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科学性和文学性)
亨利·法布尔,( 法 )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科普作家,被世人称为“科学界的诗人”“昆虫世界的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法布尔依据自己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述出来,写就了十卷本科普巨著《昆虫记》。这本书不仅记述了有关昆虫的知识,还以人性观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体现了法布尔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昆虫记》的魅力还来源于高超的写作技巧。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思考题:
1.在《昆虫记》中,法布尔为我们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你能试着说出至少2个昆虫的奥秘吗?
如,蝉从洞中出来,挖出的土都跑哪儿去了呢?原来,蝉在向前挖掘时,用身体内的液体把泥土浇湿,使之成为糊状,并立即用身子把糊状泥压贴在洞壁上,就做成了出地洞的畅通无阻的通道。(《蝉出地洞》)
例如:
红蚂蚁: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的。所以即使它们出征的路程很长,需要几天几夜,但只要沿途不发生变化,它们也照旧回得来。
螳螂:它身上有那么多的杀伤性很强的武器,还有那么凶恶的捕食方法,甚至它居然要以自己的同类为食。
2.法布尔是用怎样的方法获得这些奥秘的呢?请你结合法布尔对某一昆虫的具体研究来说一说。
提出问题: 除去人类以外,还没有发现哪种动物的建筑技术要比蟋蟀更加高超,为什么这样一种非常特殊的本能,大自然单单把它赋予蟋蟀呢?
猜测假设: 难道说大自然偏向他们赋予了它们某种特别的工具吗?
:
得到结论: 蟋蟀并没有特殊的工具,而是用它大腮的钳子,强有力的后足,腿上的两排锯齿,经过艰辛的劳动而筑成的巢穴
3.你从法布尔的科学研究过程中体会到怎样的科学精神?请从一下几种科学精神中任选2种,结合具体内容说明。
如,法布尔由象态橡栗象引人注目的怪鼻子而提出疑问,体现了他对昆虫世界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有质疑探索的精神。(《象态橡栗象》)
敬畏生命:
质疑探索:。法布尔对一篇关于蟋蟀的寓言故事产生疑问。后来,经过自己研究,观察蟋蟀的生活情况以及从朋友的一首诗当中发现真相,体现了有质疑探索的精神。
求真求实:
锲而不舍:法布尔从十月末开始观察蟋蟀筑巢;到了冬天天气比较暖和的时候,蟋蟀从洞穴里面抛洒出泥土来;在春天里,这种修理工作仍然继续不止,直到主人死去。体现了法布尔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细致耐心:
热爱自然:
4.《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不仅在于他为我们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还在于他通过生动的描写、拟人的手法、活泼的语言和丰富的引用将那些奥秘描述出来。请你结合书中的具体语句来分析法布尔是如何将昆虫的世界描绘得精彩有趣的。
以《米诺多蒂菲》为例:
丰富的引用:文章开篇就引用了关于米诺多和蒂菲的希腊神话,将米诺多蒂菲的名字与神话故事相联系,不仅让文章充满了趣味性,也让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了米诺多蒂菲的外形和活动特征。
动作描写:米诺多蒂菲爸爸爬出洞外,选好一个粪球,其长度大于井口直径。它把粪球往井口挪去,要么倒退着用前爪拖拽,要么用头盔轻轻顶着一下一下的往前推。推到井口边时,它是不是猛一使劲儿,一下子把粪球推进洞里去呢?绝对不是,它有自己的计划,不让粪球重重地摔落下去。它爬进井口,前足搂紧粪球,小心地把一头塞进井内。到了离井底一定距离的地方,它只需把粪球稍微倾斜一点,粪球就可以两头顶着井壁,因为其轴心很宽。
语言生动:米诺多蒂菲爸爸爬出洞外,选好一个粪球,其长度大于井口直径。它把粪球往井口挪去,要么倒退着用前爪拖拽,要么用头盔轻轻顶着一下一下的往前推。推到井口边时,它是不是猛一使劲儿,一下子把粪球推进洞里去呢?绝对不是,它有自己的计划,不让粪球重重地摔落下去。它爬进井口,前足搂紧粪球,小心地把一头塞进井内。到了离井底一定距离的地方,它只需把粪球稍微倾斜一点,粪球就可以两头顶
着井壁,因为其轴心很宽。
5.有人说:“其实科学并不是冷冰冰的客观求证,它不仅仅有客观的刻度,也有真切的温度。”
如果你在读书沙龙上要推荐《昆虫记》,请结合某一个篇目的具体内容(以上材料中的选段除外),围............绕“客观的刻度”和“真切的温度”两个方面对《昆虫记》做出评价。 ..........
《昆虫记》既是严肃的科普读物,又是一部文字优美的文学经典。他的文字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使人感到情趣盎然。作者在对小昆虫们的描述中,体现出了自己认知生活和世界时的独特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例如,在《绿色蝈蝈》一文当中,作者用生动活泼的文字给我们介绍了蝈蝈这种可爱的昆虫漂亮的外形特征,介绍了它的习性,如叫声、食物习性,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科学的再现了蝈蝈不为人知的一面,体现了“客观的刻度”;本文还有很多人性化描写,例如在写蝈蝈饱食后的神态时,充满了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法布尔笔下的蝈蝈是鲜活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体现了“真切的温度”。
6.周作人曾经这样评价法布尔:“他以人性观照虫性,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请你结合《昆虫记》的具体内容,从两个方面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法布尔的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他以人性关照虫性,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他以人的情感,去揣摩动物的行为,运用了很多拟人化的描写。如螳螂捕捉食物的部分,体现了作者对昆虫的真切的喜爱;法布尔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如蝉苦苦的在地下四年等来阳光下仅一个月的生命,它在树上不是鸣叫,是在高唱生命的赞歌。蝉启示我们,活着不应该只是吃饱这么简单,还应该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生命也应该像蝉一样,虽然短暂,也要执着等待,更要积极向上,勇敢高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