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山东省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技术指标(试行)20150713

山东省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技术指标(试行)20150713

来源:吉趣旅游网


山东省绿色施工科技 示范工程支撑性资料

(初稿)

山东鸿顺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五月

1

第一章 施工管理

条款号 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要求 1.1 控制项 (1) 绿色施工管理制度、管理体系; (1) 施工组织设计(含四节一环保); (2) 绿色施工方案; (1) 绿色施工标识照片(现场收集) 资料内容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 1.1.1 工管理体系,建立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依据“四节一环保”要求,编制绿色施工1.1.2 方案或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成章,并确定绿色施工量化控制目标和考核指标。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节水、节能、节材、1.1.3 节地和环境保护等绿色施工标识。 1.1.4 建立绿色施工培训制度,并有实施记录。 1.1.5 (1) 建立绿色施工培训制度; (2) 培训记录; (1) 各施工阶段自我评价表;(基础、主体、施工单位定期开展绿色施工自检、联检和中期验收) 评价工作,评价过程中应采集反映绿色施(2) “四节一环保”控制指标各阶段总结和工水平的典型图片或影像资料,并制定持指标对比分析报告。(目前仅有中期总续改进措施。 结) 1.2 一般项 1.2.1 工程技术交底应包含绿色施工要求。 (1) 技术交底记录(含绿色施工);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清单及防治措施; 劳保用品发放记录; 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健康证; 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暗潮湿地带消毒记录; 对突发疾病、疫情的有应急预案。 临建设施的设置规划布置图; 临建设施设置照片; 办公用房与使用人数统计记录 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 施工现场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采用的封闭式硬质围挡照片 施工现场出入口、场内危险部位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照片;(现场收集) 1.2.2 1.2.3 1.2.4 1.2.5 制定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防污染、(1) 防潮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2) 长期职业健康。 (1) 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2) 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 (3) 临建设施应充分利用既有建筑、市政设施(1) 2和周边道路,办公用房、宿舍均满足2m/(2) (3) 人的使用面积要求。 (1) (2) (3) 应辨识施工危险源并制定安全措施。 (4) 说明 “施工管理”一章中,控制项5条,应全部满足要求。一般项5条,应至少满足3条。

2

第二章 环境保护

条款号 2.1.1 2.1.2 2.1.3 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要求 2.1 控制项 施工现场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及所发现的地下文物资源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每万平方米建筑垃圾产生量应不大于400吨。 噪声控制:各施工阶段噪声,昼间应不大于70dB;夜间应不大于55dB。 (1) 施工现场文物保护措施; (2) 施工现场文物保护预案; 2(1) 每10000m建筑施工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统计记录; (1) 施工现场降噪措施; (2) 建筑施工场地噪声测量记录表。 检查要点 2.2 一般项 (1)扬尘控制 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应有防尘、抑尘或降尘措施,不扩散到场区外; 在禁令施工时间内严格执行有关禁止施工的规定; 扬尘控制:土方作业:目测扬尘高度应小于1.5m;结构施工及安装装饰:目测扬尘高度应小于0.5m。 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应不污损场外道路。 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车辆,应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 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 2.2.1 2.2.2 2.2.3 2.2.4 (1) (2) (3) (4) (5) 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组织制度措施; 扬尘控制记录; 扬尘污染技术交底; 基坑开挖面覆盖情况;(现场收集) 洗车台照片;封闭存放点照片。 (2)有害气体排放控制 2.2.5 2.2.6 2.2.7 进出场车辆及机械设备有害气体排放应符合国家年检要求。 电焊烟气的排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1) 进出场车辆环保达标情况统计表; (需现场收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的规(2) 进出车辆牌照及环保贴照片;集,仅收集了一小部分) 定。 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3)建筑废弃物控制 制定合理的建筑废弃物减量化计划。采取2.2.8 有效措施,加强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 建筑废弃物应按有关规定分类收集、集中2.2.9 堆放存放。垃圾桶应分为可回收利用与不可回收利用两类,并定期清运。 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应用作地基和2.2.10 路基回填材料。 3

(1) 废料回收管理制度、建筑废弃物利用制度;(需再结合实际进行调整) (2) 建筑废弃物地下基础结构、地上结构和装修三阶段统计分类计算表 (3) 废弃物分类处理统计表; (4) 建筑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措施及效果

条款号 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要求 (4)光污染控制 检查要点 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2.2.11 外照明灯应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1) 现场夜间室外照明加设灯罩照片; 工范围。 (2) 现场电焊作业财务遮挡措施照片;(现场收集) 电焊作业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2.2.12 外泄。 (5)噪声与震动控制 应采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进行施工;(1) 噪音监测记录;(同2.1.3-2) 机械设备应定期保养维护。 (2) 机械设备保养维护记录; 施工噪音较大的机械设备应采取隔音与(3) 施工噪音较大机械设备隔音与隔振措施2.2.14 照片。(已有现场降噪措施,同2.1.3-1) 隔振措施。 2.2.13 (6)污水排放控制 2.2.15 现场道路及材料堆放场地周边应设排水沟。 (1) 查看控制措施:道路及材料堆场周边设2.2.16 工地现场厨房应设隔油池,并定期清理。 排水沟,雨、污水分流排放等的照片;(现场收集) 2.2.17 工地现场厕所应设化粪池,并定期清理。 (2) 化粪池清理记录。 2.2.18 雨水、污水应分流排放。 说明 “环境保护”一章中,控制项3条,应全部满足要求。一般项1,应至少满足10条。

4

第三章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条款号 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要求 3.1 控制项 3.1.1 3.1.2 应选用国家和山东省鼓励推广类的建筑材料、制品,并有实施记录。 距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用量的比例应达到70%及以上。 有健全的机械保养、限额领料、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制度。 (1)工程材料决算清单。(未竣工,是否需要提供) (1) 材料进场记录; (2) 本地建筑材料使用比例计算书。(计量单位不统一,如何按用量统计?) (1) 机械保养制度; (2) 限额领料制度; (3)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制度; 检查要点 3.1.3 3.2 一般项 (1)节材措施 3.2.1 建筑材料包装物回收率达到100%。 应利用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降低混凝土、砂浆中的水泥用量。这些新材料的掺量应按供货单位推荐掺量、使用要求、施工条件、原材料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 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落地灰应及时清理、收集和再利用。 施工应采用建筑配件整体化或建筑构件装配化安装的施工方法。 工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及以上。 3.2.2 3.2.3 3.2.4 3.2.5 3.2.6 (1)建筑材料包装物回收率统计表; (2)混凝土、砂浆的配合比试验记录及配比方案;(提供的配合比报告) (3)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实施限额领料;(需计划部、材料部配合提供材料进场计划) (4)材料综合台账;(试验台账) (5)施工现场材料回收装置照片;(现场收集) (6)临房、围挡材料的进货单(需材料部提供)(材料购置单)、临房及围挡重复利用统计表。 (2)优化选材 3.2.7 3.2.8 优先选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并建立优(1)优良供应商档案库;(需材料部配合提供) 良供应商档案库。 (3)材料选择实施记录。(是否以招标形式选优先选用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择?) 并有实施记录。 (3)地基基础材料 3.2.9 桩基础施工宜选用绿色施工新技术,减少现场泥浆的排放。 (1) 长螺旋压灌桩施工方案、记录; (2) 鼓励提交地基基础方案比选论证报告。 (4)结构材料 5

条款号 3.2.10 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要求 检查要点 (1)方案优化措施; (2)采用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高强钢筋及钢构件的优化使用方案,工程决算材料清单等; (3)商品混凝土损耗率统计表; (4)钢筋加工损耗率统计表; 推广使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损耗,损耗率应不大于1.5%。 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钢筋损耗, 80%以上的钢筋应采用3.2.11 专业化生产的成型钢筋;现场加工钢筋损耗率应不大于4.0%。 (5)周转材料 3.2.12 应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 采取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3.2.13 数。采用工具式定型模板的使用面积占模板工程总面积的比例应不低于50%。 (1) 模板安装优化方案; (2) 脚手架使用统计表; (3) 模板使用统计表; (6)施工设施 主体结构施工应选择自动提升、顶升模架或工作平台。 (1)现场定型化、工具化、标准化临建设施、(现场收集) 现场临建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应定型化、安全防护设施照片。3.2.15 工具化、标准化。 3.2.14 (7)装修材料 合理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装饰装修材3.2.16 料。 说明 (1) 装饰装修材料工程决算清单;(进场清单) (2) 材料检测报告。(现场收集)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一章中,控制项3条,应全部满足要求。一般项16条,应至少满足9条。

6

7

第四章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条款号 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要求 4.1 控制项 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现场情况,分别确定4.1.1 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进行计量考核管理。 在签订分项分包或劳务合同时,应将节水定4.1.2 额指标纳入合同条款,进行计量考核。 4.1.3 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全部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 (1) 用水定额表; (2) 用水计量记录表; (3) 用水统计表; (1)劳务合同;(增加四节一环保及相关定额指标) (1) 节水设备(设施)配置照片; (2) 配置节水设备清单、合格证明;(现场收集) 检查要点 4.2 一般项 (1)提高用水效率 4.2.1 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布置应简捷、合理,减少漏损。 (1)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布置图; (洗车台设计原理施工现场应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2)车辆冲洗循环用水装置;4.2.2 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喷洒路面、图) (3)施工现场用水记录、节水效果。(同用水计绿化浇灌不使用自来水。 量记录表) 混凝土养护和砂浆搅拌用水合理,有节水措4.2.3 施。 (2)非传统水源利用 4.2.4 施工现场优先采用经检测合格的非传统水。 4.2.5 施工现场根据地域情况进行非传统用水的收集,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1) 非传统用水统计表; (2) 基坑施工地下水回收利用率表。 4.2.6 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4.2.7 说明 基坑降水存储使用或回灌。基坑施工排出的地下水回收利用率100%。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一章中,控制项3条,应全部满足要求。一般项7条,应至少满足4条。

8

第五章 节能与能源利用

条款号 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要求 5.1 控制项 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1) 用电控制指标; 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国家、行业、(2) 用电统计表; 地方明令淘汰的施工设备机具和产(3)节能照明灯具使用统计表。 品不得使用。 现场照明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节能照明灯具使用率达到100%。 5.2 一般项 (1)节能措施 5.2.1 5.2.2 制订合理的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 (1)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中有科学的能耗定额 (1)现场利用太阳能照片。(收集照片) 检查要点 5.1.1 5.1.2 5.1.3 (2)机械设备与机具 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采用能源利用率高的施工机械设备。 合理安排工序和施工进度,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施工机具资源共享。 定期监控重点耗能设备的利用情况。 (3)临建设施 5.2.7 施工临时设施结合日照和风向等自然条件,合理采用自然采光、通风和外窗遮阳设施。 临时施工用房使用热工性能达标的复合墙体和屋面板,顶棚宜采用吊顶。 (1) 施工机械设备档案; (2) 建筑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规程 (3) 建筑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5.2.3 5.2.4 5.2.5 5.2.6 5.2.8 (1)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设置照片; (2)临时用房用复合墙体、屋面板、顶棚吊顶材料检验报告。(现场收集) 9

(4)施工用电及照明 5.2.9 建立临时用电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 临时用电节能灯具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1)临时用电管理制度。 照度为原则,不得超过最低照度的20%;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如何提供资料?) “节能与能源利用”一章中,控制项3条,应全部满足要求。一般项10条,应至少满足5条。 5.2.10 说明

10

第六章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条款号 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要求 6.1 控制项 6.1.1 6.1.2 施工用地应有审批手续。 平面布置合理、紧凑,满足施工使用。 施工单位应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人文景观保护要求、工程地质情况及基础设施管线分布情况,制定相应保护措施,并应报请相关方核准。 (1)临时用地审批手续; (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未分阶段) (3)临建设施建设情况(收集照片)。 检查要点 6.1.3 6.2 一般项 (1)施工用地保护 6.2.1 6.2.2 6.2.3 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基坑支护结构超出红线时,应采用可回收式结构。 (1)深基坑施工方案; 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绿色植(2)施工现场绿化、植被保护。(收集照片) 被。对于施工周期较长的现场,可按建筑永久绿化的要求,安排场地新建绿化。 施工现场宜结合建筑场地永久绿化、使场内绿化面积不低于临时用地面积的5%。 (2)施工总平面图布置 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平面图进行施工现场布置,并应根据现场条件,与原有永久道路兼顾考虑,合理设计场地内的交通道路。 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同6.1-2) 线为施工服务。 (2)施工现场设置的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材料应就近堆放,最大限度的减少二次所、淋浴间、开水房、文体活动室(或农民工夜搬运。 校培训室)、密闭式垃圾站(或容器)及盥洗设施等(收集照片) 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分开布置,并设置标临时设施照片。准的分隔设施。 施工现场应设置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开水房、文体活动室(或农民工夜校培训室)、密闭式垃圾站(或容器)及盥洗设施等临时设施。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一章中,控制项3条,应全部满足要求。一般项9条,应至少满足5条。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说明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