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混合学习的研究性学习初探

基于混合学习的研究性学习初探

来源:吉趣旅游网
68 薛国强苑胜香:基于混合学习的研究性学习初探 繇教学园地 基于混合学习的研究性学习初探 薛国强 苑胜香 1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0 2唐县实验中学河北保定072350 研究性学习课提倡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训练,这对传统课堂是一个严重挑 战。尤其是班级授课制中,一个教师带几十名学生,这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开展活动。笔者通过调研,发现这一直是严 重影响研究性学习课开设的瓶颈。 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取得不小的成绩,但是 普遍反映整个教改没有大的突破。应当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 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 构,即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在此基础上逐步实 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 Blended Learning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或学习理念,它是 合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研究性学习将传统课堂教学和在 线学习整合起来统筹安排,可以处理课堂教学几乎无法解 决的教学难题,包括较难主题的任务设计、为部分学习者 提供扩展性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反馈机会,帮 助学生完成实践作业,乃至促进小组内、班级内的学习交 流等,从而为解决大容量班级授课问题提供令人满意的解 决方案,成为大容量班级条件下改善学习的有效方式。 3)学习模式的优势。混合学习体现在众多学习模式 的优化组合和自由选用上。教育信息化时代,大量新型 的学习模式被应用于学校教育中。LL ̄UCAI(计算机辅助 教学)、PBL(基于问题的学习)、WebOuest(网络探究 式学习)、SDL(自我导向式学习)、拾荒式学习、游戏 化学习、资源型学习、做中学等,所有这些学习模式都 有各自的特点,都能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下发挥其优势。 研究性学习课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 学阶段,根据已有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依据绩效原则, 指在E-learning中,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和绩效方法,恰当结 合传统学习手段和在线学习手段的学习方式。它的目标是使 学习更容易、更便利,从而实现最好的学习效果。 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学习是将建构主义认识深化、 教学设计认识深化,核心思想是根据不同问题需求采用 不同方式解决问题,付出最少,产出最大…。李克东教授 认为混合学习是个循环推进的过程 。黄荣怀教授认为混 合式学习设计理论是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共同的必然要 求。 。。笔者更倾向于把Blended Learning理解成一种学习 理念,是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根据学习需求和学习条 件,将各个学习要素以及各要素的不同方面、不同模式 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实现学习目标。混合学习对推动综 对媒体进行恰当选择,合理运用,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 优势,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4)媒体工具的优势。混合学习是多种媒体资源的优化 合实践活动课的顺利开展是个很好的途径,是对传统教 学改革和对E-Learning反思后变革的融合点。 混合学习模式包含面授环节,也包含网络教学环节,它 是传统课堂面授教学与网络学习的交融,是技术变革促成的 教与学方式的革新。混合学习有以下几个优势。 1)教与学的互动优势。混合学习是“以教为中心”和“以 学为中心”两种思想的融合。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过程,是 一组合。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媒体也变得丰富多样,从粉笔 黑板、幻灯投影、电视录像到计算机网络,教学媒体发生着 日新月异的变化。虽然媒体越来越先进,但每种媒体都具 有其优势,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媒体。而且媒体也并不是 越先进越好,应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恰当的选择和优化设 计。比如随着人类知识的高速增长,课外学习越来越承担着 重要的作用。就传统而言,学生只能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 课堂交流和教师交流。由于学生和教师几乎没有课外联系, 当他们的活动遇到困难时,很难和教师建立便捷的沟通通 道,课外活动受到严重的限制。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强大的 媒体支持,使学生在不便和教师建立联系时也能够获得学 习支持,从而促进学生的课外学习。 个互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教学中的两个主体元素。因 此,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要突现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即实现教和学 的有效融合,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融合。 2)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势。混合学习是传统学习和在 线学习的融合,也就是所谓的E—learning和face—tO— face教学的融合。其主要的教学形式有传统教学和网络学 习的结合、同步学习和异步学习的结合、自定步调和协作 学习的结合、运用视听媒体学习与运用粉笔黑板学习的结 参考文献 基于混合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是个新思路,备受关注,一 定会给基础教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催生裂变式教育效能 提升,让教育工作者一起在践行中去体悟吧。 [1]何克抗.从Blended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卜6 [2]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卜6 [3]黄荣怀,马丁,郑兰琴,张海森.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1):9-10 [4]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卜6 作者:薛国强,河北大学研究生。 2010年11月下第33期(总第219期) 誊 ~ 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