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设计之初级汉语语言项目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设计之初级汉语语言项目

来源:吉趣旅游网
初级汉语语言项目

初级汉语语言项目(400学时)

一.第一阶段

(1)基本语序:主语+谓语+宾语:我学习汉语。/ 我很忙。

(2)“是”字句(一):我是学生,我不是老师。

(3)“是”字句(二):这本书是我的。 / 这本书是新的。

(4)“有”字句:我有汉语书,没有英语书。

(5)形容词谓语句:我很忙,他不忙。

(6)动词谓语句:我学习汉语,不学习英语。

(7)名词谓语句:我北京人,他不是北京人。/ 现在八点十分,不是九点十分。

(8)主谓谓语句:我身体很好。/ 他学习很努力。

(9)双宾语动词谓语句:老师教我们汉语。/ 我问老师一个问题。

(10)用“吗”的疑问句:你是学生吗?/ 你忙吗?

(11)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不能用“吗”):他是谁?/ 这是什么书?/ 你去哪儿?

- 1 -

初级汉语语言项目

(12)正反疑问句:1。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去不去商店?/ 你忙不忙?

2.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词典?/ 你有词典没有?

(13)用“还是”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14)用“几”和“多少”的疑问句:你有几本书?/ 这本书多少钱?

(15)用“------,好吗?”提问:我们去商店,好吗?

(16)定语:1.的+名词: 这是我的书,那是王老师的书。(领属关系)

2.不用“的”:这是中文书。/ 他是汉语老师。(说明性质)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亲属或单位)

3. 数量词、指示代词作定语:他有一个中国朋友。/ 这本词典很好。/

(17)状语:1.副词作状语:我常去商店。

2.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我们努力(地)学习汉语。

3.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 我要多听多说。

4.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我在他那儿看电视。/

- 2 -

初级汉语语言项目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他一起去商店。/

(18)表示存在的“在”、“有”、“是”:

1.人 / 事物+在+处所:他在学校。/ 我的本子在老师那儿。

2.处所+有+人 / 事物:教室里有三个人。/ 教室前边有一个图书馆。

3.处所+是+人 / 事物:教室里是留学生。/ 教室前边是一个图书馆

(19)程度补语:动词+得 / 不 + 形容词

1.动词后没有宾语:他学汉语,他学得很好。你学得好不好?

2.动词后有宾语的三种形式:他学汉语学得很好。(重复动词)

汉语他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

他汉语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

(20)称数法:1。十进法 2。钱的计算

(21)年、月、日、星期、时的顺序

(22)能愿动词:想、要;会、能、可以;应该、必须

- 3 -

初级汉语语言项目

(23)方位词:上、下、里、外、前、后、左、右、东、西、南、北(边、面)

(24)量词:个、本、张、把、件、节、口、篇、位、些、公里;

元(块)、角(毛)、分; 点(钟)、刻、分

(25)连词:和、跟、或者、还是---- // 介词:在、从、跟、给、往、向、对

二.第二阶段

(1)动态助词“了”:动词+了(表示动作完成):

1.昨天我去了书店,他没有去书店。 (过去:动作已经完成)

2.明天我吃了早饭去书店。 (将来:动作1完成后将会出现动作2)

3.每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 (平时:动作1完成后出现动作2)

(2)语气助词“了”(一):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事情已经发生):

1.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2.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

(3)语气助词“了”(二):名词 / 形容词 / 句子+了(表示变化):

- 4 -

初级汉语语言项目

1.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2.他现在是大学生了,可以生活了。

(4)表示很快会发生:“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

1.要下雨了。/ 新年快到了。/ 汽车快要开了。

2.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国了。(“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

(5)动态助词“了”+ 数量词 + 语气助词“了”(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

1.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一年。

2.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现在不学了。// 我已经写了回信了。

(6)动态助词“着”:动词+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1.外边下着雨,刮着风。 (动作的持续)

2.教室里的窗开着,门关着。 (状态的持续)

(7)动态助词“过”:动词+过(表示过去的经历):

我去过日本,没有去过美国。/ 你去过北京没有?(正反问)

- 5 -

初级汉语语言项目

(8)表示动作的进行:“在、正、呢、在---呢、正(在)---呢、---着---呢”:

他在看书(呢)。/ 他正看书呢。/ 他看书呢。/ 外边(在/正)下着雨(呢)。

(9)连动句(有两个以上的动词):

昨天他去书店买了一本书。(“了”在最后一个动词的后面)

(10)兼语句:第一个动词是表示要求、命令的“请、让、叫”等:

A请 / 让 / 叫 B + 动词

我请他来。/ 老师让学生写作文。/ 爸爸叫儿子去买东西。

动词:懂、见、完、到、开、上、给、在、成

(11)结果补语:动词+<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1.这篇课文我看懂了,那篇课文我没看懂。(动词)

2.这个字我写对了,那个字我没写对。 (形容词)

(12)简单趋向补语:

- 6 -

初级汉语语言项目

由一个趋向动词充当:上、下、进、出、回、过、起、来、去。

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

1.宾语是处所词语:动词+处所词语+来 / 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 刚才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有两种形式:

* 表示完成:动词+来 / 去+事物词语。

昨天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

* 表示将来或要求:动词+事物词语+来 / 去。

明天去他家,我会带礼物去。// 客人已经来了,你快倒茶来!

(13)复合趋向补语: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

1.处所宾语应该在“来/去”前:他走回家去了。

2.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一般有两种形式:

他拿出来(了)一本书。// 他拿出(了)一本书来。

- 7 -

初级汉语语言项目

3.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他拿出书来(了)。

4.表示将来或要求:明天他会买回(一斤)米来。// 你拿出书来!

(14)可能补语(表示能力或可能):动词+得/不+结果补语 / 趋向补语:

1.这本书我看得懂 // 这个字我看不清楚 // 这个包放得下10本书吗?

2.他们明天回得来,我们明天回不来。

你病了,不能出去。(禁止) // 我知道,但是不能说出来。

比较<

外边在下大雨,我没有伞,出不去。// 我知道,但是说不出来。

(15)时量补语:动词+时量补语(动作持续多长时间):

1.持续性动词有三种形式:我学汉语学了一年。 (重复动词)

我学了一年(的)汉语。(动词+时间+宾语)

汉语≒我学了一年。 (宾语提前)

2.非持续性动词的形式: 他离开中国一年了。 (动词+宾语+时间)

- 8 -

初级汉语语言项目

3.宾语是人称代词的形式:我等他等了十分钟。/ 我等了他十分钟。

4.副词或能愿动词在重复的动词前:我学汉语只(要)学一年。

(16)动量补语:动词+动量词“次、遍、下---”:

1.动词+动量词+事物宾语:我看了一次电影。/ 他看了一遍课文。

2.动词+人称代词宾语+动量词:昨天,我找了他三次。

(17)用“比”字句表示比较:

1.A比B+形容词:我比他高。/ 我不比他高。

2.A比B更 / 还+形容词 / 心理、认知类动词(喜欢、觉得、认识---):

我很高,他比我更 / 还高。

我喜欢锻炼,他比我更 / 还喜欢锻炼。

3.A比B+形容词+数量 // 一点/一些 // 得多/多了:

我比他高五公分 //一点/一些 //得多/多了。

4.A比B早 / 晚 // 多 / 少+动词+数量:

- 9 -

初级汉语语言项目

我比他早来五分钟。/ 我比他多学了三篇课文。

5.A比B+动词+程度补语,有两种形式:

我比他来得早(一点/一些 //得多/多了)。

我来得比他早(一点/一些 //得多/多了)。

(18)用“A跟B(不)一样+(形容词)”表示比较:我跟他(不)一样高。

(19)用“A有(没有)B这么/那么+形容词”表示比较:

他有我这么高。/ 我没有他(那么)高。

(20)“把”字句:

1.形式:主语+把+宾语(受事)+动词+其他成分

2.语义(致使):说明移动、变化、产生的结果

例:我关了门——我把门关了。

3.动词+“了”、“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宾语”等,不能用可能补语。

我把门关了。/ 我把作业做完了。/ 你把箱子拿上来。/ 你把这本书给他。

- 10 -

初级汉语语言项目

4.宾语一般是确指的、双方都知道的:你把这本书(*一本书)给他。

5.能愿动词 / 否定词 / 时间副词在“把”的前边:

我要(没)(已经)把这本书给他。

6.动词后有结果补语“在、到、给、成、作”,一般要用“把”字句:

我把汽车停在学校门口。/ 我把汽车停到学校门口。/ 我把书还给老师。

我把这本英文书翻译成中文。/ 王老师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

(21)被动句:

1.“被”字句:主语(受事)+被 / 让 / 叫 +宾语(施事)+动词+其他成分

我的词典被(他)借走了。 (有时施事可以不出现)

我的词典被人借走了。 (有时用“人”,表示不易或无法说明的施事者)

2.意义上的被动句(无标志):

信写好了。// 练习做完了。

(22)存现句:处所+动词+名词

- 11 -

初级汉语语言项目

1.表示存在:墙上有(挂着)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

(23)结构助词“的”(二)作定语:动词 / 动词词组 / 主谓词组+的+名词:

这是我买的书。 / 看电影的人很多。 / 这是我们学习的教室。

(24)结构助词“地”:

1.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一般要用“地”:他高兴地说:“小王要来北京了。”

2.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一般不用“地”:你快走!

3.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们很认真地学习。

(25)“是---的”(一):

强调已经发生的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他是昨天来的。 / 他是从北京来的。 / 他是坐飞机来的。

(26)动词重叠:

- 12 -

初级汉语语言项目

1.形式:单音节:AA 双音节:ABAB

2.语义:短时、尝试、反复、轻松

3.还没有发生,单音节动词之间可用“一”:这个问题,我要想(一)想。

4.已经发生,单 / 双音节动词之间要用“了”:这个问题,我昨天想了想。

5.双音节动词之间不能用“一”:这个问题,我们要研究(*一)研究。

6.表示“正在”的意思,动词不能重叠:他正在听(*听听)音乐。

(27)形容词重叠:

1.单音节:AA // 双音节:ABAB

2.双音节形容词重叠作状语,后边常用“地”:你应该认认真真地学习。

3.单音节形容词重叠作状语,“地”可有可无:你慢慢(地)说。

4.重叠的形容词前不能用“很”:他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很干干净净)。

5.单 /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作定语,或单独作谓语,后边要用“的”:

一双大大的眼睛 / 一本干干净净的书 / 他的脸红红的 /他们都高高兴兴的。

- 13 -

初级汉语语言项目

(28)名词重叠:我年年都来中国。// 家家都有电视机。

(29)量词重叠:个个学生都很努力。// 他次次都骑自行车来。

(30)数量词重叠:

1.ABAB(表示方式):老师把生词一个一个写在黑板上。

2.一BB(表示很多):一辆辆汽车开过去。

(31)指示代词“每”:

1.常用“每---都---”的说法:我每天都锻炼。

2.“每”+量词+名词(人、家、年、月、日、天等除外):每个学校 / 每张纸

(32)序数:第一 / 第二次 / 第十课 / 第六教学大楼

(33)概数:

1.相邻的数目:我有三、四本词典。

2.用“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他有几十本词典。

3.用“多”表示不确定的零数: 数词后是“0”:---多+量词:三十多斤

- 14 -

初级汉语语言项目

数词是“1~9”:---量词+多:三斤多

(34)分数和百分数:二分之一 // 百分之八十

(35)倍数:三的五倍是十五 // 十五是三的五倍 (一倍、两倍)

(36)“就”和“才”的区别:

1.“就”表示早、快:学校八点钟上课,他七点半就来了。

2.“才”表示晚、慢:学校八点钟上课,他八点半才来。

(37)“又”和“再”的区别:

1.表示“过去”重复用“又”:他前天来了,昨天又来了。

2,表示“将来”重复用“再”:今天我来了,明天我要再来。(还要来)

3.表示“有规律”地重复:明天又是星期天了。// 明天他又要来。

(38)副词“就”强调正是如此:

A:你是王华吗?B:我就是。 // A:你住在哪儿?B:我就住在这个宾馆。

(39)“有一点儿”和“一点儿”的区别:

- 15 -

初级汉语语言项目

1.有一点儿+形容词(有“不如意”的意思):这本书很好,可是有一点儿贵。

2.有一点儿+动词:他们想去公园,我也有一点儿想去。

3.动词+一点儿(宾语):明天我要去商店买一点儿东西。

4.形容词+一点儿(比较):昨天20度,今天冷一点儿。

(40)一A比一A + 形容词/动词: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 他一次比一次说得好。

(41)“从---起”和“从---到---”,表示时间或地点:

1.从今天起,我们学习第十课。// 从下一站起,还有两站就是上海图书馆。

2.从六月到八月是夏天。// 从这儿到那儿很远。

(42)越---越---:

1.同一个主语:风越刮越大。

2.主语不同: 老师越说,我越不明白。

(43)越来越---:

1.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

- 16 -

初级汉语语言项目

2.我越来越喜欢音乐了。(心理、认知类动词)

(44)一---就---(第一个动作发生后,第二个动作马上发生):

1.同一个主语:我一下课就回家。

2.主语不同: 老师一说,我就明白了。

(45)除了---以外:

1.表示加合:他除了学汉语以外,还学英语。/ 除了他以外,我们也去过北京。

2.表示排除:除了他以外,我们都去过北京。

(46)量词:包、杯、倍、遍、层、场、次、袋、度、封、辆、米、亩、匹、片、瓶、

圈、台、条、下(儿)、只、种、座

(47)复句: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一---就--- 如果---就-- 不但---而且---

- 1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