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手工活动说课稿《漂亮的纸口罩》
一、说教材
1.活动背景
近日来,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我们都提倡,不出门、勤洗手、多通风,如果急需出门,一定要佩戴口罩。口罩的颜色、图案常常会引起幼儿兴趣。为了让幼儿了解口罩的作用及佩戴口罩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等问题,我们来开展美术活动《漂亮的纸口罩》,让幼儿对口罩有更多地了解与认识。
2.活动目标
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大班上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美术发展水平,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到病毒传染的危害,懂得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2.引导幼儿大胆地运用自己喜欢的花纹、图案等进行装饰口罩。
3.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幼儿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装饰口罩的快乐和成就感。
3.活动重点:引导幼儿认识到病毒传染的危害,懂得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4.活动难点:引导幼儿大胆地运用自己喜欢的花纹、图案等进行装饰口罩。
在平时的积累中,孩子在艺术活动中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构图能力和技巧,可以通过让孩子看范例和欣赏同伴典型作品的方式让孩子获取更多灵感对瓶子进行装饰。 为了更好地完成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活动准备:
5.活动准备:
1 勾线笔 2剪刀3白纸 4绳子或橡皮筋5蜡笔6各种口罩图片
这是一堂幼儿自主自由的美术活动,所以材料的提供不但要考虑孩子实际操作能力,还要满足全体幼儿的选择需要。
2.根据活动内容,我创设了“瓶子变变变”的情景,这样能给孩子一个暗示,为活动展开做好铺垫。众不同的、有个人特色的作品来,在肯定大部分幼儿创作的基础上,重点观察指导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允许他临摹范例上的有的内容,也可以允许他学习同伴的作品,更多地是教师用语言去帮助他开导思路,“你平时会画什么,今天都可以画在瓶子上”“你想做什么?老师帮你做一个形状,你来添,使它变的更加漂亮。”这个环节,老师要善于观察操作过程中主题较鲜明创作内容典型的案例同全体幼儿分享,引导幼儿完成作品。 这一环节既包括活动的重点,又含有难点在里面,在教师的细心的观察和正确的引导下
活动的难点:主题式装饰,很轻松就可以克服了
二、说教学方法
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孩子兴趣,为其更为主动的学习提供了可能。针对活动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谈话法、直观演示法,观察指导法,在课的开始,通过提问让幼儿知道今天学习的内容是口罩,引起学习的兴趣。导入课题后采用“启发提问法”,引导幼儿思考,最后采用“示范讲解法”,这是美术活动中最常用的手段,我把它放在最后,主要是体现“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理念。
学法:主要以“示范讲解法”为重点,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用简单步骤演示如何制作纸口罩。
三、说过程
为了让幼儿了解各种口罩的形象特征。在课前收集相关图片,选了较为代表性的进行展示。 首先,在教学开始部分,以谈话方式导入课题,让幼儿相互看一看,说一说:口罩的作用是什么?引导孩子从防止细菌传染、雾霾,保暖…方面进行阐述。这一提问的目的是为第二环节的教学做好铺垫作用。提问二
其次,教师亲自示范讲解制作方法,让幼儿在具体形象欣赏的同时学习比这样的梳理过程意在示范制作方法,为幼儿创作做好准备。再提供其他幼儿的创作图片供幼儿进行参考模仿。 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孩子们围绕观察对象大胆,合理地进行创作。让孩子手脑并用,全身心投入到美术创作中去。
最后的分享环节请幼儿讲一讲,分享交流作品,体验成功快乐。纲要指出“幼儿不会独享个人的成功,他们总喜欢想方设法与他人分享,让别人接纳并期待别人给予的赞赏。”我们知道,作品是幼儿表现内心世界的载体,是幼儿表达情感的特殊语言,我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呢?”为孩子们搭建了彼此交流展示的平台,让幼儿在与同伴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和骄傲。 在延伸
活动里通过幼儿作品展示在作品栏,互相欣赏结合活动中幼儿个体能力进行提升,投放各类操作材料在美工区,提升幼儿综合运用能力,由本次的个人创作过渡到集体创作。
整个活动,我遵循着让孩子“做得开心,做得自由”的理念为原则,以《纲要》精神为依据,以“来之幼儿,还之幼儿”为突破口,使幼儿的操作能力、创作能力、语言表达力、环保意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我们不一定能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创造家,但我们一定要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创造的精神,让我们人人都爱上创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