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spss统计分析报告

spss统计分析报告

来源:吉趣旅游网
SPSS统计分析结课报告

选题(20%)

结构 (20%) 方法(30%) 结论(15%) 格式总分(15%) (100%) 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姓名:

学号:

班级:

学院:

日期:

2

目录

一、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3 二、 研究方案 ....................................................................................... 3 2.1 研究目标 ................................................................................... 3 2.2 研究内容 ................................................................................... 3 2.3 研究方法 ................................................................................... 3 2.4 数据来源 .................................................................................... 3 三、 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 3 3.1 居民收入水平 ............................................................................ 3 3.2 经济发展 ................................................................................... 5 3.3 小结 ........................................................................................... 6 四、 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模型分析 ................................................ 6 五、 结论 ............................................................................................. 10

3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居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价值总和。人均国民收入这一指标能大体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报告在论述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中,特别强调要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二、 研究方案

2.1

研究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后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按照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或两个阶段进行安排。在描述第一步目标时,报告指出,“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报告描述的第二步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本文利用相关的数据,力争较全面地反映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相关政策制定的提供借鉴,为我国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支持。 2.2 研究内容

由于区域数据相对而言比较残缺、难收集,因此报告从国民居民收入水平数据分析方面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 2.3 研究方法

本文在采用了一元线性回归的知识,对居民收入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

究分析。

2.4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各大信息网站等,数据权威性较高,其中2017-2018年部分数据有缺失,通过各数据网站进行了部分补充,但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待考证。

三、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3.1 居民收入水平

4

作为克强指数2.0的新增指标之一,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动也影响着克强指数的变化。2018年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

表1 2011-2018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变化情况(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居民消费水平

表2 2011-2018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变化情况(元)

5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在持续增长,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购买力也提升不少,但是城乡居民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 3.2 经济发展

我们选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

表3我国2011-2018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6

由表3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较稳定,GDP逐年发展,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GDP增速有所下降,目前在7%左右徘徊。 3.3 小结

本章利用2011-2018年期间的数据,对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居民收入增长态势:2011-2018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能力提高。

2.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2011-2018年我国经济发展以较平稳、的速度増长,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四、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的模型分析

图1 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散点图

图2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国民生产总值散点图

图3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居民可支配收入散点图

7

由散点图可以看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国民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均有一定的线性关系。从各散点的分布情况看,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国民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的线性关系比较密切。

(2)检验假设:h0:ρ=0,h1:ρ≠0,α=0.05 t检验

表 4 成对样本统计量

成对样本统计量

对 1

国内生产总值 居民可支配收入

均值 19420.38 590928.625

N

8 8

标准差 4333.696 192062.1068

均值的标准误

1532.193 67904.2091

表5 成对样本相关系数

成对样本相关系数

对 1

居民可支配收入 & 国内生产总值

N

8

相关系数

.901

Sig. .002

表6 成对样本检验

由图可知,p<0.05,拒绝h0,接受h1,可以认为居民收入水平之间和国民生

8

产总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2)回归分析

表7 描述性统计量

描述性统计量 国内生产总值 居民可支配收入 均值 590928.625 19420.38 标准 偏差 192062.1068 4333.696 N 8 8

表8 相关系数表

相关性

Pearson 相关性

居民可支配收入

Sig. (单侧)

国内生产总值 居民可支配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

N

居民可支配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 居民可支配收入

1.000 .901 . .001 8 8

.901 1.000 .001 . 8 8

表9 模型汇总表

模型汇总

模型

R

R 方

调整 R 方 标准 估计的误

1

.901

a

b

.811 .780 90170.4900

a. 预测变量: (常量), 居民可支配收入。

b. 因变量: 国内生产总值

表10 方差分析表

Anova 模型 回归 1 残差 总计 a. 因变量: 国内生产总值 b. 预测变量: (常量), 居民可支配收入。 平方和 209430666486.931 48784303606.084 258214970093.015 df 1 6 7 均方 209430666486.931 8130717267.681 F 25.758 Sig. .002 ba 由图可知,统计量F=25.758,P0.002 <0.05, ,即认为两个变量总体趋势有一致性,且有显著性意义。 表11 回归系数表

9

系数 模型 非标准化系数 B 1 居民可支配收入 a. 因变量: 国内生产总值 39.913 7.864 .901 5.075 .002 20.670 59.156 (常量) -184193.817 标准 误差 156018.414 标准系数 试用版 -1.181 .282 t Sig. B 的 95.0% 置信区间 下限 -565957.122 上限 197569.488 a 由表可写出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间的线性回归方程:Y=-184193.817+39.913X

表12 案例诊断表

案例诊断 案例数目 1 2 3 4 5 6 7 8 标准 残差 国内生产总值 1.028 .728 .539 .258 -.039 -.255 -.281 -1.978 489300.6 540367.4 595244.4 643974.0 689052.1 743585.5 827122.0 198783.0 预测值 396578.009 474767.275 546650.311 620728.554 692531.764 766570.094 852502.452 377100.540 残差 92722.5908 65600.1250 48594.0888 23245.4461 -3479.6643 -22984.5942 -25380.4522 -178317.5402 aa. 因变量: 国内生产总值 表13 残差统计表 残差统计量

a

预测值 标准 预测值 预测值的标准误差 调整的预测值 残差 标准 残差 Student 化 残差 已删除的残差

Student 化 已删除的残差 Mahal。 距离 Cook 的距离 居中杠杆值

a. 因变量: 国内生产总值

极小值 377100.531 -1.236 32416.289 355818.344 -178317.5469 -1.978 -2.440 -271543.1563 -25.811 .030 .000 .004 极大值 852502.438 1.512 60602.309 873411.313 92722.5938 1.028 1.234 133482.2500 1.304 2.287 1.557 .327 均值 590928.625 .000 44084.441 597976.963 .0000 .000 -.033 -7048.3384 -2.949 .875 .259 .125 标准 偏差 172970.1322 1.000 10099.019 174973.0230 83481.6521 .926 1.119 122315.5348 9.254 .795 .535 .114 N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10

图4 国内生产总值的正太p-p图

图5 散点图

结论

本文利用回归方程模型探讨了2011-2018年上半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国民经济发展总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1.居民收入水平和国民生产总值呈线性相关关系,居民人均收入的多少是经济

11

发展速度的侧面反映。

2.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会加强居民购买力,同时促进国民经济水平发展。 3.居民收入水平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较小。 根据2011-2018年上半年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其总体结论如下:我国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费水平不断上升,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