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西方史学史

西方史学史

来源:吉趣旅游网


西方史学史

教学大纲

徐松岩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2004年3月修订

西方史学史

《西方史学史》课程简介

史学史是历史学科发生与发展的历史,它以历史学自身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寻历史学科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揭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

西方史学史,是高等学校历史专业的一门不可或缺的必修课。西方史学史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人们(主要是历代历史学家)对历史所作出的种种思考,从而在西方历史学发展的长河中,疏凿源流,辨证因果,探求原委,以寻取历史学自身发展的规律。

学习西方史学史,对于历史学科的自身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说,要构建、发展当代中国新史学,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与时俱进,及时吸收外国史学的优秀研究成果,二是积极开掘、发展祖国的传统史学。我们需要以科学的眼光与求真的精神,审视包括西方史学在内的一切优秀史学遗产,借以滋润自己,推动国内历史学的发展。

1

这里主要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源远流长西方史学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古典史学,亦即古代希腊罗马史学。从神话和史诗的史学萌芽时始,至公元5世纪古典文化的终结,西方古典史学经历了1000多年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形成了对后世影响巨大而深远的许多优良传统。

2.中世史学。从公元5世纪开始,西方史学又经历了一次重大转折,至14世纪初的文艺复兴运动,其间古典史学的传统中断了。脱胎于犹太史学的教神学史观,制约和束缚着欧洲史学,史学的发展相对迟缓和落后。

3.近代史学。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特别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西方史学自14世纪初开始加快了发展进程,它伴随着人文主义史学、理性主义史学、浪漫主义史学、客观主义史学及其后实证主义史学等行程,至19世纪中后期,已经日趋成熟,发展成为一门的学科。

4、现代史学。大体上,它就相当于20世纪西方新史学的不断成长壮大,它日益冲击着传统史学,并最终居于统治地位的历史过程。

二是学习和研究西方史学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习和研究西方史学史,应注重研究历代历史学家的史学思想,它包括史家对历史发展进程的认识(历史观),也包括对历史学自身的认识(狭义的史学理论);特别要研究历代重要的历史学家的史学思想,因为他们往往以其高远的史学思想或奠基一个史学流派(如兰克),或创立一种史学新范型(如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斯),足以影响几代人,乃至在一个长时段中对史学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

2.学习和研究西方史学史,应研究西方历史学家所处的时代与历史环境,研究他们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因为一位历史学家的史学思想的产生及其演化,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特别需要研究社会转型和重大历史转折时期的史学思潮,研究这些史学思潮的特点及走向,研究体现这些史学思潮的代表人物的思想趋向,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史学思潮,18世纪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史学思潮等。

3.学习和研究西方史学史,应研究西方史学流派,研究它们的过去和现在,繁荣与式微,成就和问题;特别要研究那些重要的史学流派,研究体现某一时代史学发展潮流和方向的史学流派,因为一个史学流派的发展史,往往能折射时代的风云,反映社会的转折,窥见政治的、经济的变化,更可发现文化的流程,如20世纪法国的年鉴学派,就是一个范例。

4.学习和研究西方史学史,应在西方史学的流变中作出动态的考察,换言之,即对西方史家、某一史家、某一作品、某个流派所作出的研究,既是历时性的,又是共时性的,纵横比较,上下连贯,惟其如此,方能顾及整体,全面考察,透过现象,洞察本质。如19世纪中叶英国史家托马斯·卡莱尔的史学思想的变化,就是一个显例。

5.学习和研究西方史学史,应有一种正确的历史观的指引,要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进行,这样才能更好地吸收和借鉴西方史学的优秀成果,才能逐步克服对西方史学或一概排斥,或盲目崇拜的倾向,逐渐奠立中国历史学家的主体意识。

讲授提纲

绪论

一、 西方史学史的主要内容

3

1. 史学史的研究对象

2. 史学史的任务

二、 研究西方史学史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1. 打开西方文化之门

2. 加深对唯物史观的认识

3. 了解西方世界所必需

三、 中国西方史学史研究简况

1. 20世纪初至建国

2. 建国至1966年

3. 1978年至今

第一章 古代希腊的史学本章重点:修昔底德斯和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和方法

本章难点:希腊人本主义思想对史学的影响

4

一、 史学的萌芽

1. 希腊神话

2. 荷马史诗

3. 神话和史诗的特点

二、 “史学之父”及其《历史》

1.《历史》出现的历史条件

2.希罗多德Herodotus其人

3. 希罗多德对西方史学的主要贡献

(1) 撰史的目的含有唯物史观

(2) 朴素的历史因果观

(3) 平等的民族观

(4) 求真精神A、秉笔直书,兼收并蓄B、考证史料,辨别真伪(5) 首创历史叙事体

5

三、 修昔底德斯Thucydides及其《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 求真的人

2. 史学思想和方法

(1) 比较丰富的人本思想

(2) 重视探讨历史发展的内在的因果关系

(3) 具有历史进化论思想的萌芽

(4) 认识到经济因素的重要性

(5) 治学严谨,立论求实

四、 古典后期的希腊史学

1. 苏格拉底Socrates和柏拉图Plato

2. 色诺芬Xenophon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五、 小结

本章复习思考题:

6

1.简述西方史学的萌芽。

2.希罗多德对西方史学的主要贡献。

3.评修昔底德斯的史学思想和方法。

4.古希腊史学及其主要特征。

第二章 希腊化和罗马时代的史学

本章重点:波里比阿的史学成就

本章难点:斯多噶派哲学对史学的影响

一、 斯多噶派Stoic哲学对史学的影响

二、 波里比阿Polybius及其《通史》(《罗马史》)

1. 古代欧洲最杰出的历史学家

2. 史学理论和方法

(1) 撰史的动机和目的

(2) 认识到历史发展的某种规律性

7

(3) 史学方法A、对史家的要求B、求真精神C、注重实地考察D、强调

思考

(4) 综合探讨历史中的因果关系

(5) 重视历史的垂训作用

四、 普鲁塔克Plutarch、阿里安Arrian和阿庇安Appian

1. 普鲁塔克及其《传记集》

2. 阿里安及其《亚历山大远征记》

3. 阿庇安及其《罗马史》

本章复习思考题:

1. 试述波里比阿的主要史学成就。

第三章 古代罗马的史学

本章重点:李维、塔西佗的史学成就和特点

本章难点:罗马史家的道德垂训思想的发展演变

一、古罗马史学概况(三个方面)

8

二、 萨鲁斯特Gaius Sallustius Crispus, c.86~34 B.C.和恺撒Julius Caesar, 100~44 B.C.

1.萨鲁斯特:《喀提林阴谋》和《朱古达战争》

2.恺撒:《高卢战记》、《内战记》

三、 卢克莱修(Titus Lucretius Carus, c.99~55 B.C.)及其《物性论》1.人类社会是一个进化发展的过程

2.对私有制的批判

3.具有“社会契约论”思想的萌芽

四、 李维Titus Livius, 59B.C.~17A.D.及其《罗马史》

1. 李维其人其著

2. 史学思想和方法

(1) 撰史目的

(2) 历史认识论

(3)

以社会道德的变化解释历史的演进

9

(4) 创立“通史”体例

(5) 文辞华美,描写逼真

五、 塔西佗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 c.55~120A.D.

1. 塔西佗其人其著:

(1)《关于雄辩术的对话》

(2)《阿格利可拉传》

(3)《日耳曼尼亚志》

(4)《历史》(罗马69~96)

(5)《编年史》(罗马14~68)

2. 史学思想和方法

(1) 强烈的旧贵族共和情绪(写作目的、动机、背景)(2) 特别重视历史的道德垂训作用

(3) 取材严谨,力求记实

10

(4) 消极的历史发展观

(5) 完善了编年体史书体例,文风典雅、简洁、有力

(6) 缺陷和不足

西方古典史学(前三章)小结:

古典史学两大特征

一、 人本主义的

二、 实质主义的

本章复习思考题:

1. 简述古罗马史学成就和特点。

2. 评李维的史学思想和方法。

3. 评塔西佗在罗马史学史上的地位。

4. 试论西方古典史学的主要特点(半期作业)

第四章 犹太史学和教史学

11

本章重点:教史学的历史演变

本章难点:犹太史学与教史学的关系

一、《旧约》与犹太史学

1.《旧约》简介:共39卷

(1) 编,5卷

律法部分:亦即《摩西五经》Five Books of Moses,古代希伯来人习惯法汇

(2) 历史部分:《约书亚记》、《士师记》、《萨母耳记》上下、《列王记》上下、《历

代志》上下、《以斯拉记》、《尼米亚记》,共10卷

(3) 先知部分,14卷,针砭时弊

(4) 诗文部分,10卷,抒情诗,恋歌,小说等

2. 犹太史学的基本特征

(1) 古代希伯来人的历史观念

(2) 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以宗教需要为准,Samson,David,Solomon

(3) 史书的体裁(文体)

12

二、教史学的产生及其特点:

1. 教史学的产生

2. 基本特征:

(1) 历史认识论

(2) 建立了“世界史”体系

(3) 历史方

三、早期教史家

1. 阿非加纳斯Africanus 180~250

2. 攸西比厄斯Eusebius 260~340

3. 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 3~430及其《上帝之城》(《上帝国》四、神学桎梏下的中世欧洲史学

1.概况

2.著名史家

13

(1) 格雷戈里Gregory, c. 538~594《法兰克人史》

(2) 爱因哈德Einhard, 770~840《查理大帝传》

(3) 比德Bede,673~735《英国教会史》

(4) 奥托Otto, c. 1114~1158《论两个国家》

六、 马可·波罗(Marco Polo c. 12~1324)与《马可·波罗行记》(《东方见闻录》本章复习思考题:

1. 犹太史学的基本特征。

2. 教史学的产生及其特点。

第五章 文艺复兴时期西欧史学

本章重点: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史学成就

本章难点:人本主义思潮对史学的影响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人文主义史学的复兴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史学

14

1. 布鲁尼Leonardo Bruni, 1369~1444, 《佛罗伦萨史》

2. 比昂多Flavio Biondo, 1388~1463,《罗马衰亡以后的历史:472~1440》

3. 瓦拉Lorenzo Valla,1406~1457《论伪造的君士坦丁圣赐》

4. 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 1469~1527《佛罗伦萨史》,《君主论》

5. 奎昔亚狄尼, Francesco Guicciardini, 1483~10《意大利史》

6. 瓦萨里Giorgio Vasari, 1511~1574, 《意大利艺苑名人传》

三、 文艺复兴时期西欧其他国家史学

1. 法国:波丹(Jean Bodin,1530~1596),《理解历史的方法》,首倡“地理环境决定论”

2. 德国:斯莱登(John Sleidan,1506~1556),《皇帝查理五世时代政治、宗教情况实录》

3. 英国:

(1) 维廉·堪登(William Camden,1551~1623),《不列颠尼亚》,Britannia或

译《不列颠志》

(2) 佛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an,1561~1626),《亨利七世在位时期的英国史》

15

四、 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史”的出现

本章复习思考题

1.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史学主要成就。

第六章 理性时代的西欧史学

本章重点:法国伏尔泰、英国吉本的史学成就

本章难点:维科的历史哲学及其主要观点

一、博学时代欧洲史学(1600~1750)

二、理性时代法国史学

1. 孟德斯鸠Louis de Sccondet Montesquieu,16~1755

主要著作:(1)《波斯人的信札》;(2)《罗马盛衰原因论》;(3)《论法的精神》,强调地理环境的作用

2. 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

主要著作:(1)《查理十二传》;(2)《路易十四时代》(商务印书馆,1982年中译);(3)《论世界各国的风俗和精神》(《风习道德论》)

16

史学贡献:三个方面——“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三、理性时代英国史学

1. 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

《人性论》、《从恺撒入侵到1688年的英国史》

2. 维廉·罗伯逊William Robertson,1721~1793

《皇帝查理五世在位时期的历史》、《美洲史》

首创注明文献出处和开列参考书目

3. 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1734~1794

(1) 吉本其人其著《罗马帝国衰亡史》

(2) 史著的主要观点和特点

五、 历史哲学的兴起

1. 意大利的维科Giovanni Battista Vico,1668~1744

(1) 其人其著《关于各民族共同性的新科学的原则》,简称《新科学》,有朱光潜

之中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17

(2) 主要观点

2. 德国的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

本章小结:理性时代欧洲史学的重要进展:

A. 史学研究领域的扩大。

B. 理性主义的史观

C.

进步主义的历史认识 D.

力图为现实服务

本章复习思考题:

1. 理性时代英国史学的主要成就。

2. 理性时代法国史学的主要成就。

第七章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欧洲史学本章重点:德国史学和兰克学派

本章难点:格罗特的史学思想和法国阶级斗争学说

18

一、 浪漫主义与浪漫主义史学

进步的浪漫主义与的浪漫主义

二、 德国史学

1. 希棱Heeren,1760~1842

2. 《德意志史料集成》的出版,斯泰因倡议,佩尔兹任总裁,浩大的史料整理工程

3. 尼布尔Niebuhr,1776~1831,柏林大学教授,洪堡倡议建立柏林大学,代表著作《罗马史》

4. 兰克和兰克学派L. V. Ranke,1795~1886

(1) 其人其著:《拉丁和条顿民族史》(或译《罗马和日耳曼民族史》),处女作;

代表作:三卷本《教皇史》;《宗教改革时期的德意志史》1839~1847,6卷;《普鲁士史》,1847~1848,9卷;《世界史》,9卷,全集卷。

(2) 主要观点:

A. 写史要客观公正,不夹带任何个人偏见,即所谓“客观主义”

B. 特别强调原始资料的重要性。

治史的基本原则:批判、准确、深入

19

C. 强调对任何史料都要进行严密的考证,并对作者的心理进行分析

D. 历史学家的任务,是既要理解历史上的具体的人的行为和事物,又要理解上

帝的思想,即支配历史运动的理念。

三、英国史学

1. 史学概况

2. 哈兰Henry Hallam,1777~1859《英国史》,三卷。

3. 麦考莱T. B. Macaulay,1800~1859,《英国史》(《詹姆士二世即位以来的英国史》),5卷(生前出版4卷,第5卷作为遗著出版)

主要观点:四个方面

3. 卡莱尔Thomas Caryle,1795~1881,

(1) 其人其著:《法国》,1837年;《宪章运动》1839年;《英雄和英雄

崇拜》,1841年。

(2) “英雄崇拜论”的观点:六类英雄,评论。

4. 乔治·格罗特George Grote,1794~1871,著有《希腊史》

四、复辟时期的法国史学

20

1. 梯叶里Thierry,1795~1856,《诺曼人征服英国史》;《墨洛温王朝时代的历史》;《第三等级的形成和发展史概论》,率先把法国大看作阶级斗争

2. 米涅Mignet,1796~1884《法国史:17~1814》

3. 基佐Guizot,1787~1874,和妻子默兰合作翻译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主要著作有:《英国史》1826~27年,《欧洲文明史》1828年;《法国文明史》1829~32年;《华盛顿的生平、通信和著作》,6卷。

4. 梯叶尔Thiers,1797~1877,《法国史》,10卷,《执和帝国史》,20卷。

5. 密芝勒Michelet,1798~1874,自视为“和人民之子”;翻译维科的《新科学》;主要著作:《法国通史》,17卷,1833~1867;《法国》,1846~1853。

本章复习思考题:

1.评兰克和兰克学派的史学思想、方法及其影响。

2.卡莱尔和格罗特的史学成就简述。

3.复辟时期法国史学主要成就。

第八章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的欧美史学

本章重点:德国史学和蒙森的史学成就

21

本章难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形势的变化与史学发展的关系

一、 英国史学

1. 柏克尔,1821~1862,“文明史怪杰”,《英国文明史导论》,2卷

2. 斯塔布斯,1825~1901,William Stubbs,参与《不列颠史料集成》的编撰工作,主要著作:《英国宪政史》1874~1878,3卷

3. 福利曼,1823~12,Freeman,《诺曼人征服英国史》,6卷,1867~1879。

4. 约翰·格林,John Green,1837~1883,《英国人民简史》,1874;1877~1880,将此书扩充增补为4大卷的《英国人民史》

5. 布莱士Bryce,1838~1922, 26岁出版其成名作《神圣罗马帝国史》;1888年,出版其《美国的共和政体》,2大卷

6. 阿克顿Acton,1834~1902,“剑桥学派”的创始人,主持《剑桥近代史》,14大卷。

7. 约翰·布瑞John Bury,1861~1927,1888年,27岁的布瑞出版《晚期罗马帝国史》;1900年,出版《希腊史》,写到亚历山大之死。主持近代史讲座,主持编写《剑桥古代史》12卷、《剑桥中世史》12卷。

二、德国史学

22

1. 普鲁士学派:

(1) 达尔曼Dahlmann,1785~1860,《德国史的主要资料和权威作家概论》

(2) 德罗伊森J. G. Droysen,1808~1884,《亚历山大大帝传》,《希腊化时代的

历史》;后半生最重要的著作《普鲁士史》,14卷

(3) 卷

西贝尔Sybel,1817~15,《法国大时期的历史》,1853~1879,5大

(4) 特赖奇克,1834~16,《19世纪德意志史》,达尔曼的学生,希特勒的祖师

2. 蒙森T. Mommsen,1817~1903,6个方面的学术权威。

主要著作:18~1856,《罗马史》;《罗马货币史》,1860;1871~1888,《罗马法制史》;《拉丁铭文集成》,15大卷。

三、 法国史学:

1. 杜罗伊Duruy,1811~14,曾任教育,著《罗马史》,共7卷

2. 摩诺德Monod,1844~1912,1876年,创办《历史评论》杂志, 并担任主编36年,1876~1912。

3. 古朗治Coulanges,1830~18,18年,出版《古代城市》;《法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23

4. 路易·布朗1812~1882,《法国史》,12卷

5. 索列尔Sorel,1842~1906,《法国大与欧洲》,8卷。

6. 拉维斯Lavisse,1842~1922,和伦保德Rambaud共同主编《世界通史》,12卷;自己单独主编《法国通史》,18卷,《当代法国史》,9卷

四、史学

1. 科瓦列夫斯基,1851~1916

2. 克罗契夫斯基,1814~1911

五、 美国史学

1. 美国“史学之父”——班克罗夫特1800~11,《华盛顿传》;《美国史》。

2. “北派”贺拉斯·格里利,1811~1872,《美国之冲突》(副标题,《大叛乱史》)

3. “北派”约翰·德拉帕,1811~1882,1867~1870,出版,《美国南北战争史》,3卷

4. 约翰·费斯克,1842~1901,1885,《从世界史的角度看美国的政治理想》;1888,《美国历史上的关键时期:1873~17》;12年,《美洲的发现》。

5. 马汉1840~1914,《海上势力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提出著名的“海权论”

24

6. 海伯特·亚当斯Herbert Adams,1850~1901和约翰·伯哲斯John Burgess,1844~1931。

7. 人民派史家:约翰·麦克马斯特John McMaster,1852~1932——《美国人民史》伍德罗·威尔逊,美国总统Woodrow Wilson,1856~1924——《与重新联合》

8. “边疆学派”的创立者腓特烈·特纳Turner,1861~1932

9. “新史学”,实用主义史学派:詹姆士·鲁宾逊James Robinson,1863~1936,查尔斯·比尔德Charles Beard,合作出版《近代欧洲的发展》,2卷,鲁宾逊发表《新史学》;比尔德于1913年出版《美国之经济解释》;1927年与其妻合作出版《美国文明之兴起》。

本章复习思考题:

1. 普鲁士学派的史学成就。

2. 蒙森的史学成就概述。

3.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美国史学概况。

第九章 实证主义历史学派

本章重点: 部克哈特的史学成就

本章难点:实证主义历史学派主要思想渊源

25

一、 实证主义历史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 法国:孔德A. Comte1798~1857和法国:太恩1828~13

三、 英国:柏克尔1821~1862和瑞士:部克哈特J. Burckhart, 1818~17

本章复习思考题

1. 简述部克哈特的主要史学成就。

2. 实证主义历史学派主要观点概述。

主要参考书目

1. 张广智主著:《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郭小凌编著:《西方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 郭圣铭编著:《西方史学史概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 孙秉莹编著:《欧洲近代史学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 徐浩、侯建新:《当代西方史学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 [英]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26

7. 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8. 何兆武、陈啟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9. 罗凤礼主编:《现代西方史学思潮评析》,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10.张文杰等编译:《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1.《史学理论丛书》编辑部编:《八十年代的西方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版。

12.[苏] E. M. 茹科夫:《历史方大纲》,王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3.杨豫、胡成著:《历史学的思想和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4.[] 鲍绍林等著:《西方史学的东方回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5.[英]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马俊亚、郭英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徐崇温著:《用马克思主义评析西方思潮》,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17.[法] J. 勒高夫、P. 诺拉:《新史学》,姚蒙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年版。

18.[美] 詹姆斯·哈威·鲁滨孙著:《新史学》,齐思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年版。

27

19.[意] 贝奈戴托·克罗齐著:《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0.[英] R. G. 柯林武德著:《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1.[英] A. J. 汤因比:《历史研究》(12卷,1934—1961年),曹未风等译(简本,上、中、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22.[英] 卡尔·波普:《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楫、邱仁宗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3.[美] 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王清彬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4.[英] 托马斯·卡莱尔:《论英雄和英雄崇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

25.[英] A. J. 汤因比:《文明经受着考验》,沈辉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6.[美] G. G. 伊格尔斯:《历史研究国际手册:当代史学研究和理论》,陈海宏、刘文涛等译,华夏出版社,19年版。

27.[美] G. G. 伊格尔斯:《欧洲史学新方向》,赵世玲、赵世瑜译,华夏出版社,19年版。

28.[法] 布洛克:《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29.田晓文:《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西方心智史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28

年版。

30.[匈]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