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勤俭节约光荣 铺张浪费可耻

勤俭节约光荣 铺张浪费可耻

来源:吉趣旅游网


勤俭节约光荣 铺张浪费可耻

——节俭养德全民节约心得体会

广南县珠街镇中心学校:倪先艳

“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节俭节约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和价值追求,无论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少一些铺张浪费,更能获得“俭以养德”的精神富足;在社会活动中,每个人的身体力行,更能涵养崇俭抑奢的社会风尚;在国家发展中,倡导节俭对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尤为重要。一言以蔽之,开展全民节约行动的过程,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心的过程;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养成,会让节约行动获得更为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我们国家人口多,经济底子薄,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是典型的人口众多,地大物缺。坚持勤俭节约,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尽管我们国家的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四位,我们的“嫦娥一号”也探月成功,但我们国家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人均经济总量仍然很少。不要说与西方主要国家去比,就是和我们的亚洲近邻相比,我们国家也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当下,我们亟需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无论我们的经济怎样不断发展,财政收入怎样快速增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价值取向都不能改变。为了我们国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子孙万代的安康幸福,节俭发展,勤俭办事,必须成为我们全民的一种自觉行为。只有全民自觉地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勤俭办一切事情,坚持节俭发展,才能避免和尽可能地减少自然资源和一切社会资源的浪费,才能使经济社会的发展步入更加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产量超过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的所需;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所需。但我国的边远地区,还有大量的人群吃不饱,还有大量的人需要食物。由此可见,培养节约的社会风尚,迫在眉睫。要培养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就应该从我做起,

1

做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一、要做到“光盘”,培养不浪费食物的好习惯。日常生活中,不摆排场,不讲阔气,让我们每天享受的菜肴,吃完之后装菜的盘子如同可以播放的光盘一般光亮。要这样,并不难。我们尽量做到按人买菜、按食量做饭,剩饭、剩菜不浪费,翻热之后依然可以享用。

二、要做到衣着够用就行,培养爱美同时又不浪费的好行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我们要做到有节制。如果买了一件衣服,一双鞋子,仅仅只是不满意,穿过一次甚至不穿就直接束之高阁,就是一种严重的浪费。衣服鞋子,够用够漂亮就行,再好的名牌,也一样只能起个保暖作用,起个装饰作用。

三、要做到环保出行,养成节约能源的好习惯。不少现代人,出行已经有车代步,正如最近一个新车的广告,买瓶酱油,都要开车出去,这就是一种严重的浪费。我们应该从步行开始,走路可达的地方,就开动双脚,既锻炼了身体,又节约了能源,一举两得。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些令我们耳熟能详的格言警句,千秋传颂,深入人心。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家之宝,持家之技,兴业之基,治国之道。勤俭应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这是因为财富来之不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尤其是在今天,我们当常思财富来之不易;当常思每个公民都只有节俭的义务而无浪费财富与资源的权利;当常思节俭是为了更好更快的持续发展。节俭不但能节约和积累社会财富,节俭本身就是一种精神财富,节俭本身更是一种发展的力量。古人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传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动员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亿万人民必定能在共同的价值认同中,营造“节俭养德”的时代风尚。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