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 •
临床护理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效果的影响
王莉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 的44例全髋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观察组采用指定临床护理 路径进行护理,对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天数、满意度调查、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观察组的 住院天数、满意度调查、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SAS评分、McGill疼痛强度指数(PPI)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〇.〇5)。结论对全髋置换术患者实行指定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并提高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髋关节功能及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全髋置换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 11(2019) 05 - 0039 - 03
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纳人标准:首 次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意识清醒能或与家属共同完 成护理指导计划及措施,无其他器官合并症,能够完成随访工作 者。排除标准:正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严重认知功能 障碍,无法配合临床护理工作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对照组 中男9例、女13例,年龄41 ~78岁,平均年龄(59. 5 ±9. 2)岁; 病症类型:骨性关节炎5例、股骨头坏死7例、股骨颈骨折10 例;病程时间〇.5h ~ 10年,平均病程(5. 33 ±0. 18)年;症状表 现:疼痛7例、活动受限15例。实验组中男7例、女15例,年龄 44 ~78岁,平均年龄(59.0 ±9.0)岁;病症类型:骨性关节炎4 例、股骨头坏死6例、股骨颈骨折12例;病程时间1.2h ~ 10年, 平均病程(5.35 ±0.20)年;症状表现:疼痛8例、活动受限14 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构成、病程时间、症状表现上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〇. 05)。
1.2方法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自人院起就按临床 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措施,根据科室统一制定的护理路径表进行
工作单位:230061合肥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 骨科
王莉:女,本科,护师 收稿曰期:2018-03-02
护理,以时间为横轴,以人院指导、人院时诊断、检查、用药、治 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理想护理手段 为纵轴,制订标准化的治疗护理流程。已执行的用蓝笔打 “V”,未执行的打“ x”,遇到标识时,当班护士必须在护理记
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股骨颈 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案,能够取得立竿见 影的效果而广为患者的青睐。然而,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因手 术应激反应出现疼痛,导致其对于早期功能锻炼存在抵触心理, 继而不配合护理工作,所以给予其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必 要。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 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1],该模式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 划,为某一类特殊患者设定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路线图或 表格,利用该路径可以满足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 健康教育的需求。本研究将临床护理路径引入到人工髋关节置 换术中,对44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 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3月~2016年6月在本院行髋关 节置换术的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采用随机
参考文献
胆道支架植入治疗3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护理体会[J].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2) :2129-2132.
[2] 邢健,吴孝雄,陈挺松,等.恶性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刺
胆管引流联合胆管支架置入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 护理杂志,2014(23) :46 _47.
[3] 钟醒怀,张自旺,唐灿,等.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结合胆道
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6,17(3) :205 -208.
[4] 咸蕾,薛苏阳,庄树武,等.胆道支架联合经皮肝穿刺胆管
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疰的临床疗效[J ].中国老年
学,2016,36(17) =4250 -4251.护理[J].上海护理,2014,14(7).
[6] 梁卫明,陈建业,黄昕,等.联合导向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
流术中的临床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 (10) : 1403 -1405.
[7] 杨盛华,张诚华,杜凌红.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经肝
穿刺胆管引流术后不同营养支持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分 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11) :1148 -1152.
[8] 杨琦,陈之强,彭正.经皮肝穿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
阻性黄疽的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 :82 - 83.
(本文编辑:王萍赵倩)
顾杨.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患者的心理 [1] 潘科研,张艳芳,许文青,等.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联合 [5]
• 40 •
TODAY NURSE, February,2019 , Vol. 26, No. 5
录中记载病情变化,分析原因和相应的护理,护士长随机进行检
查评价。临床路径实施内容详见表1。
表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指导路径的主要内容
实施时间 护理内容
入院第1天 入院介绍及入院评估;发放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临床护理路径表;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术前
完善各项检查,检查前介绍各种检查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术前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髋关节置换的基本常识、手术及麻醉方式以消除其焦虑和恐惧的心理;介绍术前准 备的内容,教导患者训练卧位更换、床上排便及有效呼吸,同时教会患者使用助行器及利用床上拉手进行引体向 上和抬臀活动。
手术日 更换床单被套等,指导麻醉后及术后注意事项;
加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从远端向近端挤压患肢腓肠肌以促进静脉回流;并指导患者主动做踩关 节屈伸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
术后丨~2天指导监督患者行深呼吸训练,利用床上拉手做引体向上运动及踩关节屈伸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训练,术后
第2日在前段时间训练的基础上,在可以耐受的条件下让其仰卧,增加髋部屈曲练习。
术后第3天 逐渐增加运动量,当髋关节屈曲接近90°时指导患者在助行器下进行行走训练。术后第4天 继续行以上康复训练,加强髋部活动度的练习;注意勿内旋内收髋关节、交叉盘腿等,至出院
交代上楼梯的正确姿势,定期到医院复查等
1.3评价指标①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实施临床护理路 2.2 2组患者住院天数、满意度及髋关节功能比较,见表3。径前及术后48h内运用SAS量表对2组患者焦虑状态进行评 价;②术后48h,分别评价2组患者的舒适情况,评价标准: 表3 2组患者住院天数、满意度及髋关节功能比较(i±s)McGilll疼痛强度指数(PPI)[2]将腰背疼痛及伤口疼痛分为无 组别例数平均住院曰 满意度髋关节功能 痛、轻度不适、不适、难受、可怕的疼痛、极为痛苦6级,分别以0 ⑷
(分)Harris评分(分)
~5分表本;③人睡困难,评价标准:30min〜40min后仍然未人 实验组
2215.6±1.798.6 ±1.0.8 ±3.5
对照组22
20.9 ±1.690.2 ±2.2
82.5 ±3.2
睡;④尿潴留,评价标准:指患者主诉有尿意,而不能自行排出, “P
直
-3.932
5. 118
3.031
腹部检查见耻骨联合上缘腹部隆起,叩诊呈浊音,需导尿才能排 <0.05
<0.05
<0.05
尿;⑤下肢静脉血栓,患肢肿胀疼痛,皮肤呈现出暗红色特征,温 2.3 2组患者舒适度及SAS评分比较,见表4。
度升高且浅静脉怒张,H〇mans征阳性;⑥满意度调查:采用本院 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在出院前进行问卷调查;⑦髋关节 表4 2组患者舒适度及SAS评分比较U ±s,分)
功能Harris评分[3]:术后1年对患侧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 组别
例数伤口疼痛腰背疼痛SAS分,即日常活动能力和步态47分,疼痛4分,关节活动5分,关 实验组220.9 ± 1.01.3 ±1. 139.2 ±7.5节畸形4分,共100分。所有患者均进行12 ~ 24个月随访,平 对照组221.6 ±1.02.2±1.2
45.2 ±6.3
均14. 8个月。对2组患者满意度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进 £值3. 1463.755行评定。
P
14.740<0.05
<0.05
<0.05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 3讨论
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3.1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舒适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患者 检验,用百分比(% )表示,<〇. 〇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会因术前紧张、术后绝对卧床、生活全部由他人协助等原因产生 2
结果
心理应激,导致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而焦虑和抑郁情 2.1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绪可引起失眠、全身肌肉紧张僵硬、全身或局部疼痛、排尿困难 表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等躯体症状。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需平卧、活动、切口疼痛 组别例数尿潴留下肢静脉血栓
入睡困难等使得患者的焦虑、腰背疼痛、人睡困难、排尿困难等不适感更 实验组223(5.6)3(5.6)4(7.4)加突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多为老年患者,长期卧床易致肺部 对照组22
19(35.2)8(14.8)20(37.0)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压疮等并发症,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值
P
23.2733.03023.467成为常见并发症。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常合并多器官生理性退 <0.05
<0.05
<0.05
变或器质性病变而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同时长期卧床,下肢活
当代护士 20!9年2月第26卷第5期(中旬)• 41 .
优化团队配合对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栓风险的影响
刘晶星王娟孙丽凤王丽萍
摘要目的探讨优化团队配合对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栓风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骨科 关节病房行全髋关节置换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患者。对2组患者进行抗凝预 防和物理预防的同时,鼓励早期功能锻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通过风险评估、疼痛管理,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髋关节 置换术后,研究组术后24h、48h、72h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平均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c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通过医护团队配合,能更精确地获取反馈信息指导临床治疗;通过医护团队配合,有效减轻患 者术后疼痛的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平均的住院时间及术后血栓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团队配合;静脉血栓;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 11(2019)05 - 0041-03
ism,PE)组成。血流滞缓,血管内膜损伤,高凝状态是引起静脉 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至今已被众多学者所公认。手术创伤与 麻醉均易引起应激反应而激活机体凝血功能,导致弥漫性血管
工作单位:075000张家口 中国人民251医院骨科 刘晶星: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通信作者:王娟 收稿曰期:2018-03-15
内凝血,增大术后血栓风险m。下肢活动受限,及术后伤口疼 痛、麻醉反应使下肢血液处于相对滞缓状态,术前禁饮水、术中、 术后失血及失液、心输出最减少和软组织渗出增加均可造成血 液粘稠度增加,从而易引起DVT。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人工关节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nibolism,VTE)由深静脉 血检(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检塞(Pulmonary Embol-
动受限,使下肢血液处于相对滞缓状态所致。本研究应用临床 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应用系统的教育理论根据患者病情 制定护理计划,并不断检查反馈,修改计划,并由主要负责的护 理人员具体落实,让患者能获得从入院到出院的系统、动态、连 续而又有针对性的护理,有利于护士对患者进行科学而又合理 的护理,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并给予指导,同时能及早 发现患者潜在的健康问题,尽早采取相应的护理教育措施,从而 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3.2临床护理路径对住院天数、患者满意度及髋关节功能的影 响患者人院即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措施,让患者以最快 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完成各项术前准备,缩短了患者术前等待时 间,并能使患者了解整个护理流程及家属配合方法,提高了患者 康复过程的主动参与能力,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天数,节约卫生 资源。同时随着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 责任感和健康教育能力,保证了将健康教育贯穿到患者人院到 出院的各个环节,使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接受到护理人员热情 的服务、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并且学会康复训练和自我保健等知 识,能够使患者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避免出院后因信息中断 而导致患者盲目进行康复训练。通过训练可改善关节活动范 围,增强患肢肌力,提高手术治疗效果,这样增加了患者的信任 感,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满意度和髋关节功能。
3.3临床护理路径对护理人员和护理质量的影响临床护理
路径的应用,只需打钩、签名和简短记录,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 作量,提高了效率。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有赖于各专职医护人 员的合作和相互配合。其中护士除承担本身的护理工作外,还 担负了协调的角色,在实际工作中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协调组织 能力。临床护理路径是整体护理的一种工作模式,是整体护理 的深人,是在护理程序的基础上,针对医疗市场经济,更加注重 增加有价内容,消除、简化、合并不必要的重复的内容[4]。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降 低了术后并发症,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关节功能,除 此之外,满足了患者高质量、高效能、低成本的护理需求,取得了 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很好的应用价值,能更好地推动 专科护理的发展,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值提推广。
参考文献
[1]耿悛梅.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
究,2003,17(24) : 1445.[2 ]
Melzack R. The 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 [ J ]. Pain,1997,30(4) :191.
[3] 刘志雄.骨科常用诊断分类方法和功能结果评定标准
[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05:265 -267.
[4] 张晓明.临床路径是培养护理专家的重要路径[J].护士
进修杂志,2002,17(6) :432.
(本文编辑:王萍赵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