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面测量实习报告
篇一:工程测量实习报告(个人)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述
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的手段。通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地形图成图,可以增强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的测量问题,为以后参与测量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实习内容主要包括导线测量、四等水准测量、碎步测量、施工放样、纵横断面测量以及最后的测量成图。
二、控制测量
1、踏勘选点:选择正确的测量控制点能够提高测量精度,减少误差以及避免发生错误。实习的第一天下午,老师带领我们寻找本次实习所需要的四个已知控制点,分别是19号点、16号点、15号点和14号点,其中19号与16号之间不通视。由于刚接触测量实习工作,并不了解具体内容,与组员们讨论后选定使用闭合水准测量(以16号作闭合),沿着测量区域边沿平均分布控制点。第二天早上老师检查各小
31
-
组选择的控制网,我们先前选择的闭合测量由于测量难度大,没有相应的闭合测量技术而放弃。经过讨论和参考其它小组的控制网方案,最终决定使用符合水准测量,其中在15号与16号之间增加1个控制点、15号与14号之间增加2个控制点和19号与14号之间增加1个控制点,做小范围的附合导线水准测量,在19号与16号左侧区域增加4个控制点,作大范围的附合导线水准测量,共增加8个控制点。 2、平面控制测量:确定好控制网和测量方法之后就是实际的测量操作,符合水准测量需要用到一套全站仪,两套棱镜和两套警示牌。测量要从已知点开始,但老师给出的已知控制点只有4个,却又10个小组。终于等到我们测量,才知道麻烦,虽然之前有作过测量的练习,但还是出了问题,我们选择从14号点开始,对中、整平架好仪器后发现还没有计划好测量的顺序。经讨论后决定先测19号点与14号点以及新增控制点A点的的距离和角度,测量完后,没有检核便结束早上的工作,晚上检核数据发现角度闭合明显出错,距离也出现问题。第二天白天完成了各控制点的导线测量工作,晚上检核数据填计算表,计算发现角度闭合差符合(差26秒),但是相对闭合差明显低于允许值,经过讨论后决定在第三天进行重测,测完后立即检核发现角度闭合差现绝对的错误(差20多分),对比第一次测量数据,发现在19号点至教工饭堂在具体和角度都有巨大出入,其它点的数据相
31
-
差不大。讨论后决定对该路段进行第三次测量,经过精细的测量后重新计算,角度闭合差9秒,合格,K值为1/20419,合格,发现是第一次角度测量出错,第二次是距离测量出错。至此,导线测量结束,耗时三天半。
3、高程控制测量:本次高程测量属于四等水准测量,使用水准仪测量,配两面尺子,两个尺垫,一个皮尺。带上仪器,计划从教工饭堂开始测量,沿着16号点、15号点、14号点、19号点的方向测量,相比导线测量,高程测量过程不算复杂,在两个控制点中间架上水准仪,把尺子立在控制点上,其中有些控制点间隔较远,中间要加转点,并且转点必须用上尺垫。高程测量的第一晚进行检核,计算得导线平均长度明显超出100米,不符合要求。第二天,重新对剩下的测量路线计划,增加转点。计划后就是不断重复测量,当晚完成第一次高程测量,经计算,发现严重地错误:高差闭合差相差接近1米,视距差和累计视距差都超出了允许范围。
经讨论,决定第三天进行完全重测,测量从19号点开始,测量到教工饭堂时,队员检查第一次测量数据,发现了错误来源:在教工饭堂至16号点之间增加的转点的高程并没有加入计算。经过对第一次测量数据的重新计算得,各项数据合格,第二次高程测量在中途结束。至此,高程测量结
31
-
束。
三、碎部测量:碎步测量是在经过导线测量、高程计算得出各控制点的三维左边后,在控制点上架好全站仪,对周围的标志性地物、地貌进行测量,然后利用电脑软件成图。我们之前尚未尝试过碎步测量练习,也不怎么懂得操作仪器,经过别人指导学习得:将全站仪架在任何一个已知的控制点上,输入该控制点的坐标以及仪器高度进全站仪,然后输入后方视点(另外一个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和棱镜高度,最后对着第三个已知点(要输入第三个已知点的棱镜高)测量坐标,对比自己计算出来的坐标,各项坐标差值均在2cm之内算检核合格。经过摸索后,终于开始进行碎步测量,碎步测量前需要一个人负责画草图,并标记好各点的测量物,第一天碎步测量结束当然,没有尝试成图,之后两天重复着各个控制点的碎步测量,共测出碎步点430个。测量完成后将数据导入进电脑,利用南方CASS软件导入数据,成图的关键是对建筑物的墙角、道路的拐角的测量精确度,连接好大体轮廓后,补上其余个点的地物标志。对着草图以及实景,大约花费2天完成成图工作。
四、施工放样:施工放样即测设,同样需要用全站仪去测量;在CAD设计好测设路线和测设所需要的3个点,记录下3个点的坐标,计算得出各点间的距离以及角度;实际测
31
-
设时,类似于测量碎部点设置全站仪,选择任意一条已知边做角度置零边,向特定方向测量出测设点的方向和距离并定点,最后检核定点的坐标和CAD上的坐标差异。
五、总横断面测绘:由于之前的导线测量和高程测量都发生了严重的错误,多次重测耽误的时间,本次实习的断面测绘任务并没有怎么进行(只有本人尝试了一下横断面测量)。 六、总结
1、在实习中本人所承担的主要工作:我是第四组的组长,负责统筹整个队伍的进程和各项汇报、通知工作,在实习操作中,我主要负责端正尺子、架设棱镜、测量距离,也画了些草图和部分计算工作以及最后的CAD成图任务。 2、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本次实习可谓是遇到了各种问题,从开始到结束都充满着错误。在导线测量时,因为选择控制点不够合理,对测量细节的麻痹大意,造成测量整体数据出现及其严重的错误,经多次重测后才校正好数据,但消耗太多时间,因此进度也一直处于落后其他组;在进行高程测量时,由于人为的计算错误,也进行了重测工作,这里也耽误了很多时间,导致总体进度处于所有组的后面,队友们也因此反应消极,产生了些许抗拒情绪。综上所述,本次实习所出现的总总问题在于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
31
-
没有及时检核数据,且每次检核数据都是由一个人负责,引起错误不断积累,最后只能选择重测,也由此使得我们组的整体进度一直处于落后和引起队友们的情绪波动。 3、本次实习的体会与收获:本次实习收获绝对是巨大的,经过两周的实习,我已经较为熟练地操作水准仪和全站仪,并掌握了基本的导线测量、高程测量、碎步测量、施工放样等测量工作,实习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众多的问题,但是经过努力和不断尝试,都一一解决了,更重要的是从中收获了很多知识、技巧和方法,这些对于以后真正的测量工作来说是真正的宝贵的。
4、意见与建议:碎步测量非常重要,老师应该多点教授相应的内容,如如何选
择碎步点,架设棱镜在碎部点上的技巧,简单的CAD成图等等。
篇二: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学》 课程设计与实习报告 学院:环境与测绘学院 班级:测绘工程12-班
31
-
姓名: 学号:
环境与测绘学院 XX-1-4 目录
1
实
习
的
目
的 .................................................................................................................................... 1
2
实
习
的
任
务
和
要
求 ........................................................................................................................ 1
2.1
实
习
的
任
务......................................................................................................................... 1
2.2
实
习
的
要
求.................................................
31
-
........................................................................ 1
3
实
习
的
时
间
和
地
点 ........................................................................................................................ 1
4
实
习
项
目
概
况 ................................................................................................................................ 2
4.1
线
路
工
程
测
量..................................................................................................................... 2
4.1.1
综
合
曲
线
测
设 .......................................................................................................... 2
4.1.2
测设场地选择及已知点获
取 ................................................
31
-
.................................. 3
4.1.3
曲
线
中
桩
测
设 .......................................................................................................... 3
4.1.4
中
桩
平
面
坐
标
测
量 .................................................................................................. 3
4.1.5
中
桩
高
程
测
量 .......................................................................................................... 3
4.1.6
纵
断
面
图
绘
制 .......................................................................................................... 3
4.1.7
土
石
方
量
计
算 .......................................................................................................... 4
31
-
4.1.8所需仪
器.................................................................................................................. 4
4.2
建
筑
物
方
格
网
建
立 ............................................................................................................. 4
4.2.1
方
案
设
计.................................................................................................................. 4
4.2.2
主
轴
线
放
样.............................................................................................................. 5
4.2.3
方
格
网
放
样.............................................................................................................. 6
31
-
4.3全站仪无仪器高法作业测设高
程 ..................................................................................... 7
4.3.1
概
况 .......................................................................................................................... 7
4.3.2
要
求 .......................................................................................................................... 7
5
仪
器
设
备 ........................................................................................................................................ 7
6 测量规范和已有资料利用情
况 .................................................................................................... 7
31
6.1测量规范和要
-
求 ................................................................................................................. 7
6.2
已
有
资
料
利
用
情
况 ............................................................................................................. 8
7
线
路
工
程
测
量................................................................................................................................ 8
7.1
缓
和
曲
线
主
点
测
设 ............................................................................................................. 8
7.2
缓
和
曲
线
详
细
桩
点
测
设 ..................................................................................................... 9
31
7.3缓和曲线解
-
算..................................................................................................................... 9
7.3.1曲线要素计算及中桩平面坐标测量 ...................................................................... 9
7.3.2
主要点里程计算过程及成
果 ................................................................................ 10
7.3.3极坐标法测设圆曲线放样数据一览表 ................................................................ 10
7.3.4
中
桩
点
坐
标
及
图
形 ................................................................................................ 11
7.3.5
中
桩
高
程
测
量 ........................................................................................................ 13
7.4纵断面图的绘制 .......................
31
-
........................................................................................ 13
7.4.1
南方
cass
绘制断面图步
骤: ............................................................................... 13
7.4.2
绘
制
道
路
纵
断
面
图 ................................................................................................ 14
7.4.3
绘
制
道
路
横
断
面
图 ................................................................................................ 14
7.4.4
土
方
量
计
算............................................................................................................ 15
8
建
筑
物
方
格
网
建
立 ...................................................................................................................... 16
31
8.1建筑方格网精度要求的确
-
定 ........................................................................................... 16
8.2
建筑方格网精度指标的确
定 ........................................................................................... 17
8.3
建
筑
方
格
网
的
建
立
步
骤 ................................................................................................... 17
8.3.1
方
格
网
设
计
原
则 .................................................................................................... 17
8.3.2
放
样
过
程................................................................................................................ 18
8.3.3
测
量
记
录
及
成
果 ....................................................................................................
31
-
18
9 全站仪无仪器高作业法测设高
程 .............................................................................................. 21
9.1
实
验
目
的 .......................................................................................................................... 21
9.2
测
量
示
意
图 ....................................................................................................................... 21
9.3
测
量
数
据
及
计
算
结
果 ....................................................................................................... 21
10
实
习
感
悟 ................................................................................................................................... 21
31
-
附录一:实习场景
图 ..................................................................................................................... 23
附
录
二
:
原
始
测
量
数
据 ................................................................................................................. 26 1 实习的目的
《工程测量学》课程实习安排在课程设计之后,利用一周的时间,将所学的工程测量学知识加深理解并融会贯通。 课程设计的目的:
① 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 力。
② 进一步加强对工程测量内容的理解,掌握工程控制网设计及精度估算、线路工程
测量及建筑物控制网建立的方法。
③ 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能编写出测量技术方案。
31
-
2 实习的任务和要求 2.1实习的任务
① 综合圆曲线放样并分别用偏角法、全站仪极坐标法及GPS RTK方法检核,建筑方格网 放样,全站仪无仪器高测量。
② 缓和曲线要素计算及测设。掌握曲线要素计算方法、纵横断面图的绘制及土方量的计 算。
③ 建筑方格网的平差及检核。 2.2实习的要求
要求遵守课程设计的具体项目的要求,分组完成实习内容,并按时上交实习报告。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树立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良好学风。 3 实习的时间和地点
实习的时间:XX年1月3日至1月10日;
实习地点: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博五教学楼前面草坪和博物馆广场 实习人员:
31
-
实习安排见表3-1: 表3- 1 实习安排
4 实习项目概况 4.1线路工程测量 4.1.1综合曲线测设
已知综合曲线的参数如表4-1,计算综合圆曲线的标定要素和主点里程桩号、详细桩点里程(坐标),分别用偏角法、全站仪极坐标法及GPS RTK方法测设该圆曲线。 表4-1综合曲线参数 图4-1综合曲线示意图 曲线要素计算过程及成果; 数据输入:
篇三:道路测量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道路中线测量实训总结和心得 组号:f
组员:周志广,李朝旭,肖迪,窦金超,赵金月,夏定
31
-
杨,王天聪,王胜河 一:实训任务
1. 掌握进行四等和普通水准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2. 掌握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上进行中线测量,横断面和纵断面测量的作业方法和过程。 3. 掌握纵横断面的绘制方法。 二:仪器和工具
水准仪一台,含水准尺和尺垫,全站仪一台,皮尺一把,木桩若干,记录表一个,计算器一台。 三:主要内容 1. 中线测量 2. 纵横断面测量 3. 纵横断面图的测绘 四:作业步骤和方法要求
在所测地形图上设计含有1—2个转折点的线路中线,线路转向处用缓和曲线或圆曲线连接。 (1)中线测量
根据中线附近的控制点和地物,可采用穿线交点,拨角放线等方法测设线路个交点,并用测回法观测线路个偏角一
31
-
测回,然后从线路起点开始,沿中线每隔10米量距定出整桩,并在地面坡度换处,中线与其他主要地物相交之处设加桩,在曲线交点处设立主点桩。中线顶线时,可采用全站仪定线或目估定线,量距采用一般钢尺量距,曲线测设可采用偏角法,切线支距法或极坐标法。线路精度要求是:直线部分纵向相对误差应小于1/XX,横向误差应小于5cm, 线曲部分纵向相对闭合差应小于1/1000,横向闭合差应小于10cm.
里程桩的编号:0+000,0+010,·······。加桩号按实际距离为准。
(2) 纵断面测量 1.基平测量
在整个路线上,根据路线的长度设置3~5个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与附近已知水准点连测,求出其高程。 2,中平测量
以相邻水准点为一个测段,从一个水准点出发,按等外水准测量要求逐个测量中桩的地面高程,附和至下一个水准点,作业中应注意:
为提高作业效率,一观测站可以有若干个前视,并采用
31
-
视线高方法进行计算,故记录时注意分清后视,前视和间视。 各桩号的高程以桩的地面高程为准,不能测桩顶。 注意水准点的闭合或附合,以及其限差要求,以确保水准测量无差错。 3,纵断面的绘制
以里程桩为横坐标,比例尺为1:1000,以高程为纵坐标,比例尺为1;100,在毫米方格纸上绘出纵断面图。
纵断面图赢包括桩号,填挖土高度,地面高程设计高度,坡度与距离,填挖数,直线与曲线。 4.横断面测量
横断面测量的主要内容是在各中桩处测定垂直于道路中线方向的地面起伏,然后绘成横
断面图。横断面的测量宽度由路基宽度以及地形情况确定,要求在中线两侧各测3个点,采用皮尺,标尺作简易测量。记录注意分清左,右端。以分数形式记录,分子高程,分母水平距离
4. 横断面图的绘制
绘图时,纵,横比例保持一致,先在毫米纸上标定中桩位置,由中桩开始逐一将特征点画在图上,再用直线连接,即得到断面的地面线。
31
-
然后将路基断面设计线,按同比例画在横断面图上,然后计算该面积。 实习心得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道路测量的基本操作,还有学会了道路中线测量施工及横纵断面的绘制方法,获得了道路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了我们的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了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了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道路测量和横纵断面的绘制全过程有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们在书本和课堂中很少接触、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我们完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们每个组员都分别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并准确进行计算。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
31
-
的效率。 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2)要先将道路中线路线在实地中确定下来,然后在添加其余次要方面,这样不但条理清楚,有利于作图的准确和随时进行实物和图形的对比从而检验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否。 ---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
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我们完成了道路测量的基本工作,看到我们测量的各种成果大家都兴奋不已。在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时,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想想大家每天经常背上仪器去测量,算出误差大的大家一起讨论和修改,并重新测量。有了团结的力量我们还是干的很有劲的。我也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以前不是太清楚的东西,比如道路中线的确定和桩点的选择,测量路线以及横断面一些作图的疑问都在测量中得到了答案 -----求真务实
我们很珍惜学校为我们安排实习这理论与现实连接的
31
-
重要环节,更深刻的体会了实物与图纸之间那种密切的关系,明白了图纸它要显示什么样的物件,有的在图纸上看不懂的地方在实物的面前就显的那么简单明了。总之,要谢谢学校在为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所安排的这段实习,我将永远珍惜这段经历。同时这段实习生活也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难忘的。。以上就是我对这次实习的总结。篇二:道路中线测量实训总结和心得
道路中线测量实训总结和心得 一:实训任务
1.掌握进行四等和普通水准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2.掌握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上进行中线测量,横断面和纵断面测量的作业方法和过程。 3.掌握纵横断面的绘制方法。 二:仪器和工具
水准仪一台,含水准尺和尺垫,全站仪一台,皮尺一把,木桩若干,记录表一个,计算器一台。 三:主要内容 1.中线测量 2.纵横断面测量
31
-
3.纵横断面图的测绘 四:作业步骤和方法要求
在所测地形图上设计含有1—2个转折点的线路中线,线路转向处用缓和曲线或圆曲线连接。 (1)中线测量
根据中线附近的控制点和地物,可采用穿线交点,拨角放线等方法测设线路个交点,并用测回法观测线路个偏角一测回,然后从线路起点开始,沿中线每隔10米量距定出整桩,并在地面坡度换处,中线与其他主要地物相交之处设加桩,在曲线交点处设立主点桩。中线顶线时,可采用全站仪定线或目估定线,量距采用一般钢尺量距,曲
线测设可采用偏角法,切线支距法或极坐标法。线路精度要求是:直线部分纵向相对误差应小于1/XX,横向误差应小于5cm,线曲部分纵向相对闭合差应小于1/1000,横向闭合差应小于10cm.
里程桩的编号:0+000,0+010,·······。加桩号按实际距离为准。
(2)纵断面测量 1.基平测量
31
-
在整个路线上,根据路线的长度设置3~5个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与附近已知水准点连测,求出其高程。 2,中平测量
以相邻水准点为一个测段,从一个水准点出发,按等外水准测量要求逐个测量中桩的地面高程,附和至下一个水准点,作业中应注意:
为提高作业效率,一观测站可以有若干个前视,并采用视线高方法进行计算,故记录时注意分清后视,前视和间视。 各桩号的高程以桩的地面高程为准,不能测桩顶。 注意水准点的闭合或附合,以及其限差要求,以确保水准测量无差错。 3,纵断面的绘制
以里程桩为横坐标,比例尺为1:1000,以高程为纵坐标,比例尺为1;100,在毫米方格纸上绘出纵断面图。
纵断面图赢包括桩号,填挖土高度,地面高程设计高度,坡度与距离,填挖数,直线与曲线。 4.横断面测量
横断面测量的主要内容是在各中桩处测定垂直于道路中线方向的地面起伏,然后绘成横断面图。横断面的测量宽
31
-
度由路基宽度以及地形情况确定,要求在中线两侧各测3个点,采用皮尺,标尺作简易测量。记录注意分清左,右端。以分数形式记录,分子高程,分母水平距离 4.横断面图的绘制
绘图时,纵,横比例保持一致,先在毫米纸上标定中桩位置,由中桩开始逐一将特征点画在图上,再用直线连接,即得到断面的地面线。 然后将路基断面设计线,按同比例画在横断面图上,然后计算该面积。 心得
道路勘测设计实习是我们测绘工程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目的是让我们了解道路分类、规划、组成等方面的知识,加强对道路勘测设计级其他方面的知识。 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是:
1、道路勘测设计实习的分组,测设准备,公路视察及前站工作。
2、实地参加公里选线、测角、中桩、水平、横断面等实地道路勘测设计,并掌握个作业组的基本操作。 3、路线布局的基本方法,公路路线线形的概念,进一步加深课堂所学的道路勘测知识。学习公路各种曲线的敷设
31
-
方法,能掌握各类地形、地物下线性的运用和测设。 两周的紧张而有难忘的测量实习生活在时间的催促下结束了。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水准仪、经纬仪的基本操作,还有学会了施工放样及地形图的绘制方法,获得了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了我们的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了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培养了我们的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从而积累了少许经验,使我学到了瞒多实践知识的。
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感情。我们完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会数据处理而且基本懂得仪器的操作。所以我们在测完后有特别安排时间让接触仪器比较少的成员进行单独操作,并让比较熟练的同学对他们进行指导。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我们深知搞
31
-
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篇三:测量实习总结范文3篇
测量实习总结范文3篇
两周以来的测量实习,我得到了一次较全面的、系统的锻炼,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次测量实习,我从中学习到了好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很多在课本上不可能学到的知识。在实践操作中,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水准仪、经纬仪的操作也更加熟练,还有对图纸的熟悉程度也大有提高,获得了一些测量实际工作的宝贵经验和重要技能。进一步熟练了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了快速计算和绘图能力,在一些细节小处培养了我们的工作能力。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实习既培养了我们的工作能力,又发挥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测量工作不可能靠一个人完成,只有与同学团结合作才能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测量工作。在此次测量实习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一些经验第一:我们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同时也认识到小组团结的重要性以及测量的步骤。在对数据的检查和校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方面:仪器误差、外界影响误差(如温
31
-
度、大气折射等)、观测误差。了解如何避免测量结果误差,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的出现,即要做到: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1、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2、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多次测量取平均数等来减少误差。
第二,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带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
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第三 测量过程中我们注意到:(1)立标尺时,标尺要立直,尽量避免晃动,有晃动时,应该选择数据最小的时候进行读取。在读数前一定将视野的气泡调平(两侧的线重合),否则造成的误差会很大。(2)在测量时候一定要小心,因为稍微碰了一下仪器,就要重新调整对中水平,否则就会导致数据错误。(3)在读取数据时要细心,既要看得准,还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果的报废。(4)选点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5)要先将道路和主要建筑物确定
31
-
下来,然后在添加其余次要方面,这样不但条理清楚,有利于作图的准确和随时进行实物和图形的对比从而检验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否。我们还要对所测过得范围能够做到胸中有数,避免漏测、重测。(6)计算至少要由两个或人完成,一个初步的计算,一个检验,不断的重复检验,尽量让误差减少到了最少。
第四 测量讲究熟能生巧。在本次测量中,我的主要工作是扶尺和采点。在刚开始做碎部测量时,由于对采点工作的不熟悉,
经常因采的碎部点疏忽或者重复影响了绘图的进度,从而影响了怎个组的效率,但后来经过多次操作渐渐地熟悉了这项工作,不需用观看图纸就能知道那些事所需测得碎部点。从这,我也明白了,以后如果再从事测量工作时,一定要提前熟悉所使用的仪器,这将会很大的提高办事效率。 不得不重测。通过这,我认识到凡事该认真时一定要认真,来不得半点虚假。
第六,测量中我们遇到了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的种种麻烦,但我们都顺利的解决了,这不仅锻炼我们遇到困难要独自解决的能力,还凝练了我们在劳而无获的情况下心态平静的能力。
31
-
虽然两周的实习就这般的结束了,但它留给我的经验和快乐却是无穷的。纸上得来终觉浅这次测量实习让我增加了对土木的认识,更深入地了解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学到了太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宝贵经验。首先它让我进一步熟练了仪器的操作和测量的步骤和过程。其次它让我感受到了团体合作的力量,团结的重要性,测量中大家团结一致的精神,折射出来就是当我们以后进入到社会工作中,团结合作的精神一样是非常的重要的,它能
让我们把事情完成得更好,让我们的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再次,大家都任劳任怨地出色的完成了每天制定的任务。最后,我想感谢学校提供了这次实习实践课,让我们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更要感谢我的老师,对我的指导,让我们懂得的很多很多,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也让我的吃苦耐劳,团结的精神得到了提高。在实习中所见所闻,更加激发了我对土木工程的热爱和憧憬,也深深体会到要在这个行业上有所作为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不仅仅是在理论上,更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与此同时我也深深的体会到一份责任,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扎实学好专业知识,为将来成为一个卓越的工程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在大学的专业是工程专业,在不断的学习中,我感到了自身的不足,我需要更多的实习来补充我的知识,在
31
-
实习中找到更多的学习的方法,这些都是我们要做好的事情,这些只有在不断的实习中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我希望自己的实习过程中能够做到这样: (一) 实习目的
(1)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
(2)熟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工作原理。 (3)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
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