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放线→沟槽开挖→旧河道结构拆除→基底加固→盖板涵底板混凝土浇筑→砌筑边墙→盖板吊装→土方回填。
7.2.2施工要求
①.测量放线根据施工设计图给定的位置进行方沟的定位方线,给出方沟中线和上下槽口线。
②.沟槽开挖沟槽采用一步大开槽,沟槽边坡按1∶0.75放坡,以保证施工安全。在没有现状地下管线地段,采用反铲挖掘机挖土,人工配合清底及修整边坡进行,有地下地下管线的地段,使用物探及探坑的手段确定管线位置,在接近管线位置采用人工开挖,在机械挖槽时由于机械不可能将槽底按规定高程整平,为避免超挖,机械开挖到设计槽底时保留20cm左右土层,采用人工清底,并及时测量槽底高程和方沟中线。当下部工序不能与本工序连续进行时沟槽应留20cm左右的土层不挖,待下步工序时再挖。
具体情况见《图7.2-1:盖板涵段开槽图》。
③.旧河道结构拆除用挖掘机清除盖板河盖板以上的泥土,使河道结构完全暴露;如果旧沟顶板为混凝土现浇结构,采用液压锤将盖板破碎,配合人工机械清运河道淤泥及渣土,若为预制板结构,采用挖掘机直接整体装入车中。若淤泥较多,为防止遗洒,应在淤泥内掺入渣土后再装车。用液压锤将盖板河两边边墙及混凝土底板破碎;配合人工机械清运渣土。
④.基底加固基底遇土质情况不好时,可用挖除换填或机械夯实的方法来提高土体的承载力,要求承载力>150kpa.⑤.盖板涵底板现浇10cm厚的现浇C10砼垫层,高度由10cm方木来控制,当垫层强度达到75%时,在底板弹线,绑扎钢筋,支立侧模,现浇C20砼。浇筑时,要一端向另一端进行,用振捣器振捣密实。
⑥.两侧砖墙为M10水泥砂浆砌筑MU10,墙内1∶2水泥砂浆抹面,厚度1.5cm,墙外皮用1∶2.5水泥砂浆抹面至底板以上50cm,厚度2cm.施工时,灰浆饱满,不得有游丁走缝。当砌墙高度超过1.5m时,要采取支顶措施,防止墙面位移。
⑦当墙内沙浆抹面完成后,吊装C20钢筋砼预制盖板,盖板底座为1.5cm厚M10水泥砂浆,盖板与砖墙之间用M10水泥砂浆抹三角,盖板相接间隙用M10水泥砂浆灌严抹平。
⑧土方回填外侧墙面沙浆面层施工完成后,进行土方回填。回填时,两侧回填应同时进行,其高差不得大于50cm.回填土粒径不得大于10cm,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等。用蛙式打夯机分层(每层20cm)夯实,回填土的密实度应大于90%。
7.3明渠段施工
7.3.1本工程中明渠分为两段,第一段从桩号0+000~桩号0+220.11,第二段从桩号0+240.11~桩号0+493.17,总长为473.17m.明渠常水位为42.00,断面宽度为12m,第一段明渠河道纵坡为2.41%,河底宽度为3.5m,两侧挡墙高度为变高,第二段明渠河道纵坡为2.37%,河底宽度为4~2.2m,两侧挡墙高度为1.10m. 7.3.2施工工艺流程为:
测量放线→沟槽开挖→旧河道结构拆除→基底加固→挡墙基础施工→河床施工→挡墙施工→土方回填。
7.3.3施工要求
①.测量放线按设计要求将河槽挡墙外轮廓线测放标出,为土方施工作准备。
②.沟槽开挖河槽底宽按设计河床外轮廓线进行土方开挖,两侧放坡按1:0.75考虑。具体见《图7.3-1:明渠段开槽图》。
旧方沟结构凿除方法见盖板涵施工。为避免超挖,机械开挖到设计槽底时保留20cm左右土层,采用人工清底,并及时测量槽底高程和方沟中线。
帖子31 华族币-232 枚 推广业绩0 (获币数)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6#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6-11-17 08:29 只看该作者当下部工序不能与本工序连续进行时沟槽应留20cm左右的土层不挖,待下步工序时再挖。
③.挡墙基础施工挡墙基础为现浇C15砼基础,抗渗等级为W4,抗冻等级为F100,基础下为天然砂砾料垫层。当砂砾垫层施工完成后,支立钢模板,外用方木斜撑支顶牢固,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6~22,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按规范要求进行洒水养护。
④.河道施工河道基底加固平整后,满铺4cm厚的聚苯板,聚苯板上面再铺设一层0.4mm厚的复合土工膜,复合土工膜粘接牢固,,粘接头要错缝50%,经试验合格不漏水后进行下道工序。复合土工膜上用200厚M8水泥砂浆砌筑护坡、护底大卵石,M10勾缝,要求石块体积均匀无风化,大卵石摆放要讲究美观。
施工时要采用后退方式施工,在勾缝时要采取措施,保证已铺设的河卵石不被踩踏松动。
⑤.挡墙施工挡墙材料采用细粒花岗岩,M8水泥砂浆砌筑,M10勾缝。挡墙迎土侧后背紧贴一层4cm厚的聚苯板,防止河道往外渗水,聚苯板与土体之间填满20cm厚的天然砂砾料,挡墙中部设置一φ50mm的塑料排水管,挡墙每9米设一道伸缩缝。要求砂浆要饱满、灰缝均匀,不得有通缝。
⑥土方回填挡墙回填素土分层(每层20cm)夯实,分段回填压实时,相邻段的接茬应呈阶梯形,且不得漏夯,密实度应大于90%。
7.4过路方涵段施工
7.4.1菖蒲河横穿南池子大街段,采取现浇砼方涵结构。方涵断面尺寸为3.5×2m,长20m,方涵内净空的底面高程从39.93变化到39.90,纵坡为0.15%。混凝土标号为C25,F150,W6. 7.4.2施工流程测量放线→沟槽开挖→旧河道结构拆除→地基处理→方涵底板施工→方涵边墙、顶板施工→两侧挡墙施工→土方回填。
①测量放线在方涵两侧测放出方涵中线及两侧底板边坡线,为人工开挖做好准备。
②.沟槽开挖由于该段位于南池子大街下面,为保证临时重桥架设方便和安全使用,采用人工在两侧开挖,开挖坡度按1∶0.2控制,采用土钉墙支护。
旧河道结构拆除同盖板涵段施工。
③ 基底加固方涵和挡墙下地基遇淤泥、杂土等须挖除换填,要求承载力>150kpa.④方涵底板施工方涵底板下部为10cm厚的C10砼垫层和30cm厚的天然砂砾料垫层。
底板施工长度为10m一段,在底板梗斜以上10cm处留置水平施工缝,变形缝位置设按设计要求放置止水带。
当垫层施工完成后,测量弹线,确定钢筋位置,绑扎底板钢筋(边墙钢筋要甩出),支立外模板,用方木斜撑支顶牢固,浇筑底板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6~22,砼浇注采用溜槽方式,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浇注时由一端向另一端连续浇注,表面用杠尺刮平并用抹子压实抹光,按规范要求进行洒水养护。
⑤.方涵边墙、顶板施工施工缝处设一遇水膨胀胶条,保证结构不漏水。
绑扎边墙钢筋后,支立边顶模板,然后绑扎顶板钢筋,在变形缝位置放置止水带。边顶模板采用市政大钢模,模板拼装必须达到表面平整,接缝严密的要求。内支撑采用满堂红脚手架支撑,φ48钢管和穿墙螺栓支撑加固,边墙外皮与边坡之间加设斜撑,见《图8.3-1:过路方涵段边坡支护》。
浇注边墙和顶板砼时,注意两侧边墙对称浇注,以防结构偏离中线位置。边墙在浇注36小时后方可拆模,并加强保护,防止边角破损。顶板拆模时,砼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
⑥.挡墙施工挡墙结构为C15,F100,W4素混凝土。
施工时注意模板表面涂刷水质脱模剂,保证墙面垂直平整。
⑦.土方回填该段施工时,除按照规范要求施工外,要注意保护好各种管线,防止出现位移、毁损。
7.5钢管直埋段施工
7.5.1本工程最后一段为钢管直埋,公称直径2200,壁厚12毫米。
7.5.2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沟槽开挖→旧河道结构拆除→基底处理→砂砾垫层施工→下管→焊接→防腐→土方回填。
7.5.3施工要求
①.沟槽开挖形式见《图7.5-1:钢管直埋段开槽图》。
旧河道结构拆除方法见盖板涵施工。
②.地基处理方法见盖板涵段施工。
③垫层施工采用人工摊铺砂砾料垫层,要求平整,砂砾中不得有大的石块。
④.下管下导管前,先校核槽底高程,确认准确无误后,选用合适的吊装设备把各段钢管吊放至正确位置。
⑤.焊接将各段钢管互相焊连起来,要求各接口角度、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焊缝严密,不漏水。
⑥.防腐按设计施工图进行防腐处理。
⑦土方回填同盖板涵段施工。
7.6闸门井、接头井施工蝶阀井断面尺寸为6×3.6m,井壁和底板为现浇的C25砼,F150,W6,井盖板为预制砼盖板+钢盖板,内设一φ50cm的集水井。蝶阀井与明渠段之间设一排污栅和修检门槽,钢管涵终点设一连接井与现状暗沟相通。钢套管按《给排水标准图集》S3制作,材料为A3钢。
7.6.1施工流程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地基处理→垫层施工→蝶阀井、连接井底板施工→边墙施工→闸阀安装→盖板吊装→土方回填。
7.6.2施工要求
(1)闸门井开槽要结合挡墙和钢管涵施工一同考虑,具体见《图7.6-5:闸门井开槽图》。
(2)闸门井底板和挡墙底板一同施工;
(3)边墙钢筋绑扎完成后,予埋钢套筒,内外支立市政钢模,用穿墙螺栓加固,内支撑为排架结构,外支撑用方木斜撑支顶牢固。
(4)连接井顶板施工考虑用吊模法施工。
(5)混凝土浇筑见过路段方涵施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