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本节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通过对眼和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引导学生再次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观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肾单位的结构。 2.概述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描述人体的排泄途径。 (二)能力方面
通过资料分析,进一步提高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关注肾脏的保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肾单位的结构,尿的形成过程。 难点:尿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知识容量较大,涉及了排泄的途径和概念、泌尿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和排出等内容,而且有关肾单位和尿的形成过程的知识比较微观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本节课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观看视频、观察实物、分析模型、进行模拟活动和资料分析等多种方式来辅助教学,变静为动、化难为易地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达成学习目标。 四、教学准备 白板课件、导学案、视频资料(《人体工厂》、《尿的排出》、微课《肾脏的结构》)、新鲜的猪肾、小组合作活动相关材料用具(自制肾单位模型、烧杯、标签纸)、筛子和一包混有沙子的杂粮。 五、教学过程
1
教学内容 利用视频,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播放创意动画短片《人体工厂》,请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引言:工厂每天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气废料,那么既然人体像一个巨大的工厂,在生命活动中也会产生许多代谢废物,这些废物是如何排出体外的呢? 学生活动 认真观看,谈自己的体会。 倾听、明确课题 设计意图 利用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把人体比作工厂,有利于学生理解人体在生命活动中会产生废物。 排泄途径及概念 联系七年级上的旧知识,引导学生明确排泄的途径和每种途经排出废物的种类,并总结出排泄的概念。 在白板上进行连线。 根据教师的提示,说出排泄的概念。 温故知新 肾脏的结构 出示肾脏的图片,说明肾脏是形(1)图片与实物结合,初步认识肾成尿液的器官,并请学生动手摸摸自己肾脏的位置。 出示新鲜完整的猪肾,指导学生找出自己肾脏的位置。 体验活动,创通过观察,说出肾脏形似蚕豆,呈红褐色,结合教材说出血液经肾动脉流入肾脏,经肾静脉流出肾脏。 浏览学案上活动一的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运用实物,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兴趣。 从宏观到微观脏的特点。 观察其形态和颜色,并说出血液 (2)观看微课,自学感知 是由哪两条血管进出肾脏的。 播放微课《肾脏的结构》。 内容;观看微课;整理、认识肾脏的结分享答案。 小组合作,完成学案上构,为学习尿的形成过程做铺垫。 通过小组合 2
(3)小组合作,深化理解 分发自制的肾单位模型,组织学活动二的任务。 作,深化对肾单位的理解,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巡回指导,展示、汇报、交流。 参与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并进行点拨和评价。 1、利用白板的拖拽功 并初步认识到能,将名称拖拽到图上的合适位置。 2、利用白板的书写功能,在图上画出两条路径,并说明尿的形成与血液有关。 尿液的形成与血液有关。 尿的形成过程 (1)模拟活动——筛粮食 (2)资料分析,讨论交流 (3)总结归纳 出示一包混有沙子的杂粮,启发学生:怎样才能有效地将杂质去除呢? 出示筛子,进行筛粮食。 引导学生说出“筛粮食”活动经历的两个过程。 白板展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结合筛粮食的过程,简单叙述尿的形成过程。 置疑: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过滤了什么?肾小管又能重吸收什么呢?组织学生进行资料分析。 补充、评价 再次展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学生据图进行总结。 思考,回答。 观看。 说出活动包括两个过程:“筛出去”和“捡回来”。 观看,倾听。 小组讨论,完成学案上活动三的内容 小组派代表在白板上进行勾画讲解,汇报讨论结果。 看图、思考,根据提示概述尿的形成过程。 通过筛粮食的模拟活动过程与尿的形成过程进行类比,将本节课的难点知识变得简单、有趣、生动。 通过小组讨论,进行资料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之前多种活动和教师的提示,使学生 3
完成对“尿的形成”的建构。 尿的排出及泌尿系统的组成 置疑:血液源源不断的流过肾脏,观看视频,并完成学案尿是连续不断的形成的。但是尿的排出却呈间歇性。为什么呢? 播放视频:《尿的排出》。 总结尿的排出及泌尿系统的组成。 小结 根据板书,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小试牛刀,练习反馈 布置练习题。 反馈、评价 倾听、回忆 内容。 通过置疑,引发学生求知欲。 利用视频,将知识形象化、动态化,便于理解。 明确本节课主要内容。 完成学案上的练习题,巩固联系,查一名学生在白板上完成。 校正答案。 情感升华 讲述排尿的重要意义,简单介绍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和“世界 肾脏日”,提出保护肾脏的小建议,提倡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护好肾脏! 倾听、认同排尿的重要性和肾脏的重要作 引起学生对肾脏保健的重缺补漏。 用。关注肾脏的保健,视;介绍“世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界肾脏日”,拓展视野;列举肾脏保健的小建议,对生活具有指导作用。 六、板书设计 4
七、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知识容量较大,时间紧任务重,而且有些内容的微观性和抽象性,使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直观教学,利用肾脏实物为学生认识肾脏的形态和颜色提供了最直观的感受和体验;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与血液有关这样微观抽象的难点知识,我利用注射器、输液管、漏斗等制作了肾单位模型,让学生通过贴名称、观察等活动来进行突破难点知识。
2、本节课还充分的将微课、电子白板的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通过《肾脏的结构》微课,帮助学生将对肾脏的认识从宏观过渡到微观,同时通过导学案的引导,完成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电子白板的利用,可以让学生在白板上进行拖拽、勾画等活动,实现了人机互动,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