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道绿化设计说明
一、 工程概况。
杭金衢高速公路起点为K88+160终点为K188+380,全长100.22公里,横贯浦江、义乌、金东区、婺城区、兰溪5个县市。北起浦江连接绍兴市,西止兰溪接壤衢州市。金丽温高速公路起点K0+000终点K64+645公里,经过金东区、武义县、永康市。沿途经过3个县市区,起于金东区境内,北接杭金衢,南通丽水市。其间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有高山横亘丘陵蜿蜒起伏,也有河道纵横交错水塘棋布,地表有岩层、丘陵黄粘土,水稻壤土、水塘河流、湿地各种复杂多变的地貌。根据两条高速公路沿线地貌周围自然环境及景观,设计两条宽度两边各为5-20米的绿色走廊。 二、 设计的依据
1、 建设单位提供公路地形平面图。 2、 国家园林绿化法规及规范。 3、 国家林业相关政策法规。 4、 浙江省公路绿化验收规范及标准。 三、 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
结合公路自身特点,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周边自然环境,建设科学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通过植物造景创造优美人文景观,以人为本,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有机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设计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生态性原则。
绿色通道是以植物为主体的建造工程,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是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是关系到绿色通道能否发挥其应有效益的物质基础。因地制宜,适地适生,植物群落结构稳定协调,使生态效益最大化。在与其他效益相矛盾时必须优先服从于生态要求及需要。 2、 景观性原则
景观是生态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和体现,充分利用植物自身的美融合周边自然环境进行植物造景,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绿化景观。同时根据植物的动态变化,把握景观动态性。四时又有植物的季相变化。 3、植物多样性原则
植物多样性是生态性的前提。植物种群的单一,生态上是贫乏的,在景观上是单调的。强调植物条样性,注重乔、灌、草的合理配置,摸拟再生自然生态系统,构筑稳定、协调的植物群体。 4、 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一方面要考虑造价。尽量以最小的造价投资获取最大的效益。另一方面建设植物群体时结合考虑植物本身的生产经济价值。第三方面十分注意植物群落建设及维护的成本控制。 5、 以人为本、以路为重原则
绿色通道建设一切活动,人是主体,不能一人对环境综合需求的生态准则相背离。加外绿色通道的建设是以道路为中心,紧紧围绕道路的综合效益的发挥,不能与高速公路的要求相抵触。
四、 植物材料的选择特点
1、 乡土:乡土化不但适应性强,也比较经济实惠。 2、 经济:选择速生丰产、价格低廉植物。
3、 抗逆:根据公路绿化实际情况,选择抗旱、耐涝、抗寒、抗热、抗
病虫、抗台风植物。
4、 优美:外形姿态优美、四时季相变化的植物。 五、 绿化景观设计基本思路
1、 根据公路绿化特点。绿色通道外侧用高大乔木列植,由外向内、从
高到矮,乔木到灌木,内侧多种花灌木,形成“U”形。这样设计道路视野开阔,又起到公路防护林作用。
2、 绿色通道绿地规划。块、带结合,几何图形点面搭配,不仅有色彩
的跳跃,又流畅的曲线,创造活泼生动的景观空间。
3、 因地制宜,适地适生。选择姿态优美,色彩和谐的植物组配,同时
考虑其景观动态变化,植物选择共18科21种。开阔地植物选择:乔木:意杨、湿地松、杜英、银杏、香樟;小乔木和灌木:红叶李、荚竹桃、伞房决明、海桐、竹子;草本:美人蕉、香根草。坡地植物选择:乔木:合欢、湿地松、大叶女贞;小乔木和灌木:紫薇、火棘、海桐、黄馨;草本:香根草。湿地植物选择:乔木:杨柳、枫杨、水杉;灌木:芦苇;草本:美人蕉。
4、 城市入城口金东区段。用红黄美人蕉组色块嵌入金华佛手、火腿人
文图案,展现鲜明的地方特色。加植银杏竹子,景观生态更现丰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