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政治经济学试题与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与答案

来源:吉趣旅游网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 〕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开展规律 B. 提醒客观经济规律

C. 提醒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衡量社会生产力开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3.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

A. 使用价值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4.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

A. 简单劳动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5. 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 〕

1 / 22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 〕

A.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 〕

A. 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

C. 超额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2 / 22

9. 社会再生产就其容来讲包括〔 〕

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涵式扩大再生产

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 计件工资是〔 〕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11.资本积聚〔 〕

A. 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 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 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 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3 / 22

1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 〕

A. G—W…P…W’—G’ B. W…P…W’—G’· G—W

C. P…W’G’· G—W…P D. G’—W…P…W’

13. 以下选项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流动资本的是〔 A. 劳动力 B. 原料

C. 厂房 D. 机器

14.金属产品生锈,木材腐朽而造成的资本损耗称为〔 〕A. 有形磨损 B. 无形磨损

C. 精神磨损 D. 自然磨损

15. 资本主义生产中第Ⅱ部类是指〔 〕

A. 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 B. 制造生活资料的部类

C. 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 D. 制造享受资料的部类

16.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根本实现条件是〔 〕

4 / 22

A. Ⅰ〔v+m〕=Ⅱc B. Ⅱ〔c+v=m〕=Ⅰ(v+m) +Ⅱ (v+m)?

C. Ⅰ(c+v+m) =Ⅰc+Ⅱc? D. Ⅰ〔v+△v+m/x〕=Ⅱ〔c+△c〕

17.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根底是〔 〕

A. 固定资本的更新 B. 流动资本的更新

C. 不变资本的更新 D. 可变资本的更新

18. 资本主义的生产本钱是以〔 〕

A. 劳动的实际消耗来计算的

B. 资本的消耗来计算的

C. 预付的不变资本来计算的

D. 获取剩余价值的多少来计算的

19.在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一定时,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 A. 按相反方向变化 B. 按一样方向变化

C. 按反比例关系变化 D. 按正比例关系变化

5 / 22

20. 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各部门获得的利润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

A. 完全相等 B. 完全不相等

C. 不一定相等 D. 无法比拟

21. 生产价格是〔 〕

A. 价值的转化形式 B. 利润与生产本钱之和

C. 生产本钱的转化形式 D. 生产本钱与剩余价值之和

22. 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运动中〔 〕

A. 货币资本的职能 B. 生产资本的职能

C. 商品资本的职能 D. 流通资本的职能

23.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生产性流通费用的是〔 〕

A. 保管费 B. 运输费

C. 包装费 D. 建筑费

24. 股票的价格与〔 〕

6 / 22

A. 股息成正比,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B. 股息成反比,与存款利息率成正比

C. 股息成正比,与存款利息率不成比例

D. 股息不成比例,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25. 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中,土地所有者获得的是〔 〕

A. 全部剩余价值 B. 租金

C. 平均利润 D. 超额利润

26. 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可以分割为〔〔 〕

A. 利息和企业利润 B. 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

C. 利息和超额利润 D. 产业利润和超额利润

27.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是〔 〕

A.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 商品价格采取垄断价格形式

7 / 22

C. 商品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D. 价值规律已经不再起作用

28.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经济特征是〔 〕

A. 商品输出 B. 原料输出

C. 资本输出 D. 劳动力输出

2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 〕

A. 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

B. 国家直接掌握垄断资本

C. 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D. 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效劳的手段

30.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

A. 生产资料 B. 个人消费品

C. 社会总产品 D. 生存资料

8 / 22

31.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 〕

A. 人类最根本的实践活动

B. 人类社会存在和开展的根底

C. 人类从事政治、文化等活动的先决条件

D.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E.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2. 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经济危机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的货币职能是〔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E. 世界货币

33. 资本的共性表现为〔 〕

A. 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 B. 是处于不断运动中的资本

C. 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 D. 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E. 分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

9 / 22

34. 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展的根本条件是〔 〕

A.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B.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C.产业资本必须变换三种职能

D.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

E.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依次继起

35.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 〕

A. 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B. 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

C. 资本的有机构成 D. 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E.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

36.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 A. 生产使用价值 B. 创造出劳动力价值

C. 创造出剩余价值 D. 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10 / 22

E. 转移劳动力的价值

37. 借贷资本主要来源于资本循环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主要包括〔 〕

A. 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的折旧费

B. 暂时闲置的用于支付工资的流动资本

C. 暂时闲置的用于购置原材料等的流动资本

D. 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

E. 暂时闲置的机器、厂房等

38.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是〔 〕

A. 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

B. 商品价值的平均化过程

C. 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

D. 资本家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过程

E. 资本有机构成的平均化过程

11 / 22

39. 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进展宏观调控,主要是对〔 〕

A. 利息率的调节 B. 货币流通量的调节

C. 税种和税率的调节 D. 价格水平的调节

E. 国家采购的调节

40.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特征有〔 〕

A. 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消灭剥削

B. 经济运行和开展的自觉性、计划性和比例性

C.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那么

D. 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大力开展生产力

E.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1. B 2. C 3. B 4. D 5.D 6. A 7. A 8. A 9. C 10.A 11. A 12. A 13. B 14. A 15. C 16. A 17. A 18.B 19. A 20. C 21. A 22. C 23. D 24.A 25.D 26. A 27.B 28.C 29. D 30. B

二、多项选择题

12 / 22

31. ABCD 32. BD 33. ABC 34. DE 35.ABDE 36. AD 37. ABCD 38. ACD 39. AB 40. ABCD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 〕

A.生产力和经济根底 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C.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D.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

2.根本经济规律是〔 〕

A.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B.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C.在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D.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

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

A. 剩余价值理论 B. 商品经济理论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 D.阶级斗争理论

4.纸币的发行量取决于〔 〕

13 / 22

A.市场购置力 B.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C.商品价格总额 D.商品的供求状况

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

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 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 D.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6.任何社会再生产从其容看〔 〕

A.既是生产力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B. 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C.既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又是价值的再生产

D.既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又是涵的扩大再生产

7.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 〕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 流通资本 D.社会总产值

14 / 22

8.生产本钱〔 〕

A.同资本主义生产费用是不同的量

B.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C.由生产单位商品所消耗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构成

D. 是计算全部生产资料的消耗

9.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 C〕

A.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便不复存在

B. 商业资本仍是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

C.有利于产业资本集中力量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

D.使流通环节增多,延缓了产业资本的周转

10.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来源于〔 〕

A.农产品在流通领域中的贱买贵卖

B. 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局部

15 / 22

C.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局部

D.工业资本家转让给农业资本家的一局部利润

11.新殖义在实质上同旧殖义是一样的,二者的区别在于〔 〕

A.仅仅是所处的历史开展阶段不同

B.兴旺国家援助开展中国家的方法有所改变

C.表达着国际分工的不同开展阶段

D. 所采取的控制和掠夺的方法有所改变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

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开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13.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开展不平衡规律〔 〕

16 / 22

A.与自由竞争时期相比,这一规律在垄断阶段的作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B.只是在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条件的根底上产生并发生作用

C.在垄断阶段以前不可能起作用

D.在战后由于垄断资本国际调节的加强,这一规律不再发生作用

14.在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表达着〔 〕

A.对外开放的本质要 B. 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 D. 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15.解放生产力和开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 〕

A.经济前提 B. 生产目的 C. 根本任务 D. 经济形式

1.B 2.A 3.D 4.B 5.B 6.B 7.D 8.C 9.C 10.C 11.D 12.D 13.A 14.B 15.C

1.资本积聚是指〔 〕

2.A.以大资本吞并小资本的方式来增大个别资本

3.B.通过组织股份公司的方式来增大个别资本

17 / 22

4.C.以许多中小资本联合的方式来增大个别资本

5.D.以剩余价值资本化的方式来增大个别资本

6.2.经济体制是指〔 〕

7.A.一定社会开展阶段上的生产关系总和

8.B.企业部各种管理制度

9.C.和经济根底相联系的上层建筑

10.D.和资源配置相联系的经济组织、管理和调节方式等构成的体系

11.3.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中心点是〔 〕

12.A.增加货币的发行 B.调节货币的需求量

13.C.调节货币的供给量?? D.确定货币的投资方向

14.4.资本国际化的根底是〔〕

15.A.国际分工的开展 B.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

16.C.经济全球化? D.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开展

18 / 22

17.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的原因是〔 〕

18.A.生产力开展水平高?? B.生产力能够平衡开展

19.C.生产力开展水平低并且开展不平衡 D.生产力开展水平高并且平衡

20.股份的主要特点是〔 〕

6.A.资本不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当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当责任

7.B.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当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当责任

8.C.资本不分为等额股份,股票不公开上市

9.D.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在清偿债务时负无限清偿责任

10.7.在产品符合社会需要的前提下,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表现是〔 〕

11.A.投入等于支出 B.支出大于收入

12.C.投入小,产出大 D.投入大,产出小

13.8.我国现在的小康还属“初步小康〞,其主要特点是〔 〕

19 / 22

14.A.高水平但不平衡 B.高水平但不全面

15.C.低水平但比拟平衡?? D.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

16.9.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关系的方式是实行〔 〕

17.A.利改税 B.分税制 C.统收统支 D.税利分流

18.10.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 〕

19.A.目前的一个根本方针 B.长期实行的一项根本国策

20.C.权宜之计?? D.一个阶段的政策

21.多项选择题:在以下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它们的标号填入括号中。〔每题 3 分,共 12 分〕

三、1.影响利润率上下的主要因素有〔 〕

四、A.剩余价值率 B.不变资本的节省

五、C.资本有机构成? D.资本的周转速度

六、E.年剩余价值率

七、2.国家为促使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更大的份额,同时保护自己的国市场,

20 / 22

必然采取以下措施〔 〕

八、A.关税壁垒 B.非关税壁垒

九、C.鼓励出口政策?? D.倾销

十、E.贸易谈判

十一、3.市场经济能有力地推动生产力开展,表现在〔 〕

十二、A.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B.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十三、C.鼓励创新 D.有利于资源的计划配置

十四、E.有利于克制经济危机

十五、4.属于非劳动收入的主要有〔 〕

十六、A.租金收入 B.利息收入 C.股息收入

十七、D.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劳动报酬 E.各类人员的劳务报酬

十八、二、单项选择题:在以下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填入括号中。〔每题 2 分,共 20 分〕

1.D 2.D 3.C 4.A 5.C 6.B 7.C 8.D 9.B

21 / 22

10.B

三、多项选择题:在以下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它们的标号填入括号中。〔每题 3 分,共 12 分〕

1.ABCD 2.ABCDE 3.ABC 4.ABC

22 /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