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i 35 空气源热泵加热原油技术及应用 ◇中石化江苏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刘淑亭 空气源热泵在原油生产中的应用已经逐步成熟。空气源 热泵利用空气能,属于绿色环保资源,热泵供热系统运行稳 定,节能效果显著,应用前景广泛。 1前言 油田进入了高含水开采阶段,按照常规的生产模式进行生 产,地面集输系统所需供热负荷逐渐增多,节能降耗成为油田 生产效益的重要体现,目前,在采油三厂边远区块,油井电加热 罐90座,其中利用太阳能、电加热复合供热的有15座,其余全 为电加热供热,原油加热消耗的电力费用每年约400万元。太阳 集热系统节能降耗效益显著,但是受天气的影响较大,在晚 问、阴雨天太阳辐射不强时,仍依赖于电加热器供热。近年 来,空气源热泵系统运行稳定性较高,降低了电加热器的使用 率,节能降耗优于传统热水炉,空气源热泵利用空气能,属于 绿色环保资源,满足油田清洁能源的要求。 空气源热泵技术在原油供热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 应用的单级式空气源热泵在环境温度较低时适应性差、制热效 果较差。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适合寒冷地区特点的单/双 级混合复叠式空气源热泵系统,该系统可在单级制热、双级复 叠制热两种模式下切换运行,机组能在冬季较低的温度下节能 运行,目前该技术已在安徽采油厂多个单井拉油点实验成功, 运行稳定,节能效果显著。 2空气源热泵技术及成效 根据油田特殊的使用条件,空气源热泵为单井储油罐内原 油加热,满足环境温度在一l0℃一4O℃范围内,储油箱内原油 温度需达N5o℃左右。单/双级复叠式空气源热泵可根据环境温 度、工艺对油温需求控制单级制热与双级复叠制热两种工况的 切换,弥补了单级式空气源热泵在温度低时适应性差,制热效 果不好的问题。 一 图1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样机系统图 如图l所示,当气温高于10℃时,仅l}}压缩机单级运行,制 冷剂循环过程是:由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过热蒸气进入储油罐换 热器放热,被冷凝成高压过冷液体后,经热力膨胀阀的节流膨 胀作用成为低压的气液两相混合物,进入翅片式蒸发器,蒸发 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成为低压过热蒸气,经气液分离器回NI#压 缩机的吸气侧,由压缩机做功后再成为高压过热蒸气。如此循 环,储油罐换热器不断换热加热原油,直至原油温度达到工艺 要求。 当室外温度低于l0℃时,l挣压缩机和2 缩机复叠压缩运 行,制冷剂循环过程是:1#压缩机排出的高温过热蒸气进入中 间换热器,被冷凝为高压过冷液体后,经热力膨胀阀的节流膨 胀作用成为低压的气液两相混合物,进入翅片式蒸发器,蒸发 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成为低压过热蒸气,经气液分离器回 ̄tJl#压 缩机的吸气侧,由压缩机做功成为高压过热蒸气,如此周而复 始;2#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过热蒸气进入储油罐换热器放热,被 冷凝为高压过冷液体,经由热力膨胀阀的节流膨胀作用成为低 压的气液两相混合物,进入中间换热器,蒸发吸收热量成低压 过热蒸气,后回到2#压缩机的吸气侧,通过压缩机做功成为高 压过热蒸气。如此循环,储油罐换热器换热不断加热原油,直 至原油温度达到工艺要求。 单/双级复叠式空气源热泵已在天33—4井场得以应用,在 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期间共计录取了14次数据,如表1所示, 从表中数据计算得知,平均COP值为3.66,节能效果显著。 日期 油箱温 环境温 含水(%) 电袁读数 C0P 度(℃J 度(℃) 30 2 4909 2O14 2 2 l 00 2 59 5O88 2 28 1 00 3 38 2 9 1 542 3 2 3 9 304 39 4 7 5 1 3142 40 5 19 1 32 23 9 11 20 9 39 4 31 14164 2 3 1 5804 4 5 9 1 2 l6 4 8 40 2.9 3 20d 7 7 201 5 1 9 2 2 2 0 39 218 36 2 7 5 表1 根据数据可测算出空气源热泵的全年性能系数即c0P值为 3.66,依照天33—4井年产液量2100 t,平均电价0.8 ̄JkWh计算, 采用空气源热泵比采用电加热棒加热能够节约电费约2.74万元。 项目投资10.5万元,投资回收期约为3.8年。 3推广应用 单/双级复叠式空气源热泵适合全天候运行,克服了单级式 空气源热泵在冬季气温较低时制热效率不高的问题,其制热系 数COP值为2.5 5,节能效果显著,该技术可在单井储罐加热系 统及其他类似的供热系统中推广应用。单/双级复叠式空气源热 泵技术也可与地源热泵技术、太阳能加热技术联合使用,应用 于油田集输系统供热,如拉油点、站库等的原油加热,应用前 景非常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