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6 小数加减法 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6 小数加减法 沪教版

来源:吉趣旅游网
小数减法

教学内容:四年级第二学期41页 教材分析:

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并能正确进行整数的四则计算。在此基础上,教材安排学生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因此学生对于小数加减计算并不陌生,计算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上。教师只要紧紧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他们将整数加法的知识迁移到小数加法中,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亲生经历计算方法的获得过程,培养他们的算法思维。而小数减法在学生学习了小数加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后的再一次知识迁移。因此,本节课将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比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的题作为难点来着重解决,力图将有限的教学时间用在刀刃上,帮组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加法的计算,理解了“小数点对齐”的道理,而小数减法与小数加法在算理算法上是相通的,因此学生对于小数减法不感到陌生,计算的重点和关键主要集中在被减数小数部分位数比减数小数部分位数少的题目上。 教学目标:

1、 理解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小数减法。 2、 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计算方法的获得过程,培养算法思维。 3、 通过估算,验算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加法),请大家做两题,练一练。 出示:76.8+26.32= 7.68+26.32

核对,反馈。

师:谁能说说在计算小数加法是应注意什么? 生: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最后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部分末尾有“0”把“0”去掉。

师:讲得真好。上节课,我们通过小丁丁和小胖的掷球比赛,学习了小数加法。今天,我们来看看,在女子掷球比赛中,小亚和小巧又会有怎样的成绩呢? 二、学习新知 1、出示成绩表

小亚 前掷( ) 后掷 6.17米 总成绩 11.4米 小巧 前掷 4.9米 后掷( ) 总成绩 11米 师:从表中你看懂了什么?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自由发言)

(根据主题图,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师:我们先来算小亚的前掷成绩,谁来列式? 根据生说列式:11.4-6.17= 师:这是道什么题? 生:小数减法

师:对,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小数减法”。(板书课题) 2、师:你能用竖式进行计算吗? 生:能

师:看一看,想一想,有没有困难,有困难可以先提出,我们一起来解决。

那就请你们试着算一算。(学生尝试练习,老师巡视,收集不同的情况)

3、反馈学生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着重让学生评析)师生共同完成板书计算过程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想的。 生: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师板书)

生:我发现小数部分的位数不同,在11.4的末尾不上一个“0” 师:你根据什么在这里补“0”

生: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部分的末尾补“0”小数的大小不变。 生:然后就按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大家一起算)

板书: 11.40 - 6.17 5.23

师:讲得真好,请你们把想法互相说一说。(同桌互说计算过程)

4、师:我们已经算出了小亚的前掷成绩,那小巧的后掷成绩又是多少呢,请你来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反馈。 11-4.9=6.1 11.0 - 4.9 6.1

师:为什么在竖式中将“11”改写成“11.0”?

生:11是整数,4.9是小数,为了让小数点对齐,我们把11改写成11.0再进行计算。

(通过尝试计算熟练计算方法;小组合作,尝试解决,自寻计算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5、师生共同小结:计算小数减法时,先把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如果小数部分位数不同就补“0”,再按整数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运用

1、师:我们掌握了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看看谁能正确计算三道题。课本38页列竖式计算 91.76-72.47= 110-90.6= 35.4-34.55= 反馈,注意学生中错例的分析,重点找出错误原因。

师:第3题中个位、十位计算后都是0,为什么个位上要写,而十位上的0却不写?

2、师: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可是在练习时经常会发生一些小小的错误,你有什么好办法来避免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对呀,计算后自觉进行验算,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习题,也可以对自己进行良好的评价,下面就请你们再计算两题,并且验算,看看能不能全班通过。

36.54-17.726= 200-99.21= 集体核对,错题找原因。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和学习方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养成学习——总结的良好习惯。)

师:讲得真好,的确只要大家在计算时认真抄写,仔细算好每一步,相信一定能提高计算正确率。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谁能又对又好的完成独立练习。(练习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