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本文作者 , (朝代) ,撰 。选自 。 2、本文结构特点 。
3、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4、用原文回答:①表现三峡群山壮丽景色的句子是
②表现夏季江水湍急的句子是 ③李白有两句诗与此处意思相近,这两句诗是 ④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
⑤写出俯视江中所见,动静相生,色彩各异的句子是 ⑥描绘春冬山林涧水的名句是 ⑦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
5、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既描写了 的静景,又描写了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本段采用什么顺序来写秋冬之境?
6、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7、结合语境,说说“飞漱”使用的妙处? 8、“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中的“趣味”体现在哪里?
9、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之歌“ ”,有什么作用? 答案:
2、总分
3、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4、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⑤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⑥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⑦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先写水,后写山。(先俯视,后仰视。)
6、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7、抓住瀑布两大特点:高大,从天而降;流水冲刷之状。
8、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极高的山峰,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急流冲荡。
9、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渲染三峡秋景的凄凉气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