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检验精确度(1)

浅析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检验精确度(1)

来源:吉趣旅游网


浅析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检验精确度

作者:杜万军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企业的发展,质量检验措施作为企业质量管理工作过程中的核心和企业自身的管理发展是紧密联系起来的,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检验精确度、高标准,就需要持续不断的针对质量检验措施所具有的水平加以提升。产品质量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达标的关键,是保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但就国内近几年频发的质量检验事故来看,我国当前的产品质量检验技术还不达标,检验误差不可避免。为了有效提高产品质量检验技术水平,避免质量检验误差,本文将就质量检验误差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字:产品质量;检验精度;人员素质;监管力度

一、产品质量检验误差出现的原因

产品质量检验的意义在于确保产品的使用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质量有保障的产品;这样的方式使得质量不达标、品质不合格的产品无法流入市场,确保了市场产品的质量与流通安全性。但由于产品质量检验是一项测量分析工作,操作中难免会因为工作人员疏忽而导致检验误差,进而影响到产品质量的检验结果,情节严重者还有可能引发质量安全事故。为此,一定要在产品质量检验工作中做好检验控制,尽量减少或避免检验误差产生。检验误差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不可能被完全消除。原因是因为再精密的检验仪器也会存在误差,仪器检验出的结果并非检验对象的真值,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量减小误差,而非完全消除误差。结合相关实践来看,检验误差的类别有两种,一是系统误差,二是偶然误差。前者指仪器或程序发生的误差,这类误差在检验过程中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检验得出的误

差值也会相对固定,或是向着某一个方向偏离,实际检验时如果采用计算、实验等方式,可准确预测出该类型误差值;后者偶然误差大多由人为操作引起,如人员过失等因素造成,理论上而言,这类型的误差是完全可以控制与避免的。

1、系统误差原因分析

产品质量检验之所以会发生系统误差的原因有三种,包括测量仪器误差、环境因素误差和测量方法误差。测量仪器误差是指仪器或设备的附件配置不完善,存探讨产品质量检验的误差控制,在刻度不精准、性能不稳定、灵敏性不高等问题。环境因素误差主要指因环境因素影响而引入的检验误差,如温湿度不适宜、气压不稳定、电路干扰等因素,如果在这些条件下产品质量检验的准确度越高,那么一旦条件发生改变,质量检验准确度受到的影响就越大。测量方法误差是指因质量检验原理与方法应用不当而造成的检验误差。

2、偶然误差的原因分析

偶然误差多由人为因素引起,如人工操作不当、操作失误等等,简单概括就是漏检与错检。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有二:一是检验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对检验技术的掌握尚不熟练,导致其在操作检验时无法做到正确使用仪器、遵循正确检验步骤进行检验,造成检验误差产生;二则是因为检验人员粗心大意,批量产品质量检验中发生了漏检,进而导致产品质量检验误差出现。偶然误差的产生具有随机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