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紫花苜蓿草种植与畜牧业发展的思考

紫花苜蓿草种植与畜牧业发展的思考

来源:吉趣旅游网
畜牧经济     Animal husbandry economy紫花苜蓿草种植与畜牧业发展的思考

白同日格,乌日罕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草原工作站,内蒙古 赤峰 025150)

摘要:巴林右旗一直以来都是以草原畜牧业为主的牧业旗,可近些年来伴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牲畜头数逐年增加,使得草原生态持续恶化,草地生产力逐年降低,草畜矛盾恶化,已经无法继续支撑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种草养畜是解决草畜矛盾,饲料不足的有效途径。尤其在草场面积小,牧草生长量低下和草场严重退化、沙化地区,种植高产优质牧草可防风固沙、改良土壤,使退化草地得以休养生息,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最大限度地缓解畜牧业发展对草地的生态压力。笔者通过对巴林右旗种植紫花苜蓿迫切性进行分析,并针对种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逐一思考,并提出发展建议。关键词:紫花苜蓿;畜牧业;草畜矛盾

中图分类号:S812.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8.02.172

1自然条件及经济概况

巴林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部,具有显著北温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炎热,无霜期较短,春季干旱少雨且大风日数集中。天然草原面积1286.3万亩,据2013年6月末统计,家畜总头数192.8万头(只),其中:羊存栏173.4万只,牛13.5万头,马1.3万匹,折合羊单位占有草场6亩/羊单位。表明,家畜严重超载,草畜矛盾依然很严重。

积极性不高。要想推广应用,仍需加大力度宣传紫花苜蓿草的优势并经过实验示范过程来提高广大农牧民对种植苜蓿的理性认识。

3.2农牧户在后续田间经营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地投入

大部分种植地块未进行施肥、除杂草等必要的田间管理措施,导致地块内杂草丛生,苜蓿草长势缓慢,产量低下。

3.3灌溉人工草地覆盖面小,投入资金少

巴林右旗种植的紫花苜蓿草基本上以旱作为主,近年,部分人工草地采用了节水灌溉技术,其余的全部为旱作,牧草的成活和长势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自然气候条件决定,无法达到灌溉草地应该有的产量和效益,客观上限制了苜蓿草的发展。

2 紫花苜蓿草生产的迫切性

巴林右旗畜牧业的发展依赖于草地,然而长期的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地禁牧,草畜矛盾进一步加剧。春末至秋初是草地禁牧的重要时段,此期饲草短缺最为严重。因此,青绿饲草的短缺必须依靠农田种植高产、速生、再生能力强的牧草予以解决,并通过轮割方式实现持续供应。

高产优质饲草紫花苜蓿属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该草具有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抗病虫害能力强,被誉为“牧草之王”。在美国, 紫花首稽属第4大作物, 排在玉米、小麦和大豆之后。随着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实施,紫花首稽的栽培与利用也随之不断扩大。

自2011年起,巴林右旗开展了牧草良种补贴项目,到2013年共种植紫花苜蓿草13.6036万亩,1年刈割1次,每亩鲜重在700~800kg,雨水条件较好,产量逐年提高,效益见效。据资料报道,紫花苜蓿的产草量因生长年限和自然条件不同而变化范围很大。节水灌溉地区播后2~5年的每亩鲜草产量一般在1000~2000kg,干草产量300~600kg。田间栽培利用年限多达7~10年左右。其再生性强,耐刈割。刈割后能很快恢复生机,一般1年可刈割2~4次,根据牧草长势,在我区推广2次刈割对经济效益很显著。紫花苜蓿茎叶柔嫩鲜美,不论青饲、青贮、调制青干草、加工草粉、用于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各类畜禽都最喜食,也是养猪及养禽业首选青饲料。

3.4缺乏龙头企业牵动,产业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弱

现有的草业企业数量少,而且规模小,实力差,牵动力弱,多数企业只从事苜蓿草产品经销,极少建立稳定的苜蓿草种植基地,市场竞争力弱。

4 发展建议

根据巴林右旗的环境条件与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苜蓿草产业,兴业富民。以退化天然草原改良为辅,发挥苜蓿在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做到生态建设与苜蓿草产业化同步进行,发展地方经济。

(1)大力宣传紫花苜蓿,草耐瘠薄、耐干旱、防风固沙的特性及饲喂营养价值,改变农牧民对苜蓿草的观念,种苜蓿改良低产田,解决草畜矛盾,治理退化草原。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节水灌溉草地配套设施建设及田间道路工程,发挥灌溉苜蓿草的高产高品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改善,发展草原生态旅游。

(3)要注重引进龙头企业和成立牧草产品加工企业,成立以牧户为单位的草业生产合作社,并通过合作社加强农牧户与企业的联系,从而延伸草产业链条,增加农牧民收入,进一步推动全旗草产业的快速发展。参考文献

[1]张瑞文.维多利亚紫花苜蓿在贵阳地区的种植与利用[M].贵州大学,2008.

3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种植紫花苜蓿草当年成本高、效益低,牧民积极性不高

一些地方认为种植苜蓿影响粮食生产,与粮食争地。即使种植也只是选择在耕地、弃耕地或严重退化地实施,地块分散、种植面积较小、土质较差,所以集中、连片、大面积地块难以落实;种植当年效益较低,且一次性投入大,致使农牧民

2018.2·185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