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学会2011年年会专栏 新世纪图书馆2011 ̄g 12期 2 0 1 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 学会年会纪要 《新世纪图书馆》编辑部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以“公益・创新・发展:‘十二 五’时期的图书馆事业”为主题的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 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于10月26日一27日在贵州省贵阳 市举行,此次年会首次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社会文化司、中 国图书馆学会、贵州省文化厅、国家图书馆、文化部全国文化 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共同承办。贵州省副省长刘晓凯,国 家图书馆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名誉理事长周和平,文化部 社会文化司司长于群等出席大会,来自全国各省(区、市)文 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馆长,图书 馆界和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外图书馆 界代表1 500多人参加了本次大会。我省文化厅党组成员、 南京图书馆方标军书记、许建业副馆长等图书馆领导及同仁 参加了大会。 此次年会的召开恰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刚刚召开,是 文化部及时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将进一步推动全 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 化大发展大繁荣。本届年会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利用 最新科技创新成果,建设新型公共数字文化,从而提升公共 文化服务水平。与会代表围绕国家文化事业全局、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建设和图书馆事业发展等主题展开讨论,交流图书 馆领域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新进展,谋划“十二五”时 期图书馆事业发展。 年会由工作会议、学术会议、展览会三大板块组成,体现 了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相结 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相结合三个工作思路。 10月26日上午,首先举行了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 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展览会剪彩仪式。“会”、“展”结合 是本次年会的一大亮点。年会展览会借鉴国际图书馆界先进 经验,创新机制和形式,全面展示了最新的与图书馆相关的 产品、设备、资源和技术,包括浪潮、捷成世纪、英特尔、IBM、 联想、东软、清华同方等一批著名企业与研究机构参展,展览 通过推广前沿信息技术,馆企信息交流互动,为在将来实现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相互结合、携手共赢开创了良好局面。 开幕式由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国家图书馆党委书 记、常务副馆长詹福瑞主持,贵州省副省长刘晓凯、国家图书 馆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名誉理事长周和平,韩国图书馆协 会副会长李相福先后致辞。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向大会发来 贺信,他在信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正面临历史性 的发展机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阐明了文化的重要 地位和作用,对文化领域的发展和改革做出了全局性、纲领 性、战略性部署。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六中全会精神,是全 国图书馆界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全体图书馆工作者应自觉担 当的光荣使命。希望与会同志利用这次盛会的契机,加强交 流,深化合作,增进团结,锐意进取,团结奋斗,努力开创我国 图书馆事业的美好未来! 在年会开幕式上,刘晓凯副省长、周和平馆长和于群司 长共同启动了贵州省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与会领导向安阳 市图书馆、北京市怀柔区图书馆、长沙市图书馆、福建省图书 馆学会、甘肃省图书馆学会、吉林省图书馆、嘉兴市图书馆、 青岛市图书馆、温州市图书馆和云南省曲靖市图书馆学会等 10家单位颁发了2010年“全民阅读优秀组织奖”。文化部 社会文化司巡视员刘小琴向“中美图书馆员专业交流项目” 小组颁赠了感谢状,美方代表波拉・考夫曼女士发表感言。 年会的学术会议包括主旨报告、专题发言和分会场等内 容。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中国 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中国图书馆 学会副理事长、首都图书馆馆长倪晓建,中国图书馆学会秘 书长严向东分别主持了会议。 周和平馆长以“抓住机遇、加强协作、加快我国数字图 书馆建设步伐”为主题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报告指出,党 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了重大战 略决策和部署。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促进图书馆新业态的 形成,对于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字图 书馆是网络环境和数字环境下图书馆新的发展形态,具有海 量的资源规模、有序的资源内容、基于多种媒体的服务和高 3 新世纪图书馆2011年第12期 度共享的 台等显著特点。在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上E面临 着信息交流环境剧烈变化、数字资源内容臼益丰富、知识获 取途径曰趋多样等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必须直面技术发 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清和把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趋 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我国数字图书馆体系建设, 构建惠及伞民的、覆盖各行业、伞媒体、令时窄的数字文化服 务体系,从而使图书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十几年来,我国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 践。在网络 台建设、关键技术研发、数字资源建设和数字冈 书馆服务等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为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积 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服务体系初步形 成,数字资源初具规模,服务模式初步确立,技术研发初见成 效。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仍处于初步发展 的阶段,还存在着“信息孤岛”现象突出、“交通规则”不尽 统一、“全时空服务”尚未实现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囚 此,建立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形成有效的共建 共享机制,推动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国数字图 书馆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通过加快服务网络建设、 数字资源建设、服务能力提升、完善标准规范体系、人才队伍 建设和协作机制建设等加快推进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 在专题发占中,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袁谊生作了题为 “激活云动力,创新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新模式”的新技术报 告;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蒯大申以“文化的公 共性与我国公 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专题发言;中国图书 馆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陈传犬就“图 书馆员职业化与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专题发言。大会宣 读了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二届青年人才奖、2009--20l1年中 国图书馆学会优秀会员与优秀学会工作者、中国图书馆学会 “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奖的名单并向他们颁奖。 10月27日,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 年会的17个分会顺利举行。在各分会场中,专家们的报告深 入浅出,论文作者也从不同角度作了精彩发言,吸引了众多 与会代表参与,在会议中各代表根据“公益・创新・发展:‘十 二五’时期的图书馆事业”的主题,围绕数字素养、数字目录 学与文献遗产数字化保护、图书馆法律与知识产权、图书馆 评估、图书情报专业人员的教育与培养、数字资源建设与 享、图书馆免费服务与可持续发展、地方文献工作、少数民族 图书馆事业发展、图书馆公益讲座、国际交流与图书馆事业 发展、少儿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数字图书馆推, 工程、公共电 子阅览室的建设与服务以及新技术应用等图书馆界热点、难 点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图书馆所 面临着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发言精彩纷呈,交流气氛浓厚,可 以感受到会场上所传来的观点碰撞、思想交锋和经验分享。 4 中国图书馆学会2011年年会专栏 本次年会中还特别设立了“数字 IS馆推』 l: ”利 “文化共享1程及公共电子阅览室”两个专题q 动体验【×。 “十一五”以来,文化部、财政部共问组织实施了“ 陶文化 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_l[程”和“公 电r 阅览室建设计划”,以刚络、 星等信息技术为于段,开拓发 展新型的公共文化服务业态。此次年会中改 体验【)<足本 年会的一个热点,牛动展示了“十 ”期问加快公 数 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前景,更加形象地说明’r公/仕数 义化建 设将是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之 。 络技术、数字 技术、新型传媒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推/、‘应 将成为陶¨ 馆事业发展的强大技术支撑,成为推动图 馆事业发展的匾 要引擎。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对文化生产与传播产,li r 革命性的影响。 在年会学术会议期问,先后召开了201 1年全圈公共图 书馆工作会议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工作 会议,研究公其图书馆“十一五”发展目标和仟务,部署明年 重点工作。 此次20l1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共收到征文1 261篇, l 731位作者参加了论文撰写。经过88化业界专家的…审 和: 审,并经学术研究委员会主任们综合评定,评出一等奖 论文92篇,_等奖论文206篇, 等奖论文396篇,其中我 省共有58篇论文获奖,一等奖论文15篇, 等奖论文l7 篇,-二等奖论文26篇。 经过两天丰富多彩的活动,年会于10月27 U F午 满 闭幕。闭幕式上颁发了2011中国图*馆学会年会论文奖、中 国图书馆学会“会员论坛之星”、年会展览会“十佳参展单 位”等奖项,并向贵州基层图书馆赠书。文化部社会文化刮司 长于群宣布2012年中国图B馆年会将由广尔省东莞市 办。 综观本届年会,可以这样认为,这次会议是对全国图十s 馆行业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大会,从l999年第一次举办全国 的年会以来,此次会议规模之大,规格 之高、影响广泛创历届 之最。年会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交流讨论r公共 _}5馆“卜 二五”发展目标和任务,展望了“十 ”期间 书馆事业 的发展愿景,更重要的是明确了图书馆事业在国家文化战略 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加强了年会讨论议题的深度和广度, 更加突出了图书馆的公益性,强调了图书馆是服务全社会的 公益性机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 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年会还面向基层群众开展了公益宣传、服务推,’。、阅读推J ‘ 活动。另外,年会特别邀请全国300名县以F基层图书馆馆 长参会,为基层图书馆1:作者了解图书馆行业的最新动态和 相关产业的最新发展提供了机会。 编校:彭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