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人拜访年长的智者: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自己愉快、也能使别人快乐的人呢?
智者说,我送你四句话: 第一句是:把自己当成别人; 第二句是:把别人当成自己;第三句是:把别人当成别人; 第四句是:把自己当成自己.
第一句:把自己当成别人;当你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当你欣喜若狂时,把自己当作别人,那么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些.
第二句:把别人当成自己;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要,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第三句:把别人当成别人;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第四句:把自己当成自己.用一生的时间,用心去理解.
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如何把这四句话统一在一个完整而协调的人格之中?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首场讲座摘录: 心理健康首先是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
林崇德曾经参加过民航总局关于安全问题的一个鉴定会,在会上,他听到一个中国飞
行员的故事。这个飞行员曾经是波音747货机的驾驶员。有一天,他驾驶飞机刚刚从纽约机场起飞的时候,最不愿意出现的情形——“撞鸟事件”发生了。
那只鸟没有直接冲向飞机,而是钻入了飞机的发动机里面。地面指挥人员说:你只有八分钟的时间,八分钟以后将会机毁人亡。这位飞行员问:除了纽约机场,附近还有没有允许我停留的小机场?别人回答说:有。他只用了六分钟,准时飞到了那个机场,安全地走下了飞机。发动机慢慢冷却后,那只鸟被取了出来。 后来纽约的各大报纸都刊登了这样的文章:中国的飞行员心理素质太好了!林崇德说,我们就需要这样的心理素质,在应激事件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需要。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情绪情感的紧张程度就会出现,这就叫做应激状态。
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自尊
林崇德说,自尊是指我们自己一种积极的、肯定的体验、评价和态度。心理学家就曾经测定,把自尊作为一个指标,把心理健康又作为另一个指标,通过测定和结算,获得的结论是统计学里面的“高相关”。可见自尊和心理健康一致性很高,意味着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自尊的反面就是自卑。
林崇德告诉中学生们,有三种社会因素会影响自尊:首先是对整个社会、学校和自己认同的程度;其次是处理问题的能力;第三是在工作学习中的能力。如果你认为自己这些能力都很强,那么自尊程度会很高,否则的话就会很自卑。相貌好的同学和相貌不足的同学其实都能够成才。天赋是聪明的生物基础,但有这种遗传因素,就肯定能成才吗?不一定。所以要树立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的信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