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毕节烟叶品牌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毕节烟叶品牌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吉趣旅游网
中国烟草科学2009,30(2):26—30 毕节烟叶品牌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龙丽琴,朱贵川,祝朝东,刁朝强 (贵 t'l省烟草公司毕节地区公司,贵州毕节551700) 摘 要:烟叶是卷烟工业的重要原料,是烟叶主产区烟草商业企业的主要产品,是烟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如何在 适宜地区发展稳定的、质量均衡性高的、具有区域特征明显的优质品牌烟叶,是烟叶产区的首要任务。贵州省毕节地区是全 国烤烟主产区之一,如何充分发挥毕节的自然生态优势和地理经济优势,提高毕节烟叶质量,突出毕节山地烟叶特色,稳定 毕节烟叶市场份额,增强毕节烟叶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毕节烟草商业企业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烟叶;品牌;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5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19(2009)02.0026—05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Leaf Tobacco Brand in Bijie LONG Liqin,ZHU Guichuan,ZHU Chaodong,DIAO Chaoqiang (Bijie Branch of Guizhou Tobacco Corporation,Bijie,Guizhou 55 1 700,China) Abstract:Leaf tobacco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material of tabacco indusny,but the leading products of tobacco commodity,and the main economic source of farmers in tobacco production regions,where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brand leaf tobacco is impo ̄ant.Bijie in Guizhou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tobacco prducioon region in China,SO currently the primary task of cigarette commodity enteprrise in Bijie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eaf tobacco with specific mountainous character basing on het advantage of natural ecology and economy,and balance the local market share to promote the compet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Keywords:leaf tobacco;brand;sustainable development;s ̄ategy 品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者与市 场整合的重要手段:品牌,是企业和农户所生产产 叶进入卷烟大品牌配方,谋求长期合作,提高品牌 价位,整合市场营销 l。培养建立高素质的营销队 伍,在烟叶销售中,做到“正行风、公平作往来, 重合同、信誉通交易”,保护毕节烟叶品牌;培养 品的性能、质量、价值、诚信度的综合反映标志; 品牌是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结合,代表着产品的 竞争实力,品牌出效益l1]。因此,要把打造品牌和 拓展市场统一起来进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销 建立高素质的烟农队伍和生产服务队伍,在烟叶生 产收购过程中,做到“和谐共生,谋求共赢,服务 客户,追求卓越”,树立和稳定毕节烟叶品牌。 定产,在市场竞争中升华毕节烟叶品牌;制订可持 续发展的营销策略,搞好市场调查,进行市场细分, 把握市场准入机会;搞好烟叶基地规划,与各卷烟 1 毕节烟叶品牌可持续发展的有利 工业企业共同制订生产指标和技术方案,从育苗开 始,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要为工业负责,保证烟叶外 观质量和内在质量符合工业需求;研究烟叶产品与 企业发展周期,发挥主产烟区数量规模优势和区域 性特色优势,与重点卷烟工业企业联合,使毕节烟 条件 烟叶是毕节烟草商业企业发展的物资基础,烟 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任务 4】。 毕节地区是全国烤烟主产区之一,近l0年来,烤 作者简介:龙丽琴(1962一),女,农艺师,从事烟叶管理工作。电话:0857--8280020,E-mail:jych@163.com 收稿日期:2008.03—04 修回日期:2008—08.26 第2期 龙丽琴等:毕节烟叶品牌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27 烟种植面积70 ̄80万亩,烟叶产量l4O~185万担, 在生产经营实践中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实现 烟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烟草行 占贵州省烟叶常年产量的25%左右。为了实现烟叶 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充分保护和利用以下优 势。 业工商分设后,烟草商业企业内部加强了制度建设 和目标考核,分工明确,管理严密,有健全的生产 组织体系、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科学的质量保证 体系及和谐的市场营销体系,能够适应烟叶生产可 持续发展的需要。 1.1适宜的土壤气候和能源条件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正处在滇东高原 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最高海拔2 900.6 rn,最低海拔457 II1,垂直差异显著。土地总面积 26 853 km ,土壤以黄壤和黄棕壤为主,酸性至微 酸性:有效耕地面积1 425万亩,宜烟面积530万 亩,可满足三年一轮作的需要。属北亚热带温凉湿 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同季适中。各地多年平均日 照时数1 101.8~1 780.2 h,年平均温度l0.5~15.1℃, 大于和等于10℃的有效积温2 544.6~4 617.1℃,无 霜期205~297 d;各地年降水量848.6~1 394.4 rflii1, 70%左右的降水量集中在5-9月l3】。显著的立体气 候条件,能够生产不同香型的烟叶,可以满足卷烟 工业企业对不同质量风格烟叶的需求。区内煤炭资 源丰富,素有“西南煤海”之称,已探明保有储量 247亿多吨,占贵州省煤炭资源的48.8%,能够充 分满足烟叶烘烤对燃料的需要。 1.2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20 世纪80年代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期问,为根治毕 节人民贫困、生态恶化综合症,创造性地提出了建 立特别试验区的设想。经国务院批准,于1988年6 月9日建立了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 口控制”试验区。试验区建立近2O年来,全区85% 以上的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20%左右的农户步入 了小康;森林覆盖率由不足20%上升到30%,水土 流失发生面积减少了40%左右,流失量降低了60% 以上L5J;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以上降至l2‰左 右,部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从而,为 实现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社 会条件。 1.3扎实的烟叶生产组织管理基础 烤烟是毕节地区的经济支柱,与治穷脱贫、地 方财政收入高度相关,烟草企业与当地政府、烟农 结成了“和谐共生、谋求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并 1.4雄厚的烟叶基础设施 近几年来,全区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总体要 求,扎实推进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目前烟水配 套工程覆盖面达总面积的40%左右,公路已通全部 烟叶站点和基本烟区的村组。烟叶烤房不断进行革 新,淘汰工艺落后的烤房,已建成了一批工艺相对 先进的烤房。现已建成打叶复烤生产线2条,年打 叶复烤能力150万担以上。 1.5良好的市场优势 毕节地区所产烤烟风格独特,威宁自治县、赫 章县和毕节市、大方、纳雍5县所产烤烟大部分属 清香型。黔西、金沙、织金3县所产烤烟属中间香 型,能满足全国重点卷烟工业企业生产高中档卷烟 的主料烟叶和配料烟叶。近l0年来,烟叶销售市 场得到不断巩固和拓展,全区每年生产的140~170 万担烤烟基本实现产销平衡。 1.6外部环境提供的新机遇 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发展“大企业、大品牌、 大市场”的战略决策和“两个十多个”的目标开阔 了我们的眼界,拓宽了我们的思路。国家烟草专卖 局和省烟草专卖局的决策,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发 展机遇,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2毕节烟叶品牌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毕节地区虽然有烟叶生产得天独厚的资源优 势和良好的环境条件,但从建立烟叶生产良性循环 的生态经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来分析,仍然存 在一些制约因素。 2.1 自然灾害频繁,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毕节地区是自然灾害频发区,春季干旱、倒春 寒(伴有晚霜冻)、夏季洪涝、冰雹、伏旱、秋季 中国烟草科学 阴雨低温(伴有早霜冻)等,每年重复交替发生。 由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一旦灾情发生,往往造 成严重损失。 2.2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传统烤烟生产习惯堕性大 毕节地区在60多年的种烟历史中,生产水平 有很大提高,技术水平有很大进步,但基本上是在 传统生产方式上的改良,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加之大多数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思想守旧,接受 新事物、新政策、新技术比较缓慢,对传统生产方 式的依恋之情难以割舍,形成发展现代烟叶生产可 持续发展的堕性。同时,多年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 大田生产水平不平衡,带来烟叶质量风格的差异, 难以形成区域性特色突出的烟叶质量风格。 2.3烟草商业负债大,包袱重,发展后劲不足 虽然近几年消化了部分历史包袱,但由于多种 原因,历年烤烟生产购销积累下来的亏损额度仍然 较大,企业包袱沉重。扶持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 资金严重短缺,后劲不足。 2.4市场信息反馈不畅,给烤烟生产带来一定的盲 目性 由于烟农(包括部分烟草站点)接收的市场信 息来源单一,难以把握市场对烟叶数量和质量真实 的需求,生产与市场的结合有一定差距,影响烟叶 生产经营效益。 3毕节烟叶品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和措施 要实现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制定相应 的对策,采取扎实有力的措施,克服不利因素,趋 利治害,掌握主动,不断适应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 需要。烟叶的可持续发展,为烟草商业的可持续发 展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只有企业一方面积极 创建烟叶品牌,提高烟叶质量,满足工业需求,加 强客户服务,营造良好的烟叶市场环境;另一方面 积极探索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模式,以增加农民收入 为落脚点,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采 取配套综合措施,改造传统烟叶生产方式,提高资 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需求,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 烟叶品牌可持续发展。 3.1 创新机制,改变传统烟叶生产方式,发展现代 烟草农业 3.1.1 建立以村为单位的农民烟草专业合作社 其基本思路是农民将承包土地的使用权按市场价 格作为资本投入,烟草行业以扶持或现金出资,其 中烟草行业扶持投资后,其产权归村民委员会,由 村民委员会委托农民烟草专业合作社管理和使用, 投资各方按投资比例分配盈余,烟草行业将应分配 盈余的全部返还烟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机 制创新。这种“烟草行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组 织模式,烟草行业通过合作社规范农户的生产行 为,生产稳定的优质烟叶,降低交易成本,既可以 充分发挥烟草行业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信息等方 面的优势,又可以较好的反映农民的利益要求,实 现行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双盈。 3.1.2探索土地流转制度搞好土地流转,是实现 规模化种植的突破口。主产烟区都应建立土地流转 制度,妥善解决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和脱离土地兴 办其他产业农户的土地闲置问题,使土地使用权和 经营权向种烟大户、种烟能手集中,由烟草专业合 作社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参加现代烟草农业示范 区建设的农户,每户种烟面积应达到l5亩以上, 以产生规模效应。 3.1.3组建专业化服务队伍组建灵活机动、高效 运转、市场化服务的各种烟叶生产专业队伍,这是 改变传统烟叶生产方式、实行集约化经营的关键。 重点要抓好五大烟叶生产专业队伍的建设:一是专 业化育苗队伍,确保100%的商品化育苗供苗;二 是专业化机耕队伍,确保烟区机械化耕作起垄率达 到60%以上,并积极探索研究盖膜、移栽、施肥、 中耕除草、平项抑芽、采叶上炕等工序进行机械化 操作技术;三是专业化植保队伍,对烟叶病虫害实 行100%的统防统治;四是专业化烘烤队伍,100% 的烟叶由专业化队伍烘烤,确保烟叶烘烤质量和减 工节能降耗;五是专业化分级队伍,确保烟叶分级 纯度达到80%以上。对各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队 伍,强化培训,持证上岗。专业化队伍进行有偿服 第2期 龙丽琴等:毕节烟叶品牌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29 务,按照市场价格合理定价,制定收费标准,并明 确烟草专业合作社、烟草部门和烟农分别负担的比 例,减轻农民负担。 3.2打牢基础,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 3.2.1 强化生态农业意识,实行种地养地相结合 毕节地区农业人口占90%以上,农业是经济发展的 命脉,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但是在土地利用上不 同程度存在只种不养的问题。部分耕地复种指数 高,肥力减退严重,理化性质变劣,地膜农药污染, 这不但对当前的烟叶质量造成危害,而且给后代人 对土地的需求也造成影响。因此,强化生态农业意 识,优化土壤环境,保护土地资源,是实现烟叶生 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优化土壤环境,走生态农业之路。首先就要把 烟叶生产融入大农业生产体系,按照“生态、经济、 质量、效益”的原则,进一步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 整,加大烤烟种植区域化布局调整力度,不适宜和 次适宜种烟的区域必须退出烟叶生产,将种烟布局 向最适宜区和适宜区集中。其次是建立以烟叶生产 为主,实行“绿肥一小麦(或油菜)一烤烟”间套 作耕作制和“玉米、马铃薯、烤烟”轮作制,保证 烤烟三年一轮作。第三是改良土壤:对土壤肥力差 的地块,可以通过种植绿肥、增施农家肥(特别是 增施油饼肥)、秸秆还田等措施,培肥地力;对氮 肥含量高、磷钾肥和微量元素含量低的地块,实行 测土配方施肥,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和微量元素, 使土壤营养成分逐步均衡;对团粒结构破坏、板结 严重的地块,实行深翻,增施有机肥,改善结构; 对酸化严重的地块,用石灰进行改良,减施酸性肥 料,增施中性肥料。 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全面推行户籍化管 理,对土壤肥力、结构、理化性质等要素进行动态 监测,掌握种烟农户种烟土地面积、土壤质量变化 情况,以便针对性的进行治理。 3.2.2加强主产烟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生产条件 烟区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毕节地区烟叶生产可持 续发展的瓶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现代烟 草农业的重中之重。一是烟水配套工程建设。制定 烟水配套工程规划,按三年一轮作的要求进行烟区 水利设施建设,确保基本烟区能排能灌烟地面积达 100%;二是烟区道路建设。主产烟区的乡镇村组和 各烟草站点100%通公路,并加强改造维修,逐步 提高公路等级。建设宽2.5~3.0 m的混泥土硬化路 面机耕道,覆盖面要达到80%以上,田间作业便道 覆盖面要达到100%。同时配套建设通讯设施。三 是建设密集烤房群。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的烤房建 设,要根据每20亩种烟面积建一幢8.0X2.8 m规 格烤房的要求进行规划布局,大力推广工艺先进的 堆积式烤房和其它节能烤房,实现100%的烟叶由 密集式烤房群烘烤。并配套建设编烟、凉烟、分级 室和慢速传输履带式分级台。目前农村电网尚未改 造的主产烟区还需购买小型柴油发电机备用。四是 农机具购置。根据烤烟生产旋耕、碎土、起垄、覆 膜、喷药、编扎等工序的需求,购置机型适用、数 量足够的农机具,降低烟农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 率。五是标准化站点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内 的烟草站点,要按照100%达到标准化的要求,进 行改建、扩建、新建,以适应工作需要。 3.2.3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两支队伍” 烟农是 烟叶生产的主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只有 提高烟农素质,才能保证烟叶生产计划和技术方案 的落实,才能保证烟叶产量和质量的稳定。烟草技 术干部和职工是烟叶生产规划目标和技术方案组 织实施的主体,他们的素质决定了烟叶生产目标管 理和技术服务的水平。因此,在对烟农进行烟叶生 产方针政策培训的同时,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建立 技术服务体系,让烟农全面掌握烟叶生产各个环节 的技术要领;充分发挥各级烟草技术推广站和技术 中心的作用,开展科技下乡活动,进行现场指导、 现场培训,实行科技与生产的结合;普遍建立烟农 协会,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开办烟农技术学校,培 训和发展烟农技术骨干。对烟草技术干部和职工, 应进行思想、政策、经济、管理、技术全方位的培 训。一是鼓励自学(包括函授学习),二是组织集 中学,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对优秀的中青年干部职 工,选送到上一级培训班或大专院校、研究院所进 行深造,以建立一支初级、中级、高级配套的人才 队伍,适应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需要。 中国烟草科学 3.3 强化管理,实现烟叶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3.3.1 强化目标管理 为确保毕节地区烟草商业 发展第三个三年规划目标的实现,为推进发展现代 烟草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落实,必须实行目 标管理责任制。对执行“一基五化”发展策略的每 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的数量指标、 质量指标、技术指标等,都要分解细化,由地区和 各县(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落实到每一个科 室、每一个站点,分解到每一个烟草干部职工头上, 负责抓落实、抓到底;并坚持跟踪检查,严格考核 验收。对工作成绩突出、目标任务完成好的单位和 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失职、没有完成目标任 务和造成损失的,进行批评处罚,以激励大家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Ioj。 3.3.2严格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主要是指烟叶质 量管理。建立质量需求信息系统和质量保证体系, 执行IS09o0l质量标准认证体系,从育苗、移栽、 追肥、壅兜、平顶、抹芽到采摘、烘烤、分级、扎 把等各个生产环节,进行全程质量管理,凡发生重 大质量事故的,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同时, 还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程的质量管理,确保 质量安全。 3.3-3加强投资管理执行第三个三年规划目标、 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资金物资投入必然有一 定的增加,要把这些投资用好、用到位、用在“刀 刃上”,用出效益来,是管理工作的一件大事。因 此,要认真履行合同,严格执行预算,坚持财会制 度,加强审计监督。对资金要做到专户储存,专款 专用,严禁挪作他用。对贪污腐败分子,坚决严惩 不贷。 3.3.4 实行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是引领烟叶生产 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助跑器”和“推进器”, 实行信息化管理是形势所需。按照国家大力推进经 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本要求,信息化建设要坚持 “实用性、可靠性、先进性、经济性、完整性”的 原则和“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的目标,把信 息化管理尽快从烟叶经营环节延伸到生产环节,贯 彻于“合同种植、入户预检、编码收购、原收原调、 委托加工”各个程序。要利用信息技术装备烟草农 业,如集约化育苗、田问作业、密集式烘烤的智能 控制;建立烟草系统的信息集成与网络服务,建成 面向烟农应用服务的计算机辅助管理决策支持系 统,通过互联网进行烟叶生产技术的指导与咨询。 同时,利用遥感技术,为烟叶空间信息采集与处理 开拓新的领域,拓宽烟叶生产经营信息收集的范围 和渠道,为制定决策和应变措施提供参考。 3.4坚持科技兴烟,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毕节地区烟叶生 产可持续发展,推广普及大棚漂浮育苗、分带轮作、 聚垄栽植、地膜覆盖、平顶抹芽、病虫害统防统治、 成熟采摘烘烤等实用技术外,要积极进行科技创 新,深入研究、试验、示范、推广良种良法配套、 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遥感技术等高新技术, 大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在加强硬件科学技术研 究试验、示范推广的同时,要注重软件科学技术的 研究开发,建立一套把自然要素、生产要素、经济 要素整合起来的烟叶区划新理论,在进行烟叶生产 地域类型科学合理划分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实际 的、切实可行的区划方案。通过技术要素的作用, 充分发挥资源环境优势,生产区域性特色显著、质 量风格突出的优质烟叶 】。 参考文献 [1】 肖协忠.提高质量争创名牌,努力满足卷烟工业对烟叶 的需求[J].中国烟草科学,2001(1):22—24. [2]唐远驹,张建平.上海主要烤烟生产基地质量生态类型 的初步划分[J].中国烟草科学,2006(3):1-5. [3 陆继锋,唐绅.我国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3】JJ. 中国烟草科学,2006(4):42—45. 【4】杨旭亮,李焕,孟庆宏,,等.对现代农业经济形势下 烟叶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1.中国烟草科学,2004(3): 8.1O. 【5】 贵州省毕节地区烟草专卖局烟草志编纂委员会.毕节 地区烟草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1-8. 【6】钟爱平.西部大开发中毕节地区水土保持面临的机遇 与发展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00,7(1):14.16. 【7】 唐远驹.试论特色烟叶的形成和开发【J].中国烟草科 学,2004(1):10—13. (责任编辑张久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