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为160分。
2、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写在其他位置无效。 3、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 )
①实验室里,固体药品通常存放在广口瓶里,而液体药品通常放在细口瓶里; ②应该用酒精灯的焰心给物质加热 ; ③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④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⑤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⑥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盖。 A.①②④⑤
B.③⑤
C.①④⑥
D.①④⑤⑥
2.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 )
A.0.556L=0.556×1000 mL=556 mL B.1.5m=1.5m×1000=15000 mm C.7.4m=7.4m×100cm=740cm D.180μm=180×1000=180000 nm
3.有下列实验操作: ① 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② 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 ③ 实验室里两个失去标签的试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砂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其中( ▲ )
A .只有 ① 正确 B .只有 ② 正确 C .只有 ③ 正确 D .全部错误 4.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亮要取48克密度是0.8克/立方厘米的酒精,则应该选择( ▲ )
A.量程50毫升,分度值5毫升 B.量程100毫升,分度值2毫升 C.量程250毫升,分度值5毫升 D.量程400毫升,分度值10毫升
5.某校科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习园地种植了经航天飞船搭载的太空番茄种子。在收获的番茄中有的味道较甜,有的味道较酸。控制番茄具有酸或甜等不同味道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 ▲ )
A.大液泡 B.细胞核
C.叶绿体 D.细胞膜
1
6.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兴奋地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看,但其他同学却看不清楚物像。要想重新看清物像,应首先考虑进行的操作是( ▲ )
A.转动转换器 B.调节反光镜的角度 C.调节粗准焦螺旋 D.调节细准焦螺旋 7.小明在山上发现了一种奇异的花。经专家证实,这是一种可遇不的“幽灵之花”,学名水晶兰。水晶兰习性独特,只适宜于特定环境,一生经历种子发芽、生长到开花、结果等过程,据此在生类上应属于下列哪类生物?( ▲ )
A.被子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蕨类植物 8.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动植物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B.植物叶片的表皮、动物的软骨都属于组织
C.植物的叶、花、种子和人体的心脏、胃都属于器官 D.动植物的各种组织都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9.长期食用“地沟油”可能会引发癌症。以下都是辨别“地沟油”的简易方法,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看油是否透明 B.降温看油是否更易凝固 C.闻油是否有异味
D.听油燃烧时是否有劈啪声
可求气候物分
10. 一位同学猜想:绿色植物需要沙子才能更健康地生长。为了证明她的猜想,她准备了两盆植物,其中一盆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如图所示,则另一盆所处环境和条件应该是( ▲ )
11.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用冰袋能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2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12. 小明在一只空玻璃杯中放入一块冰,并把它放在25℃的房间内,过一段时间后杯中仍有少量的冰
没有熔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冰的温度为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 B.冰的温度为0℃,剩余的冰停止熔化 C.冰的温度高于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 D.冰的温度低于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
13.在讲物质的构成时,老师做了这样的演示实验:先在量筒中倒入黄豆,再倒入芝麻,记下总体积;再将量筒反复颠倒摇晃,记下混合后的总体积。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混合后的总体积与未混合前的总体积一样大 B.混合后的总体积比未混合前的总体积大
C.根据这个实验的现象,即可得出“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空隙”的结论 D.这只是一个模拟实验,用形象的宏观现象类比不易观测的物质微观结构 14.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分析图息可以得出( ▲ )
A. A.B两物质都可能是晶体 B.物质B一定没有熔化 C. B开始熔化的温度是40℃ D. 在第9分钟时,A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15.自今天(11日)开始,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25元和12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降低0.09元和0.10元。„„” 据此估测90号汽油的密度为(不考虑90号汽油生产过程中密度的变化)( ▲ ) A.0.80×10kg/m
3
3
中信
B.0.75×10kg/m
33
C.0.72×10kg/m D.0.70×10kg/m
33 3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62分)
16.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 ▲ ; 一瓶伊利纯牛奶250 ▲ ;
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50 ▲ ; 某位病人体温为39 ▲ 。
类别 动物名称 燕子、野兔、青蛙 蜜蜂、蚯蚓、蜘蛛 17.地球的内部结构像煮熟的鸡蛋,从地心到地表根据其 Ⅰ 结构特点可分为 ▲ 、地幔、 ▲ 三层。
Ⅱ 3
18.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首先要弄清动物的特征,再根据特征进行分类。某同学将表内六种动物分成两类,他的分类依据的是 ▲ 。该同学家里的鱼缸中有虾、乌龟、锦鲤鱼等动物,这三种动物中属于类别Ⅰ的有 ▲ 。
19.西红柿(又名番茄)深得同学们的喜爱,尤其在夏季有的同学把它当作水果吃。请你结合所学的
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红柿富含维生素、糖类等营养物质,西红柿属于 ▲ 器官。(填“营养”或
“生殖”)
(2)切开西红柿,你会发现有红色的酸甜可口的汁液流出,这些汁液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 ▲ 。有些“筋络”把汁液分隔开,推测送有机物的“筋络”属于 ▲ 组织。 20.如图所示图(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系棉线,图 (b)
肥皂水并附着肥皂薄膜的铁丝圈.图(c)表示手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d)表示一侧的有肥
膜破了,棉线被拉向了另一侧。这说明 ▲ 。
21.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该地震
所释放的能量是汶川地震的1.4倍,尼泊尔与西藏接壤,造成中国西藏自治区2511户房屋倒塌、24797户房屋受损。尼泊尔地震是由于 ▲ 板块和 ▲ 板块相互碰撞导致的。地震是一种
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如果当你遇到地震时,请你说出一种应急处理的正确方法: ▲ 。
22.在网上购买一包A4打印纸,为进一步了解A4纸,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 用刻度尺测量纸张的厚度。
用刻度尺测出了整包打印纸的总厚度如图,则一张纸的厚度为 ▲ 。 (2) 用天平测量纸张量。
步骤一:把天平放在桌面上,将游码移刻度线,发现指针偏(图甲),这时他
▲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步骤二:天平平衡后,小明测量10张A4纸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则每张A4纸的质量是 ▲ 克。
4
这些输
是浸过指轻轻皂液薄
的质
水平到“0”向左应该
(3) 两次实验都采用了累积法进行测量,这种处理的目的是: ▲ 。 23.看了中央台《舌尖上的中国》,看到云南名菜气锅鸡,其做法是:将盛有
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如图所示)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水蒸气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汤汁是水蒸气 ▲ (选填“吸热”或“放热”)后 ▲ (填物态
变化名称)而形成的。蒸熟后,闻到鸡肉的浓香味,这是一种 ▲ 现象。小杨也想动手来尝试,他点燃燃气灶,供燃气灶燃烧的石油气是通过 ▲ 的方法使它液化成液态储存在钢瓶中;石油气可以燃烧放出热量描写的是 ▲ (填“化学变化”或“化学性质”)。 24.下图表示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
(1)步骤①滴的液体是 ▲ 。
(2)观察时,若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这是由于图中所示
骤 ▲ (填序号)操作不当引起的,若细胞有
重叠,是由于图中所示的步骤 ▲ (填序号)操作不当引起的。
(3)右图是显微镜的四个镜头,欲使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填序号)。 (4)若要将视野左下方的一个细胞进行高倍镜观察,需进行下列操作中的几项: ① 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 转动粗准焦螺旋;
的步严重
③ 将装片向右上方适当移动; ④ 将装片向左下方适当移动; ⑤转动物镜转换器。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填序号)。
25. 一天,小明早上照例测量体温后,用力甩了体温计,随即将体温计放到窗台上,上学去了。晚
上回家发现体温计的示数为35.5℃。他以此判断今天的最高气温应 ▲ (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35.5℃,其理由是 ▲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总分28分)
26.小华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她猜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
5
(1)能够支持她这一猜想的事实是 ▲ 。
A.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 B.油能把食物炸黄,而水不能 C.油能漂在水面上 D.油比水难蒸发
(2)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 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
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27.大雪过后,人们常在道路上撒大量的融雪剂以加快积雪熔化。为了研究雪水中的融雪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情况,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收集纯雪水(不含融雪剂的雪水)和融雪水(含有融雪剂的雪水)。 (二)测定融雪水中融雪剂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16%。
(三)准备五个相同的洁净培养皿,各铺上一层棉花,并标记为A、B、C、D、E。任取200 粒大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五组,每组40粒,分别放入上述培养皿中。 (四)用纯雪水和融雪水按下表比例配置溶液,并全部加入相应的培养皿中。
(五)将各组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适时补充水分,4天后统计各组的种子萌发率。
(1)上表中C组缺少的数据应是 ▲ 。
(2)经过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统计如上图,结合图表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老师认为本实验中种子的数量已经足够,但在种子的选择上还存在不足,请提出两点改进建议: ▲ 。
28.你一定见过烧水的情景,水加热到一定程度就会沸腾起来。那么,水在沸腾时温度是否发生变化?小明同学为“研究水的沸腾情况”进行如下实验:
6
(1)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
的温度计。 (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 ▲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 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 ▲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 ℃。 (4)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9.小明想测量大米的密度,但由于大米容易吸水,导致体积明显变化,因此用排水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是不合理的,于是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思考。
实验一:按图甲和图乙的方法分别测量大米的质量和体积,由此计算出大米的密度。
(1)使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大米,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边(如图甲),接下来小明应如何操作? ▲
(2)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的间隙,按图乙的方式用量筒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体积值 ▲ ,从而使密度值 ▲ (填偏大、偏小、不变)。
小明思考:能否用排空气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呢?他设想将大米与空气密封在一个注射器内,只要测出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及空气的体积,其差值就是大米的体积。但如何测出空气的体积呢? 查阅资料得知:
7
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与其压强的乘积是定值。于是进行了实验二:称取5克大米并装入注射器内(如图丙),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大米和空气的总体积,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出此时注射器内空气压强为P;而后将注射器内的空气缓慢压缩,当空气压强增大为2P时,再读出此时的总体积(压缩过程中大米的体积、空气的温度均不变),整理相关数据记录如表。 注射器内空气压强 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 压缩前 压缩后 P 2P 23毫升 13毫升 3
注射器内空气体积 V 0.5V (3)由实验二测得大米的密度为 ▲ 克/厘米。(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总分25分)
30. (4分)胭脂红作为国家批准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可用于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等的着
色,一旦超标使用,会对人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危害。查阅资料:胭脂红色素又称食用赤色102号,是一种呈红色或暗红包颗粒或粉末,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无臭, 耐光、耐热性(105℃)强,遇碱性物质会变为褐色。
(1) 根据资料,请写出一点胭脂红的物理性质。 ▲ (2) 近日,食品质量监督局曝光了某市场上的部分虾米中的胭脂红色素超标。小明的家中也有一包
虾米,为了放心使用,小明在烹饪虾米之前,先将虾米在阳光下暴晒,再将虾米在水里浸泡后
再使用,请你结合以上的信息指出小明处理虾米的方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
31.(8分)小科同学家的水龙头漏水了,小科觉得这样不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于是小科对爸爸说:
“水龙头的水一天到晚在滴,很浪费水的,你把水龙头修一修吧!”哪知道,爸爸说:“你看水滴的多慢,浪费不了多少的,没事情的!”小科想知道一昼夜到底浪费了多少水,从而让爸爸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小科和他的同学们开始设计实验来计算一昼夜浪费了多少水,请你帮他们把实验补充完整
(1)想测量一昼夜浪费水的质量,小科需要的工具有烧杯、秒表、 ▲ ; (2)下面是小科采取的测量步骤,但少了一步,请帮他补上; ① 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0克;
② 用烧杯接从水龙头上滴下的水200滴; ③ 经秒表测量龙头滴下200滴水的时间为t秒; ④ ▲
8
(3)用上面测量的量及补上的测量量表示一昼夜浪费水的质量 ▲ ; (4)小科的爸爸看到小科计算出来的浪费的水量,也吓了一跳,于是马上把水龙头修好了。其实在资源保护上,我们中学生虽然不能作为主力军,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做出一些贡献的。请你说说,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节约用水外,我们还能为保护资源做些什么?
▲ 32.(8分)快过年了,很多农家开始烧制上好的农家白酒。制酒主要有以下两个过程:发酵和蒸馏。 (1)发酵的过程:酵母分解糖,产物之一是酒精。发酵过程属于 ▲ 。(填“物理变化”或“化
学变化”)。
(2)蒸馏过程如图所示,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3)酿造出的白酒度数很高,一般不宜饮用,需适量水勾对(混合)后才能出售。有关行业规白酒的“度数”是指气温在20℃时,100毫升所含酒精的毫升数,即酒精的体积分数;比如白酒是指气温在20℃时,100毫升酒中所含酒50毫升。该厂生产的每瓶装“500毫升、45度”酒,质量是多少?这种酒的密度约是多少?
水
要与定:酒中50度精为的白(ρ
=1.0×10千克/米 、ρ
33
酒精
=0.8×10千克/米)
33
33.(5分)小汽车和客车后面的玻璃上嵌有一些平行的线条,对此,小明认为是为了美观,小丽认为跟后边车辆射来的灯光有关,为此他们采访了汽车司机,没想到司机叔叔只知道它们是一整根金属线,通电可以发热,除此之外也不知道它有什么作用。结合冬天我们在教室里生活上的感受,你能帮他们解释吗?
▲
2015年下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上)
科学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9
题号 答案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62分)
16. 17.
18. 19.(1) (2) 20.
21. 22.(1) (2) (3)
23. 24. 25.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总分28分) 26. (1) (2) 27. (1) (2) (3)
28. (1) (2) (3) (4)
29. (1)
(2) (3)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总分25分) 30.(1)
10
(2) 31.(1)
(2) (3)
(4) 32. (1)
(2) (3) 33.
11
2015年下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上)
科学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11 C 2 A 12 A 3 D 13 D 4 B 14 D 5 B 15 C 6 B 7 A 8 A 9 D 10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62分)
16. 千米 毫升 千克 摄氏度 17. 地核 地壳
18. 体内有无脊椎骨 乌龟 、 锦鲤鱼 19.(1) 生殖 (2) 液泡 输导 20.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21. 亚欧 印度洋
迅速躲到结实的桌子底下 跑到室外空旷处 (合理即可) 22.(1) 0.007cm或0.07mm (2) 右 4.22 (3) 减小误差,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23. 放出 液化 扩散 压缩体积 化学性质 24. 清水 ③ ② ①④ ④⑤①
25. 等于 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细小的弯曲,水银柱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总分28分) 26. (1) A (2) D 27. (1) 5 (2) 雪水中融雪剂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就越大 (3) 选择颗粒饱满且大小相近的种子、选择不同的种子 28. (1) 水银 (2) 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温度计表面 (3) 96 98 (4)图略
12
29. (1) 继续往左盘添加大米直至天平平衡
(2) 偏大 偏小 (3) 1.67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总分25分)
30. (1)呈红色或暗红包颗粒或粉末;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无臭;耐光、耐热性强(写出1个
即可)
(2) 在阳光下暴晒不合理,用水浸泡合理。因为胭脂红色素易溶于水,耐热性强。 31.(1) 天平
(2)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和200滴水的质量为m克 (3) 86400(m-m0)/t克 (4) 合理即可 32.(1) 化学变化
(2) 先汽化后液化
(3) 455g 0.91g/cm 或 0.91X10 kg/m 33.冬天车内外温差大容易在后窗玻璃上形成雾或霜,金属线通电后使玻璃受热温度升高,雾或霜受热后变成气态。(三点写出即可得满分)
333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