不到设计桩长要求。沉管灌注桩能达到此要求,故选用沉管灌注桩施工工艺。

沉管灌注桩机型按大类分为DZKS型和DZC型两类,代表主要为DZ60KS型和DZC44型,由主要技术参数比较,DZ60KS型有利于长桩施工,特别是许用拔桩力和沉桩最大长度均优于DZC44型,在实践中也已得到证实。按通长配筋考虑,DZC44型沉桩长度最多12 m,且无中孔(锤头中部的圆孔);而DZ60KS型具有500 mm中孔,钢筋笼可以从锤头上部往下吊,沉桩长度可达25 m左右。

从经济、技术综合考虑,选择了沉管灌注桩,再从机器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实践经验及各参数的优化组合等方面的分析论证,认为DZ60KS型沉管灌注桩机施工该项工程是可行的。 4 施工工艺的重点与难点 4.1 解决取土难的措施

该工程需引孔取土,成桩要穿越10.0~13.0 m厚的硬塑~坚硬塑粘性土,加之桩长、桩径大,摩阻力大,造成取土难。经分析,采取了分段取土减小摩阻力的方法。一般为多次取土,每次取土1~4 m,一孔取完最多达11次,在取土

过程中并以电流、电压值不超过80 A、380 V或最后贯入度≮5 cm/min,来具体控制取土深度,从而克服了强行加压取土,减少对机器设备的损坏,达到设计桩长。

4.2 解决抖土难的理论模型及桩内夹泥的措施

取出的土在桩管内,因粘性土与桩管内壁间摩阻力大,且具粘附力,所以很难抖出,影响下一段取土。我们采取重锤下落、加水形成水压力等方法,但效果均很差。最后,利用滑坡产生机理解决了此项难题。其原理是:在取土之前加入水,水在取土过程中随土体上升,沿土体与桩管内壁孔隙下渗,使桩管内壁与土体间形成相对软弱缝,取出土后,土块沿该缝在开启锤头振动的周期性外力作用下产生滑落,此法简称加水润滑,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取土之前在桩管内加入4~5桶水,从而使每次抖土时间由4~5 h减少到5~10 min。

同理,在桩管外壁加水1~2桶,使桩管外壁粘附泥块滑落,并在拔管时采用人工刮土方法清除外壁泥块,从而避免了桩内夹泥,保证了施工质量。 4.3 桩尖偏向及解决措施

由于多次取土,加之用450 mm取土器扩孔,孔径增大,桩尖在下落过程中易偏向斜卧或横卧于孔中,影响沉管深度,我们采用钢绳吊放桩尖使其紧贴桩管端部后再沉管,从而解决了偏向问题,保证了沉管深度。 4.4 混凝土坍落度的调整

如果按常规的混凝土坍落度,因桩长,振动拔管时间长,很难满足桩密实、桩强度和沉管深度要求。其中关键一点是影响复打深度。经试验,第一次混凝土坍落度大,在复打过程中,因桩间土为坚硬、硬塑粘性土,排水条件差,在长时间振动下,粗骨料多下沉,造成局部密实,阻力增大,复打深度难于满足。最后确定第一次混凝土坍落度8~10 cm,确保了复打深度,第二次混凝土坍落度12~14 cm,以利混凝土密实及桩身完整。 5 结语

(1)取土速度快,抖土顺利,成桩工艺新颖实用,成桩效率提高3~4倍,实际施工80天,工期比原定提前40天。(2)满足了设计桩长18.0 m、复打12.5 m

的要求,最深复打15.8 m。(3)桩身密实,结构完整,无断裂、夹泥、缩径等质量缺陷,桩强度达到C25的设计要求,桩径在485~520 mm之间。同时,经高应变力法测试,单桩承载力标准值为1020~1080 kN,满足设计单桩承载力1000 kN的要求。(4)该工程经设计、建设、总包、质监等部门一次性验收,评为优良。(5)该工程的成功实施,较原设计节约钢筋混凝土188.496 m3,节约基建投资17万元。同时为我公司节约设备维修费5万余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