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

来源:吉趣旅游网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二号)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9年12月25日

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国第二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

(一)企业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国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190.3万个,从业人员11738.3万人,分别比2004年末增长31.2%和21.7%。工业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227.4万户,从业人员1402.7万人,分别比2004年末增长4.6%和3.8%。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2.8万个,占1.5%;集体企业6.6万个,占3.4%;私营企业145.7万个,占76.6%;港、澳、台商投资企业5.7万个,占3.0%;外商投资企业6.5万个,占3.4%;其余类型企业23.1万个,占12.1%。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占9.2%,集体企业占2.9%,私营企业占44.4%,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10.7%,外商投资企业占11.7%,其余类型企业占21.1%(详见表1)。

表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合 计 内资企业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 联营企业 国有联营企业 集体联营企业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其他联营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国有独资公司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法人(万个) 190.3 178.1 2.6 6.6 2.6 0.3 0.04 0.2 0.05 0.1 14.5 0.2 14.3 从业人员(万人) 11738.3 9107.9 761.8 345.2 111.7 26.5 7.5 9.4 4.9 4.7 1967.0 314.4 1652.6

股份有限公司 私营企业 其他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2.5 145.7 3.4 5.7 6.5 593.3 5205.8 96.6 1251.5 1379.0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9.4万个,制造业175.3万个,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6万个,分别占5.0%、92.1%和2.9%。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8.3%,制造业占88.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3.4%。在工业行业大类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7.9%、6.9%和6.1%(详见表2)。

表2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

企业从业人法人 员 (万(万个) 人) 合 计 企业从业法人 人员 (万(万个) 人) 9.3 557.0 1.5 167.4 0.4 48.5 2.0 127.7 9.5 387.4 20.6 932.9 1.8 329.7 2.1 202.5 12.7 499.2 17.6 717.2 8.9 431.1 7.6 577.3 8.9 624.8 4.3 698.8 2.3 149.0 4.6 223.7 0.8 23.4 5.6 400.5 3.7 311.2 0.3 22.4 1.6 67.0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190.3 11738.3 业 9.4 978.5 采矿业 医药制造业 2.1 570.7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1 110.8 橡胶制品业 1.7 92.3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塑料制品业 1.0 73.7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4.4 129.4 非金属矿采选业 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0.1 1.5 其他采矿业 业 175.3 10359.3 制造业 金属制品业 10.0 452.4 农副食品加工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4.0 217.2 食品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3.4 1.3 饮料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0 20.5 烟草制品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10.4 804.6 纺织业 子设备制造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7.6 0.9 造业 械制造业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2.9 336.7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其制品业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6.1 237.3 草制品业 加工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3.5 157.5 家具制造业 应业 4.7 218.3 造纸及纸制品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5.2 153.4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复制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9 167.5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0.6 91.4 燃料加工业

(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3。

表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原煤 天然原油 天然气 汽油 柴油 硫酸(折100%) 乙烯 合成氨(无水氨) 水泥 焦炭 生铁 粗钢 钢材 原铝(电解铝) 氧化铝 金属切削机床 大中型拖拉机 汽车 其中:轿车 发电量 其中:火电 计量单位 亿吨 万吨 亿立方米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台 台 万辆 万辆 亿千瓦小时 亿千瓦小时 产 量 28.0 19505.0 803.0 34.8 13458.3 5097.9 987.6 4887.2 142355.7 32031.5 47824.4 50305.8 60460.6 1316.5 2302.9 71.7 284387.0 930.6 503.8 34957.6 27072.3 (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8年末,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473048.3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96.5%;负债合计2619.2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96.6%;所有者权益合计[1]204076.3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96.4%(详见表4)。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率,采矿业为50.0%;制造业为56.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62.2%。

表4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行业分布

单位:亿元 所有者资产合负债合权益合计 计 计 所有 资产负债者权合计 合计 益合 计 298241612413687. .1 .3 0 计 化学原料及合 4730482619204076化学制品制.3 .2 .3 造业 采矿业

42246.21103.21142.

医药制造业

1 2 9 8520.4100.

4417.9

1 8 3529.2084.

1445.7

8 1 3656.2100.

1555.9

4 5 8650.46.

3961.9

9 0 218331182110011.

.1 .6 2 3522255013091.

.4 .1 1 146848447.

6236.8

.4 7

煤炭开采和洗20735.12032.化学纤维制

8703.0

1 0 选业 造业 石油和天然气12862.

5036.2 7826.6 橡胶制品业 8 开采业

黑色金属矿采

3724.3 1751.2 1973.1 塑料制品业

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非金属矿物

2779.7 1304.8 1474.9

选业 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非金属矿采选

2117.0 966.5 1150.5 炼及压延加

工业 其他采矿业

有色金属冶

27.2 12.4 14.8 炼及压延加

工业

制造业

358447202800155603121006817.

5282.8 金属制品业

.1 .2 .4 .3 5

2272513325

9399.4

.2 .8 18078.

6501.8

.5 7 3287020212609.

.2 .6 0

农副食品加工12752.通用设备制

6809.0 5943.9 9 业 造业 食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烟草制品业

专用设备制60.4 3152.0 2902.4

造业 交通运输设

6684.5 3356.6 3327.9

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2258612869

4433.4 1044.2 33.2 9717.3

.5 .2 器材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

17290.10008.算机及其他2840516611925.

7281.7

3 6 .0 .3 4 电子设备制

造业

纺织业

仪器仪表及

4322.2182.纺织服装、鞋、6904.2 3683.0 3221.0 文化、 2140.3 办公用

9 4 帽制造业

机械制造业 皮革、毛皮、

工艺品及其

1844.3 12.2 羽毛(绒)及其3486.6

他制造业

制品业

木材加工及废弃资源和

1807.1 1924.9 废旧材料回 木、竹、藤、3732.0

棕、草制品业 收加工业 家具制造业

3234.1626.

1607.8

1 3

703.9 431.8 272.0

电力、燃气及

7235501527330.

2524.0 1347.1 1177.0 水的生产和

.2 .9 0

供应业

4741.7 3563.2 电力、 造纸及纸制品8312.4 热力的8184109623713.

业 生产和供应业 .9 .0 6 印刷业和记录燃气生产和3528.8 1701.3 1827.5 媒介的复制 供应业 文教体育用品水的生产和1915.4 1006.3 909.1 制造业 供应业 石油加工、炼12058.7428.2 4630.2 焦及核燃料加4 工业 2376.1314.1062.2 7 4 5159.2605.25.1 6 5

(四)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8年,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535629.4亿元,比2004年增长145.2%。其中,采矿业占6.9%,制造业占86.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6.3%。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万亿元的行业有18个,比2004年增加11个。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利润总额338.3亿元,比2004年增长159.1%。其中,采矿业占25.5%,制造业占72.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2.2%。利润总额超过500亿元的行业有23个,比2004年增加14个(详见表5)。

表5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的行业分布

单位:亿元

合 计 采矿业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其他采矿业 制造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烟草制品业 纺织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主营业务 利润 收入 总额 535629.4 338.3 37191.4 8613.5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6301.9 2490.4 医药制造业 11080.4 4605.2 化学纤维制造业 4121.0 2904.6 2756.4 27.0 777.9 橡胶制品业 430.2 塑料制品业 306.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4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主营业务 收入 利润 总额 34878.9 2058.4 7591.1 800.2 3955.6 86.1

4506.3 208.8 11362.8 5.9 24500.7 1987.7 46086.2 1604.8 21086.3 873.5 16900.3 941.4 27055.3 1850.2 15657.9 1124.0 34235.7 2234.8 30846.2 1906.2

4871.4 24486.5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5582.1 1448.6 金属制品业 8175.0 6675.8 4262.9 565.4 通用设备制造业 623.1 专用设备制造业 713.7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2716.5 1070.7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0456.4 581.7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43867.3 1565.9

造业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制品业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家具制造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6253.6 5852.2 3621.4 8339.0 3459.4 27.1 380.7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5208.2 343.8 427.7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200.5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505.0 4860.6 298.6 1329.1 57.0 7.3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33566.7 业 272.8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00.0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30791.3 569.6 1671.7 136.3 1103.7 48.4

22794.6 -990.7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008年,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比重前五位的省份是:江苏13.2%、广东12.5%、山东12.2%、浙江8.2%和河南5.3%。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超过千亿元的省份是:江苏、山东、广东、河南、浙江、黑龙江、河北、陕西、湖北和福建。

(五)企业科技活动。

200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中开展科技活动[3]的企业有48637个,占11.6%;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企业有27278个,占6.5%。在大中型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37.1%,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24.9%。

200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科技活动人员309.2万人,比2004年末增长68.2%;企业投入的科技活动经费为5941.7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147.4%。

在企业投入的科技活动经费中,代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较快增长,2008年为3073.1亿元,比2004年增长178.2%;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投入强度[4]为0.61%,高于2004年0.56%的水平。2008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2681.3亿元,投入强度为0.84%,高于2004年0.71%的水平。分行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情况详见表6。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超过百亿元的省份是:江苏、广东、山东、浙江、上海、辽宁、天津和北京。

表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的行业分布

合 计 采矿业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经费 投入 投入 强度 (亿元) (%) 3073.1 0.61 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制造业 110.1 0.29 医药制造业 63.9 0.37 化学纤维制造业 36.9 0.30 橡胶制品业 经费 投入 投入 强度 (亿元) (%) 226.7 0.68 102.8 1.39 32.4 0.83 34.6 0.84

2.4 0.07 塑料制品业 4.2 0.1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7 0.15 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黑加工业 2929.8 0.68 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有加工业 38.8 0.17 金属制品业 25.7 0.34 通用设备制造业 37.1 0.59 专用设备制造业 9.6 0.2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61.0 0.29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3.6 0.15 备制造业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6.4 0.11 其制品业 械制造业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8.1 0.18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草制品业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4.6 0.15 家具制造业 加工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28.3 0.38 造纸及纸制品业 供应业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7.2 0.28 制 业 7.2 0.30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30.1 0.13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加工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制造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烟草制造业 纺织业 36.1 60.7 305.5 98.9 55.8 217.7 183.2 392.2 319.8 0.38 0.30 0.67 0.48 0.38 0.91 1.31 1.19 1.09

520.3 1.20 56.0 1.15 9.2 0.23 0.4 0.04 33.3 0.10 31.9 0.10 0.3 0.02 1.0 0.11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5]产值58522.7亿元,新产品产值占同口径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1.3%。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为17357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92件;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34.1%,比2004年增加2.4个百分点。

二、建筑业

(一)企业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国共有建筑业法人企业单位22.7万个,从业人员3901.1万人;建筑业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26.4万户,从业人员199.9万人。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0.9万个,占3.8%;集体企业1.0万个,占4.5%;私营企业15.3万个,占67.6%;港、澳、台商投资企业0.1万个,占0.4%;外商投资企业0.1万个,占0.4%;其余类型企业5.3万个,占23.4%。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占12.7%,集体企业占6.7%,私营企业占37.0%,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占34.6%,其余类型企业占9.1%(详见表7)。

表7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合 计 内资企业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 联营企业 国有联营企业 集体联营企业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其他联营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国有独资公司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私营企业 其他内资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企业法人(个) 226795 225141 7925 10252 1778 490 69 191 68 162 41393 637 40756 6339 153319 35 807 847 从业人员(万人) 3901.1 3878.7 438.1 261.8 29.9 11.9 1.7 3.4 1.6 5.2 1404.2 57.1 1347.1 269.8 1443.8 19.2 11.5 10.9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41.0%;建筑安装业占19.3%;建筑装饰业占29.2%;其他建筑业占10.4%。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83.0%;建筑安装业占8.3%;建筑装饰业占4.8%;其他建筑业占3.9%(详见表8)。

表8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

合 计 资质内企业 资质外企业 合 计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建筑安装业 建筑装饰业 其他建筑业 企业法人 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 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 从业人员 (万个) (万人) (万个) (万人) (万个) (万人) 22.7 3901.1 8.3 3511.3 14.4 3.8 9.3 3238.7 4.6 3018.4 4.7 220.3 4.4 322.0 1.5 255.2 2.9 66.7 6.6 186.4 1.5 120.7 5.1 65.7 2.4 1.1 0.7 117.0 1.7 37.0

(二)建筑业总产值。

2008年,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的建筑业总产值68841.7亿元。其中,资质内企业完成[6]62785.3亿元,资质外企业完成6056.4亿元。

在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的建筑业总产值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

83.7%;建筑安装业占9.2%;建筑装饰业占4.6%;其他建筑业占2.4%(详见表9)。

表9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建筑业总产值的行业分布

单位:亿元

合 计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建筑安装业 建筑装饰业 其他建筑业 合 计 68841.7 57619.5 6366.7 3200.8 16.8 资质内企业 62785.3 258.6 5197.2 2209.7 1119.8 资质外企业 6056.4 3360.9 1169.5 991.1 535.0 (三)房屋建筑面积及竣工价值。

2008年,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30518.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23591.6万平方米,竣工价值21722.5亿元,其中住宅建筑竣工面积133880.7万平方米,竣工价值12520.8亿元(详见表10)。

表10 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完成情况

合 计 厂房、仓库 住宅 办公用房 批发和零售用房 住宿和餐饮用房 居民服务业用房 教育用房 文化、体育用房 卫生医疗用房 科研用房 其他用房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223591.6 41834.2 133880.7 16996.6 4597.0 3470.9 2577.8 7977.8 2488.6 2048.0 685.9 7034.5 房屋建筑竣工价值 (亿元) 21722.5 3767.8 12520.8 1971.2 477.5 402.4 268.6 817.6 373.3 266.6 96.2 760.4

(四)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8年末,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的资产合计为51711.9亿元,负债合计为34035.0亿元,企业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7676.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5.8%(详见表11)。

表11 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 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行业分布

单位:亿元

合 计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建筑安装业 建筑装饰业 其他建筑业 资产合计 51711.9 43348.0 45.6 1850.5 1067.9 负债合计 34035.0 28817.8 3572.7 1038.8 605.8 所有者权益合计 17676.9 14530.2 1872.9 811.7 462.1 (五)工程结算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8年,我国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工程结算收入59717.9亿元,其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86.3%,建筑安装业占8.5%,建筑装饰业占3.6%,其他建筑业占1.6%;利润总额2201.8亿元,其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81.6%,建筑安装业占12.3%,建筑装饰业占3.9%,其他建筑业占2.2%(详见表12)。

表12 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 企业法人单位工程结算收入和利润总额

单位:亿元

合 计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建筑安装业 建筑装饰业 其他建筑业 工程结算收入 59717.9 51514.5 5104.2 2149.5 949.8 利润总额 2201.8 1796.3 270.1 86.5 48.9

注释:

[1]所有者权益合计: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即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

[3]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是指有组织地开展科研和技术开发活动,并有相应经费支出的企业。

[4]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是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5]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包括经有关部门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开发研制,但尚未经有关部门认定、投产一年之内的新产品。

[6]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是指依据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2001年第87号)及《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2001]82号),已经领取《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企业。资质外建筑业企业指虽然没有领取《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但实际从事建筑生产经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

[7]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总承包企业是指具有施工总承包资质,可以对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或者对主体工程实行施工承包的建筑业企业。专业承包企业是指具有专业承包资质,可以承接总承包企业分包的专业工程或者建设单位按照规定发包的专业工程的建筑业企业。不包括资质以外的建筑业企业和个体经营户。

[8]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