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三课 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

第三课 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

来源:吉趣旅游网
第三课 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

第一节 产业结构和现代产业发展

1、产业结构分类依据:按照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和各行各业的性质,可将它们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也叫三次产业】 2、第一产业:

(1)含义: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通常被称为“广义农业” (2)地位和作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的地位,起着基础的作用 (3)基础作用表现在:

①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生产,特别是其中的粮食生产,直接关系着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和国家的粮食安全。农业除了提供粮食,还提供大量副食品。 ②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农业 A农业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农产品原料 B为工业品提供重要的市场

C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富余的劳动力 D为国家建设提供了相当多的资金积累 (3)我国“三农”现状 ①农业——基础薄弱,“弱质”产业 ②农民——收入低,城乡差距大 ③农村——发展滞后

(4)“三农 ”问题的重要性: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①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 ②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③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3、第二产业:

(1)含义: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2)工业的分类:

①基础工业: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 ②制造业:生产制成品的加工业

(3)地位和作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水平 (4)主导作用表现在:

①工业为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装备、能源动力、大量的原材料 ②工业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消费品 ③工业是国家积累的重要来源,也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4、第三产业(广义的服务业)

(1)含义: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各行各业。

(2)特点:一般不生产有形的物质产品,而是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

(3)地位和作用: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当代世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4)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

①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的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②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

③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现代产业发展趋势

(1)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一大批高新技术崛起,并在各个产业部门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3)新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提高,传统工业在新兴技术的基础上更新改造,工业在国内生茶总值中的比重下降

(4)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上升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就业

1、目的: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谋求什么样的产业格局: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推进服务业全面发展

3、如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 (3)积极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

(4)总之,要巩固第一产业,做大第三产业,提升第二产业 4、社会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就业结构 (1)两者密切联系

(2)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批富余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3)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大批富余劳动力从第二产业进入第三产业 (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幅上升 5、为什么要重视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

6、解决就业问题的良好机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劳动者创造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劳动者提供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 (3)政府的就业政策,更有利于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 ①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②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 ③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7、就业:

(1)含义:就业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的劳动年龄之内(男16周岁~60周岁,女16周岁~55周岁),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的社会职业

(2)劳动者的就业途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都应视为就业

(3)劳动者的就业方式:固定工、季节工、临时工、小时工、轮岗工等 (4)正确择业应考虑的方面:

①既要考虑个人的职业志向,又要考虑社会的需要 ②既要考虑经济待遇,更要有精神的追求

③既要了解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要考虑自身的主观条件 8、就业与创业的关系: (1)密不可分

(2)人们可以在就业过程中创业,也可以在创业过程中就业

第三节 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1、劳动者的权利:

(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 (2)取得劳动报酬 (3)休息休假

(4)获得劳动保护 (5)接受职业培训 (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 (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 (8)依法享有其他权利 2、劳动者的义务:

(1)完成劳动任务 (2)提高职业技能 (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4)遵守劳动纪律 (5)遵守职业道德

3、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分离,两者是统一的

4、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权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虽然法律地位平等,可是在事实上往往不平等,用人单位在经济上处于优势,而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在劳动关系中,常会出现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 5、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制度:我国的一种法定用工制度。专门规范劳动合同的制度。

(2)劳动合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关系并确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3)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确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法律关系。 (4)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具有法律约束力 6、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 (1)协商——一种选择程序

(2)调解——是法定程序,但不是必经程序——不具法律强制力

(3)仲裁——最重要——法定的必经程序——一裁终裁——不服仲裁可向法院起诉 (4)诉讼——规定期限(收到仲裁后15日之内)——最终程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