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我国高职院校校外实习中的有效管理研究

关于我国高职院校校外实习中的有效管理研究

来源:吉趣旅游网


关于我国高职院校校外实习中的有效管理研究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专业技能性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校企合作,将产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给推广发展,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一些未来职业岗位上的实用性技能及经验,以达到学生将来走上职业岗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高职院校校外实习有效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跻身于经济浪潮中,为了能使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许多企业都将眼光转向人才引进这方面,因为人才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行的指导者、维持者,是企业取得长足发展的保障。在这一形势下,目前许多的企业都和高职院校联合起来,充分地利用各自的环境与软硬件条件来对高职学生进行培养与锻炼。比如,高职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企业一线的相关技术人员到校园中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等。然而,进入企业实习的学生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员工,要遵守双重的管理机制。这给管理方面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加强高职院校校外实习生的管理工作已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

1.建立健全实习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校外实习取得良好效果,学校必须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以规范指导老师的工作规程以及校外实习学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使实习教师和实习学生能够严格地要求自己的行为规范,切实起到实习对学生专业技能提升与素质提高的有效性。另外,在实习管理制度制定的同时,还要对学校、学生、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考虑,以教学目标为路线方针、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为重点,兼顾实习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科学合理地制订出实习计划和具体的实习项目。

2.建立多元化的实训基地

高职学生校外实习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效果,取决于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情况。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对于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及个人综合素质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进行合理周密的计划。具体做法是根据各个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需求,根据不同实习目标,即认识性实习、单项技能实习和综合性实习来建立适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需求和不同实习目标的多元化实训基地。此外,学校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时,要对企业进行系统的考察,其目的是能够让校外实习的学生学到真正意义上的技能。对企业具体的考察项目有:首先,要看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否合法;其次,要看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经济实力、信誉度及美誉度,最后,要看企业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

3.配备业务技能强的实习指导教师

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校外实习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能够在学生实习期间对学生的实习规划给予指导,让学生在实习期间能都严格地按照实习计划认真地将专业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充分地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及技能方面的提升。对学生实习的实效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实习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4.其他资源保障

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多数企业在生产经营上都存在淡旺季的情况,相应地企业在人力需求上也有淡旺季的差异性。因此,学校要根据企业对人力需求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计划,在企业生产经营的旺季需求人力比较多的时候,积极地开展校外实习活动,一方面满足了企业对人力的需求,另一方面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学到更多的生产现场的管理经验与实际操作经验。因为在生产旺季,企业的各项运行机制都处于正常化,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遇。此外,在安排公选课、基础课的统考、党支部活动、社团活动、公共课的学习及考试、情绪管理等方面要结合实习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性安排,使其不与学生的实习时间相冲突。

二、生产企业对实习生的管理

企业是高职院校校外实习生的重要学习基地,企业应充分地利用自身的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让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巩固其专业性知识,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企业的发展培养后备人才。

1.建立实习生培养制度

高职院校和企业确定合作关系后,企业应将实习生的培养工作高度重视,制定相应的培养制度,形成企业员工都是实习生导师、共同积极培养实习生的良好风气。这样,既给实习生创造了实习机会,又使实习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为企业贡献力量。企业通过对实习生的培养,一方面可以带动企业向学习型企业转化,提高企业员工对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促进企业的科学合理化生产与管理,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

2.培养实习生的校外指导教师

高职学生一般是学习自控能力较差,企业应根据这一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在企业内部选取一部分工作经验丰富,富有责任心,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基层人员担任实习生的校外指导老师,并组织这部分企业基层人员参加系列的培训活动,使其真正从思想理念上发生转变,切实把自己看作是实习生的指导老师,进而指导学生开展各项实习活动。

3.做好校外指导教师思想工作,建立合适的激励机制

对于实习生的管理工作,无疑给校外指导教师增添了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企业基层管理人员不仅要担负起对实习生岗位的指导与安排,同时还会顾忌一旦将各项技能都传授给了实习生,将来会不会被实习生取代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为了能使企业的基层管理人员改变这样的思想认识,企业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使其将专业技能知识全部地传授给实习生,进而提升学生实习的实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学校与企业是校外实习的共同参与者。针对校外实习学生在从“学校人”向“社会人”转型期间表现的行为特点、思想特点,学校要紧密联合企业,进一步加强管理与考核力度、完善校外实习管理机制,以更好地彰显“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特色。

参考文献:

[1]王永福.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和监控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11):47.

[2]杨劲艺.高职生顶岗实习中的党建工作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2):1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