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来源:吉趣旅游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01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缥碧(piǎo) .急湍(tuān) .轩邈(miǎo) .

横柯(kē) .

B.城郭(guō) .空旷(kuàng) .幽绝(yōu) .

纤云(xiān) .

C.十仞(rèn) .目眩(xuàn) .

属引(shǔ) .

瑶台(yáo) .

D.东皋(gāo) .徙倚(yǐ) .

驱犊(dú) .

采薇(wēi) .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清荣峻茂(茂盛) .

晓雾将歇(消散) .

B.欣然起行(走) .

虽乘奔御风(虽然) .

C.风烟俱净(全,都)

猛浪若奔(好像) .

D.经纶世务者(筹划、治理) ..

在昼犹昏(好像) .

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4.下列对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C.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D.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5.下列作家、作品、朝代连线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至塞上》——岑参——唐

B.《渡荆门送别》——李白——唐

C.《水经注》——郦道元——北魏

D.《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

)(2分)

6.古诗文默写填空。(5分)

(1)《答谢中书书》中描写江南山水景物一天之中的美丽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下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记承天寺夜游》中表露作者旷达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描写长江出三峡、渡荆门,天开地阔、逼真如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班开展“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5分)

(1)【剪纸知识】

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1分)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

纸的素材。剪纸的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2)【剪纸欣赏】

请你仔细观察右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2分)

(3)【我看剪纸】

班里有些同学认为剪纸艺术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2分)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8~10题。(13分)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2)窥谷忘反 .

()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1)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0.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甲】文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乙】文的作者是南朝的吴均。

B.由【甲】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甲】文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

D.【甲】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6分)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

( )

(2)念无与为乐者 .

( )

(3)庭下如积水空明 ..

( )

12.翻译句子。(3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3.“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三)阅读《核舟记》,完成第14~16题。(14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其两膝相比者 .

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诎右臂支船 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1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雕刻品的神奇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三、写作(40分)

17.我们每个人都是家乡的儿子,家乡给了我们善良高尚的品格,给了我们博大丰富的胸怀。我们诞生在这片土地上,痛饮过这里明净的山泉,赤脚踩过山坡上带着露珠的草地,在茅屋里听过农夫的故事和神奇的传说,在家乡的怀抱里观看绚丽的朝霞。

读了这段文字,你一定会有所感触,会对家乡产生某种情感冲动。请选择家乡的一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搜集相关资料,以《家乡的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角度,体裁自定(诗歌除外),题目自拟。(3)不少于600字。

第三单元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C

【解析】C项“属”读zhǔ。

2.【答案】B

【解析】B项“虽”为“即使”之意。

3.【答案】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山峰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4.【答案】D

【解析】D项应为“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5.【答案】A

【解析】A项《使至塞上》的作者为王维。

6.【答案】(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7.【答案】(1)历史悠久、取材广泛、剪法多样。

(2)示例:(画面内容)一个胖小孩怀抱一条肥大的鱼,小孩身后两侧是荷叶与荷花。(寓意)连年有鱼(或:年年有鱼、喜庆有鱼)。

(3)示例一: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可取。剪纸是民族艺术,是中华瑰宝。它经历漫长的岁月发展到今天就说明了这一点。

示例二:我认为这种说法可取。剪纸太古老了,已经跟不上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很难融入新时代审美的因素,没必要发扬光大。

二、

8.【答案】(1)这里指飞奔的马

(2)同“返”,返回

9.【答案】(1)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尽是奇山异水,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10.【答案】B

【解析】B项应为《早发白帝城》的诗句。

11.【答案】(1)高兴地

(2)考虑,想到

(3)形容水的澄澈

12.【答案】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

13.【答案】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

14.【答案】(1)靠近。

(2)弯曲。

15.【答案】(1)(他)曾经赠给我一件桃核雕刻的核舟作品,(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2)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

16.要点:①用料体积小;②所刻事物繁多;③所刻之物形象传神(刻物情态毕现);④构思精巧。

三、

17.【写作提示】对于这道半命题作文题,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绘景抒情,都离不开家乡,都是因家乡而起,都是为家乡而作。对家乡的情感要真挚、深沉、自然、亲切,不能带有任何成分的虚假色彩。

写好这篇作文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选择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且有家乡特点的事物来作为寄情对象。二是不能记流水账,将自己所记得的、有印象的大大小小的人、事、物、景全都写进来,这就形成了材料的堆砌,失去了重点,不符合要求。

要写好这篇作文,立意要有时代气息,在构思上要别具一格、别出心裁,在形式上可跳出一般的写法,采用日记、书信、新闻报道、访谈录、古白话等形式来作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