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来源:吉趣旅游网


《颜氏家训·勉学篇》价值

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颜氏家训》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自成书以来,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一直被作为家教范本,广为流布,经久不衰。究其原由,主要是书中内容基本适应了封建社会中儒士们教育子孙立身、处世的需要,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和主张,以及培养人才力主“治国有方、营家有道”之实用型新观念等,继承和发展了儒家以“明人伦”为宗旨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教育思想。

正因为里面涉及的范围太广,我只对“勉学篇”做议论。提到勉学我不得不想到战国时期荀子的《劝学》,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天下既法制有兼用“礼”治。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这对颜之推有着借鉴作用,但颜之推更注重文章的历史价值,不单着眼于对家族的教育,更加在乎当时社会的现实功能。纵观历史,颜氏子孙在操守与才学方面都有惊世表现,光以唐朝而言,像注解《汉书》的颜师古,书法为世楷模、笼罩千年的颜真卿,凛然大节震烁千古、以身殉国的颜杲卿等人,都令人对颜家有不同凡响的深刻印象,更足证其祖所立家训之效用彰著。即使到了宋元两朝,颜氏族人也仍然入仕不断,尤其令以后明清两代的人钦羡不已。《颜氏家训》对颜真卿影响表现:

《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该诗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不光是他的后代受到影响,后世还有韩愈,他的《师说》同样受到《颜氏家训》的影响,文章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留下关于学习的千古名言,比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等。他的影响不仅止于唐代,到了宋朝,很多文人对《颜氏家训》里的勉学有着更深入的研究,如朱熹《劝学诗》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甚至是皇室贵族也深受感染如宋真宗赵恒《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提倡以勤读书为首务,和历代几乎所有的昏君一样,宋真宗颇具文学才能,这首诗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颜氏家训》勉学篇中有着对学习独特的见解,有的是封建社会保守的烙印,但大多是勉励后人以学为重的家规。如:“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这里说明不管是谁,想要成大器,必须要努力学习,况且是一个平民百姓,更加需要通过学习来实现抱负。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他想通过梁朝衰落的历史,来勉励子孙不要做纨绔子弟。“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 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他勉励他人要习得一技之长,这样才得长存于世,而习得技能的方法最好的还是读书。 “ 人见邻里亲戚有佳快者,使子弟慕而学之,不知使学古人,何其蔽也哉?世人但见跨马被甲,长槊强弓,便云我能为将;不知明乎天道,辩乎地利,比量逆顺,鉴达兴亡之妙也。但知承上接下,积财聚谷,便云我能为相;不知敬鬼事神,移风易俗,调节阴阳,荐举贤圣之至也。但知私财不入,公事夙办,便云我能治民;不知诚己刑物,执辔如组,反风灭火,化鸱为凤之术也。但知抱令守律,早刑晚舍,便云我能平狱;不知同辕观罪,分剑追财,假言而奸露,不问而情得之察也。爰及农商工贾,厮役奴隶,钓鱼屠肉,饭牛牧羊,皆有先达,可为师表,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他用为将,为相,治民,平狱来说明榜样的

重要性,但是不能盲目地树立榜样,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能一概而论。“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雠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他强调读书学问是利于人的发展,不是用来攀比的财富,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妄自尊大。“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他通过对自己的的经历以及对古人的生平,来教育后人学习要遵循规律,不要错过学习最好的机会,不然就不会得到效果,也是勉励他们学习要刻苦。“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孝元初出会稽,精选寮寀,绮以才华,为国常侍兼记室,殊蒙礼遇,终于金紫光禄。”他通过古人勤学并取得成功的事迹,来勉励子孙要发扬他们吃苦的精神,表现了他渊博的学识以及对后人严厉的要求。 “书曰:“好问则裕。”礼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这句正应了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及“不耻下问”的观点,他认为学习要善于问问题,这样才能正在学习到知识,而且读书不能读死书,还要通过与别人的谈论,交流使双方共同进步。“定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或彼以为非,此以为是;或本同末异;或两文皆欠,不可偏信一隅也。”《颜氏家训》勉学篇的最后颜之推强调,书读得少,不能信口雌黄,观点应该要统一,不能模棱两可,这体现了他对学习谨慎的态度。

勉学篇从各个方面勉励后人重视学习,并严厉要求作好的读书人,这些思想不光对古人有影响,对当代教育也有很高的借鉴价值。主要表现在:一.告诫父母要重视家教。从儿童方面讲,父母是其最可信、可亲亦可效仿的人,这就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最为便捷有效的条件,也为儿童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从父母方面说,要特别重视家教;还要注意言传身教;更要注意适当的方式方法。特别是当今社会,大多数家长工作繁忙,而个人价值的实现又成为大家所追求的目标,这就导致家长无暇顾及儿童教育,出现如留守儿童等情况;或有人利用职务之便大谋私利而导致子女道德的沦丧和情智的缺失;或有的家长

望子成龙心切而对子女揠苗助长,结果反造就出一批性格扭曲的怪胎。二. 儿童教育应尽早实施。颜之推在提倡胎教时也清楚地意识到,一般的家庭难以实施,但至少应从婴幼儿时期就施行教育。他提出对儿童宜及早施教,以免错过时期,事倍功半。这些对于那些初为父母的人来说是金玉良言。因为大多数年轻人此时心中充满的是喜得贵子的喜悦及工作及家庭的烦恼从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责任。三. 对儿童应威严,有慈爱,不偏宠。对今天的家庭来说,既不能也不必用如此刻薄的方式来树立为父之严,所谓严,是指父母子女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不可过于亲昵随便,这样才能令父母在子女面前保持一定尊严,否则会使子女对父母的教诲不以为然。所谓慈,则应珍惜已存在的骨肉之情,不可过于淡薄疏远,而这种感情的维系往往体现在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照中。四. 言行结合,以身作则。要想教子有方,父母必须时时处处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这样自然就会收到不令则行的良好效果。而且要注意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使他们做到与人为善,而且要引导他们善于交友,纵观当今一些 问题少年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交友不慎而误入歧途,这不得不引起父母们的高度重视。

一本家训影响了多少个时代,经历了多少风雨变幻,见证了多少历史的变迁,唯一不变的是《颜氏家训》至今存在的教育精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