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幕
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0年第5期
秦幕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这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所写《斗茶歌》当中的两句。范仲淹认为, “武夷仙!人”所栽的“溪边奇茗”冠绝天下,还说这茶能让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让范仲淹倍加赞赏的这“溪边奇茗”,就是如今位列中国十大名茶的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是我国历代名茶中的上品,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其特色来自于它独特的生态环境,历经沧桑而不衰,迄今在国内外市场仍属佼佼者。
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县(现改武夷山市)东南十公里,四面皆溪堑,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之说。山中气候温暖,无严寒酷暑之别,年平均气温在18℃以上。常年雨量充沛,岩泉渗流,云雾弥漫,相对湿度较大。土质为岩石风化后的砂砾壤土,结构疏松,酸度适宜,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
4大名贵品种
不同的武夷岩茶茶树品种还带有不同的品种特征。
大红袍武夷名丛中声誉最高,四大名丛之魁首。据行家评定,大红袍的品质很有特色,与其他名丛对比,大红袍冲至第九次尚不脱原茶真味,而其他名丛经七次冲泡味已极淡。
铁罗汉武夷最早的名丛。清代郭柏苍《闽产录异》记载: “铁罗汉、坠柳条,皆宋树,又仅止一株,年产少许。”据传,惠安施集泉茶店于19世纪中叶经营武夷岩茶,以“铁罗汉”最为名贵,有疗热病的功效,极受欢迎。目前为小包装名牌产品之一。
白鸡冠白鸡冠之名在明代已有传闻,早于大红袍。白鸡冠树高1.75米,分枝颇多,该树叶色呈淡绿,嫩叶浅绿微黄,叶面开展,春稍顶芽微弯,茸毫显露似鸡冠。这也是白鸡冠名称之由来。
水金龟原产于牛栏坑杜葛寨峰下半岩上,后被洪水冲至牛栏坑坑底的兰谷。1919~1920年间,为此树曾引起诉讼,费金数干,因天然造成,判归兰谷所有,足见此树之名贵。
“岩韵”,茶之精髓
优质武夷岩茶着重“岩韵”,是一种味感特别醇而厚,能长留口腔回味持久深长的感觉。又称茶底硬,亦是茶树立地条件好,一般都生长在砾质沙壤的茶园中更为突出。
高明的茶师把武夷岩茶的“岩韵”归纳总结为“活、甘、清、香”四个字。 香武夷岩茶的香包括真香、兰香、清香、纯香,表里如一日纯香;不生不熟日清香;火候停均日兰香;雨前神具日真香。这4种香绝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茶香清纯辛锐,幽雅文气香高持久。
清指的是汤色清澈艳亮,茶味清纯顺口,回甘清甜持久,茶香清纯无杂,没有任何异味。香而不清是武夷岩茶种的凡品。
甘指茶汤鲜醇可口、滋味醇厚,回味甘美。香而不甘的茶为“苦茗”。
活指的是品饮武夷岩茶时特有的心灵感受,这种感受在“啜英咀华”时须从“舌本辨之”,并注意“厚韵”、 “嘴底”、 “杯底留香”等。
一般的岩茶都可体现“香”;等而上之才体现“清”;再上之才表现出“甘”;最佳者才表现为“活”。后者都包含有前者的特征,有前者的特征就未必能体现后者的特征。所以真正好的武夷岩茶应该是以“活”为上。
正因为武夷岩茶具有“活、甘、清、香”,妙不可言的“岩韵”,所以蜚声四海,誉满九州,令古往今来的茶人爱得如醉如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