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训练题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训练题含答案

来源:吉趣旅游网
部编四上课外阅读练习题

(一)《搭石》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面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

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

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练一练

1、“俗语”的“俗”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_。“俗”字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风俗;②通俗并广泛流行的;③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文中“俗语”的“俗”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

2、文段中的一句俗语是:________________。请你再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的()内填入适当的标点符号。

4.认真阅读第3自然段,文段中所说的“理所当然的事”是指_________________从“理所当然”这个词我们体会到_____________。

(二)《聪明的阿明》

从前,有个聪明的孩子,叫阿明。

一天()阿明到十里外的舅舅家做客()还没进村()一群调皮的小孩子突然

围住他()对他说()阿明哥哥()大家都夸你聪明()今天()我们也考考你()好吗()

“好,你们出题吧!”阿明回答说。

孩子们互相咬了下耳朵。一个孩子说:“我们当中有个姓王的孩子,你能猜出来吗

猜不出就不放你进村。”只见“呼啦”一下,孩子们手拉着手,摆开了阵势,眼睛都紧紧盯着阿明,好像怕他逃跑似的。

阿明不慌不忙,看看这个,望望那个。忽然他大声叫道:“姓王的孩子脸红了!”喊声刚停,孩子们一双双眼睛都朝一个孩子的脸上望去。阿明立刻跑上前去,笑嘻嘻地拉着那个孩子的手说:“你姓王,没错吧?” 这时候,姓王的孩子真的脸红了。

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都呆了,一下还弄不清阿明是怎么知道的...... 练一练

1、给第2自然段括号内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文中的“咬了下耳朵”是什么意思? ————————————

3、找出文中的象声词写下来,再另外写出3个。 ————————————

4、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不超过20个字) ————————————

5、阿明是怎么知道哪个孩子姓王的?用“____”在文中画出。

(三)《根的讨论》

太阳慢慢地落山了,田地里开始展开一场讨论。农作物们都在讲自己的根呢! “哎呀——我先说。”地瓜先开了口,“玉米大哥总说我侵占它的地盘,其实是因为我的叶子下面长了不定根,所以才到它那儿吸收养料。”

玉米挺着胸(脯 捕)说:“我明白,地瓜弟弟,我的根和你的不同。我有一条主根,还有许多侧根,牢牢地抓住土壤,我才能抬起头望见远山呀。”

“我的根可不是起这个作用的。”半天没开腔的萝卜说,“我的根又肥又大,(储藏 储存)了许多养料。我的根是人最喜欢的地方。我还有许多须根呢!哎,对了,土豆妹妹的根和我的一样。”

“不对,不对!”土豆忙反驳,“我说萝卜大哥,你搞错啦!我的根不是那样的。又肥

又大的是我的茎,叫块茎,我的根是长在茎下边的。”

【】哎哟【】]我怎么搞错了【】原来咱们的根是各不相同的呀【】萝卜这才恍然大悟【】 练一练

1、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词并打“√”。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吸收—() 喜欢—() 侵占—() 讨论—() 3.“农作物们”是指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农作物们”根的特点,写出它们分别是谁。

分主根和侧根的是( ),长着不定根的是( ),根又肥又大的是( ),根长在块茎下边的是()。

5.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填入适当的标点符号。

6.“萝卜这才恍然大悟”,其中“恍然大悟”的意思是___________;萝卜“悟”出了:____________。

(四)《蜜蜂与排雷》

有些动物天赋的生理机制和特殊本领,可加以利用,造福人类。

科学家发现,经过特殊训练的蜜蜂可以在污染控制和环境监测上大显身手。美国蒙大拿大学的研究人员还发现,蜜蜂在寻找地雷以及其他爆炸物方面同样具有非凡的能力。与警犬相比,蜜蜂除了容易训练且工作起来更能吃苦耐劳外,在寻找“猎物”的准确性方面也显得更高一筹。

目前世界各地约有1.1亿颗地雷等待排除,每年约有2.6万人因触雷而致死或致残。小小蜜蜂可以为搜寻这些重大隐患开辟新路并做出贡献。

为什么蜜蜂具有这种本领呢?因为蜜蜂在长期生存竟争中形成的嗅觉异常敏锐,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味。加之这种昆虫经常群体出动,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它们的工作效率远远比狗高。科学研究表明,这些“探雷蜜蜂”只需要接受短短几天的训练,就可以达到搜索地雷的要求。 练一练

1、“显”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 ①露在外面容易看出来,明显; ②表现,露出;

③有名声、有权势地位的。

文中“大显身手”的“显”应该选择_____(填序号)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第2自然段中的“猎物”在文中仅仅指地雷( )

(2)第4自然段画线部分是一句设问句。( )

(3)短文主要介绍了“探雷蜜蜂”的贡献并且揭示了它们能排雷的原因。( )

3、第2自然段中,蜜蜂探雷比警犬探雷“更高一筹”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和_____三个方面。

4、第3自然段中“1.1亿”“2.6万”采用了_____(A.打比方B.列数字C.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两个数字准确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其实你也有问题》

有一则小故事是这样的:有位太太多年来不断指责对面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

的衣服,永远洗得不千净,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

每一个人都曾经遇到过不少愤世嫉俗的人,或者,你也有过些看什么都不顺眼、永

远觉得命运对自己比较坏的朋友,但在倾听他们的怨言之后,总会发现有句老话说得很妙: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看到外面的问题,总比看到自己内在的问题容易些;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来得

容易,于是,愤世嫉俗的人常从年轻愤怒到年老,遇到有人过得好,都想咬他一口,斜视久了的眼睛看什么都不顺眼。 练一练

1、给红色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上面画“√”。 晾衣服 ( liàng liáng) 抹布 (mǒ 灰渍 ( zì zé ) 斜视 (xié xiá)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明察秋毫:____________________ (2)愤世嫉俗: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懒惰——( ) 容易—( ) 干净——( ) 细心——( ) 4、对面太太的衣服洗不干净是因为什么? —————————————————— 5、举例说明“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 6、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

mā ) (六)《种菊》

霜降是季节的号角,那些散布着的菊花的花蕾,闻声而醒,忙着张开千面万面金黄的笑脸,尽扫百花离去后的荒芜。

小院的菊花此刻也被号角唤醒。花朵虽小,颜色却纯正,在小院中( yang yI)着清

冽的芳香。于是晨昏之际,盘桓花前,流连忘返,不禁细赏菊花的仪态万千。纤细

的、婉约的、(enuo)的、娇羞的,仅从造型来看,变化就特别丰富,翩翩起舞,( yao ye)生姿。

菊花以其一身淡雅清香、凌霜孤傲的品性,以及不畏严寒的傲骨,赢得了很多人的青睐。从古至今,很多诗人留下了许多赞美菊花的诗篇。

种菊也是缘于这样一种敬重欣赏的心态。春天,趁刚下过一场雨,将邻居剪下来的菊花枝插了一地,平时只是泼些残茶剩水,菊花也枝繁叶茂了一个春夏。到了秋天枝头密密匝匝地缀满了花蕾,霜降过后,终于激情( beng fo),不知引来多少惊艳的目光。

为了一次烂漫的绽放,菊花蓄积了一生的时光。默默奉献,默默在枝头绽放,这是菊花留给我们的最昂贵的思索。 练一练

1、读拼音,写词语。

[ yáng yì ] ( ) [ ē nuó ] ( )

[ yáo yè ] ( ) [ bèng fā ] ( )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1)清冽:________________ (2)流连忘返:_____________ (3)仪态万千: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描写菊花品格的语句并在下面画“__\". 4.全篇在描写上主要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5.文中的“号角”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季节的号角”? ————————————————————

6.文章标题是“种菊”,可全篇大部分笔墨都在描写菊的样貌及特点,而非种菊,你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吗?

————————————————————

(七)《山羊与绵羊》

蒙古族人说:“五畜”比例均衡,才能保持草原的健康兴旺.草原五畜是:骆驼、马、

牛、羊……咦,怎么少了一个?原来,这里的“羊”有两种:山羊和绵羊。对牧民来说,虽然经常把山羊和绵羊混在一起放牧,但是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家畜。

家畜都是由野生动物驯化而来的,山羊的野生祖先是野山羊,而绵羊的祖先是盘羊。从进化角度来说,它们的确是不同的物种。其实,山羊和绵羊从一出生就很不

同,刚出生的绵羊浑身长满细小的毛毛卷,而山羊虽然也是“卷发”,但却是“大

波浪”。等它们长大些,山羊的毛会变成飘逸的“直发”,而绵羊则是终身“卷发”。

不只外貌,山羊的脾气秉性和绵羊也大相径庭:绵羊沉闷,山羊活泼;绵羊比较懒,山羊却喜欢登高望远、探索世界。所以牧民放牧绵羊时,往往要在绵羊群里混入

几只山羊—山羊可以带着绵羊群上山过河,去较远的地方吃草。如果只有绵羊,羊群就会停留在同一个地方,把草吃光也不换地方。如果有狼进入羊群,绵羊往往会吓得挤成一团,一声也不敢吭,而山羊则会大声示警。 练一练

1、比一比,先注音,再组词。

畜( )_____ 蓄( )_____ 搐( )_____ 2、短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山羊和绵羊的不同,请简要概括。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我知道“如果只有绵羊,羊群就会停留在同一个地方,把草吃光也不换地方”这句话是为了说明(可多选) ( )。 A.绵羊的秉性比较懒

B.绵羊的秉性比较胆小 C.放牧绵羊时混入山羊的意义

(八)《倒影》

池塘边上,一棵构尾巴草的幼苗长了出来,小草长得很慢,它每天都问狗尾巴草妈妈:“妈妈,我长大了没有?”

“还没有。”构尾巴草妈妈说,“等到哪一天,你能看到自己了,就说明你已经长大了。”

“怎么才能看见自己呢?”小狗尾巴草天天在想…

风里雨里,小狗尾巴草不断往上长。终于有一天,小狗尾巴草看到自己了。它是从池塘里的倒影中看到自己的。小狗尾巴草长得那么高了,它看到了池塘里自己细长身子的倒影,还有自己像尾巴一样的花穗的倒影。

小狗尾巴草望着水中的自己,白天和小鱼们在一起游戏;夜晚呢,在月光的映照下,它身边亮着闪烁的星星。

池塘边上,小狗尾巴草每天都能看见自己了。它从水中的倒影里发现自己不断长大,长得那么神气、那么美丽。它抬头看看边上——

这时,妈妈已经衰老了,已经看不见了。池塘里再也映照不出它的倒影......

练一练

1、仿照例子,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1)池塘里还有自己像狗尾巴一样的花穗的倒影。 ————————————————

(2)它从水中的倒影里发现自己不断长大,长得那么神气、那么美丽。 ————————————————

2.“池塘里再也映照不出它的倒影……”一句中的“它”指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

3.“它看到了池塘里自己细长身子的倒影”,这句话暗示了什么? ———————————————— 4.文章为何以“倒影”为题?谈谈你的理解。 ————————————————

5.“小狗尾巴草天天在想…”它在想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写出它所想的内容。 ————————————————

答案

(一)

1、S su 亻 ②

2、紧走搭石慢过桥 示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3. ( 、,,!)

4.(年轻人遇上老人来走搭石,总要伏下身背老人过去)(尊老爱幼的美德) (二)

1、标点填空:(,。,,;“,。,,?”) 2.低声商量。

3、呼啦。示例:刷刷、咚咚、哈哈。 4、阿明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出了姓王的孩子。

5、忽然他大声叫道:“姓王的孩子脸红了!”喊声刚停,孩子们一双双眼睛都朝个孩子的脸上望去。 (三)

1、脯、储、存。

2、吸取 喜爱 侵犯 商量 3、地瓜、玉米、萝卜、土豆 4、玉米 地瓜 萝卜 土豆 5、(“!?!”。)

6.形容忽然醒悟

土豆妹妹跟自己不一样。土豆又大又肥的是块茎,而根在块茎下。 (四) 1、②

2、(1)×(2)√(3)√

3、容易训练 吃苦耐劳 准确性高

4、B 世界各地因地雷数量众多而产生的重大安全隐患 (五)

1、晾(liàng)抹(mā )渍(zì)斜(xié)

2、(1)视力好到能辨清秋天鸟兽的羽毛。比喻目光敏锐,能洞察一切。(明:

视力。秋毫:秋天鸟兽新生出的细毛)(2)对现实社会和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3. 勤快 困难 肮脏 粗心

4.是因为这个太太自家窗户脏,所以以为别人的衣服洗不干净。

5、示例:那些手脚齐全的乞丐,看上去很可怜,但这种境遇实际上是由于他们的懒惰造成的。

6、人要多检讨自己,少指责别人。 (六)

1、洋溢 婀娜 摇曳 迸发 2、

(1)清冷,清凉。

(2)指留恋美好的景致或事物而舍不得离去。 (3)形容仪态极其美丽动人。

3、为了一次烂漫的绽放,菊花蓄积了一生的时光。默默奉献,默默在枝头绽放,这是菊花留给我们的最昂贵的思索。 4.拟人

5.霜降。因为霜降时节意味着秋天来临。

6.作者“种菊”是因为酷爱菊花,所以文章大部分笔墨都在描写菊花的样貌及特点,借此向读者展示菊花的可爱之处,从而自然地引出“种菊”的主题。 (七)

1、 chù ;家畜(畜牧) xù;积蓄 chù;抽搐

2.(1)物种不同,山羊的祖先是野山羊,绵羊的祖先是盘羊;(2)外貌不同,山羊刚出生时毛是“大波浪”,长大些变“直发”,而绵羊终身“卷发”;(3)脾气秉性不同山羊活泼、喜欢探索(且勇敢),绵羊沉闷、较懒(且胆小)。 3.AC (八)

1、示例:(1)淅淅沥沥的小雨像那跳动的精灵一样可爱。(2)夏天的夜晚,是那么的宁静,那么的美丽。

2.狗尾巴草妈妈狗尾巴草妈妈含辛茹苦地抚育孩子,耗尽了精力,已经衰老了。同

时,还包含着小狗尾巴草对妈妈无尽的感激之情。

3.这句话暗示了小狗尾巴草在妈妈的精心呵护下,已经长大,心中充满了无限喜悦。

4.“倒影”体现了狗尾巴草从生长到衰老的过程,也十分含蓄地写出了母爱的伟大。

5.示例:妈妈的回答好奇怪,真要把我搞糊涂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