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目的
明确混凝土养护工艺、操作要点和质量标准,规范和指导混凝土养护作业。 二、 编制依据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 《通桥(2008)2322A-Ⅱ》、《通桥(2008)2322A-Ⅴ》 三、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邹城制梁场混凝土养护作业。
四、 混凝土养护工艺及及质量控制要点 1 混凝土养护基本要求
1.1 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用塑料薄膜进行紧密覆盖,尽量减少暴露时间,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暴露面混凝土初凝前,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此时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1.2 混凝土的养护分蒸汽养护和自然养护两种,工期不紧时,日最低气温低于10℃时用蒸气养护,大于10℃用自然养护。
1.3梁体混凝土采用遮盖棚布蒸养法,即蒸气养护,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共四个阶段。 静停时间为:4~6小时;(静停时间从梁体混凝土全部灌注完毕后起算,同时考虑混凝土的实际初凝时间),静停时间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5 0C。升温速度不宜超过每小时10°C。恒温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0C,最大不得超过650C。恒温温度控制在45~50°C之间,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拆模强度方可拆模,并结束恒温时间,开始降温。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00C。拆模时梁体表
- 1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邹城制梁场 面温度与自然环境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1.4 在养护过程中,从给气以后每小时查温一次并做好记录。同时注意调整温度。
1.5 蒸汽养护设备经常检查。送汽管道及阀门不得有堵塞、漏汽现象,喷汽孔不得堵塞。 2、 自然养护技术要求
2.1自然养护,采用专人定时洒水养护。
2.2混凝土初次收浆抹面完成后,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用塑料薄膜进行紧密覆盖,尽量减少暴露时间,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暴露面保护层混凝土初凝前,卷起覆盖物,再次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覆盖塑料布。
2.3混凝土接近终凝时将塑料布卷起,换盖养护毯(用白色土工布,不得用褪色的土工布污染桥面),再将养护毯浇水充分湿润,然后覆盖塑料布,进入保温保湿养护阶段。
2.4混凝土在升温阶段和表层混凝土温度较高时,严禁洒凉水养护。 2.5洒水次数以混凝土表面湿润状态为度。白天一般以1—2小时一次,晚上4小时一次。混凝土温度降至小于养护水温加10℃以下时,进入洒水养护阶段。
2.6洒水养护的时间:当梁进行早期张拉移出制梁台座后,必须继续对桥面混凝土洒水养护至规定时间,梁体侧面涂刷混凝土养护液。
不同混凝土潮湿养护的最低期限
大气潮湿(50%<RH<大气干燥(RH<50%),有风,混凝土类型 水胶比 75%),无风,无阳光直射 或阳光直射 日平均气温潮湿养护日平均气温 潮湿养护期限 T(℃) 期限(d) T(℃) (d) - 2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邹城制梁场 胶凝材料中掺有矿物掺<0.45 合料 5≤T<10 10≤T<20 20≤T 14 10 7 5≤T<10 10≤T<20 20≤T 21 14 10 注: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宜小于28d。
2.7凡是有模板的部位拆掉模板后立即喷涂养护剂两遍。拟采用聚合物改性水玻璃养护剂。相比其它养护剂,该养护剂除了能够达到保水的目的外还不会对混凝土表面形成污染,不会影响混凝土表面的后期装饰。
喷养护剂程序:结合规范要求根据我场实际,喷养护剂分三个阶段。 a、拆端模后梁端部喷两遍。 b、内模拖出后箱内喷两遍。
c、箱梁吊出后梁体底部、腹板外侧、翼板下部喷两遍。 2.8在对梁体进行洒水养护的同时,对随梁养护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洒水养护,使试件与梁体混凝土强度同步增长。 2.9梁体养护用水与拌制梁体混凝土用水相同。 2.10当气温在+10℃以下时,不得采用自然养护。 2.11梁体封锚混凝土用湿麻袋覆盖洒水养护不少于7天。 2.12混凝土养护阶段对混凝土的暴露表面作好充分的覆盖工作,同时用与环境温度基本相同的水进行养护,确保拆模前混凝土表层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小于15℃,以避免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纹。 2.13模板拆除后,立即用混凝土养护液对没有被养护毯覆盖的箱梁混凝土外露面进行涂刷,以免产生裂缝。 3 蒸气养护技术要求
3.1使用2台4t/h蒸汽锅炉,采用蒸汽养护混凝土。 3.2自制蒸养棚,使之完全覆盖制梁台座,要求封闭良好,。 3.3检查供汽系统的各个部位,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包括锅炉、管道、阀门等设施,泄尽冷凝水,升火暖管已热,关闭泄水管,方可开
- 3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邹城制梁场 炉供汽。
3.4蒸汽养护工艺流程图如下页图1。
3.5混凝土灌注完后,立即用自制蒸养棚覆盖,覆盖完后,作第一次温度记录。并使棚内保持不低于5℃, 让混凝土静停4h~6h。 3.6混凝土静停期内安设测温计 3.7打开蒸养管道,排出冷凝水
恒温
自然养护 降温 以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温度升温 静停 蒸汽养护准备 图1 蒸汽养护工艺流程图 3.8升温阶段
升温阶段就是由混凝土原始温度上升到养护温度的阶段。这一阶段温度的不能上升过快,否则会使混凝土表面因体积膨胀太快而产生裂缝,温度由静停期升至规定的恒温阶段为升温期。升温速度不得大于10℃/h。 3.9恒温阶段
恒温阶段是混凝土强度增长最快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恒温时间为16h~20h(如气温太低,可适当延长恒温时间,具体根据强度试验确定)。恒温加热阶段要保持90%~100%的相对湿度。梁体表面混凝土温度不
- 4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邹城制梁场 得超过45℃,梁体芯部混凝土温度不得超过60℃,最高不得超过65℃。 3.10停止供气(降温阶段)
按预定恒温时间,取出随梁养护的混凝土检查试件,经试验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脱模强度后(设计没有要求时按设计强度的50%控制),停止供汽降温,进入降温阶段。如检查试件达不到设计要求的脱模强度,则继续延长恒温时间进行,直至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后方能降温。这一阶段如果降温过快,混凝土表面会产生裂缝,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降温速度不大于10℃/h。
各阶段温度控制要求表
序号 1 阶段 静停 说明 养护罩内温度保持在5℃以上 梁体混凝土在灌注完成4h后开始通蒸汽加温,升温2 升温 速度平均每小时在5℃~10℃。升温速度应视环境温度而定,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每小时升温5℃,当环境温度高于15℃时,每小时升温8℃~10℃ 3 恒温 恒温约24小时左右,养护温度不超过45℃,梁体芯部混凝土温度应控制在60℃以内 降温速度在每小时8℃~10℃,在升、恒、降温过程4 降温 中,梁体混凝土芯部、表面、环境温度差异均不超过15℃ 3.11拆除蒸养棚架
降温至接近环境温度或梁体表层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超过15℃时,方可撤除保温设施和测试仪表,再拆除模板,并且按规范要求边拆边喷养护剂。 3.12测温点及测温孔设置
采用传感器埋入式测温,分别在跨中和桥梁支座处两个截面的中心和表层混凝土内的不同部位布设测温点。 3.13测温方法及要求
- 5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邹城制梁场 a、混凝土灌注完后,立即进行一次测温并做好记录。静停4h~6h后,以每小时不大于10℃进行升温,通汽以后根据自动记录测温仪测温记录,当发现混凝土蒸养温度、内外温差或升降温速率出现异常时,立即报告,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棚内温度达到40℃~45℃时,开始恒温,恒温控制在16h~20h,如气温较低,可适当延长恒温时间,恒温时间到后,以每小时不大于10℃降温,不能突然停气,防止棚内温度大幅下降,造成梁体混凝土因温差超标出现开裂现象。蒸养结束后,养护记录及时归档并送交监理工程师。
b、升温、降温时每0.5h测温1次,恒温每隔1小时测温1次,降温停气后,坚持测温记录,直至记录到拆出棚布。
c、蒸汽养护结束后,立即进入自然保湿和喷涂养护液,按本工艺6.2条自然养护作业。
3.14测温记录表如下所示。
测 温 记 录 表
梁 号: 台 位: 单位:℃ 部位 内端底侧侧侧侧侧侧底顶顶内芯端箱 头 板 板 板 板 板 板 板 板 板 板 箱 部 头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环温 表号 1 时间 施工单位: 施工负责人: 记录人: 日期: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邹城制梁场技术部
二○○八年七月
- 6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