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测试题word版无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测试题word版无答案

来源:吉趣旅游网
2017-2018学年度淮北市同仁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测试题

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0分) 1、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

2、俗话说”人要实心,火要空心”.下列对“火要空心”的目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B、隔绝空气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移除木柴使火熄灭

3、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 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 C、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

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4、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兔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 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5、“5.31”林甸大火给全国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电器着火,用自来水扑灭

B、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火灾中自救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加油站内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6、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Ⅰ中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 B. 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 C. 实验Ⅲ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 D. 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7、世界上每年有上万家庭发生火灾,造成了极大损失,如果掌握一些家庭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就

能避免火灾。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D.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

8、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不如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燃烧的旺, 其原因是() A.火柴梗着火点低

B.空气中氧气不足

D.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C.火柴梗跟氧气接触面积小

9、下列有关H2 、CH4、CO三种气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都具有还原性,其组成元素的原子都易失去电子。 B.与空气混合遇火易爆炸,点燃前都要检查纯度。 C.燃烧时火焰颜色相同,燃烧产物相同 D.都是常见的可燃性气体,地壳中大量存在

10、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水能灭火,所以电脑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C.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煤气(CO)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D.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二、填空题:(共34分)

11、如何合理、高效、节约地使用煤、石油、天然气这三 大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化石燃料,加紧开发、研制其它清洁能源 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当务之急。回答 下列问题:

(1)天然气是城市家庭的主要生活燃料。为防止 甲 乙

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在甲、乙两图中,安装位置正确的是 ; 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如直接用煤作家用燃料既污染空气又浪费能源。煤燃烧时产生的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

体之一。煤的气化是把煤变为清洁能源的重要一环,其中一个重要反应是: C+X

高温 CO+H2,其中X的化学式是 。

(3)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电动汽车使用的能源是新型锂电池,从化学角度看,与使用汽油的汽车相比其

优点是(举出一点即可) 。

12、“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是_____ _________。

(2)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科学家正在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与氢气在一

定条件下反应转化成甲烷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_____。

(3)请你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做法:______ _____________。

13、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2017年5月18日我国宣告可燃冰试采成功,这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可燃冰外观像冰,在地球上的储量大约是已探明其他化石燃料总量的2倍;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力比传统的化石燃料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的残渣和废气,是公认的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 (1)目前,人类实验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_

__.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在高温条件下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_.

(3)为方便贮存和运输,天然气通常被压缩到容积很小的钢瓶中,而可燃冰却很难被压缩。试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_

__.

__(填序号)

(4)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相比传统化石燃料具有很多优势,主要是_

A. 储量丰富 B.燃烧值大 C.清洁、无污染 D.易于开采。

14、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解释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① ;② 。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12装置与图11装置比较,优点是 。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

【拓展与迁移】

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你赞同的预测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 15、化学实验,其乐无穷。

(1)用所给的实验用品,根据表格中相应的实验结论,画出实验示意图①,填写实验现象②和③.(实验用品:一个烧杯,两支高低不同的蜡烛,火柴)

实验示意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②___ ①___ ③___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 火灾逃生时,需低下身子贴近地面跑出火灾区 (2)创新实验:无标签试剂瓶中有一种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可能是硫化铜或硫化亚铜。 查阅资料可知:

硫化铜(CuS)和硫化亚铜(Cu2S)在空气中灼烧分别发生下列化学反应:

2CuS+3O2 灼烧 . 2CuO+2SO2 Cu2S+2O2 灼烧 . 2CuO+SO2 某同学用天平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待测黑色固体与钳埚中,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冷却后再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若灼烧前后固体质量不变,则该固体为__ _. 三、计算题(6分)

1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是一种“清洁能源”。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32g甲烷,可释放多少克二氧化碳?[来源:学§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