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学校管理本质的认识与思考

对学校管理本质的认识与思考

来源:吉趣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学校管理本质的认识与思考

作者:徐伟

来源:《云南教育·视界》2011年第04期

现代校长管理理念的核心是教师观,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管理的本质就是心理沟通。管理是做人的心理工作,从管理教师的角度来看,管理就是学校管理者与教师的心理沟通。管理教师就在于学校管理者通过心理沟通,把教师追求的目标引向学校发展的目标,共同为学校发展努力。

我做了很多年的校长,搞了很多年的学校管理,我认为管理就是思想上的引领。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习惯于常规式的“发号施令”,总认为“命令”、“规范”、“制度”等硬手段是到达理想彼岸的有效途径。当教育理想在实践中触礁时,又总是找些客观的理由来解释或搪塞,而最终却又往往被“管理”所惑,常常为管理思想不能成为教师团队的“共同愿景”而不得其解。不曾想,这一方面是缺少对学校管理本质的认识,另一方面恰恰是校长有效管理方式的缺失。一个人的理念是很难改变的,但是通过有效的心理沟通,就可以发生碰撞和达成认同,使得每一个团队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与学校保持一致,从而实现学校管理目标。否则,就算表面“服从”、“顺从”了,其行为往往是“给别人看的”,势必就会消极怠工,难以达成高效。

首先,实现有效的心理沟通,要求校长有一个开放的思维。任何一个组织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学校变革与发展的基础在于广大教师,所以,校长是否具有科学的教师观,直接决定着管理的成败。这就要求以校长为首的管理者达成以下共识:一是要认识到教师是发展的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不能用一种僵化的、静止的观点来看待教师,更不能以教师的一节课、教师所做的一件事的表现等来概括教师的全部,否则就是以点代面,是给教师“贴标签”,教师的发展空间被无形中剥夺了。评价教师工作的关键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教师一节课没有上好不等于以后的课也上不好。科学的教师观就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视教师为发展的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需要层次不同,但每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总是有不断追求的目标。我们首先要真切地看到教师有不断自我完善的美好愿望;学校管理者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并不是仅仅停留在管理者的表层观念上,而是需要管理者在深层观念上对此真正有所认同。其次要真诚地帮助不同层次的教师实现自己的愿望。二是要认识到教师是有个性的人,要用独特的眼光看待教师;每一位教师都有自身的个性和特点。用独特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教师,不仅是对学校“一刀切”式地看待和评价教师的管理方式提出了质疑,也是对学校管理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每一个人的思想都是一个世界,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人,就不能强求人与人的思想与个性的绝对统一。“一个能改变自己的人只能是自己,要教师有所改变必须促进教师自己改变。”要创设一个宽松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让教师有“天高任鸟飞”的空间。三是认识到教师是系统的人,要用系统的眼光看待教师。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家人、朋友和邻居,都有自己不同的早期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的个体,都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与周围的人和事有着各种联系,这些联系的集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形成了一个以教师为核心的系统。学校管理者面对教师就不应该仅仅考虑教师个体本身,他必须用系统的眼光看待教师,看到教师所处的环境,尤其要看到与教师关系密切的家人和教师以往的经历。

其次,实现有效的沟通,对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是前提和基础。用心理沟通的方式来管理教师,这本身就渗透着对教师的尊重,有助于激发教师工作的内动力,有助于教师以尊重的方式对待学生。第一,我们要尊重和理解教学水平不高的教师,真诚地为其指出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切实地提供有效的方法指导,相信今天的教师水平绝不会决定教师今后的发展;第二,尊重和理解有过错的教师。耐心、细致地了解教师过错行为产生的原因,接纳教师的现状及其价值观、人格和权益,并予以充分的关注,使教师获得自我价值感,促使教师快速赶上学校发展的快车道;第三,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教师和不尊重自己的教师。校长要以宽容的胸襟、豁达的态度,真诚地与其相处,或许一席话、一次谈心、一次交流就能找出“敌意”的根源,从而使双方心平气和地“化干戈为玉帛”,使教师感受到平等、安全的氛围,感受到被接纳的心理认同,从而顺畅地使教师愉悦地投入到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工作中。尊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理解是沟通人与人情感与认同的桥梁。

再次,有效沟通还要求校长要充分地听、充分地看、充分地说,从而在沟通的过程中捕捉所需要的信息,同时又为教师提供情感、情绪的真实表达或释放的机会,达到激发动机、行为的目的。“听”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工作态度。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走到教师中间,在有意无意中去了解,在工作与生活的闲谈中听出“字里行间”的内容,让情感真实地存在于校长和教师之间,让彼此的思想自然地在交流中流淌和融合。“看”是体察管理成效的最直接的方式。看到教师工作的真实状态,看到教师工作的苦与乐,看到学校决策的效果。“说”更需要校长在平等的、自然的氛围中主动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与鼓动,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向教师传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愿望。在沟通的过程中避免消极的“指责”、“拒绝”等评价,使用“真诚的赞美”、“鼓励”等积极的评价。

校长对学校的领导,关键是思想的领导。“再伟大的思想也需要沟通才能闪耀光芒”。“不在于我说了什么,而在于我是如何说的”。相信,只要人人都在尊重、理解、倾听、表达的有效沟通之中,学校将变成充满温情与动力的大家庭。也只有把校长的思想放在与教师交流、沟通的平台上,才能达成共识,保证整个学校组织思想和行为的有效统一,预期目标方能有效实现。(本文原载《昭阳教育》,本刊有删改) 作者单位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昭阳三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