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进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每一个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最终使学生成材。结合县内外成效显著、易于操作的好模式、好做法,特制定本意见。 二、主要内容
1、推广新授课课堂模式: 具体环节如下:①情景导入:借用新背景、新材料,以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活动、游戏等形式引入新课。②学习目标展示:通过集体备课、研究《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对本节课知识、能力的要求,制订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任务。③学习:带着目标任务学生学习、思考,解决教师预设问题,并可提出新问题。④交流学习:经过学习,对于自己有疑虑的问题或新问题进行小组合作交流。⑤学习成果展示,解疑释难:教师根据学生对学生学习情形的观察,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定学生回答问题,对于出现的各种回答及时启发、诱导,解疑释难。⑥训练反馈:根据授课内容实际编制堂堂清练习题,限时限量。⑦课外延伸:布置作业;根据课堂训练和作业批阅情况利用自习、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分类辅导。
2、集体备课:每处中学各年级成立以骨干教师为组长的学科备课组,对学科进度、集体备课、超课时教案、分层教学、作业设计、训练检测、研究课等进行备课研究活动,要定时间(至少4节课)、定地点、提前定研究内容。
3、二次备课:在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依据所教学生实际、结合自己个性特点,进行二次备课,形成超课时教案,然后由备课组长验收把关,无备课组长签字,不能上课。
4、错节上课制:普通教师须先听备课组长的课,再上同一节课。
5、“三清”制:每年级每学科要划出学困生与边缘生名单,着力实施“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活动,学校要定时间、地点、检测内容,协调组织安排,做好跟踪记录,
记入考核,适时调整。
6、学科捆绑制:为发挥备课组长的示范带动作用和集体智慧,促进备课组的活动实效,学校要在评优选模、干部任用、福利发放等方面集体评价学科备课组,同等条件优先奖励备课组长。
7、备课组长选定:确定条件:爱岗敬业,责任心强;近三年教学成绩高且有较高的教学研究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县直学校每年级大学科可报2-4人,小学科1-2人,乡镇学校每年级各学科可报1-2人,如果有的学科没有符合条件的人选,教研室安排到就近学校参加活动。所有备课组长人选须报教研室审定。 三、实施保障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学校要把常规教学精细化管理作为深化“学校管理工程”、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好。要全面动员,明确任务目标,统一思想认识。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结合工作实际,自觉按精细化管理要求,解决管理过程、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学校要层层发动,制定实施方案。建章立制,细化工作目标,优化工作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保障意见的落实。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强制度执行的跟踪管理,真正做到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
3、加强督导、检查。教研室将学校课堂教学精细化管理工作纳入常规重点检查内容,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定期评选先进学科备课组。鼓励学校、备课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