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CT检查是当前身体疾病诊断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医院的CT检查的过程中,由于患者自身经验的欠缺以及自身疾病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会导致患者的检查难以高质量的开展,甚至出现风险的发生,有效的识别这些安全因素以及有效的防范,是很有意义的。方法:选取2020-2021近两年的患者进行护理实施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优化安全护理后,护理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护理前后比较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对策,主要通过提升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护理人员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护理操作来实现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CT室;护理安全因素;防范措施;分析;对策
CT检查是当前身体疾病诊断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医院的CT检查的过程中,由于患者自身经验的欠缺以及自身疾病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会导致患者的检查难以高质量的开展,甚至出现风险的发生,有效的识别这些安全因素以及有效的防范,是很有意义的。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2021近两年的接受的90名患者,按照优化后的护理措施开展全方位的护理措施。
1.2方法
可以看出CT室护理安全因素主要是患者的自身的心理状况,一些患者因为疾病的原因,身心状况不佳,容易出现交流烦躁的情绪,不配合身体的检查。还有的患者不熟悉了解检查时的注意事项,导致容易出现对检查的干扰,影响了检
1
查的效率和质量。一些重病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容易出现突发事件,需要做好提前的应对。
对照组的护理人员只对病人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对病人除了进行常规护理外,还要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教育,告知 CT 检查的过程及检查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及其相应的处理措施,并进行模拟训练,让病人理解 CT 检查流程,在检查中能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在检查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全面评估病人的病情;做到良好的沟通,检查前做好检查方面的指导,取得病人配合,检查过程中及结束后要注意严密观察病人情况,出现病情变化做到及时规范处理。除了在护理中强化安全措施外,观察组还要制定好有目的的防范措施,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针对病人要进行安全教育,进行 CT 知识的普及,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要做好指导工作,注意事项要交代全面,督促病人在检查前多饮水,让病人在检查过程中积极配合,注意安全,防止坠床。另外,护理人员还需了解好病人是否有过敏史,在病人的检查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准备好过敏性休克抢救的预备工作,防止发生事故;针对护理人员要做好安全教育,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在培训中护理人员要做到对病人的情况进行讨论交流,对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查找原因;对重点特殊案例和不良事件要进行分析总结,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讨论学习应急预案,学习对突发事件的处理,针对重点病患更要重点护理,时刻密切观察,模拟抢救场景进行训练,熟悉突发事件的流程,在出现突发事件时不会慌乱;医院要做好监督工作,严格执行各项考核制度,对护理人员要做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护理人员的耐心,让护理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意识,护患关系中如有矛盾,医院要及时介入调节,这样能有效防止出现护患纠纷。
1.3观察指标
观察风险率发生例数,对风险率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对比安全优化护理前后的CT检测效果的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3
2
使用SPSS20.0版本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使用n和%表示,X2检验,P<0.05的情况下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安全优化护理措施应用后,患者院内风险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院内风险发生情况分析[n(%)]
组别 例数 院内风险 发生率
护理前 90 7 7.78%
护理后 90 3 3.33%
X
2
- - 4.752
P - - 0.019
3讨论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提高了护士主动为患者服务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改善服务态度。用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使护理质量控制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进行,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按照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总结、纠正、反馈,吸取经验教训,提高工作效率。对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及时讨论研究,分析原因,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总之,护理安全的核心是护理质量,只有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责任落
实到人,明确护士对待安全问题的态度,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转变护理观念,才能提高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检查安全,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加强慎独和团队协作精神,为患者提供安全护理的保证。CT室护理安全管理是CT室医疗质量管理的一部分,重视CT室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提高CT室工作质量,减少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在CT室全面工作中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CT室护理安全因素的有效防范,需要护理人员更加细心、耐心的进行安全教育的宣传以及注意事项的叮嘱,也离不开家属的全方位的配合。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CT室护理安全因素影响是全方位的,需要结合检查的需要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通过对这些护理模式的优化,患者发生风险的概率大幅度降低,患者的检查的效率和质量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大幅度提升了患者以及家属的检查护理的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唐星.护理安全管理在CT室的应用效果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J].名医,2019(11):276+278.
[2]杨昆良.探究CT室检查中实行责任制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J].智慧健康,2019,5(33):17-18.
[3]郭履平,张友良,曾玉珍,杨美欣.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全麻患者麻醉复苏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7(02):112-115.
[4]孟祥鸿.探讨CT室检查中行责任制护理安全管理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2):144-145.
[5]周丽娟,王素珍,缪阿凤.模拟不良事件案例视频教育在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6,31(17):5-7.
[6]修雪梅,王玮,唐兴武.CT室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价值与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5(14):65.
6
5
4
1 2
3
4
5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