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来源:吉趣旅游网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1. 课内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诗人既写了______,又写了______;既有______之景,又有______之韵。( )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以绝色美人比喻______,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______,而且______,情味隽永。( )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作者把西湖比作______,两者的相似之处是______。这两句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淡妆”与前面“______”相照应,”浓抹”与前面“______”相照应,“相宜”与“______”、“______”相照应。( )

2. 把下列诗句补写完整

(1)湖光秋月两相和,______。 (2)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3)______, 子规声里雨如烟。 (4)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

3. 背一背,填一填。

(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

(2)窗含西岭______,门泊东吴______。 (3)______无闲田,______犹饿死。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畔独步寻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补全古诗。 ______,______。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诗中描写了______季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思想感情。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夜深篱落一灯明。

(1)默写古诗。

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_,夜深篱落一灯明。 (2)“萧萧”是指______;“促织”是指______。

(3)这首诗描述了诗人______(时间)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情感。

6. 阅读古诗,做练习。 (1)补充股市。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离离______,______一枯荣。 野火烧______,______吹又生。

(2)本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A.唐 B.宋 C.李白 D.白居易

(3)诗句中“岁”字的意思是______(①岁数。②年)。 (4)小草的生命力极强,不管烈火怎样焚(fén)烧,只要春风一吹,又蓬勃生长。正如诗中所写:野火______,______。

7. 为下面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8. 默写《题西林壁》并结合诗句回答问题。 (1)默写《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 题:______ 只缘:______ 不识:______

(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_的感觉。

(4)俗话说:“当事者迷。”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______。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9. 读诗歌,回答问题。

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1)请翻译整首诗。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0. 根据古诗《题西林壁》,回答问题 (1)默写《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此诗的作者是______ 代______。 (3)题目中“题”的意思是 ______ 。 (4)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______

(5)此诗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诗句是______ ,作者说明了______。

11.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郊 (明)杨慎 高田①如楼梯, 平田②如棋局③。 白鹭忽飞来, 点破④秧针⑤绿。

【注】①高田:沿着山坡开辟的田畦(qí),又叫梯田。②平田:指山下平地上的田块。③棋局:象棋棋盘。④点破:打破。⑤秧针:水稻初生的秧苗。 (1)选一选,填序号。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把高田比作______,把平田比作______。 A.棋局 B.楼梯

(2)写出诗中表达下面意思的诗句。

白鹭忽然飞到水稻田上来,打破了这一片初生秧苗的绿色。

12. 读一读,回答问题。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___________。 七个阿姨来摘果,七个篮子手中提。

七个果子摆七样,苹果、桃、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1)猜一猜,补全儿歌。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______。

(2)阿姨摘了哪七样果子?用横线画出来。

13. 按要求填空。

(1)______,沙暖睡鸳鸯。 (2)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 (3)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4)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 (5)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

(6)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7)兔不可复得,______。 (8)雅人四好:______

(9)千门万户瞳瞳日,______。

14. 古诗名言积累。 (1)莫等闲,______

(2)最喜小儿亡赖,______ (3)天行健,______

(4)路曼曼其修远兮,______ (5)______,不脱蓑衣卧月明。

15. 课外阅读

稚 子 (宋)杨万里 稚子①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②(zhēnɡ). 敲成玉謦(qìnɡ)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①稚子:小孩子。 ②钲: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钟。 (1)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①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②敲成玉謦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2)读了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3)“敲成玉謦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16. 补充诗句空缺的部分。

(1)______,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2)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刘禹锡《望洞庭》)

1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寒食

__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

(1)补全诗句。

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

(2)《寒食》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诗中最能体现春天景物特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18. 课内阅读。

山 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远上寒山石径斜”,这句写的是_______。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_______,“斜”字与“上”字_______,写出了_______的山势。( )

(2)“白云深处有人家”,写_______,写_______。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_______”,—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_______。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_______: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

(3)“停车坐爱枫林晚”表达的情感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_______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这句中的“_______”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①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_______。②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③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_______。④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_______”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

(4)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_______。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_______。( )

19. 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谁裁出,______似______。

(2)______莺飞______,拂提杨柳醉______。 (3)野火烧不尽,______。 (4)小信成则______

20. 日积月累我能行。

悯农(其二) [唐]李绅

锄 当午,汗滴 。

谁知盘 餐,粒粒皆辛苦。 (1)把古诗补充完整。

锄______ ______当午,汗滴______ ______ ______。 谁知盘______餐,粒粒皆辛苦。

(2)当你看到有人浪费粮食时,你可以用诗中哪两句来劝说呢?请用横线画出来。

2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十二月花名歌 正月山茶满盆开, 二月迎春初开放。 三月桃花红十里, 四月牡丹国色香。 五月石榴红似火, 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茉莉花如雪, 八月桂花满枝香。 九月菊花姿百态, 十月芙蓉正上妆。 冬月水仙案头供, 腊月寒梅斗冰霜。

(1)连一连。 三月______ 菊花 六月______ 桂花 八月______ 荷花 四月______ 牡丹 九月______ 桃花

(2)“石榴红似火”是说石榴花像______一样红。“茉莉花如雪”是说茉莉花像______一样白。

(3)正是农历______月,冬月是农历______月,腊月是农历______月。

22. 有感情地朗读《绝句》,然后再回答问题。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诗中描写色彩的词有:______ (2)诗中描写动作的词有:______ (3)诗中表示数量的词有:______

(4)这首诗描写了怎样一种景色?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23. 课外阅读。

秋 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 (2)诗的一、二两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3)这首诗最可贵的地方是( )(多选)

24. 课外阅读。

绝句 杜 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1)诗中的动物有______和______。

(2)这首诗描写了 (季节)的美丽景色。 (3)诗中哪一句概括地描写了景色?

25. 读一读,回答问题。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______蓝蓝的______ (1)选一选,把选文补充完整。(填序号) ①船 ②星星 ③天

(2)“我”在船里看到了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3)我还会说:闪闪的______ 蓝蓝的______

2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所见

【清】袁枚

________________,歌声振林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______,歌声振林樾。______,______。

(2)“______”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______”字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______。(用诗句来填)

27. 阅读理解 暖色的梦

路边的小花在瑟瑟的寒风中 谦卑地开放了

仿佛大地做了一个小小的梦 纤弱的身影

投在深黑的土地上 沉默的微笑 温柔了整个世界 那几片单纯的花瓣

竟一下子使行者的眼眶涌满了泪水 开了又枯萎了 路边的小花

仿佛大地做了又一个小小的梦

(1)路边的小花开了,大地做了一个“小小的梦”,她梦见了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2)面对如些谦卑的小花,“行者的眼眶涌满了泪水”,你是怎样理解的?

28. 根据自己的积累填一填。

① ______,笛弄晚风三四声。 《牧童》

② ______,白了少年头,______! 《满江红》 ③最喜小儿亡赖,______。 《清平乐•村居》

④文言文语言简洁,充满智慧。《杨氏之子》中“______”一句最能反映杨氏之子的机智幽默。

⑤周瑜以“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采用______的计策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歇后语“孔明借东风——______”就出自这段历史故事。

29. 背一背,填一填,选一选。

解落______秋叶,能____________ ______花。 过江千______浪,入______万竿斜。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写______(风 雨)的,是______(唐 宋)代诗人______(李峤 李白)写的。

30. 补充诗句。

采莲曲 [唐]王昌龄 ______裁, 芙蓉______。 ______, 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