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

来源:吉趣旅游网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工程质量是国家经济、技术水平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公益性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发挥基础设施功能,将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水利工程渗水成因 防水措施 质量控制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technical level,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n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qualities. water conservanc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is large, the public welfare,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nsure project quality, develop infrastructure functions, will lay a good material basi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keywords: cause of leaking waterproof measures of quality control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近几年来,我国的水利建设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水利工程施工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装备等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由于各种水工建筑物长期处于水面以下,受到水的浸蚀和渗透,在建成或竣工的水下工程中,通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渗水现象。 本文分析了水利工程渗水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护措施及堵漏防水施工等施工方法,指出水下工程堵漏防水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施工整治过程中要遵循堵防结合、刚柔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水下工程防水比其他工程技术复杂、难度大、且要求高。长期以来人们对水下工程防水、技术复杂性认识越来越高,从过去搞过的水利水下工程中吸取教训加以总结,采取堵防结合、刚柔结合、因地制宜、综合处理的办法,按照堵、注、涂、抹的施工方法,使结构渗水部位形成多道防水线,变为一个密闭的整体,将会收到良好的堵漏效果。堵漏与防水的目的是相同的,它们之间互相依存,相辅相成,但也有区别。对结构渗水,一些工程水下部分施工方法简单,工程施工过程未重视堵与防,造成建成后的水下工程局部渗水。最后采取堵、抹、涂的施工方法,根据结构形式不同,渗水流量大小,部位不同,采取不同的施工处理方法,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渗水形成及原因

1.1大面积渗水。一般大面积渗水发生在底板,主要原因是基面四周基坑降水应在垫层以下,达不到应有水平,造成排水不良,如遇雨天停电或出现其他机械故障,基坑水位上涨,淹没垫层,不具

备灌注混凝土条件,为抢进度,带水施工。另外,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由于拌和不均、振捣不密实等原因,造成混凝土孔隙大、强度低,出现大面积渗水现象。

1.2施工缝。由于大面积施工,人为地将连续作业的混凝土分成几个单元,形成施工缝,是防水薄弱环节。另外,模板支撑不牢、不严密,造成跑浆,出现蜂窝麻面,引起缝隙渗水。施工时首先应清除施工缝面浮灰、杂物等,再按规范有关规定施工。

1.3变形缝。变形缝渗水主要的原因是止水带固定不牢,偏离中心,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出现较大孔洞或者蜂窝麻面。4)穿墙管。在电站水下工程有各种管(风、水、电)与主体工程连接,如止水环焊接不密实,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施工困难处,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出现空洞或者蜂窝麻面,就往往出现渗水。 2.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2.1施工测量的质量控制

施工测量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1)成立专门的测量组织机构和确定施工测量方法,测量人员必须具有岗位资格,使用的测量仪器或设备的性能和精度要满足施工测量精度的要求,按照国家计量法规的有关规定对测量仪器或设备进行定期律定及校验;2)严格控制施工测量控制网点的原始基准点和基准线;3)对施工测量控制网,施工单位和监理方一起进行复测校核;4)对于因施工需要延伸或加密的控制点,应确定合理的施测方法,通过现场踏勘后确定控

制点的位置并进行标点埋设的施工;5)每年的雨季结束后,对控制网点进行一次全面复核测量;6)对于建筑物的定位放线资料进行复核测量。

2.2工程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控制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尤为关键。一般水利水电工程所需材料品种多、数量大,所涉及部门繁多而且复杂,因此对进场的原材料必须严格控制,严格检查是否有材质证明以及按照国家规范和标准及有关规定进行的试验、检验记录。特别注意炸药库的布置和设计、火工材料、炸药的储存与运输方法必须符合国家规范以及当地公安部门的有关规定。 2.3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是所有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其质量控制的关键是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运输设备、振捣设备、模板、所投入的劳动力数量、技术水平、质量保证体系及主要的质检人员及履历、具体的施工方法等。为此,应具体对混凝土的分段长度、分缝的位置、施工缝的处理方法、钢筋连接的位置等作出相应的规定,形成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文件。 2.4混凝土浇筑前的检查 2.4.1基础面

1)参阅开挖断面测量资料;2)对于开挖面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建基面,由监理和设计方共同确认;3)岩基或混凝土上的混凝土,

要保证浇筑面清洁,无油污、无积水或流水、无污泥、岩屑和松动岩石,断层、裂隙和软弱夹层的清理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表面粗糙、无松动骨料、无乳皮和污染,本色新鲜,浇筑前被混凝土覆盖的表面应保持12h的潮湿状态。 2.4.2模板

1)根据结构物的形状和施工荷载条件参阅模板图纸,在模板加工车间或现场对模板的制作误差再次进行检查,误差应满足有关规范的规定;2)模板表面应完整、平整,应无固结灰浆及其他异物,涂上不污染混凝土表面的模板油。模板要有足够的密封性以保证不漏浆;3)参阅施工放样资料并复核现场定位是否准确,检查模板的支撑是否坚固并能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变形,模板与基础面的接缝是否严密不漏浆。 2.4.3钢筋

1)钢筋不应有剥落层、锈蚀和结垢,也不应有油渍、泥浆、灰浆或其他损坏或局部弯曲;2)钢筋的规格、弯曲、搭接或焊接必须满足规范及图纸的要求;3)布筋的规格、间距、数量、保护层厚度及其安装偏差,必须满足规范及图纸要求;4)所有钢筋的支撑方式必须经批准且支撑要有足够的强度,保证在混凝土浇筑时钢筋不发生变形或位移。 2.4.4止水片

1)检查止水片是否按图纸要求的位置、形式和规格进行埋设:

2)有无损伤、破坏或污染,搭接方式或工艺是否可靠。

3.堵漏防水技术施工应用 3.1堵漏防水

l)点渗水。结构基面局部出现点渗,应选择堵漏材料,一般混凝土结构基面涂刮刚性材料(rg涂料确保时),当结构已有刚性材料防水层或水泥砂浆找平层的基面,可用柔性防水涂料,使渗水部位形成堵、涂、抹的防水层,增加结构抗渗性能。2)渗水量大处理时,在水下工程中,应划分几个单元,一个单元处理完后再处理另一个单元。根据单元渗水实际情况,对渗水量大的先埋管注浆,以防止注浆时跑浆。当渗水量小时,可采用堵的方法。3)变形缝渗水。变形缝渗水处理是“堵、注、嵌、涂、抹”综合处理施工方法。4)施工缝渗水。施工缝处理时,以堵或注为主,把水堵住后,在施工缝中心线两侧范围,涂刮刚性的rc型材料,以增强结构抗渗性能。5)基面微渗湿或夏季基面结露,应选择适用于潮湿基面的材料。在施工处理上,采用rc型防水涂料。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只改变水灰比,既能堵漏又可以刮涂防水层,一料多用,满足了堵漏防水要求。

3.2增强质量意识

1)防水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材料是基础,施工是关键,施工质量对防水工程起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出现质量问题均与施工质

量有关。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在施工时必须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树立质量意识,在各个工序上严格把关,才能提高堵漏防水工程质量。2)在施工过程中试验取得数据。堵漏材料型号较多,各有特点,要根据产品说明书去做,同时还应考虑影响其他胶凝的因素(气温、水灰比、外加剂掺量、水泥品种等),必须进行试验,取得数据并掌握施工要领后方可施工。3)涂刮刚性涂料。刚性防水涂料(确保是rg型)属于水泥基类,涂与刮只是改变涂刮厚度,增加抗渗性能,施工时,基面要求干净平整,有凹凸现象时,应填平压实,同时基面必须潮湿。湿度过小,容易使料粉粉化,过大又改变了涂料水灰比,降低涂刷厚度,延长了胶凝化时间。涂刮几小时后,要喷水养护3d,以利水化作用。4)变形缝。变形缝是“堵、注、涂、抹”优化综合的体现。工序多,技术性强,各个环节一环扣一环,既连续又间断,整治后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整体。其中有两点容易被人们忽视:a.缝中央要粘隔离层,使防水层与基面间形成隔离状态,以便应力扩散,同时又加宽了防水层变形幅度,使防水层避免产生过大变形应力,以利适应结构变形需要。b.最后工序抹水泥砂浆保护层,应在变形缝中央放置木板条,以防砂浆保护层产生不规则裂纹。 结束语;

水下工程堵漏防水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多种学科(防水工程学、防水材料学等)的综合体现,其难度大、技术性强。在施工整治过

程中要遵循“堵防结合,刚柔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分别采用“堵、注、涂、抹”施工方法,可达到治漏与防水的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施工技术与技巧被开发和采纳。在进行工程施工时,要因地制宜的选取最佳的防渗技术与施工手段,提高水利工程水利工程 的安全隐患。

的安全水平,减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