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单项选择题
二、 1、关于口语和书面语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分) A. 一种语言的口语和书面语同时出现 B.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 C. 书面语是口语的忠实的记录者 D. 书面语无法克服口语在时空上的局限性
三、 B
四、 2、开创了20世纪现代语言学新局面的语言学家是 (分数:1分) A. 洪堡特 B. 索绪尔 C. 乔姆斯基 D. 布龙菲尔德
五、 B
六、 3、英语中的look[luk](看)加上ed,实际读音为[lukt],这属于 (分数:1分) A. 顺同化 B. 逆同化 C. 逆异化 D. 弱化
七、 A
八、 4、在普通话里,能够与声母/ts,tsh,s/拼合的韵母组合是 (分数:1分) A. 开口呼 齐齿呼 B. 开口呼 合口呼 C. 齐齿呼 合口呼 D. 齐齿呼 撮口呼
九、 B
十、 5、下列属于陈述式复合词的一组是 (分数:1分) A. 汉语 girlfriend(女友) B. 教学 blackboard(黑板) C. 打动 worker(工人) D. 祖传 sundown(日落)
十一、 D
十二、 6、汉语中的“农副产品贸易市场”称为“农贸市场”,这属于构词法中的 (分数:1分) A. 附加法 B. 合根法 C. 缩略法 D. 内部屈折法
十三、 C
十四、 7、句子“我吃光了盘子里的菜。”中的补语“光”从语义上指向 (分数:1分) A. 施事“我” B. 动词“吃” C. 名词“盘子” D. 受事“盘子里的菜”
十五、 D
十六、 8、具有[+同胞] [+男性] [+年长]义素的词是 (分数:1分) A. 弟弟 B. 哥哥 C. 妹妹 D. 姐姐
十七、 B
十八、 9、下列文字属于音位文字的是 (分数:1分) A. 词语文字 B. 音节文字 C. 全音位文字 D. 意音文字
十九、 C
二十、 10、只用于特殊的交际场合,没有人把它当作母语来学习和使用的混合语是 (分数:1分) A. 洋泾浜语 B. 德语 C. 克里奥耳语 D. 意大利语
二十一、 A
二十二、 11、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是 (分数:1分) A. [ e ] B. [ i ] C. [ u ] D. [ o ]
二十三、 D
二十四、 12、 应用语言学的主要任务除了“语言教学”之外,还有 (分数:1分) A. 翻译不同语言 B. 语言信息处理 C. 整合零星知识 D. 进行数据统计
二十五、 B
二十六、 13、汉语的词类划分适用于 (分数:1分) A. 意义标准 B. 形态标准 C. 分布标准 D. 变换标准
二十七、 C
二十八、 14、汉语中“学生的家长”和“学生和家长”体现出来的关系意义是通过 (分数:1分) A. 类别 B. 虚词 C. 语序 D. 异根
二十九、 B
三十、 15、“语言决定思维”这种观点被称作 (分数:1分) A. 迪卡尔假说 B. 亚里士多德假说 C. 柏拉图假说 D.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三十一、 D
三十二、 16、关于语言和言语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分) A. 语言和言语是人类在交际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两种同质的形式 B. 语言等于语言活动减去言语 C. 语言和言语一
样都隐含有很强的内在一致性 D. 语言与言语相比,语言有社会性、抽象性和均质性
三十三、 D
三十四、 17、最早的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语言”一般理论的语言学家是 (分数:1分) A. 洪堡特 B. 索绪尔 C. 乔姆斯基 D. 布龙菲尔德
三十五、 A
三十六、 18、普通话中“慢慢儿”连读,由原来的[man mar]变为[mai mar],这属于 (分数:1分) A. 顺同化 B. 逆同化 C. 弱化 D. 异化
三十七、 D
三十八、 19、 普通话里,能够与声母/k,kh,x/相拼的韵母组合是 (分数:1分) A. 开口呼 齐齿呼 B. 开口呼 合口呼 C. 齐齿呼 合口呼 D. 齐齿呼 撮口呼
三十九、 B
四十、 20、下列属于偏正式复合词一组的是 (分数:1分) A. 碧绿 girlfriend(女友) B. 同志 blackboard(黑板) C. 打翻 worker(工人) D. 祖传 sundown(日落)
四十一、 A
四十二、 21、汉语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称为“奥运会”属于构词法中的 (分数:1
分) A. 附加法 B. 合根法 C. 缩略法 D. 内部屈折法
四十三、 C
四十四、 22、具有[+同胞] [-男性] [+年长]义素的词是 (分数:1分) A. 弟弟 B. 哥哥 C. 妹妹 D. 姐姐
四十五、 D
四十六、 23、下列文字属于词语文字的是 (分数:1分) A. 字符与词语相联系 B. 字符与语素相联系 C. 字符与音节相联系 D. 字符与音位相联系
四十七、 A
四十八、 24、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成为某一社会主要交际工具的混合语是 (分数:1分) A. 洋泾浜语 B. 克里奥耳语 C. 双语现象 D. 语言转用
四十九、 B
五十、 25、属于舌面后高圆唇元音的是( 分数:1分) A. [ a ] B. [ i ] C. [ u ] D. [ ɑ ]
五十一、 C
五十二、 26、汉语中“晚上联系”和“电话联系”体现出来的关系意义是通过 (分数:1分) A. 类别 B. 语序 C. 虚词 D. 零形式
五十三、 C
五十四、 27、语言潜在能力在一定期限内只有被一定的语言环境激活才起作用,这称做 (分数:1分) A. 临界期 B. 非自控 C. 自控 D. 天赋
五十五、 A
五十六、 28、 关于辅音和元音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分) A. 辅音和元音在发音时声带都振动 B. 辅音和元音在发音时气流都受阻 C. 辅音和元音在发音时发音器官都紧张 D. 辅音和元音在发音时呼出气流都一致
五十七、 C
五十八、 29、创立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语言学家是 (分数:1分) A. 洪堡特 B. 索绪尔 C. 乔姆斯基 D. 布龙菲尔德
五十九、 B
六十、 30、英语中的in bed连读,读音为[im bed],这属于 (分数:1分) A. 顺同化 B. 逆同化 C. 增音 D. 脱落
六十一、 B
六十二、 31、 普通话里,音位/k,kh,x/具有的共同的发音特征是 (分数:1分) A. 都是清塞送气音 B. 都是舌面后音 C. 都是浊擦送气音 D. 都是舌尖后音
六十三、 B
六十四、 32、 句子“我吃饱了。”中的补语“饱”从语义上指向 (分数:1分) A. 施事“我” B. 动词“吃” C. 名词“盘子” D. 受事“盘子里的菜”
六十五、 A
六十六、 33、一个语言社团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双语并用的现象是 (分数:1分) A. 克里奥耳语 C双语现象 D. 洋泾浜语
六十七、 C
六十八、 34、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是 (分数:1分) A. [ ɑ ] B. [ i ] C. [ a ] D. [ e ]
六十九、 B
七十、 35、应用语言学最早指的是 (分数:1分) A. 语言教学 B. 整合零星知 C. 翻译不同语言 D. 进行数据统计
七十一、 A
七十二、 36、音位/P/和/Ph/之间的区别性特征是 (分数:1分) A. 舌尖与舌面 B. 清音和塞音 C. 浊音和擦音 D. 送气和不送气
七十三、 D
七十四、 37、汉语中“来了客人”和“客人来了”体现出来的关系意义是通过 (分数:1分) A. 语序 B. 附加 C. 虚词 D. 类别
七十五、 A
七十六、 38、关于语言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分) A.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 B. 语言是最直观、最可靠、最容易识别的民族标志 C.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是口语和书面语 D. 语言和言语没有区别
七十七、 C
七十八、 39、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这是 (分数:1分) A. 条件变体 B. 自由变体 C. 音质音位 D. 超音质音位
七十九、 A
八十、 40、普通话里的词语“早晨”从四呼上属于 (分数:1分) A. 开口呼 开口呼 B. 撮口呼 合口呼 C. 齐齿呼 齐齿呼 D. 齐齿呼 撮口呼
八十一、 A
八十二、 41、汉语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称为“四有”属于构词法中的 (分数:1分) A. 合根法 B. 缩略法 C. 内部屈折法 D. 附加法
八十三、 B
42、句子“一会儿,我砍累了。”中的补语“累”从语义上指向 (分数:1分) A. 施事“我” B. 动词“砍” C. 名词“一会儿” D. 句外没有出现的成分
A
43、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方言或分别使用共同语和方言的现象是 (分数:1分) A. 双语现象 B. 洋泾浜语 C. 克里奥耳语 D. 双言现象
D
44、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是 (分数:1分) A. [ e ] B. [ i ] C. [ ɑ ] D. [ o ]
A
45、外语教学法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 (分数:1分) A. 统计法和听说法 B. 数据法和翻译法 C. 听说法和翻译法 D. 统计法和数据法
C
46、音位/ts/和/tsh/之间的区别性特征是 (分数:1分) A. 舌尖与唇齿 B. 送气和不送气 C. 清音和塞音 D. 塞音和浊音
B
47、汉语中“吹着海风”和“海风吹着”体现出来的关系意义是通过 (分数:1分) A. 虚词 B. 语序 C. 类别 D. 屈折
B
48、关于语言和民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分) A. 语言和民族互为标志 B. 语言是最直观、最容易识别民族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C. 具有“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的社群才属于同一民族 D. 语言和民族可以等同起来
B
49、严格地区分了语言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分数:1分) A. 乔姆斯基 B. 洪堡特 C. 索绪尔 D. 布龙菲尔德
C
50、辅音和元音最主要的区分标准是 (分数:1分) A. 气流是否受阻 B. 气流的强弱 C. 声带是否振动 D. 声带的张弛
A
51、普通话里的词语“知识”从四呼上属于 (分数:1分) A. 开口呼 开口呼 B. 撮口呼 合口呼 C. 齐齿呼 齐齿呼 D. 齐齿呼 撮口呼
A
52、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是 (分数:1分) A. [ y ] B. [ i ] C. [ a ] D. [ ɑ ]
C
53、人们掌握语言或学习一种语言,主要的途径是 (分数:1分) A. 获得和学习 B. 教学和处理 C. 听说和翻译 D. 影响和迁移
A
54、音位/t/和/th/之间的区别性特征是 (分数:1分) A. 送气和不送气 B. 舌尖与唇齿 C. 清音和擦音 D. 清音和塞擦音
A
55、语言的获得是一种 (分数:1分) A. 临界过程 B. 自控过程 C. 创造过程 D. 编码过程
C
56、语言作为符号的本质是 (分数:1分) A. 形式和意义间的结合为“约定俗成” B. 形式和意义间存在着固定的联系 C. 形式和意义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D. 形式和意义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A
57、下面正确的一个是 (分数:1分) A. 语言是个人的,言语是社会的 B. 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的 C. 语言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而言语是社会的 D. 言语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而语言是社会的
B
58、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是 (分数:1分) A. 描写语言学 B. 结构主义语言学 C. 转换生成语言学 D. 历史比较语言学
D
59、现代汉语属于 (分数:1分) A. 历时语言学 B. 一般语言学 C. 比较语言学 D. 共时语言学
D
60、《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作者是 (分数:1分) A. 乔姆斯基 B. 萨皮尔 C. 洪堡特 D. 索绪尔
D
61、音位是从( )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分数:1分) A. 心理属性 B. 物理属性 C. 社会属性 D. 生理属性
C
62、音高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语言一般属于 (分数:1分) A. 印欧语系 B. 汉藏语系 C. 南亚语系 D. 阿尔泰语系
B
63、汉语拼音声母g k h出现的语音环境与j q x出现的语音环境 (分数:1分) A.
对立 B. 相同 C. 互补 D. 相异
C
64、可以归并在同一个音位中的音素是 (分数:1分) A. 具有互补关系、语音上又相似的音素 B. 彼此能区分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音素 C. 语音上相似的音素 D. 具有非对立性关系的音素
A
65、汉语普通话〔p〕与〔t〕的区别在于 (分数:1分) A. 阻碍方式 B. 送气和不送气 C. 发音部位 D. 声带振动和不振动
C
66、根据语素是否有直接用来造句的能力,可以分为 (分数:1分) A. 词干语素和词尾语素 B. 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 C. 前缀语素和后缀语素 D. 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D
67、在词汇发展过程中,有些词不为人们使用而逐渐消失,其原因是 (分数:1分) A. 音质音位的合并 B. 词义的演变 C. 社会生活的改变 D. 汉字的简化
C
68、汉语、日语、俄语从语法结构上分别属于 (分数:1分) A. 复综语、粘着语、
屈折语 B. 屈折语、孤立语、粘着语 C. 粘着语、孤立语、屈折语 D. 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
D
69、从语言的词的构造来看,汉语属于 (分数:1分) A. 印欧语系 B. 词根语 C. 汉藏语系 D. 粘着语
B
70、英语单词“work” (分数:1分) A. 附加“ed”是构词法,附加“er”是构形法 B. 都是构词法 C. 附加“ed”是构形法,附加“er”是构词法 D. 都是构形法
C
71、英语“She teaches English”(她教英语)中的“她”表示的语法范畴有 (分数:1分) A. 时 数 格 B. 时 态 人称 C. 时 体 态 D. 时 数 人称
A
72、分析性的语法手段是 (分数:1分) A. 语序 B. 外部附加 C. 零形式 D. 内部屈折
A
73、foot和其复数feet的语法手段 (分数:1分) A. 附加 B. 异根 C. 屈折 D. 零
形式
C
74、send与其过去时sent的语法手段 (分数:1分) A. 屈折 B. 附加 C. 零形式 D. 异根
A
75、fish与其复数fish的语法手段 (分数:1分) A. 附加 B. 零形式 C. 内部曲折 D. 异根
B
76、广义地说,汉语动词词尾“着”、“了”、“过”属于语法范畴中的 (分数:1分) A. 时范畴 B. 体范畴 C. 人称范畴 D. 态范畴
B
77、综合性的语法手段中没有 (分数:1分) A. 重叠 B. 附加 C. 虚词 D. 内部屈折
C
78、汉语的“我”,翻译成英语在不同的句子成分中,分别是“I”、“me”、“my”、“mine”,这里使用的语法手段是 (分数:1分) A. 重叠法 B. 异根 C. 零形式 D. 附
加
B
79、一个词尾可以同时表示多个语法意义的语言属于 (分数:1分) A. 屈折语 B. 词根语 C. 多式综合语 D. 粘着语
A
80、词义的核心部分是指 (分数:1分) A. 词的附加意义 B. 词的色彩意义 C. 词的语法意义 D. 词的理性意义
D
81、属于词义要素的是 (分数:1分) A. 同义和反义 B. 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 C. 义位和义素 D. 类义和同义
B
82、汉字属于 (分数:1分) A. 图画文字 B. 表意文字 C. 表音文字 D. 音节文字
B
83、属于音节文字的是 (分数:1分) A. 俄语文字 B. 日语的假名 C. 日语的汉字 D. 中国纳西族的东巴文字
B
84、对文字的产生有直接作用的是 (分数:1分) A. 实物记事 B. 图画记事 C. 系珠记事 D. 结绳记事
B
85、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是 (分数:1分) A. 自然的发展变化 B. 社会的发展变化 C. 个人生活经历的变化 D. 语言内部的发展变化
B
86、语言的谱系分类采用的语言学方法是 (分数:1分) A. 历史比较语言学 B. 转换生成语言学 C. 传统语言学 D. 结构主义语言学
A
87、谱系分类的依据是 (分数:1分) A. 地域方言 B. 亲属语言 C. 社会方言 D. 行话
B
88、下面四种语言中不能归入汉藏语系的是 (分数:1分) A. 壮语 B. 苗语 C. 傣语 D. 蒙古语
D
89、属于印欧语系拉丁语族的语言是 (分数:1分) A. 英语 德语 法语 B. 法语 德语 俄语 C. 西班牙语 法语 意大利语 D. 英语 法语 意大利语
C
90、洋泾浜英语的基本特征是 (分数:1分) A. 语音、词汇是英语的,语法基本上是汉语的 B. 语音有较大改动,词汇、语法基本上是英语的 C. 词汇主要是英语的,语音、语法基本上是汉语的 D. 语音有较大改动,词汇主要是英语的,语法基本上是汉语的
D
91、以下各种语言变体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是 (分数:1分) A. 土语 B. 地域方言 C. 黑话 D. 亲属语言
C
92、方言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分数:1分) A. 社会统一 B. 社会接触 C. 社会分化 D. 文化差异
C
93、语言融合的情况包括 (分数:1分) A. 自然融合和共同融合 B. 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 C. 被迫融合和共同融合 D. 自愿融合和自然融合
B
94、语言发展的特点是 (分数:1分) A. 长期性、系统性 B. 平衡性、稳定性 C. 渐变性、不平衡性 D. 有效性、渐变性
C
95、使某一个方言取得一种特殊的地位而成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其原因是 (分数:1分) A. 经济的原因 B. 政治的原因 C. 文化的原因 D. 政治、经济、文化的原因
D
96、音素[ph]、[th]、[kh]的不同是由( )决定的 (分数:1分) A. 发音方法 B. 发音部位 C. 送气与不送气 D. 清浊
B
97、发音的时候,声带振动,发音部位之间形成的窄缝比较大,气流略有摩擦。这样发出的音叫 (分数:1分) A. 元音 B. 塞擦音 C. 塞音 D. 半元音
D
98、决定音高的是声音的 (分数:1分) A. 频率 B. 振幅 C. 音波 D. 陪音
A
99、音素i和u的不同是由( )决定的 (分数:1分) A. 音高 B. 音质 C. 音长 D. 音色
B
100、根据构成词的语素数量的多少,把词分为 (分数:1分) A. 单义词和多义词 B. 类义词和同义词 C. 单纯词和合成词 D. 复合词和派生词
C
101、句子“两个出版社的编辑”歧义类型属于 (分数:1分) A. 层次不同形成的歧义 B. 指向不同形成的歧义 C. 关系不同形成的歧义 D. 层次和关系不同形成的歧义
A
102、句子“连老张都通知了”的歧义属于 (分数:1分) A. 老张可以做施事又可以做受事 B. 句法结构造成的 C. 老张有两个意义 D. 句义结构造成的
A
103、句子“咬死了猎人的狗”歧义类型属于 (分数:1分) A. 层次不同形成的歧义 B. 语法造成的 C. 关系不同形成的歧义 D. 层次和关系不同形成的歧义
D
104、在以下几个语素中,属于粘着语素的是 (分数:1分) A. 人 B. 水 C. 规 D. 亮
C
105、汉语“帽子”、“棋子”两个词 (分数:1分) A. 前者是复合词,后者是派生词 B. 前者是派生词,后者是复合词 C. 都是派生词 D. 都是复合词
B
一、多项选择题
1、音素[ t ]具有的语音特征是 (分数:2分) A. 清音 B. 不送气音 C. 塞音 D. 塞擦音 E. 舌面前音
ABC
2、 关于语汇的性质和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分) A. 语汇在产生时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 B. 语汇在发展上既有可变性,又有凝固性 C. 语汇在运用时既有离散性,又有封闭性 D. 语汇在变化中既有活跃性,又有稳定性 E. 语汇在表达上既有普遍性,又有民族性
ADE
3、下列词中,处于同一个语义场的是 (分数:2分) A. 白菜 B. 萝卜 C. 汽车 D. 韭菜 E. 苹果
ABD
4、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境内的不同民族语言有 (分数:2分) A. 印欧语系 B. 汉藏语系 C. 南亚语系 D. 阿尔泰语系 E. 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
ABCDE
5、下列合成词构词方式相同的有 (分数:2分) A. unafraid B. 说明 C. slowly D. 阿姨 E. 铅笔
ACD
6、音素[ p ]具有的语音特征是 (分数:2分) A. 塞音 B. 清音 C. 不送气音 D. 双唇音 E. 塞擦音
ABCD
7、下列词中,处于同一个语义场的是 (分数:2分) A. 桌子 B. 探明灯 C. 沙发 D. 飞机 E. 椅子
ACE
8、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是 (分数:2分) A. 汉藏语系 B. 印欧语系 C. 南亚语系 D. 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 E. 阿尔泰语系
AB
9、下列属于语言符号特点的是 (分数:2分) A. 可变性 B. 强制性 C. 任意性 D. 线性 E. 离散性
ABCDE
10、“数”是有些语言的名词所具有的 (分数:2分) A. 语法范畴 B. 语法手段 C. 语法意义 D. 词法范畴 E. 语法手段
AD
11、下列句子属于歧义的是 (分数:2分) A. 我说不好 B. 一辆老吉普车 C. 小王也不知道 D. 太阳慢慢地升起来 E. 接孩子的妈妈
ACE
12、语法单位指 (分数:2分) A. 音素 B. 音位 C. 句子 D. 词组 E. 语素
CDE
13、汉语用来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是 (分数:2分) A. 词形变化 B. 虚词 C. 语序 D. 语调 E. 内部屈折
BCD
14、超音段音位指 (分数:2分) A. 辅音音位 B. 元音音位 C. 调位 D. 重位 E. 时位
CDE
15、下列属于音位特征的是 (分数:2分) A. 辨义功能 B. 最小的语音单位 C. 在一定的语言或方言中 D. 音高 E. 物理属性
ABC
16、下列语素属于成词语素的是 (分数:2分) A. 人 我 天 快 B. 民 大 滑 风 C. 玻璃 妯娌 好行 D. 地 语 虎 好 E. 创 半 岸 机
AC
17、下列属于屈折法的是 (分数:2分) A. foot---feet B. build---built C. send---sent D. tooth---teeth E. man---men
ABCDE
18、舌面后音有 (分数:2分) A. [ts] B. [k] C. [kh] D. [x] E. [t]
BCD
19、文字的字符大体上可以分为 (分数:2分) A. 音符 B. 符号 C. 意符 D. 标记 E. 记号
ACE
20、下列属于语言分化的是 (分数:2分) A. 社会方言 B. 地域方言 C. 亲属语言 D. 洋泾浜 E. 克里奥尔语
ABC
21、下列词组属于主谓词组的是 (分数:2分) A. 白菜三斤 B. 明天星期天 C. 他怎么样 D. 认真听讲 E. 我不去
ABCE
22、音素可以分为 (分数:2分) A. 声母 B. 韵母 C. 元音 D. 辅音 E. 音位
CD
23、下列属于异根法的是 (分数:2分) A. work---worked B. cut---cut C. foot---feet D. she---her E. be---am、is、are
DE
24、语音的四要素是 (分数:2分) A. 音高 B. 音强 C. 音质 D. 音系 E. 音长
ABCE
25、下列属于语法形式-s产生出来的语法意义 (分数:2分) A. 复数 B. 现在时 C. 所有格 D. 进行体 E. 比较级
ABC
1、复合词
正确答案:【由词根语素和词根语素构成的合成词]
2、语流音变
正确答案:【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临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
3、派生词
正确答案:【由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构成的合成词】
4、语境
正确答案:【说话时所处的环境条件,包括特定的场所、对话人和上下文等】
5、地域方言
正确答案:【同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的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或变体。】
6、借词
正确答案:【借词又叫“外来词”,它指音和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7、音节
正确答案:【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8、组合关系
正确答案:【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9、语法递归性
正确答案:【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10、社会方言
正确答案:【语言或方言内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或社群相关联的语言变体】
11、双语现象
正确答案:【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
12、语言
正确答案:【某一社会成员共同使用的、社会上约定俗成的、抽象的、均质的规则】
13、聚合关系
正确答案:【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14、成词语素
正确答案:【在某些情形下可以直接形成词,即可以单用的语素】
15、亲属语言
正确答案:【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
16、构词法
正确答案:【语素构成新词的方法】
17、舌面元音
正确答案:【由舌面起作用发出的元音】
18、语素
正确答案:【语言单位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19、谱系分类
正确答案:【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归在一起,把没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互相分开,这种分类就叫语言的谱系分类】
20、音位
正确答案:【在某一语言或方言中从辨义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
音单位。】
1、简述语义的民族性
正确答案:【不同的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分类也会存在差异,这就导致不同语言的语义也会有所不同(2分)。语义的民族性首先表现在不同民族语言的理性意义有所不同,以至于不同语言之间,词义上完全对应的词语不多(2分)。其次也表现在词语的非理性意义上,非理性意义随着不同民族认知的不同而不同(2分)。最后词语的意义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民族特点的制约(2分)。】
2、简述音素和音位的关系
正确答案:【音素和音位的关系。相同点:音位是对音素的归纳,它们都是最小的语音单位。不同点:第一,划分的角度不同,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即是从语音的物理属性上划分的,两个音若是音质不同,就是两个不同的音素;音位是从辨义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即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上划分的。第二,划分的范围不同,音素是从人类的语言所能用到的全部语音里划分出来的,而音位是在某种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中划分出来的】
3、简述归纳音位的原则
正确答案:【音位是对音素的归纳,归纳音位主要有两个原则:一是对立原则,即几个不同的音素,处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若几个音素之间能够区别意义,那么就把这几个不同的音素归纳为几个不同的音位。二是互补原则,即几个不同的音素,若它们各有自己出现的语音环境,且它们之间又存在有语音相似性,那么就把这几个不同的音素归纳为一个
音位】
4、简述语义的概括性
正确答案:【语义的概括性表现在词义和句义的概括上。首先,词义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可以使一类事物区别于他类事物的特征,同时舍弃同类事物之间的各种差别,这样就把一类事物归并在一起,用一个词语去指称。专有名词虽然用来指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而不是指称整类的事物,但它的词义也是概括的。其次,由词组成的词组和句子的意义也具有概括性。人们交际活动中所谈论的对象往往是个别的、特殊的,这是在上下文和交际环境中显示出来的。其实任何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都是概括的、一般的。】
5、简述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的关系
正确答案:【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的关系。相同点:都是记录语音的书写符号系统,符号多采用拉丁字母。不同点:一是记录的对象不同,汉语拼音方案记录的是北京话语音系统,而国际音标记录的是世界上所有的语音系统。二是符号的数量不同,国际音标的数目有二百个左右,而汉语拼音方案的数目只有几十个。三是同一个符号具有的性质不同】
6、语流音变的类型
正确答案:【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临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它的类型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语流中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似,叫“同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叫“异化”。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叫“弱化”。
语流中某些原有的音消失了,叫“脱落”。语流中有时加进了原来没有的音,叫“增音”。】
7、汉语表达语法手段的方法
正确答案:【汉语表达语法手段的方法。汉语的语法手段有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词法手段有词的轻重音和词的重叠,词的轻重音就是通过词的某个部分重读或轻读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词的重叠就是通过词或词中某个语素重叠使用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句法手段有虚词、语类选择、语序和语调。汉语在语言单位的组合过程中常借着虚词、语类选择、语序和语调这些形式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
8、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正确答案:【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是任意的,是约定俗成的。这里的任意性是指单纯的初始符号来说的,而复合符号和拟声词则是有一定理据的。】
9、词缀和词尾的不同
正确答案:【词缀和词尾的不同。词缀是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但它是构词成分。而词尾则是加在词的末尾,它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形态),而不能构成新词。】
10、指出汉语普通话 a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描述其发音特点和出现条件。
正确答案:【(1)a 音位的条件变体有四个:[a]、[A]、[ɑ]、[æ]
(2)发音特点
[a]前、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 A]央、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ɑ]后、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 æ]前、半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3)出现条件
[a]在韵尾[i]、[n]之前
[A]无韵尾
[ɑ]在韵尾[u]、[ŋ]之前
[ æ]在韵头[i]或[y]同韵尾[n]之间】
11、举例说明音质的不同取决于哪些条件?
正确答案:【A.发音体不同。B.发音方法不同。C.共鸣器的不同。】
12、语音的四要素在语言中各有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A.音高,区分音调。B.音长,区分长元音和短元音。 C.音强,区分轻重音和语调。 D.音色,区别语言的意义的最重要的因素。 】
13、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正确答案:【A.功能角度。元音能自成音节,辅音通常不能。B.物理角度。在共鸣腔内是否受阻;肌肉是否均衡紧张;气流缓急;有无噪音;声音响度。】
14、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有哪些不同?
正确答案:【A.地域方言是在某一地域内通行的语言,有自己的语言结构系统;社会方言没有自己特殊的语言结构系统。B.社会方言可以演变为独立的语言;社会方言不能。】
15、简述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正确答案:【A.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动物的交际不是语言(人类特有)B.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最重要)C.语言是全民的交际工具(全民的)】
1、用义素分析法分析
窥见 眺望
正确答案:【窥见 [+用眼 +往一定方向 +缝隙里 -向远处]
眺望 [+用眼 +往一定方向 -缝隙里 +向远处]】
2、“狼孩子”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正确答案:【A.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离开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 C.孩提时期是学会语言、掌握语言的一个重要的阶段。
如果错过了这个最好的时机,就很难学会一种语言。】
3、下列括号内的词语是语言还是言语?
A.这位同学很有驾驭(语言)的能力。
B.他太老实了,所以不太会(说话)。
C.这孩子生长在加拿大,不会说韩国(话)。
D.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很美。
正确答案:【A.语言,B.言语,C.语言,D,言语】
4、分析“语言”和“言语”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正确答案:【语言具有社会性、抽象性、均质性,而言语具有个人性、具体性、异质性。语言存在于言语中,语言是言语的行为结果。】
5、下列句子是否多义,试分析。
A.他通知了
B.她是去年生的孩子
正确答案:【A.这个句法结构有歧义。“他”既可以是“通知”的施事者,也可以是“通知”的受事者。B.这个句法结构有歧义。“她”既可以是“生”的施事者,也可以是“生”的受事者。】
6、分析下列词语产生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
see--saw,tooth--teeth,good--better,read--read,book--books,play--played
正确答案:【屈折手段:see--saw,tooth--teeth;
异根手段:good--better;
零形式:read--read;
附加:book--books,play--played。】
7、分析下列复合词的构成方式
解放 地震 司令 火热 捐躯 新闻 多少 老人 自爱 好歹 明显 证明 人口 性急 布鞋 道路
正确答案:【并列:解放,多少,好歹,道路;
陈述:地震,自爱,性急;
支配:司令,捐躯;
偏正:火热,新闻,老人,明星,布鞋;
补充:证明,人口】
8、分析说明语言符号是一套层级体系
正确答案:【语言是一套层级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这就是语言的层级装置所提供的效能。】
9、分析下列音位的区别性特征
/p/ /ph/ /t/ /m/ /ts/
正确答案:【/p/ 双唇 闭塞 不送气;
/ph/ 双唇 闭塞 送气;
/t/ 舌尖前 闭塞 不送气;
/m/ 双唇 鼻音;
/ts/ 舌尖前 塞擦音 不送气。】
10、根据语音的发音特征指出音素
①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 )
②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
③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
④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
正确答案:【e u y p 】
11、分析下列对话中“言内意外”现象。
①儿子:妈妈,我出去玩一会儿吧。妈妈:明天就要考试了。
②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正确答案:【①妈妈的回答隐含有不能出去玩的意义。②把剥削统治阶级比喻为毒蛇猛兽,表示了对他们的憎恶之情。】
12、分析普通话 e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并描述其发音特点和出现条件
正确答案:【A.四个:[e]、[ε]、[ә]、[γ]
B.发音特点
[e]前、半高、不圆唇舌面元音
[ε]前、半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ә]央、中、不圆唇舌面元音
[γ]后、半高、不圆唇舌面元音
C.出现条件
[e]在[i]前
[ε]在[i][y]后
[ә]在[n][ŋ]前或辅音后轻声
[γ]单独或辅音】
13、分析下列短语中所蕴含的语法手段
A.好天气---天气好
B.学生和家长---学生的家长
C.看---看看
D.他走了吗?
正确答案:【A.语序 B.虚词 C.重叠 D.语调】
14、分析语流音变中同化和异化的差异
正确答案:【同化,就是两个的不同的音位,其中一个因受一个的影响,变成跟它相同或相近的音位。比如books的s发成/s/,可是dogs的s却变成了/z/,这是因为dogs其中的/g/是浊音,/s/受/g/的影响也变成了浊音/z/。异化和同化的作用相反,是指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其中一个由于某种原因变得跟它不同。比方普通话两个上声相连,第一个上声要变成阳平(“土改”念成“涂改”的音),这是调位的异化。】
15、分析下列合成词的构造方式
地震 看见 忘记 司令 拖鞋 伤心 老板
正确答案:【地震 陈述式
看见 补充式
忘记 并列式
拖鞋 偏正式
司令 支配式
伤心 支配式
老板 前附式】
16、指出下列音素的发音特点。
正确答案:【a 前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i 前高不圆唇舌面元音
u 后高圆唇舌面元音
p 双唇不送气清塞辅音
b 双唇不送气浊塞辅音
f 唇齿清擦辅音】
17、用变换方法区分下列句法多义的句子
支持的是党委王书记
正确答案:【这句话有两种结构意义,通过添加的方法可以得出:一是(人们)支持的是党委王书记;二是支持(某件事或某个人)的(人)是党委王书记。前一种“王书记”是受事宾语,后一种“王书记”是施事主语。】
18、分析下列同义词的意义差别
团结——勾结 得到—— 受到 父亲—— 爸爸 眼红——嫉妒 秘密——绝密
正确答案:【团结和勾结 色彩不同, 前者褒义,后者贬义。
得到和受到 强调的重点不同,前者强调主动,后者强调被动。
父亲和爸爸 风格不同,前者是书面语,后者是口语。
眼红和嫉妒 强调的程度不同,前者轻,后者重。
秘密和绝密 程度不同,风格也不同,前者轻且口语化,后者重且书面化。】
19、设计不同的语言环境使下列语句消除歧义。
① 我特别喜欢煎鸡蛋。②非洲语言研究成果颇丰。
正确答案:【①环境一:我特别喜欢(吃)煎鸡蛋(这种食物)。环境二:我特别喜欢煎鸡蛋(这种行为动作)。②环境一:非洲语言(非洲语言是被研究对象)研究成果颇丰。环境二,非洲语言(使用非洲语言进行书写并成文)的研究成果颇丰。 】
20、用矩阵图对下列一组词语进行语义分析
哥哥 弟弟 姐姐 妹妹
正确答案:【哥哥+同胞+男性+年长
弟弟+同胞+男性-年长
姐姐+同胞-男性+年长
妹妹+同胞-男性-年长】
1、语言发展变化的原因。
语言的发展有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因素。首先,社会的发展、分化和统一、相互接触等都能导致语言的变化,这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外部原因。语言依存于社会,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是语言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社会的进步会推动语言的发展,例子。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会推动语言的发展演变,例子。社会之间的接触也会推动语言的发展演变,例子。其次,语言在变化过程中,还受制于语言内部各个要素的影响与制约。在同样的社会条件、自然条件下,不同的语言会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变化(1分)。由于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要素构成语言系统相互制约,任何一者的变化就会引起其他方面的连锁反应,例子。
2、语言发展演变的特点。
语言在演变发展中表现出了两个特点,渐变性和不平衡性。首先,语言演变发展的“渐变性”是指语言是逐步发展演变的,而不是突变的。渐变性表现在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各个部分都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的改变自己,这种变化都是以渐变的形式进行,例子。其次,语言发展演变又是不平衡的。不平衡性主要指语言内部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以及在不同的地域之间,语言发展演变的速度和方向是不一致的。其中语汇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最快,而语音和语法等相对发展较为缓慢,例子。
3、什么说语言是不断发展演变的。
语言的发展演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观察,一是从语言和社会的关系上,二是从语言自身内部的演变上。首先,语言的发展演变可以从社会的发展、分化和统一、接触等方面来观察,这是语言发展的外部原因。语言依存于社会,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是语言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社会的进步而形成语言的发展,例子。社会的分化和统一而形成语言的发展演变,例子。社会之间的接触也形成语言的发展演变,例子。其次,语言在变化过程中,还受制于语言内部各个要素的影响与制约。在同样的社会条件、自然条件下,不同的语言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变化,这种差异也表明了语言的发展演变。由于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语言要素构成语言系统,任何一者的变化就会引起其他方面的连锁反应,这些现象都能够反映语言一直处在不断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例子。
4、论述语言接触的结果。
民族之间的交往就会使不同的语言进行接触,语言接触的结果常常导致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收、双语现象、语言的转用、语言的混合等。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的、最突出的是词语的借用,例子。某一个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叫双语现象,例子。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转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叫语言转用,例子。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可能混合在一起,产生一种与这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具,这叫“语言混合”,例子。
5、论述语言和社会的关系。
语言和社会密切相关,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依存于社会,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是语言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离开了语言,人类社会就不再叫社会。社会是语言的发展的外部条件,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化和统一、接触等而变化。首先,社会的进步会推动语言的发展,例子。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会推动语
言的发展演变,例子。社会之间的接触也会推动语言的发展演变,例子。
6、论述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记录口语;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书面语随着口语的变化而变化;书面语是对口语的加工改造;书面语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口语句子短,结构简单;书面语句子结构可以复杂,讲究篇章结构。
7、试论述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首先,从语言对思维的作用来看:思维活动必须用语言作手段。思维活动的成果要依靠语言的巩固而存在。思维的成果靠语言才能表达出来。其次,从思维对语言的作用看:思维是构成语言单位的必要条件。
8、试论述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相同点:都是交际工具 ;没有阶级性不同点:语言历史长,文字历史短;语言第一性,文字第二性;语言应用范围广,文字窄;语言永远是渐变的,文字有时可以突变。
9、论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A.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动物的交际不是语言。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之间的区别:单位是否明晰;文化传授性和先天遗产性;开放性和封闭性;不受时地限制和对刺激的直接反应。B.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其他交际工具,文字、旗语、盲文等相比。C.语言是全民的交际工具。
10、论述语言内部是个怎样的装置,他又是如何运作的?
层级装置,分上下两层,底层是一套音位层,有几十个,依照一定的规则组合,上层是音义结合体,又分为三级:语素,构词材料;词,语素与语素的组合;句子和词组,表达单位。依靠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运转。组合关系是一个语言单位与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或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聚合关系是在某个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例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