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粘层施工方案

粘层施工方案

来源:吉趣旅游网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石油沥青粘层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定: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2017年08月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目录

一、工程概况1 二、施工标准及参数1

三、施工人员及主要机械配备1-3 四、原材料选择、试验及技术要求3-4 五、施工工艺4-5 六、安全保证措施5—12 七、质量保证措施13—14 八、环境保护措施14-21 九、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1-27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系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第三标段,本标段起止桩

号为:K14+060~K20+430。587,线路全长6.37公里。主线设计为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60km/h(辅道设计速度30km/h),一般路段路基宽度为60m。路基标准横断面60m=4。5m(人非共板)+1.5m(树池)+7.5m(辅道)+1。5m(绿化带)+12m(机动车道)+6.0m(绿化带)+ 12m(机动车道)+1。5m(绿化带) +7.5m(辅道) 1。5m(树池)+ 4。5m(人非共板)。分离式路基间隔宽度L≤5.8m:(60+L m)=15m(预留绿化带)+12.0m(机动车道)+(3。0m+Lm+3.0m)(绿化带) +12。0m(机动车道)+15m(预留绿化带).分离式路基间隔宽度L>5。8m:(60+Lm)=15m(预留绿化带)+12。0m(机动车道)+3.0m(绿化带)+ Lm(分离式路基间隔宽度) +3。0m(机动车道)+12。0m(机动车道)+15m(预留绿化带).沥青层之间应洒布粘层沥青,本工程粘层沥青采用中凝液体石油沥青AL(M)-3粘层油.

二、施工标准及参数

1)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2)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3)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T F30—2014); 5)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6)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7)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E30—2005); 8)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 003-86);

三、施工人员及主要机械配备

1。粘层理人员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崔树国 项目总工:陈仁开 1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三分部项目负责人 刘文志 三分部技术负责人 丁坤成 测量部 陈阿坤 测量员 工程部 魏基武 路基工程师 质量检验 林和明 资料员资料员 卓美聪王坚和 试验室 李晓峰会 实验员 叶兴平 物资部 许鸿烨 采购员 吴金斌 肖志河 2。 粘层油施工及管理人员配备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姓 名 崔树国— 陈仁开 刘文志 丁坤成 魏基武 丁度雄 许泓烨 陈阿坤 卓海鹏 林和明 王坚和 刘和峰 职 务 项目经理 总工程师 三分部负责人 职 责 试验路总负责 试验路技术负责 三分部负责人 分部技术负责 协调各部门和班组 对现场施工安排、负责 安排调配机械 外业测量、放样 负责测量工作 现场质检 质检资料整理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 职 称 教授级高工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 /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安全员 三分部技术负责人 工程 施工负责人 机械部负责人 测量工程师 测量员 质检负责人 资料员 安全负责 3。粘层油施工机械: 序号 1 2 3 设备负称 沥青洒布车 全自动清扫车 洒水车 2

规格型号 SJT5161GLQ CLW5110TXSD5 EQ340 数量(台) 1 1 1 备注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4 自卸车 CQ3260 2 四、原材料的选择、试验及技术要求

一、材料选择

粘层油品种和用量,应根据下卧层的类型通过试洒确定。

沥青路面粘层材料的规格和用量表

液体沥青 下卧层类型 规格 新建沥青层或旧沥青路面 AL(R)—3~AL(R)—6 AL(M)-3~AL(M)—6 AL(M)—3~AL(M)—水泥混凝土 6 AL(S)-3~AL(S)-6 0.2~0。4 0。3~0.5 用量(L/m²) 规格 PC—3 PA-3 用量(L/m²) 乳化沥青 0.3~0。6 PC—3 PA-3 0。3~0.5 注:表中用量是指包括稀释剂和水分等在内的液体沥青、乳化沥青的总量。乳化沥青中的残留物含量以50%为基准.

二、试验及技术要求

粘层沥青采用中凝液体石油沥青AL(M)—3粘层油。其规格和质量应符合下表的技术要求。

道路用液体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粘度 C25。5 C60。5 225℃前 蒸馏体积 315℃前 360℃前 针入度(25℃) 蒸发残留物 延度(25℃) 浮漂度(5℃) 闪点(TOC法) 含水量 不大于 单位 S S % % % 0.1mm cm S ℃ % 3

中凝 AL(M)-3 — 16—25 〈3 <17 <30 100~300 〉60 — >65 0。2 试验方法 T 0621 T 0632 T 0604 T 0605 T 0631 T 0633 T 0612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注:表中未尽事宜,严格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有关材料质量要求执行。

五、施工方案

1、施工方法

粘层沥青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洒布时应保持稳定的速度和喷洒量。沥青洒布车洒布时必须由专业的技术工人操作.粘层沥青应均匀洒布,浇洒过量处应予刮除,洒布不到部分,采用人工进行补洒.

2、施工要点

(1)首先取样检验成品石油沥青的各项技术指标,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各项要求才能用于粘层施工.

(2)在表层铺筑前进行粘层油的洒布,洒布前对下卧层进行清扫,表面无松散杂物。喷洒前下卧层表面需干燥,且采用覆盖物对结构物进行遮盖防护以避免污染.

(3)粘层沥青在正常温度下进行洒布,为保证洒布的均匀性,在洒布前应先预热并疏通油嘴,且采用人工配合使智能沥青洒布车进行洒布,洒布量保持稳定,不得有洒花漏空、成条状或堆积。喷洒不足的要补洒,喷洒过量处人工刮除或人工洒布细砂吸除。喷洒的粘层油必须成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洒布量为0.3-0。6L/m²。刮大风、浓雾或下雨时不得喷洒粘层油。施工温度不得低于10℃。洒布时粘层油温度为40~70℃,纵横向搭接宽度为1~5cm. 3、实测项目及养生 (1)检测 实测项目 洒布量(L/m²) 洒布均匀性 (2)养生及交通管制

粘层洒布完成后,设置标志和障碍物并派专人封闭交通。在上层结构层未施工之前禁止车辆通行。粘层沥青完全破乳、水分蒸发完成,或稀释沥青中的稀释剂基本挥发完成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质量和允许偏差 0。5L/m²;±10% 均匀一致 检测方法及频率 每工作日每层洒布查1次 目测:随时 4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六、安全保证措施

一)安全生产目标

在施工中安全等级必须达到国家标准,无特、重大责任安全事故发生。 一般事故死亡率、重伤率为零;轻伤事故月频率小于1。5‰;隐患整改率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现场监控面得到100%;各种废弃物的排放达到地方排放标准;不发生因生产等原因造成对环境的破坏;无社会治安事件和刑事案件发生。

二)安全保证体系

为了加强安全工作的管理,保证安全组织机构的正常运转,促进项目安全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确保项目安全目标责任制的落实,结合本项目的工程特点,建立项目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技术上、经济上进行全面管理,确保达到安全管理的各项目标达标。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5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6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三)安全保证综合措施 1、组织措施

建立项目经理部、施工队、班组三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项目经理部设安监部,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各施工队选配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专职安全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

2、管理措施

①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开工前编制安全措施及作业细则,组织相关员工学习,并要求严格遵守。

②实行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项目经理部实行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各类人员应负的岗位责任,使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通力合作,狠抓落实。

3、奖罚措施

同各级施工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实行奖罚分明,重奖重罚。 四)具体安全保证措施 1、机械设备安全措施

①机械设备的布局要合理,操作者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前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机械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

②车辆要经常检修,保持完好,动力机械必须由考试合格并持有合格证的司机上岗。严禁非司机开车,严禁酒后开车。

③电器设备的安全措施:对电器设备的外壳要进行防护性的接地,防护性接零或绝缘;派专人负责电器的安全工作;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定期检修电器设备.

2、土石方施工

①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确定合适的机械车辆走行路线,并设立明显的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

②机械填筑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 3、爆破施工

①炮工必须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爆破物品的运、管、领、用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和《爆破安全规程》(GBJ722)严格执行。

7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②爆破器材必须严格管理,建立出入库检查、登记制度,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炮工要逐日做好耗用记录,剩余当日退库,严禁擅自收藏,乱丢乱放.各施工单位和个人不得私拿、私存、转让、转卖和转借爆破器材。

③库房内储存的爆破器材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容量和储存规范储存,库房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对于性质相抵触的爆破器材,必须分开发放、运输、仓储,不得混装混放.

④在运输雷管时,车辆车厢的地板上应采取铺垫措施和固定措施,防止车辆在运输途中长时间颠簸,造成所装载雷管箱部分散包,零散雷管在车内发生摩擦撞击爆炸. 公路上运输爆破器材时,在选择路线和控制车速上应确保安全,通过人烟稠密的地方,应事先通知当地机关,按机关指定的路线和时间通行。

⑤爆破前要设置好岗哨,一切人员必须撤离危险区。各施工队要统一放炮时间,统一爆破信号.在接近村镇施工爆破频繁地段,应与村镇地方协调,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协议,请地方领导配合共同做好安全工作.

⑥装药筑炮时,严禁烟火,无关人员撤离现场.装填炮孔时,发药数量以一次爆破的作业量为限,已装药炮孔必须当班爆破。

⑦爆破时记清爆炸次数与炮孔数量是否相符。确认炮响15分钟后,爆破人员先进入现场检查,其余施工人员必须待炮工发出解除警戒信号后,方可进入现场.

⑧爆破后检查有无危险情况,清除松散土石后才能施工。如发生瞎炮必须报告安全员,及时组织经验丰富的炮工进行技术处理。

⑨大型爆破及特殊作业,必须严格按照技术部门设计审批,征得相关部门同意后,由成立的现场指挥机构组织人员实施.

五)防火安全

1、防火制度: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和门关于建筑工地防火的基本措施,加强消防工作领导,现场设消防值班人员,对进场员工进行消防知识教育;各种易燃易爆材料的堆放和保管应与明火区有一定的防火间距;严禁用场内通道堆放材料;配备消防器材,并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安全用电,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安装和使用电气设备.

2、平台摆放灭火器,安全器材。

8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六)应急预案 1、目的

为了贯彻实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根据危险性较大高空作业的现场环境,设计要求及施工方法等工程特点进行危险源辨识与分析,以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救援方案,提高整个项目部对事故的整体应急能力,确保发生意外事故时能有序的指挥、有效地保护员工的生命、企业财产的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把事故损失最低化,特制定本预案.

2、应急领导小组

施工前成立了专门的应急领导小组,来确保发生意外事故时能有序的应急指挥。

应急领导小组由刘文志担任组长、丁坤成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邱志伟、陈英俊、许鸿烨、丁度雄、林城艺、张鸿锐、曾敏、赵波、肖志河、陈阿坤、李文彬、陈基炎、各施工协作单位负责人、安全员构成。

3、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①领导各单位应急小组的培训和演习工作,提高其应变能力。

②当施工现场发生突发事件时,负责救险的人员、器材、车辆、通讯联络和组织指挥协调。

③负责配备好各种应急物资和消防器材、救生设备和其他应急设备。 ④发生事故要及时赶到现场组织指挥,控制事故的扩大和连续发生,并迅速向上级机构报告。

⑤负责组织抢险、疏散、救助及通信联络。

⑥组织应急检查,保证现场道路畅通,对危险性大的施工项目应与当地医院取得联系,做好救护准备。

4、应急反应预案 A、事故报告程序

事故发生后,作业人员、班组长、现场负责人、项目部安全主管领导应逐级上报,并联络报警,组织急救。

B、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应逐级上报:一般为现场事故知情人员、作业队、班组安全员、

9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发生重大事故(包括人员死亡、重伤及财产损失等严重事故)时,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在1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C、现场事故应急处理

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主要有:高空坠落、落物伤人、机械伤人、火灾事故、雷击触电事故、高温中暑等事故。

D、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应急处理

①紧急救护的基本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措施,减轻贪生怕死,减少痛苦。并根据受伤程度进行救护。

㈠立即通知工地医务室李贤刚。 ㈡出血必须先止血。

㈢伤口渗血:用消毒纱布盖住伤口,然后进行包扎.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或用布带等止血。

㈣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立即送往医院。

②骨折急救

㈠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杆等将断骨上、下方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㈡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应先止血,固守,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

㈢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士袋(或其它替代物)旋转状况两侧至颈部固定不动,以免引起截瘫。

㈣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椎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动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

③颅脑外伤

㈠应使伤员采取平卧位,保持气管通畅,若有呕吐,扶好头部,和身体同时侧转防窒息。

㈡耳鼻有液体流出时,不要用棉花堵塞,只可轻轻拭去,以利降低颅内压力。 ㈢颅脑外伤,病情复杂多变,禁止给予饮食,应立送医院诊治。 ④触电事故应急处理

1 0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脱离电源方法如下: ㈠高压触电脱离方法: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使触电者带电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使用绝缘棒等方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触电者未脱离高压电源前,现场救护人员不得直接用手触及伤员.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保证自己免受电击。

㈡低压触电脱离方法:低压设备触电,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子等绝缘材料解脱触电者;也可用绝缘手套或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使触电者脱离导电体。

㈢发现者应即时向单位领导和供电局调度值班员汇报,明确事故地点、时间、受伤程度和人数;请求调度值班员下达停电指令.

㈣根据其受伤程度,决定采取合适的救治方法,同时用电话等快捷方式向当地的120抢救中心求救,并派人等侯在交叉路口,指引救护车迅速赶到事故现场,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现场人员应及时组织现场抢救。

抢救方法如下

①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仰面平躺,严密观察,不要使其站立或走动。

②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平躺,且确保气道畅通,并用5秒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③触电后又摔伤的伤员,应就地仰面平躺,保持脊椎在伸直状态,不得弯曲;如需搬运,应用硬模板保持仰面平躺,使伤员身体处于平直状态,避免脊椎受伤。

④在处理电击时,还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而做相应的处理。

⑤局部电击时,应对伤员进行早期清创处理,创面宜暴露,不宜包扎。由电击而发生内部组织坏死时,必须注射破伤风抗菌素.

F、高温中暑的应急处理

①应迅速将中暑人员移至阴凉的地方。解开衣服,让其平卧,头部不要垫高。

11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②降温:用凉水或50%酒精擦其全身,直至皮肤发红,血管扩张以促进散热。降温过程中必须加强护理,密切观察体温、血压和心脏情况。当肛温降到38摄氏度左右时,应立即停止降温,防止胱肛。

③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能饮水患者应鼓励其喝足凉水或其它饮料;不能饮水者应静脉补液,其中生理盐水约占一半。

④及时处理呼吸、循环衰竭。

⑤转院:医疗条件不完善时,应及时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抢救。 G、其他人身伤害事故处理

当发生如高空坠落、被高空坠物击中、中毒窒息和机具伤人等而造成人身伤害时:

①向项目部汇报.

②应立即排除其他隐患,防止救援人员遭到伤害。 ③积极进行伤员抢救。

④做好死亡者的善后工作,对其家属进行抚恤。 H、应急培训和演练

应急反应组织和预案确定后,施工单位应急组长组织所有应急人员进行应急培训.

组长按照有关预案进行分项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完善。

在确认险情和事故处置妥当后,应急反应小组应进行现场拍照、绘图,收集证据,保留物证。

经业主、监理单位同意后,清理现场恢复生产。

单位领导将应急情况向现场项目部报告组织事故的调查处理.

在事故处理后,将所有调查资料分别报送业主、监理单位和有关安全管理部门.

I、应急通信联络

遇到紧急情况要首先向项目部汇报。项目部利用电话或传真向上级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救援措施。

1 2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七、质量保证措施

1、强化质量意识,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质量控制。

2、在施工过程中树立“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的观点,使职工认识到质量与企业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把质量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深入到企业的每一个人心中,形成道道工序齐抓共管,上下自律,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实行项目分解及目标管理.

3、做好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

4、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证形式进行确认。

5、项目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图纸,核对工程量,了解设计意图,并对设计中未能明确的事项同监理工程师、设计代表联系,明确解答并指导施工。

6、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由监理工程师审批确认后,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和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进行技术质量书面交底,落实重点工程、重点工序的实施细则.

7、本着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各分管分项工程负责人在落实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质量、施工安全的交底,交底书面签认,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证不上岗.

8、重视工程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人\"因素,加强施工管理技术人员培训,提高素质,保证施工工作的连续性及操作技能的提高.

9、加强现场材料质量管理(预控措施)。 10、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动态控制措施)

11、加强施工工艺管理,及时督促检查已制定的施工工艺的落实,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12、每道工序开工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编写开工报告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开工。每道工序完成后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以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不留隐患。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验 合格后才能覆盖。

13、加强试验检查、测量检查和验收检查。质检室根据验收标准进行自检,并对个别重要指标通过增加自检频率来控制施工质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

1 3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师、总监办进行检查验收.14、对重要的、关键的工序或业主、监理工程师指定的项目在全面开始施工前先作试验段施工,以取得合理的配比、方法、数据来指导全面的施工。

15、施工中投入足够的机械设备来保证施工的连续顺利进行,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对施工机械设备做好管理、保养、维护工作,以确保其最佳的工作状况.

16、施工人员在上岗前需经培训学习,对于有不同要求的技术项目及特殊工种的人员(如电焊、电工、机驶等)经学习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17、实行自检、交接检、复检的“三级”质量控制制度.

八、环境保护措施

一)环境保护体系及环境保护措施 1、环境保护体系

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并贯彻到整个施工活动中。见“环境保护体系框图”。

环境保护体系框图

1 4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1 5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2、环境保护措施 A、减少环境污染措施

1、工地现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做好施工现场的卫生管理工作,生活垃圾堆放在指定地点,按规定及时清理或处理。

2、经常组织职工对基地及周围环境进行打扫,疏通排水管沟,卫生人员定期进行消毒,以保持驻地卫生。

3、基地内设置生活垃圾固定堆放点,定期用垃圾专用车运至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指定的处理场进行处理.

B、减少声音污染降低施工噪音的措施

1、在居民区附近,除非监理工程师批准,夜间不安排噪音大的机械施工,若施工时,对施工机械和施工作业程序进行控制,使噪音降到最低限度。

2、在噪音大的机械设备和车辆上安装有效的消音器。 C、防止大气污染的措施

1、对施工便道定期压实和洒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装卸粉尘的材料时,采取洒水湿润或遮盖,防止沿途撒漏和扬尘。

2、对各种施工机械、车辆进行严格的废气排量检测,对排量不合格的机械、车辆坚决予以停用.

D、防止水源污染的措施

1、在施工区设置临时的生活污水汇集设施,防止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水库、湖泊和排灌系统中。

2、将工地生活区内的生活垃圾集中运至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指定的地点堆放,不准倒入河流、湖泊等水域内,避免污染水体,淤积河流、水道和排灌系统.

3、施工及生活中的污水或废水,采取集中沉淀处理或化学处理,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4、采取可靠的方法防止车辆停放和维修区产生的机油和燃油泄露。 E、绿化环境

1、施工时应尽量保护公路用地范围之外的现有环境保护植被。若因修建临时工程破坏了现有的环境保护植被,在拆除临时工程时予以恢复.

2、施工期间工程破坏植被的面积予以严格控制,除了不可避免的工程占地、砍伐

16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以外,不发生其它形式的人为破坏.

3、水土保持措施 B、水土保持措施

1、遵照国家《水土保》和本合同段水土保持的要求,制订本项目水土保护计划,并贯彻到整个施工活动中,严格执行水土保护的各项规定。

2、施工要坚持节约用地,混凝土集中在拌合站拌制,预制构件集中在预制场预制,土方合理调配。

3、运送散料和淤泥碴土的车辆必须装载适量,严禁沿途洒漏和污染路面.运送易被风吹落的粉状料时(如石灰等)进行必要的覆盖。

4、合理布置施工场地,生产、生活设施尽量少占农田,施工尽量不破坏原有植被,不损坏用地范围外的耕地、堰塘、水渠,保护自然环境。

二)环境保护方案 1、环境保护施工管理

1、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环境保护施工管理体系,指定环境保护施工管理责任制度;

2、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施工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施工意识; 3、我们定期对现场环境保护施工进行检查,做好记录,并随时整改;

4、在生活区和生产区设置明显的节水、节能、节材等警示标识,并按规定设立安全警示标语;

2、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要点

①在施工中我们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选用环境保护材料,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节省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

②根据施工进度、材料周转时间、库存情况等制定采购计划,并合理确定采购数量,避免采购过多,造成积压或浪费.

③对周转材料如钢支撑、模板进行保养维护,维护其质量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按照要求对材料堆放,避免因存放条件不合理而导致浪费。

④依据施工预算,严格控制材料的消耗。

⑤制定并实施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提高废料利用率。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要点

17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①、节约用水

在施工驻地及施工现场水源处设置明显节水标识牌 4、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要点 ①制定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对施工场地、生活临时设施进行合理布置; ③临时设施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支撑的符合墙体; ④照明采用节能灯;

⑤施工机械设备建立按时保养、保修、检验制度;

⑥合理安排各项工序,提高各种机械设备的使用率和满载率; ⑦建筑使用材料就地取材。 5、节地与施工用地技术要点

①总平面规划布置我们尽量考虑对土地资源的少占用; ②临时设施如围墙等我们采用页岩砖,禁止采用粘土砖。 6、环境保护技术要点 A、扬尘污染控制

①施工现场车辆进出需进行清洗 ②定期对施工场地进行洒水降尘处理; ③现场生活区和办公区进行绿化和美化;

④施工场地根据现场调解进行硬化,材料堆放场地保持平整硬实; ⑤所产生的垃圾集中处理。 B、噪声污染控制

①在居民区附近,除非监理工程师批准,夜间不安排噪音大的机械施工,若施工时,对施工机械和施工作业程序进行控制,使噪音降到最低限度。

②在噪音大的机械设备和车辆上安装有效的消音器。 7、主要环境影响因素的控制保证措施 A、噪声

施工期间主要的噪声来源是施工机械等。采取的控制措施为:

①施工场地噪声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要求进行控制; ②采取措施,保证在各施工阶段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和工法。在满足施工

18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择低噪声的机具;

③在本工地特别是距居民较近的施工现场,对主要噪声源如空压机、铲车、卷扬机等采用有效的吸声、隔音材料施做封闭隔声或隔声屏,使其对居民的干扰降至规定标准;

④夜间施工经批准领取“夜间施工许可证” ;

⑤噪声超标时一定采取措施,并按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对超标造成的危害,要向受此影响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赔偿;

⑥确定施工场地合理布局、优化作业方案和运输方案,保证施工安排和场地布局考虑尽量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小噪声的强度和敏感点受噪声干扰的时间.建立必要的噪声控制设施,如隔声屏障等,或将高噪声设备尽量放在隧道内;

⑦自备发电机时将作隔声处理,在有电力供应时不使用自备发电机. B、振动

本合同段产生振动的主要来源为施工机械等施工活动.采取的控制措施为: ①施工振动对环境的影响按《路线经过地区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要求;

②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高强振动工作避开夜间施工;

③对本工程施工有可能会对地层产生扰动,引起建筑变形或沉陷。对临近建筑物将事先详查、做好记录,对可能的危害采取加固等预防措施;

④其余控制措施与噪声基本相同。 C、路线经过地区生态

①对路线经过地区绿化,在施工范围内严格按有关法规执行。临时占用绿地要报批、交费并及时恢复;砍伐或迁移树木要报批并交费,不得随意修剪树木;古树名木按要求进行特殊保护;

②对地上和地下的文物要防震、防毁和避让,不污染和破坏文物,不危及文物安全。发现地下文物,将保护现场,及时报告;

③在施工前做好各类市政管线的调查,施工中做好防护,防止施工破坏管线。管线的迁移和保护按法规要求进行,履行报批手续并付费。同时采取措施并建立应急程序、做好应急准备,避免停水、停电等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事故可及时响应;

④施工照明灯的悬挂高度和方向要考虑不影响居民夜间休息;

19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⑤在施工筹划时考虑减少施工占地的措施和方法;

⑥严格履行各类用地手续,按划定的施工场地组织施工,不乱占地、不多占地; ⑦明确施工场地的恢复要求和具体的实施时间表,保证施工结束后及时撤场、尽快恢复;

⑧在施工场地周围出安民告示,以求得附近居民的理解和配合; D、水污染

施工期间的水污染来源主要是施工泥浆水、车辆冲洗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雨季地表径流等.容易污染收纳水体、堵塞路线经过地区排水系统、引起水浸道路等.

①废水排入路线经过地区下水道,悬浮物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78—1996)中的三级标准400mg/l;废水排入自然水体,悬浮物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78—1996)中的二级标准150 mg/L;

②根据不同施工地区排水网的走向和过载能力,选择合适的排口位置和排放方式; ③在工程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并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程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

④回填土堆放场、泥浆水产生处设沉淀池,沉淀池大小根据排水量和所需沉淀时间确定。

⑤在季节环境保护措施中制定有效的雨季排水措施;钻孔桩等的施工现场配备有效的废浆处理设备;

⑥根据施工实际,考虑季节降雨特征,雨季、特别是暴雨期,避免废水无组织排放、外溢、堵塞路线经过地区下水道等污染事故发生。

E、大气污染

大气的主要污染来源有:运输、开挖、燃油机械等。 采取的控制措施:

①对易产生粉尘、扬尘的作业面和装卸、运输过程,制定操作规程和洒水降尘制度,在旱季和大风天气适当增加洒水频率,保持湿度;

②合理组织施工、优化工地布局,使产生扬尘的作业、运输尽量避开敏感点和敏感时段(室外多人群活动的时候);

③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和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烟尘、臭气的物质,熔融沥青等有毒有害物质要使用封闭和带有烟气处理装置的设备;

20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F、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来源是工程弃土、安装、装修工程建筑废料和生活垃圾,对路线经过地区环境卫生造成影响。

采取的控制措施:

①合理调配土方,减少回填土方的堆放时间和堆放量,堆土场周围加护墙护板; ②制定泥浆和废渣的处理、处置方案,及时清运施工弃土和余泥渣土,建立登记制度,防止中途倾倒事件发生并做到运输途中不撒落;

③剩余料具、包装及时回收、清退。对可再利用的废弃物尽量回收利用。各类垃圾及时清扫、清运,不得随意倾倒,尽量做到每班清扫、每日清运;

④保证回填土的质量,不得将有毒有害物质和其它工地废料、垃圾用于回填; ⑤施工现场内无废弃砂浆和混凝土,运输道路和操作面落地料及时清运,砂浆、混凝土倒运时应采取撒落措施;

⑥教育施工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乱丢垃圾、杂物,保持环境的整洁; ⑦严禁垃圾乱倒、乱卸或用于回填。施工现场设垃圾站,各类生活垃圾按规定集中收集,由环卫部门及时清理、清运,一般要求每班清扫、每日清运.

九、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一)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措施

1、建立文明施工工作体系,成立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将文明施工纳入日常施工管理之中,详见“文明施工保证体系框图”。

21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普及教育 保证思想专业教育 特殊工种法制法规强化文明施工意增强预防能力 导小组保证组织项目导部小文组明施工领办负公责室)(设专人队文明施工领长班组工开月展文明施检查义员务文明系施工保证体次项检目查部每季一队查每月一次检专(员兼)职检查项目部定期实现文明施工 保证检查工检班查每周一次环保部门日班组每天检查确落保实文明施工的 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技术保措证施、方案施工现场布局合理、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文明制定完善的文明施工文明施工保证体系框图

建化设工文地明施工标准

2、加强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争创文明标准化工地.

22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3、加强宣传活动,统一思想,增强文明施工和加强现场管理的自觉性。 4、落实文明施工现场责任区,制定相应规章制度,确保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有章可循。

5、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做到场地整洁、道路平顺、排水畅通、标志醒目、生产环境达到标准作业要求。

6、施工场地置挂三牌一图,即:工程概况牌、工程目标牌、工程责任牌和施工平面图。

7、所有的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都穿戴整齐、行为文明、佩工作牌。 8、施工现场安排做到布局合理,材料定位堆置,机具进出场有序,路沟畅通,管线齐全,生活设施清洁文明,施工安全有序.

9、做到工完料尽、工完场清,建筑垃圾及时清除,暂不能清除的在指定区域堆放齐整。

10、施工作业区和生活区有明显划分,有责任人管理生活区卫生工作,保持生活区卫生整洁.

11、尊重当地民风、民俗,遵守地方法规,搞好与地方和群众之间的关系。 二)文明施工管理方案

1、做好文明施工管理,主要从一下几点具体落实

①认真贯彻落实《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DBJ01—83—2003)、《绿色施工管理规程》等相关规范要求及平兴公司对工地文明施工的要求,促进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的提高,增强施工人员的现代化文明意识,维护工地的环境卫生。

②建立、健全各项文明施工的管理制度,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各级负责人中明确分工,落实文明施工的现场责任区,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文明施工有章可循。

㈠在施工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文明行为教育,做到管理程序化,作业标准化。

㈡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生产,保证现场施工紧张而有秩序地进行. ㈢加强各作业队之间的密切配合,减小不协调和矛盾的产生. ㈣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㈤加强法律、法规和治安方面的宣传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防止员工发

23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生违法、违规、违禁或妨碍治安的行为。

㈥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把文明施工列为主要内容之一,制订出以“方便人民生活,有利于发展生产、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便民、利民、为民服务为宗旨的文明施工措施。

㈦在工程开工前,将详细的文明施工管理措施呈报给监理批准,并指派专职人员负责文明施工的日常管理工作.

2、现场管理措施 A、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

在工程施工全过程中全面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切实做到“两通三无五必须”. 两通:施工现场人行道畅通;施工工地沿线单位和居民出入口畅通.

三无:施工中无管线事故;施工现场排水畅通无积水;施工工地道路平整无坑塘。 五必须: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必须严格分隔;工地现场施工材料必须堆放整齐合理;工地生活设施必须清洁文明;工地现场必须开展以创建文明工地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

B、加强施工宣传教育

①项目部驻地及施工队伍驻地四周的围墙建筑物、宿舍外墙以及其它地方,设置反映企业精神、时代风貌的醒目宣传标语,工地内设置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及时反映工地内外各类动态.

②加强宣传活动,统一思想,使广大干部职工认识到文明施工是施工企业形象、队伍素质的反映,增强文明施工和加强现场管理的自觉性。

C、注重场容场貌建设

施工现场临建布置和建设,我们将按广东省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及建设管理方的有关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将施工区域和非施工区域明显地分割开来.

①在工地的主要出入口和监理指定的位置设置一图五牌(施工总平面图、工程告示牌、安全生产记录牌、防火须知牌、安全无事故记录牌、工地主要管理人员铭牌),标志牌在整个施工期间保护完好、醒目,并在竣工后拆除。

②实行施工现场平面管理制度,各类临时施工设施、生活设施均按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总平面布置图实施;如因现场情况变化,调整平面布置,画出总平面布置调整图报上级部门审批,未经上级部门批准,不擅自改变总平面布置或搭建其它设施.

24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③工程材料、制品构件分门别类、有条理地堆放整齐;机具设备定机定人保养,保持运行整洁。合理布置各种管线。

④施工区域或危险区域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安全通道,并定期组织专人检查。

⑤施工现场合理设置出入口,用混凝土进行硬化,出入口设置符合标准和规范的运输车辆冲洗和排水设备.施工道路出入口和交叉口设置交通指令标志,夜间设置示警灯及照明灯,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暴雨季节安排专人值班。

⑥施工现场设置以排水沟、集水池和污水处理池为主的临时排水系统,施工废水经排水沟引流、集水池沉淀和污水处理池处理后,方可排到排水系统;同时落实 “防洪”措施,配备相关器材和值班人员,做好防范工作。

⑦在施工工地安排专人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以减少扬尘的飞扬。运输车辆进出的主干道定期洒水清扫,以减少由于车辆行驶引起的地面扬尘污染。

3、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A、做到两个“同步” 实行三个“结合”

两个“同步”:即文明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案同步设计、同步审查.

三个“结合”: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和文明施工检查相结合;监督检查与奖罚制度相结合;项目部自查与抽查、班组互检相结合.

B、完善作业程序管理

①在施工生产和生活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文明行为教育,做到管理程序化,作业标准化.

②加强扬尘污染控制,施工现场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绿化等措施。遇到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进行土方回填、转运等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③处理施工渣土,按照规定的数量、运输线路、时间、倾倒地点进行处置。 ④加强各作业队之间的密切配合,减小不协调和矛盾的产生. ⑤施工现场坚持日做日清,工完场清,严禁乱堆乱放建筑垃圾.

⑥设立专职的“环境保洁岗\负责检查、清除出场车辆上的污泥,做好工地内外的环境保洁工作。

⑦施工现场人员挂牌,持证上岗;炊事员有健康合格证;施工人员穿戴统一的工作

25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服。

⑧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⑨健全各项文明施工的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经济责任制、奖罚制度、会议制度、专业管理制度、检查制度、资料管理制度等。

⑩合理布置场地。各项临时设施符合规定标准,做到场地整洁、道路平顺、排水畅通、标志醒目、生产环境达到标准作业要求。

C、做好工地卫生保洁

①生活区设置醒目的环境卫生宣传标牌和责任区包干图。现场“五小\"设施齐全、设置合理。

②生活区内防止蚊蝇滋生,同时要落实各项除四害措施,控制四害滋生。生活区内设置密闭式垃圾站,做到排水畅通,无污水外流或堵塞排水沟现象.在施工现场尽可能创造条件进行绿化布置.

③宿舍内日常生活用品力求统一并放置整齐,现场办公室、更衣室、厕所等应经常打扫,保持整齐清洁.

④生活垃圾采用容器放置并有规定的地点,安排专人管理,定时清除。

⑤现场设医务室,每周不少于2次到现场巡回医疗;做好对职工卫生防病的宣传教育工作,针对季节性流行病、传染病等,利用板报等形式向职工介绍防病、治病的知识和方法。医务人员对生活卫生起到监督作用,定期检查食堂饮食等卫生情况,并与平远县一家医院签订医疗服务合同.

⑥工地上配齐更衣室、食堂、医务室、浴室、厕所和饮用水供应点等生活设施,并制订卫生制度,定期进行大扫除,保持生活设施整洁卫生和周围环境整洁卫生。

D、防止扰民和劳动保护

①在选择施工设施,设备及施工方式时,考虑由此产生的噪音以及它对施工单位的劳动力和周围地区居民的影响。确保施工期间,其发生的噪音不超过周围环境噪音的规定值。

②运输材料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

③项目部、作业班组设文明施工负责人,每周召开一次关于文明施工的例会,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文明施工措施落实情况,组织班组开展“创文明班组竞赛”活动。

4、监督检查措施

26

国省干线联六线龙海浮宫至许林头段公路工程项目第三分部

①施工中接受地方的监督和建设单位的定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切实搞好文明施工。

②项目部成立信访办,定期走访施工现场周围居民,妥善解决居民投诉。 ③接受建设管理方和监理对工地文明施工情况的检查、整改。督促作业班组加强自查,班组和个人进行自查和互检。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发出整改单。根据检查结果汇总、评比,考核出评比总分。

④项目经理对文明施工现场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每月组织一次专项检查,对照评分,严格奖惩,交流经验,查纠不足。

⑤文明施工管理小组依照“文明施工评分标准\"规章制度,在工程建设中途及末尾进行总结和考核,结合文明班组、文明职工的评比进行考核,并将平时检查情况同奖金发放结合起来.

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