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卷第5期 辽宁工学院 学报 、,01.8.No.5 2006年10月 Journal of Liaoning Insittute of Technology Oct.2006 高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的思考 朱晓梅 (辽宁医学院外语教研部。辽宁锦州121001) 摘要: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是在校研究生重要的公共学位课程,在校研究生必须通过研究 生英语考试才能取得相应的学位,因此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是各高校研究生培养部门和教师、研究生共同关注的 焦点。本文就高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评析,从我校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实践及取得的成效出 发,指出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当前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91(2006)05.0129—03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取 (一)教材的局限性 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随着教师队伍不断扩大、成 目前市场上不同版本的成套教材数量越来越 套教材不断增加、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理念和 多,出现了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等教育出 模式不断更新……教学质量也大幅度提高。大学英 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为龙头的外语教材出版 语是我国一千多所高校全部开设的公共课,它对学 群体。教材编写质量稳步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 生的素质、择业或进一步求学都有影响。中国加入 大部分学校在众多的教材中只选取其中的一套教 WTO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世界 材。任何一套教材,或侧重阅读、写作,或侧重翻 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中国与外界交往日 译技巧,无论编写的水平和质量多高都有其局限 益频繁。新的形势对我国的高校毕业生提出了更高 性,不能满足全部学生的学习要求。 的要求,也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非英 (二)教学的目的性不强 语专业研究生英语(以下简称研究生英语)课程是 根据新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目的 在校研究生重要的公共课,之所以冠以重要二字, 十分明确: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 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 听、说、写、译的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 中把研究生通过研究生英语的考试作为取得学位 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 的必要条件,因此研究生英语的课程设置就成为各 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 高校研究生培养部门、任课教师和研究生关注的焦 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在本科期间分为基础和 点。 提高阶段,且每一个阶段又对听、说、读、写、译 一现状 有非常具体的要求;而对研究生层次的英语教学却 、缺乏具体的要求。从目前全国高校研究生院的课程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据初步统计, 设置来看,外语都是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白明, 高等学校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年招生人数也达到了 但由于具有指导性的教学大纲对于这阶段教学的 本、专科招生人数的15%~20%。与本、专科轰轰 要求不明确,体现在教学上便是目的性不强。 烈烈的英语教学改革相比,许多高校却忽略了更高 (三)教学内容的随意性 层次人才的外语应用技能的培养,在教学手段、教 与本、专科的以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目的性 学理念、课程设置、评估手段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 很强的教学相比,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因缺少了四、 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六级考试过级率的压力而显得十分轻松。不少任课 收稿日期:2o06—06一l3 作者简介:朱晓梅(1968一),女,江苏南京人,副教授,硕士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30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8卷第5期 教师坦言愿意上研究生英语课。不是因为研究生英 语课对自己是个挑战,能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 学水平,而是装点门面,因为是给研究生层次的学 生授课;又不用费力备课,上课时可根据教师的心 情或学生的要求放一段录象欣赏,或给学生一个话 题让他们讨论,教师最后总结,或是随意删减教材 内容,自己感兴趣就讲,不感兴趣就不讲……这样 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抓不住重点,收效甚微。 (四)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各高校对于专、本科生的英语教学都非常重 视。这一点从每年举办两次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 试的红火程度中就可见一斑。然而,不得不承认, 迄今为止,四、六级通过率仍是许多高校领导甚至 用人单位衡量一个学校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英语 水平的一个标准。相当多的学校下大力气去追求这 种量化标准:先进的多媒体语音室,网络课堂,最 好的师资配备……相比之下,对于更高层次人才培 养的重视程度却不够高,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 达到国家对于具备实用外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 需要。 (五)强调课堂教学,忽视第二课堂(课外) 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为 主。这种教学模式重视阅读和听力教学,而忽视了 口语、写作和翻译等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安排会导 致研究生语言技能发展的不平衡。任课教师发现许 多过了六级的学生在对外交流过程中由于口语、翻 译水平较差,不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发表国际级 论文还要找英语专业的学生或英语老师来替他们 翻译……这一切都说明我们的研究生英语教育是 很不成功的。 有人预言: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我们应当 清醒地意识到新的世纪既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 的机遇,也给我们带了巨大的挑战。一个国家高等 教育人才的英语水平已经成为衡量该国综合国力 的一个指标。试想在新世纪不具备外语应用能力, 怎样同世界各国交往,怎样走向世界呢?只有认识 到问题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真正重视 它。 二、建议 (一)全面实行分级教学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增长,在校研究生 不仅从数量上大大增加,而且层次、专业也有所增 加。其中既有水平很高的学生,也有基础相对较差 的学生,入学的研究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 越来越突出。在这些研究生中有一大部分是应届毕 业生,他们的英语基础总的来说要高于已经工作了 的往届毕业生。研究生入学后会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由于受地域、社会、学习 环境、家庭背景、学习动机和原有基础等因素的影 响,他们对于研究生英语的期待和要求也存在着很 大差异。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 学习要求却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此,研 究生英语课程的设置要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 需要,不同程度地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因此从 2001级硕士生开始,我院规定凡是在入学前五年内 在原毕业院校取得大学英语六级或专业英语四级 以上的学生,入学后经申请,通过资格审查,可以 免修硕士生英语,不参加学位英语统考,直接取得 硕士生英语的学分。从2002年起,我院对新入学 的研究生实行分级教学。硕士生英语是我校重点建 设的研究生课程之一。目前我校在新生中实行学位 英语免修免考制度。一般来说在新生中约有30%的 学生可以取得硕士生英语免修免考的资格。研究生 入学后,按照分级考试的成绩把他们分成基础、中 级和高级三个层次。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的 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极具人性化、个性化的 分级教学法不但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也使 学生了解自己现有的水平和基础,明确了学习目 标,增强了学习动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更新教学理念,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 学模式 通过连续两年在硕士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对于 研究生英语教学重点问题,超过80%学生认为,应 该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开设会话课;提高对外 交流的文字能力,开设翻译和写作(应用文)课, 尤其是学术写作:分系科开设诸如临床医学英语、 计算机英语等课程。这说明以往的课程设置忽略了 对学生应用语言技能的培养,在博士生层次上仍然 有张不了嘴、开不了口的“哑吧英语”现象。针对 这种缺陷以及学生迫切希望提高英语运用能力的 要求,在设置研究生英语课程时力求以提高学生语 言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开设各种形式和内容的英 语课程,力求把研究生英语变成大学英语的延伸。 目前,高校的英语教学改革进入了攻坚时期。 许多专家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和手段、 师资队伍建设、科研等方面入手,研究大学英语的 改革究竟何去何从。笔者认为在这些改革的探索和 尝试中,最重要的是更新教学理念,采用以人为本、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总第43期) 朱晓梅:高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的思考 13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真 正把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 来,变“学什么”为“我要学”。当然,以学生为 中心的教学模式并不是简单地把课堂全部交给学 生,教师的任务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教师要 积极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精心设计课堂 教学的每个环节,耐心细致地监督、指导学生学习。 (三)博采众家之长,不拘一格选教材 分级教学的实施必然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选 用不同的教材。虽然每个层次学生手中都有一套教 材,但任课教师一般都有三套左右的教材和更多的 材料作为备课的参考资料。在选取教材方面,应秉 承“趣味性、科学性、知识性和可思性”的原则, 尽量选那些语言规范、体裁和题材多样化,以学习 者为中心,内容丰富,启发学生理解思考,重视培 养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有衔接性和前瞻性的教材。 这样可使教师在了解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做到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博采众家之长,真正使研究 生英语教学朝着人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四)因材施教,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更新教学观念,大胆地探 索和创新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努力 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重点” 的教学思想。语言教学的本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而且要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我们在 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积极做到:“优化第一课堂,强化 第二课堂,做好分层次教学”。 除了课堂教学和课 外上机时间以外,还为学生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第二 课堂活动。每周邀请外教为学生们办讲座讨论英美 文化,为学生放映原版电影。除此之外,还经常搞 一些大型的活动,如:英美文化知识竞赛、自编英 文报纸、英语演讲比赛、电影对白配音等一系列的 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书本之外接触到更多的与 英语学习有关的东西,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 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五)基础课程、应用技能型课程、文化素养 类课程和学生的专业课有机结合 “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 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 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素养为主要内容,以外 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在充分认识大学英语教学的特 殊性的同时,我们将研究生英语教学分成几部分, 并将大学英语基础课程、英语应用技能型课程、语 言文化素养类课程、英语与学生专业课程有机地相 结合,致力于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 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 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综合性基础课程:《当代研究生英语》系列教 材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录像以 及自学课件。语言文化类选修课程:《英语高级阅 读》、《英语高级听说》、《英语视听说》、《英语影视 欣赏》、《英语写作》、《英汉翻译实践》、《英美文化 入门》、《英语文学作品欣赏》等。应用型技能课: 《英语演讲》、《英语学术写作》、《护理英语口语》 等。 三、结束语 作为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英语不仅是 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而且可以有助于学习者开阔 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加深对外部世界的了解, 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自己的素养。高等 学校研究生英语教学担负着为我国培养新世纪高 端人才的重要使命。高等学校的英语教师,不仅应 认清时代赋予的责任,更要牢牢地把握高校英语教 学改革给我们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契机,不断更新教 学理念,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法,充 分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切实提 高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水平,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输送更多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 ’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吴霞.研究规律改进教学 棚.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o2. [3】刘润清,吴一安.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笔谈(六篇)『J].外 语教学与研究,2002(6). [4】编者按.高校英语改革笔谈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6). [5】陈国华.谈英语能力标准的制定[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6). 【6】张尧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 力[J1.中国高等教育,2002(8). (责任编校:付春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