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调研活动,我们小组以问卷调查、访谈记录、实地观察等形式获取第一手资料,总共发放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35份,样本的选取主要以随机抽样和重点抽样为主,并组织实地访问该村的田间生产农户、农贸市场的经营者,后期进行数据、资料的汇总分析。
通过此次的实地调研,我们全面了解当前农村农业生产供求现状、农资供应流通环节、产业布局结构以及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度,有利于从农民的角度分析时下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肉类生产种植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性的表现和原因。
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关于被访者年龄、教育程度、人均年收入、农产品收入比重的统计分析:
统计量 N 有效 缺失 年龄 235 5 3.26 4 .826 .682 -.755 .159 -.474 .316 1 4 767 教育程度 人均年收入 农产品收入比重 235 5 1.71 2 .718 .516 .713 .159 .004 .316 1 4 401 235 5 3.18 4 .889 .791 -.625 .159 -.838 .316 1 4 748 235 5 2.63 3 .954 .909 -.153 .159 -.896 .316 1 4 618 均值 众数 标准差 方差 偏度 偏度的标准误 峰度 峰度的标准误 极小值 极大值 和 年龄 有效 50岁以上 40岁至50岁 30岁至40岁 30岁以下 频率 114 74 42 5 百分比 47.5 30.8 17.5 2.1 有效百分比 48.5 31.5 17.9 2.1 累积百分比 48.5 80.0 97.9 100.0 合计 缺失 系统 合计 235 5 240 97.9 2.1 100.0 100.0 教育程度 有效 初中 小学 高中/中专 大专/大学本科以上 合计 频率 103 102 27 3 235 5 240 百分比 42.9 42.5 11.3 1.3 97.9 2.1 100.0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43.8 43.4 11.5 1.3 100.0 43.8 87.2 98.7 100.0 缺失 系统 合计 人均年收入 有效 8000元以上 5000元至8000元 2000元至5000元 2000元以下 合计 频率 111 63 54 7 235 5 240 百分比 46.3 26.3 22.5 2.9 97.9 2.1 100.0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47.2 26.8 23.0 3.0 100.0 47.2 74.0 97.0 100.0 缺失 系统 合计 农产品收入比重 有效 50%至80% 20%至50% 80%以上 20%以下 合计 频率 86 70 47 32 235 5 240 百分比 35.8 29.2 19.6 13.3 97.9 2.1 100.0 有效百分比 36.6 29.8 20.0 13.6 100.0 累积百分比 36.6 66.4 86.4 100.0 缺失 系统 合计
年龄分布17.50%2.10%47.50%50岁以上40岁至50岁30岁至40岁30岁以下30.80%
教育程度50.00%40.00%30.00%20.00%10.00%0.00%初中小学高中/中专11.30%1.30%大专/大学本科以上42.90%42.50%
农产品占总收入比重35.80%29.20%30.00%19.60%20.00%10.00%0.00%50%至80%20%至50%80%以上20%以下13.30%40.00%
通过上述频率表和数据图表的分析可得:
(1) 年龄层次分布情况:被访者绝大部分年龄段是50岁以上,占据47.5%,其次是40岁至
50岁,占据30.8%,而30岁至40岁和30岁以下的人数较少,分别占据42%、5%,此外由众数=4和偏度=-0.755<0可知频率分布曲线为左偏,被访者集中在较高年龄段,从中反应出当前农业生产绝大部分集中在40岁以上的老龄人,这一部分人群由于年龄、文化、技术等原因导致在家务农,而时下的年轻人则更多的参与外出工作赚钱,符合当前的经济状况。
(2) 教育程度:被访者的教育程度均偏低,其中小学占据42.5%,初中占据42.9%,高中/
中专占据11.3%,大专/大学本科以上占据1.3%,众数=2可知大多数人的教育水平分布在初中,偏度=-0.713说明频率分布曲线为左偏,同样可得被访者教育水平集中在小学、初中,这也正符合我国当前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养偏低的现状,跟风种植等从而导致了农产品生产盲目性、产品的堆积、价格不稳定等弊端。
(3) 人均年收入:被访者的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上的占据46.3%,5000元至8000元的占据
26.3%,2000元至5000元的占据22.5%,2000元以下的占据2.9%,众数=4以及偏度=-0.713说明大多数被访者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在8000元以上,从而说明了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新农村建设的完善,国家政府加强对农民的重视,农民的收入逐年增加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4) 农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被访者中农产品收入占总收入50%至80%的
占据35.8%,农产品收入占总收入20%至50%的占据29.2%,农产品收入占总收入80%以上的占据19.6%,农产品收入占总收入20%以下的占据13.3%
由此可得在农村中,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农业生产种植,这部分以农业种养业为主的收
入来源仍是目前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基本部分,也是最稳定的方式。
2、种养的主要农产品
$种养的产品 频率 响应 $种养的产品 a 产品:粮食 产品:蔬菜 产品:水果 产品:水产或家禽养殖 产品:茶叶、山核桃 产品:林业 产品:木材 N 96 136 98 7 55 38 37 467 百分比 20.6% 29.1% 21.0% 1.5% 11.8% 8.1% 7.9% 100.0% 个案百分比 40.9% 57.9% 41.7% 3.0% 23.4% 16.2% 15.7% 198.7% a总计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160140 120100 80 6040 20013696985573837 茶叶、山核桃粮食蔬菜水果林业由上图可以清晰地看:粮食、蔬菜、水果、水产及家禽养殖、茶叶及山核桃、林业、木材7中农产品的种养情况,分别占总调查的20.6% 、29.1%、21.0%、1.5%、11.8%、8.1%、7.9% 。其中,蔬菜最多,占了29.1%,水产及家禽最少占1.5%,粮食和水果分别占20.6% 和21.0%。
3、您为什么选择种养现在的产品 $为什么选折种养现在的产品 频率 a N 水产、家禽养殖响应 百分比 21 122 32 163 64 4.7% 27.1% 7.1% 36.2% 14.2% 个案百分比 8.9% 51.9% 13.6% 69.4% 27.2% $为什么选折种养现在的产品 政府提倡 大部分人都种这种 听信新品种 条件适宜 市场需求量大 木材上一季价格高,利润大 a48 450 10.7% 100.0% 20.4% 191.5% 总计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由频率分布表可知, 36.2%的农户选择种养的农产品时都会考虑当地条件是否适宜,适宜的情况下才种养,例如我们所调研的昌化镇其地理环境和天气状况均很适宜山核桃的种植,这也正是凭借我们日常种植的经验。其次有27.1%的农户是根据大部分人都种植而种的,这种人云亦云、跟风种养必然导致盲目性的弊端。有14.2%的农户是根据市场的需求量大而选种的,10.7%的农户是根据上一季的价格高,带来的高额收入而选种的,这些农户在选种时都必然考虑了市场需求和价格信息。此外,有7.1%的农户听信新品种,4.7%农户会根据政府的提倡而选种,这些行为如果缺乏深思熟虑,不了解市场专业信息,或者不咨询专家、技术人员,随意种养,必然导致生产的盲目性,造成损失。
4、对于今年别人收成好的农产品,是否改种人家的农产品的调查情况
统计量 是否改种 N 有效 缺失 235 5 2.04 2 .733 .537 -.066 .159 -1.126 .316 1 3 480 均值 众数 标准差 方差 偏度 偏度的标准误 峰度 峰度的标准误 极小值 极大值 和 是否改种 有效 不会 会慎重考虑 会 频率 109 68 58 百分比 45.4 28.3 24.2 有效百分比 46.4 28.9 24.7 累积百分比 46.4 75.3 100.0 合计 缺失 系统 合计 235 5 240 97.9 2.1 100.0 100.0
对于是否会改种别人收成好的农产品,被调查将近一半的农户中还是持有较传统保守的思想——选择“不会”,其中28.3%、24.2%的农户选择“会慎重考虑”和“会”。总的来说,现在农户农产品的种植还是较保守的,但也不乏相当一部分农户较理想地会慎重考虑。
5、您更换种养其他农产品前,是否会咨询专家、技术人员等获取专业信息
统计量 获取专业信息 N 有效 缺失 235 5 1.89 2 .716 .512 .173 .159 -1.031 .316 均值 众数 标准差 方差 偏度 偏度的标准误 峰度 峰度的标准误 极小值 极大值 和 1 3 443 获取专业信息 有效 偶尔会 肯定会 不会 合计 频率 112 75 48 235 5 240 百分比 46.7 31.3 20.0 97.9 2.1 100.0 有效百分比 47.7 31.9 20.4 100.0 累积百分比 47.7 79.6 100.0 缺失 系统 合计
是否获取专业信息46.70%31.30%20%50.00%40.00%30.00%20.00%10.00%0.00%偶尔会肯定会不会
通过数据分析,可发现46.7%的农户偶尔会了解获取专业信息,31.3%的农户肯定会了解
获取信息,说明当前大部分农民在种养过程中对专业信息和科技知识的利用率得到了改善,但仍需加强专业信息的认知度,增强科技种植的意识,从而提高生产种植的效率和质量,降低盲目性的风险。
6、担心种植中出现的情况
$担心种植中出现的情况 频率 $担心种植中出现的情况 a 出现病虫 劳动力投入大 N 响应 百分比 106 83 19.3% 15.1% 个案百分比 45.3% 35.5% 劳动力紧缺 成本投入大 市场饱和,竞争激烈 市场价格不高,获利少 销售渠道窄 a106 57 53 99 45 549 19.3% 10.4% 9.7% 18.0% 8.2% 100.0% 45.3% 24.4% 22.6% 42.3% 19.2% 234.6% 总计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在面对种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被调查者最担心的有“出现虫害”、“劳动力投入过大”、“劳动力紧缺”、“成本投入大”、“市场饱和,竞争激烈”、“市场价格不高,获利少”,“销售渠道窄”等,其中“出现虫害”和“劳动力紧缺”分别都有45.3%的种植户担心, 占总选项的19.3%,为最多。其次是“市场价格高不,获利少”,个案白分比有42.3%,百分比有18%,再次是“劳动力投入大”,“销售渠道窄”仅占8.2%,最小。
7、提高农业生产的困难 统计量 生产困难 N 有效 缺失 235 5 2.37 2 1.031 1.062 .377 .159 -.908 .316 0 4 556 均值 众数 标准差 方差 偏度 偏度的标准误 峰度 峰度的标准误 极小值 极大值 和 生产困难 有效 0 频率 1 百分比 .4 有效百分比 .4 累积百分比 .4 文化水平低 成本太高,无力负担、 信息来源少,消息闭塞 缺乏途径,无法增加销量 合计 缺失 系统 合计 44 108 32 50 235 5 240 18.3 45.0 13.3 20.8 97.9 2.1 100.0 18.7 46.0 13.6 21.3 100.0 19.1 65.1 78.7 100.0
农业生产的困难45%50.00%40.00%30.00%20.00%10.00%0.00%文化水平低18.30%20.80%13.30%成本太高信息来源少缺乏途径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综合可得,绝大多数农户觉得农业生产的困难主要是无力承担高额的种养成本,担心投入的成本过高,而实际的收入却很少,导致无法挽回成本,有20.8%的农户比较茫然,缺乏销售渠道,不知道该如何推广产品,说明农户的销售渠道比较窄,市场信息闭塞,18.3%的农户认为自身文化水平低,无法利用科学技术种养,13.3%的农户认得信息来源少,消息闭塞,综上可得,时下农户存在的困难主要还是集中在农户获取的专业信息较少,例如市场需求信息、价格信息、生产技术信息、销售渠道信息等,信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从而导致生产成本过高,增加额外的开销,产品积压,市场不稳定,这也是盲目性生产的后果。
8、盲目性生产带来的结果
$种养盲目性造成的结果 频率 $种养盲目性造成的结果 a 生产者过多,供大于求 价格降低,伤农 销路狭窄,产品无法销售 竞争激烈,打击农民积极性 N 响应 百分比 93 121 87 95 15.0% 19.5% 14.1% 15.3% 个案百分比 39.6% 51.5% 37.0% 40.4% 政府管理困难不便于区域划分管理 便于专家施教利于种植 农产品滞销堆积 a72 11.6% 30.6% 37 114 619 6.0% 18.4% 100.0% 15.7% 48.5% 263.4% 总计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140120100806040200生产者过多,供大于求政府管理困难不便于区域划分管理3793121879572114
对于种植盲目性会带来的结果,看法多种:生产者过多导致供大于求,价格降低伤农,销路狭窄、产品无法销售,竞争激烈打击农民积极性,政府管理苦难不便于区域划分管理,普遍种植便于专家施教利于种植,农产品滞销堆积。其中第二种和最后一种分别占19.5%和18.4%,最多。其次第一、三、四中观点也有相当多的人同意。对“便于专家施教利于种植”选择的农户最少。这也很容易看出,专家施教在现在农户种植中还没有普及,种植户对于专家施教带来的作用没有切身的感受到。种植户对于“价格降低、伤农”、“农产品滞销堆积”等结果较多了解,这些盲目性种植带来的结果是农户在种植过程中很容易遇到的困难,也是相当多种植户相当关心和担忧的情况。
9、盲目性生产的原因
$盲目性生产的原因 频率 $盲目性生产的原因 a 农民没有很好的掌控市场供求信息 农民守旧的思想和经验生产论 政府没有给予很好的调控 信息来源少,消息闭塞 信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N 响应 百分比 114 22.1% 个案百分比 48.5% 109 64 69 59 21.1% 12.4% 13.4% 11.4% 46.4% 27.2% 29.4% 25.1% 农民自身文化水平低 ,盲目跟风 a101 19.6% 43.0% 总计 516 100.0% 219.6%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盲目性生产的原因25.00%20.00%15.00%10.00%5.00%0.00%22.10%21.10%12.40%13.40%11.40%19.60%农民没有很好的掌控市场供求信息农民守旧的思想和经验生产论政府没有给予很好的调控信息来源少,消息闭塞信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农民自身文化水平低 ,盲目跟风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大部分农民认为盲目性的主要根源在于农民没有很好的掌握市场供求
信息,以及守旧的思想和经验生产论,凭借经验种植,此外信息来源少,消息闭塞,农民自身的文化水平低等都是导致盲目性的盲目性的原因,这也正反映了我国当前农业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
10、是否经常关注市场信息
统计量 关注市场信息 N 有效 缺失 235 5 2.43 3 .821 .673 -.194 .159 -.129 .316 0 4 571 均值 众数 标准差 方差 偏度 偏度的标准误 峰度 峰度的标准误 极小值 极大值 和 关注市场信息 有效 偶然关注 经常关注 每天关注 从不关注 合计 频率 95 94 26 18 235 5 240 百分比 39.6 39.2 10.8 7.5 97.9 2.1 100.0 有效百分比 40.4 40.0 11.1 7.7 100.0 累积百分比 40.4 80.4 91.5 99.1 缺失 系统 合计 10080604020095942618偶然关注经常关注每天关注从不关注
对于市场信息的关注,39.6%的种植户是偶然关注,39.2%的种植户经常关注,每天关注的仅占10.8%,从不关注的占7.5%,一半的农户对于市场信息还是比较重视的,这其中可能大面积种植的农户比较多,他们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关注市场价格、销量、销路等情况。
11、获取农业信息的方式 $获取农业信息的方式 频率 $获取农业信息的方式 a 电视 电话手机 电脑网络 政府组织 图书报刊杂志 别人示范 无法获得 N 响应 百分比 70 87 58 33 40 148 15 15.5% 19.3% 12.9% 7.3% 8.9% 32.8% 3.3% 个案百分比 29.8% 37.0% 24.7% 14.0% 17.0% 63.0% 6.4% a总计 451 100.0% 191.9%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获取信息的途径3.30%32.80%15.50%19.30%8.90%7.30%12.90%电视电话手机电脑网络政府组织图书报刊杂志别人示范无法获得
通过扇形图直观的发现32.8%的农户都是跟据别人的示范种植,通过模仿别人的生产方式和传统的经验生产进行种植,此外28.2%的农户通过电话手机和图书报刊杂志获取信息,可见当前农民获取信息的途径比较狭隘单一,大多数是凭借经验和仿效他人种植,这也导致了农业生产效率无法快速提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反映了我国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仍不够完善。
12、获取哪些方面的信息 $您一般获取哪方面的农业信息 频率 息 a N 响应 百分比 55 187 117 55 414 13.3% 45.2% 28.3% 13.3% 100.0% 个案百分比 23.4% 79.6% 49.8% 23.4% 176.2% $您一般获取哪方面的农业信农产品需求信息 农产品价格信息 生产技术服务信息 销售渠道信息 a总计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获取的信息销售渠道信息,13.30%农产品需求信息,13.30%生产技术服务信息, 28.30%农产品价格信息,45.20%
由上图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将近80%的农户选择了“农产品价格信息”,生产技术服务信息也占到了49.8%,在总的选择中,“农产品价格信息”也占到了45.2%。农户对于直接关系到自己农产品收益问题的信息较其他信息有兴趣。
13、信息对于解决盲目性是否有帮助
统计量 信息对于解决盲目性是否有帮助 N 有效 缺失 235 5 2.14 2 .670 .449 -.176 .159 -.781 .316 1 3 504 均值 众数 标准差 方差 偏度 偏度的标准误 峰度 峰度的标准误 极小值 极大值 和 信息对于解决盲目性是否有帮助 有效 有一些帮助 没啥帮助,无所谓 频率 125 72 百分比 52.1 30.0 有效百分比 53.2 30.6 累积百分比 53.2 83.8 很大帮助 合计 缺失 系统 合计 38 235 5 240 15.8 97.9 2.1 100.0 16.2 100.0 100.0 农业信息对解决盲目性是否有帮助15.80%有一些帮助没啥帮助,无所谓很大帮助30%52.10%
通过饼图,可以直观的发现农民普遍认为农业信息对于生产种植多多少少有些帮助,但认可度不高,觉得可有可无,更多的依靠传统的经验和种植方式来进行生产种植,从而反映出农业信息的普及率仍不高,盲目性种植的现状仍须改善。
14、如何消除农产品生产的盲目性
$如何消除盲目性种养 频率 $如何消除盲目性种养 a 提供专家支持和农业信息服务 建立和健全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网络公开有关信息资源 提高农民自身文化素养 提供实地农业种植技术指导 加强种植户之间的交流 政府加强调控手段,予以帮助 N 响应 百分比 88 89 14.6% 14.8% 个案百分比 37.4% 37.9% 59 9.8% 25.1% 93 106 98 68 601 15.5% 17.6% 16.3% 11.3% 100.0% 39.6% 45.1% 41.7% 28.9% 255.7% a总计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由于盲目性生产会带来这么多农户不远看到的结果,对于如何才能消除农产品生产的盲目性,被调查也都有自己的看法。提供专家支持和农业信息服务、建立和健全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网络公开有关信息资源、提高农民自身文化素养、提供实地农业种植技术交
流等等,被调查的种植户都基本表示赞同。
15、您是否满意本村的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基础设施
统计量 是否满意本村的信息服务体系和设施 N 有效 缺失 235 5 2.77 3 .924 .853 .309 .159 .264 .316 1 5 651 均值 众数 标准差 方差 偏度 偏度的标准误 峰度 峰度的标准误 极小值 极大值 和 是否满意本村的信息服务体系和设施 有效 比较满意 很满意 不满意 非常满意 无所谓 合计 频率 110 70 26 17 12 235 5 240 百分比 45.8 29.2 10.8 7.1 5.0 97.9 2.1 100.0 有效百分比 46.8 29.8 11.1 7.2 5.1 100.0 累积百分比 46.8 76.6 87.7 94.9 100.0 缺失 系统 合计 对信息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的满意度45.80%29.20%50.00%40.00%30.00%20.00%10.00%0.00%10.80%7.10%非常满意5%无所谓比较满意很满意不满意
通过数据分析可得大部分农户对于本村的信息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比较满意,说明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行,农村信息化建设正在逐步完善,政府部门通过搭建农产品市场供求情况信息发布公共平台,尽可能的全面、准确、快速公布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有利于农户的生产种植,避免了盲目性生产的弊端。
16、农民希望政府解决盲目性生产的举措 $政府的举措 频率 $政府的举措 a 规模发展种植区域管理 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对特色产品实施大力扶持 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适时开展农业信息传播 聘用专家、技术人员指导 N 响应 百分比 57 123 115 82 67 140 584 9.8% 21.1% 19.7% 14.0% 11.5% 24.0% 100.0% 个案百分比 24.3% 52.3% 48.9% 34.9% 28.5% 59.6% 248.5% a总计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对于希望政府消除种植盲目性的举措,59.6%被调查者选择了聘用专家、技术人员指导,占总选项的24%,这一方面可以看出种植户非常希望有这么一个平台让他们直接接受到专家、技术人员的指导,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在这方面的政策、措施力度还不够。52.3%和48.9%分别选择了“宏观调控稳定物价”、“对特色产品实施大力扶持”。仅仅24.3%的农户选择了“规模发展种植区域管理”,这个对于非大面积种植的农户来说,意义不大。52.3%选择了“宏观调控稳定物价”,目前我国物价,特别是农产品很不稳定,种植户低价抛售,而一般市民又要高价买菜,导致农产品积压严重,农户损失惨重,所以种植户很希望政府能够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另外“适时开展农业信息传播”、“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分别占11.5%和14.0%。
17、关于农户是否关注市场信息以及信息对于解决盲目性是否有帮助的相关分析 关注市场信息* 信息对于解决盲目性是否有帮助 交叉制表 信息 计数 关注市场信息 中的 % 信息对于解决盲目性是否有帮助 中的 % 总数的 % 信息对于解决盲目性是否有帮助 很大帮助 6 23.1% 15.8% 有一些帮助 18 69.2% 14.4% 关注市场每天关注 2.6% 22 23.2% 57.9% 7.7% 49 51.6% 39.2% 经常关注 计数 关注市场信息 中的 % 信息对于解决盲目性是否有帮助 中的 % 总数的 % 9.4% 10 10.4% 26.3% 20.9% 54 56.3% 43.2% 偶然关注 计数 关注市场信息 中的 % 信息对于解决盲目性是否有帮助 中的 % 总数的 % 4.3% 0 .0% .0% 23.0% 4 22.2% 3.2% 从不关注 计数 关注市场信息 中的 % 信息对于解决盲目性是否有帮助 中的 % 总数的 % .0% 38 16.2% 100.0% 1.7% 125 53.2% 100.0% 合计 计数 关注市场信息 中的 % 信息对于解决盲目性是否有帮助 中的 % 总数的 % 16.2% 53.2%
关注市场信息* 信息对于解决盲目性是否有帮助 交叉制表 关注市场信息 每天关注 计数 信息对于解决盲目性是否有帮助 没啥帮助,无所谓 2 合计 26 关注市场信息 中的 % 信息对于解决盲目性是否有帮助 中的 % 总数的 % 经常关注 计数 关注市场信息 中的 % 信息对于解决盲目性是否有帮助 中的 % 总数的 % 偶然关注 计数 关注市场信息 中的 % 信息对于解决盲目性是否有帮助 中的 % 总数的 % 从不关注 计数 关注市场信息 中的 % 信息对于解决盲目性是否有帮助 中的 % 总数的 % 7.7% 2.8% 100.0% 11.1% .9% 24 25.3% 33.3% 11.1% 95 100.0% 40.4% 10.2% 32 33.3% 44.4% 40.4% 96 100.0% 40.9% 13.6% 14 77.8% 19.4% 40.9% 18 100.0% 7.7% 6.0% 72 30.6% 100.0% 7.7% 235 100.0% 100.0% 合计 计数 关注市场信息 中的 % 信息对于解决盲目性是否有帮助 中的 % 总数的 % 30.6% 100.0% 卡方检验 Pearson 卡方 似然比 线性和线性组合 有效案例中的 N 值 31.876 33.495 22.772 235 adf 渐进 Sig. (双侧) 6 6 1 .000 .000 .000 a. 2 单元格(16.7%)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2.91。
通过数据分析关注市场信息的频率和是否有帮助成正相关,每天关注的人中69.2%认为有一些帮助,23.1%的人认为有很大的帮助,经常关注的人中23.2%认为有很大的帮助,51.6%认为有一些帮助,偶然关注的人中有33.3%认为没什么帮助,无所谓,从不关注的人中有77.8%认为没什么帮助,无所谓,从中可以看出大家对于农业信息的认知度不同导致关注信息的频率也不同。因而我们仍需改正大家的农业信息态度,加强专业信息的认知度,增强科技种植的意识。
18、关于农民教育程度和是否咨询专家、技术人员的相关分析
教育程度* 获取专业信息 交叉制表 教育程度 小学 计数 教育程度 中的 % 获取专业信息 中的 % 总数的 % 肯定会 获取专业信息 偶尔会 42 41.2% 37.5% 17.9% 57 55.3% 50.9% 24.3% 11 40.7% 9.8% 不会 27 26.5% 56.3% 11.5% 18 17.5% 37.5% 7.7% 3 11.1% 6.3% 合计 102 100.0% 43.4% 43.4% 103 100.0% 43.8% 43.8% 27 100.0% 11.5% 33 32.4% 44.0% 14.0% 28 27.2% 37.3% 11.9% 13 48.1% 17.3% 初中 计数 教育程度 中的 % 获取专业信息 中的 % 总数的 % 高中/中专 计数 教育程度 中的 % 获取专业信息 中的 % 总数的 % 大专/大学本科以上 计数 教育程度 中的 % 获取专业信息 中的 % 总数的 % 5.5% 1 33.3% 1.3% .4% 75 31.9% 100.0% 31.9% 4.7% 2 66.7% 1.8% .9% 112 47.7% 100.0% 47.7% 1.3% 0 .0% .0% .0% 48 20.4% 100.0% 20.4% 11.5% 3 100.0% 1.3% 1.3% 235 100.0% 100.0% 100.0% 合计 计数 教育程度 中的 % 获取专业信息 中的 % 总数的 % 卡方检验 Pearson 卡方 似然比 线性和线性组合 有效案例中的 N 值 9.656 10.068 3.136 235 adf 渐进 Sig. (双侧) 6 6 1 .140 .122 .077 a. 3 单元格(25.0%)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61。
对于教育程度和是否在改种品种前,会咨询专家、技术人员的相关性分析中可以看出,小学、初中文化的种植户近乎三分之一选择可定肯定会咨询,中专/高中文化的种植户将近50%会选择肯定。26.5%小学文化的农户认为自己不会咨询,17.5%初中文化的农户不会咨询,只有11.1的中专/高中文化的认为不会,在调查中仅有的3个大专/大学文化的种植户选择没有不会。其中所有被调查者中47.7%选择偶然会咨询,主要集中在初中文化的农户,31.9%认为一定会咨询,20.4%肯定不会,主要集中在小学文化的农户。
19、农民的教育程度与获取信息的方式相关分析
教育程度*$获取信息的方式 交叉制表 教育程度 小学 初中 高中/中专 计数 计数 计数 电视 26 32 11 1 70 电话手机 $获取信息的方式 电脑网络 15 30 10 3 58 政府组织 11 15 6 1 33 图书报刊杂志 13 17 10 0 40 a20 52 14 1 87 大专/大学本科以上 计数 总计 计数 百分比和总计以响应者为基础。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教育程度*$获取信息的方式 交叉制表 教育程度 小学 初中 高中/中专 计数 计数 计数 $获取信息的方式 别人示范 74 62 12 0 148 无法获得 7 6 1 1 15 a 总计 102 103 27 3 235 a大专/大学本科以上 计数 总计 计数 百分比和总计以响应者为基础。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通过相关分析可得,小学教育程度的农民31.5%普遍是通过别人示范仿效别人生产的,初中教育程度的农民主要是通过别人示范和电话手机获取生产信息的,高中/中专教育程度的农民主要是通过电视、电话、网络获取生产信息的,大学本科以上主要通过电视、网络、政府组织获取生产信息的,可以看出随着学历文化程度的递增,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多元化,更先进,更全面,农民自身的文化水平偏低,导致无法及时地、有效地利用先进的途径获取生产信息,降低生产效率,缺乏市场竞争力,这也是农业生产盲目性的根源。
20、提高农业生产的主要困难和消除农产品生产盲目相信的关联分析 个案摘要 生产困难*$消除农业生产盲目性的措施 N 234 有效的 百分比 97.5% N 个案 缺失 百分比 6 2.5% N 240 总计 百分比 100.0% 生产困难*$消除农业生产盲目性的措施 交叉制表 生产困难 文化水平低 成本太高,无力负担、 信息来源少,消息闭塞 缺乏途径,无法增加销量 计数 计数 计数 计数 计数 $消除农业生产盲目性的措施 提供专家支持和农业信息服务 18 40 15 14 87 建立和健全农业充分利用网络公a信息化服务体系 开有关信息资源 13 46 13 16 88 10 37 6 6 59 总计 百分比和总计以响应者为基础。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生产困难*$消除农业生产盲目性的措施 交叉制表 生产困难 文化水平低 成本太高,无力负担、 信息来源少,消息闭塞 缺乏途径,无法增加销量 计数 计数 计数 计数 计数 $消除农业生产盲目性的措施 提高农民自身文化素养 20 39 16 18 93 提供实地农业种植技术指导 14 47 13 31 105 加强种植户之间的交流 17 38 12 30 97 a 总计 百分比和总计以响应者为基础。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生产困难*$消除农业生产盲目性的措施 交叉制表 生产困难 文化水平低 成本太高,无力负担、 信息来源少,消息闭塞 缺乏途径,无法增加销量 计数 计数 计数 计数 计数 $消除农业生产盲目性的措施 政府加强调控手段,予以帮助 8 36 11 12 67 总计 44 108 32 50 234 a a 总计 百分比和总计以响应者为基础。 a. 值为 1 时制表的二分组。 在以上相关性分析中,认为文化水平低是造成农业生产困难的种植户中,选择提高农民自身文化素养来消除盲目性生产的为最多,提供专家支持和农业信息服务的其次。认为“信息来源少,消息闭塞”为农业生产带来困难的农户,较多选择的是“提供专家和农业信息服务”和“健立和健全农业信息化服务”来消除存在的问题。选择“缺乏途径,无法增加销量”的种植户跟看重 “加强种植户之间的交流”来解决问题。认为“成本太高,无力负担”的种植户选择的解决途径比较统一,反应不明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