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王新文的科学论文

王新文的科学论文

来源:吉趣旅游网
小学科学课如何引导学生学习

祁阳虹街道明德小学 王新文

关键词: 兴趣 学习欲望 吸引

内容摘要:上科学课是一件极为兴奋的事情,学生对科学教材产生

了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愿意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因此要培养学生爱动脑会动脑的习惯。要让学生在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中学习科学的真理。

小学科学是在自然的基础上更全面,更科学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科学真谛能力的一门学科。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对于小学生来说,上科学课是一件极为兴奋的事情,学生对科学教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愿意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因此要培养学生爱动脑会动脑的习惯。要让学生在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中学习科学的真理。但是 我们现在看到这样的教学现象:科学教师在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设计教案、准备材料、制作教具,结果在课堂上要么学生提不出问题冷了场,要么是瞎提问题乱了场;课前准备的材料经常是蜻蜓点水走过场;讨论、交流时,学生出不了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结果又收不了场。我们老师头疼了。所以说如何引导学生在“做中学”,这是老师必须关注的问题。因为学生在科学课中遇到的问题是复杂的,具有科学性的,有些是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不易得出结论。所以要注重发展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把学生兴趣受好吸引到研究科学的实践活动中来。以下几点是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一、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

科学本质就是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为了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教科学课时老师必须根据课本内容,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学会哪些知识,而设计出相关的所提问题。如教五年级科学上册《简单电路》一课,我先给学生提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车水马龙的大街上车子是怎么控制的?”“红绿灯是怎么亮起来的?”“怎样才能交通灯有条不紊?”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也许会知道这与电有关。但为什么会亮起来?如何才能亮起来的问题并不十分清楚,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体验感悟,实践操作,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从“探索的步伐”中去获得知识,而不是一个结论的接受者。一定的能力只能通过相应的实践,活动的锻炼才能得到发展。从问题入手,正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解决问题,带着好奇心去做,既动手又动脑,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深入探究能力,这样科学课才能形成生动活泼,趣味横生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主动学习欲望,爱科学,用科学。

二、 让学生在“做”中学

“做”与“玩”是科学课一种教学模式。教师按照课程内容设计学生实验方案,准备好学生实践操作的材料,实验用具、实验器材,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去探究。学生做,教师看,老师指导,学生归纳。营造轻松愉快的实验操作课堂氛围,让学生享受学习科学的乐趣。在《风光无限的地貌》一课中,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做,我出示木板、彩纸,橡皮泥每组一套材料,让学生如何做家乡的地貌模型。通过学生亲手操作,了解了世界各地的风景还有不同的地形地

貌延伸到自己家乡的了解。再如,如在教五年级《轮轴》一课中,我让学生的准备了制作轱辘提重物的材料,让学生依照制作的程序,制作出不同轱辘,然后在自己做的轱辘身上找出“轮”和轴,说出自己的发现,巩固了所学知识。

三、 合作交流,探究问题

科学课的基本理念是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活动,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

科学课更多的是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合作交流。如教五年级科学课上册《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我按课程内容,每组学生准备简单电路装置板,电池、电笔,插座、水、盐水、碱等实验材料,让学生带着“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的问题去分组实验操作。在“做中学”,在操作中去体验导线断了,用其他物品来连接电流还能通吗?学生动手测验,合作交流,并把实验结果填在报告单上,做好实验记录,然后各组会报写出结果。一个乐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成功的孩子,他会因此而学会科学学习乃至科学探究,并且从中享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如我在教学《改变浮和沉》时,为了使一些物体改变浮沉状况更为直观、形象,特意引导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每人都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注意倾听它人的看法,敢于失败,敢于竞争。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20多种不同方案,然后经充分讨论选出最佳探究观察和想象能手。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教师能主动做好事件的引探,并注意到小组各成员的分工与协同作用,使每一小组的同学人人都有事可干。取得了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的喜人效果。

上好科学课,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如何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最终得出正确结论。从培养和发展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来说,科学课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罗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主要靠实践来锻炼,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进行合作交流,探究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科学教科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余自强.科学课程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