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传播模式探讨

我国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传播模式探讨

来源:吉趣旅游网
我国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传播模式探讨 张灼桂 (作者单位:福州广播电视台) 摘要:电视新闻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媒体手段,长期以来受到广大受众的关注与重视,继报纸和广播之后,成为我国媒体 传播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传播手段。在我国电视新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便是演播室主导模式。本文以我国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 传播模式为研究基点,分析了影响我国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传播模式的因素。 关键词: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传播模式 电视继报纸和广播之后,成为媒体 人员众多,每个要素之间的配合都要做到 论环节在直播新闻中并不是记者的主要  界当之无愧的主导者,其得以发展壮大 十分紧密,任何一点微小的失误,都可能 工作内容,但对于比较棘手的新闻素材,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电视不像报纸只能通 导致播出事故。现阶段,中国电视新闻现 需要表达我方立场的新闻直播节目,则  过图片和文字静态传播,也不像广播只 场直播存在出镜记者能力欠缺这一核心问 需要出镜记者针对问题发表我方看法,能通过声音传播,电视拥有报纸和广播 题,导致我国的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节目职 在事件可控时间内,将事件的解释权把 都无法企及的声画结合的传播优势,给 能以演播室模式为主导[2]。出镜记者能 握在自己手中,并及时与后方演播室进 受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听震撼。现场直 力的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行联系。如果记者与演播室两方面衔接 不及时,就容易出现演播室的言论与新 播的电视节目更能体现电视这一优势, 其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和节目感受都是录 电视新闻的灵魂。 2.1.1职业能力不足 (1)现场报道。在现场报道这一环 闻现场事实不符的情况,脱离事实的新 播节目不能比拟的,因此,现场直播是 节中,要求出镜记者能够准确、全面的 闻评论不仅会使观众群大量流失,还会 将新闻现场表现出来,整个前中后期的 使电视节目长期建立起来的公信力大打 1 我国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传播模式 工作内容都非常多样且复杂,如前期节 折扣。如果发生突发的直播状况就要求  电视节目现场直播的鼻祖是1963年 目背景相关资料的收集、对新闻重点的 出镜记者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和专业素质,发生并直播的肯尼迪遇刺事件,电视新闻 筛选与整理、理顺整个新闻节目的整体 才能准确把握好新闻节目的节奏与质量。 现场直播发展至今已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 脉络、组织节目语言、与现场工作人员 时间,电视直播节目也发展出了三种不同 的相互配合等,而能为出镜记者提供的 2.1.2职业精神不足 (1)新闻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是 的传播模式,分别是以演播室为主的传播 资源和时间也都非常有限,且对节目质 所有新闻媒体必须遵守的底线,与其他 模式、演播室与现场有机融合的传播模式 量的要求高,不能有重大失误。但现场 体裁的媒体相比,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更 以及以新闻现场为主的传播模式。现阶段, 直播中现场状况通常比较混乱,时常会 加重要,但由于大多数新闻现场的情况 中央电视台的绝大多数节目都还处于由演 有意外情况发生,这也就对出镜记者提 复杂,新的突发状况随时有可能发生, 播室为主的传播模式向演播室与现场结合 出了很高的要求。 的传播模式的过渡时期,但仍以演播室传 加之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出镜记者不仅  (2)现场采访。现场采访是新闻现 要将完整的新闻事件真实的表现出来,播模式为主;发展比较好的凤凰卫视现阶 场直播节目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 还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快速对事件加 3】。 段主要采取的是演播室与现场有机融合的 是新闻节目的立足基础。现场采访主要 以判断,难度相对较大【传播模式;比较先进的欧美电视台,基本 分为访前准备、前期采访以及镜前采访 (2)职业操守。新闻工作是一项十 上已经处于新闻现场为主的传播模式阶 三部分,比较重要且难度较大的是镜前 分艰苦的工作,常常需要风餐露宿、跋 段。我国的电视新闻直播发展相对较晚, 采访,相比于镜前采访,直播现场的采 山涉水。老一辈的新闻工作者都是在异  又因多方面限制,新闻素材的质量相对较 访难度还要更大一些,出镜记者不仅需 常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优质新闻报道的,低,与欧美先进的传播模式相比,还存在 要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与专业素养,还 然而随着媒体技术与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定差距 “。 要对整个新闻现场有一个宏观的控制, 有些新闻工作者已经不能坚持吃苦耐劳 2影响我国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传播模式 包括现场调度、抗干扰报道、拍摄角度 的职业操守,一旦发生危急的新闻事件, 的因素 2.1 中国电视被动选择的传播模式 的选择、对新闻事件重点内容的把握等, 很多出镜记者都对此难以驾驭。 只会畏首畏尾,难当重任。 【3)人文情怀。一名优秀的新闻工 电视新闻直播现场的配置比较复杂, (3)现场评论。普遍来讲,现场评 作者不仅要有敏锐的判断力和专业的职 (下转第85页) 82 一种“播”与“说”相结合的播报特色。 每个节目都要求主持人有良好的心 如果主持人的表现过于严肃,传播效果 因此,这种“说”的成分既不同于人们 理素质,高度的敬业精神。在主持的过 就会大大折扣,如果主持人在严肃的新 的日常用语,也不像是正统的新闻播音 程中,主持人难免会因为各种不确定因 闻节目中加入适度的幽默语言,就可以 那样,而是在一种字正腔圆的基础上, 素而出现失误。这就需要主持人有良好 缓解新闻节目的节奏,调节新闻节目的 经过加工、美化,摒弃了生活中口语的 的心理素质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即使出 严肃气氛,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随意,带有明显地域特色。这种信息加工, 了错也能机智地为自己找到台阶;同时, 民生新闻在整个新闻节目中有着浓 重在叙事方式的变革,强调新闻事件来 主持人还应具备“读心术”,能够准确 墨重彩的作用,它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 龙去脉的情节性和故事性,依托书面新 地捕获观众的心理,让每个情节都能引 相关。节目是鱼,百姓是水,鱼水关系, 闻稿,但整体风格是轻松明快的,并且 起观众的共鸣,再结合自身体验,与观 密不可分,我们要充分把握百姓所给予 在讲述中带有强烈的即兴表述的格调。 众自然地交流。 的信任,树立“平民视角”的观念,确 正如早年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中, 3.3主持人的真诚交流、幽默睿智 立“知心人”的朋友姿态,通过“平民 沈力老师的~段开头是这样表达的: “观 坦率真诚,乃交友之道。主持人要 化的诠释”与“本色化的点评”,与观 众朋友,我们看到了刚才表演舞蹈的这 想跟观众建立起“朋友”之间的关系, 众贴心交流。 些老同志,论身材吧,并不那么苗条, 这种坦率真诚必不可少。广播电视是大 论动作吧,也不那么规范。可看到他们 众化的传播媒体,主持人应该以平等的 参考文献: 操劳一生重新进发出一种热情的时候, 身份和观众进行交流,放下身段、降低 【1]吴郁.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M】. 身材、动作又算得了什么哪!他们不是 视角、用深入浅出的语言、通俗易懂的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在追寻青春的脚步,而是在讴歌幸福的 方式拓展观众的视野。幽默在主持人有 [2]段鹏.传播学基础【M1_北京:中 晚年。让我们的心伴着他们欢乐的舞步, 声语言的表达中,既是一种修养,也是 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一起跳动吧。”在这段表达中,沈力老 一种艺术,更是扎实文化功底的展现, 『3】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fD1_北 师就注意了先“说”后“播”,说播结合, 也是一把双刃剑。新闻类的节目因其节 京:北京广播学院,2006. 为节目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 目的特性,在时效性、客观性、真实性 【4J秦长亮.民生新闻主持人的定位 3.2主持人职业形象的塑造 上往往需要给受众严肃的感觉。但是, 与核心追求Ⅱ】.新闻窗,2010,(8). (上接第82页) 业素养,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社会责任 事件的发展所吸引,而电视新闻现场直播 模式为主,并向着演播室与现场结合的 感与人文情怀。在新闻直播过程中,真 便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报道技巧,在不知 传播模式转化。 实地还原新闻真相与过程固然重要,但 不觉中将节目所要引导的舆论效果发挥到 如果不顾群众安危,只顾节目质量则违 最大。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进行政策宣传、 参考文献: 背了新闻记者应有的职业道德,也必将 引领舆论的最主要场地便是演播室。在演 【1】牛光夏.电视媒体突发性事件报 会成为新闻节目的污点。 播室中,嘉宾和主持人可以对新闻素材进 道中的民间影像【c】.中国传媒大学第二 2.2中国电视主动选择的传播模式 行分析与加工,并与观众进行充分的互动。 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 我国的新闻节目更多扮演的是党和政 因此,演播室主导的传播模式更能提高群 会论文集,2012. 府“喉舌”的角色,服务于国家与社会政 众的参与度,激发群众的共鸣,这也是中 【2】曹婷.直播谈话节目的突破与创 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建设。现场直 国电视主动选择的传播模式。 新——以北京奥运会期间的谈话节目为例 播的电视新闻节目不仅是反映社会新闻的 3结论 Ⅱ].新闻世界,2011,12(28):121—122. 有效平台,还是国家进行政策宣传、引领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三种传播模式 【3】李晓罡.电视新闻节目的时效与 舆论的有效手段。利用电视新闻节目的现 都是在不断发展进步中形成的,其使用 深度——“中国足球反赌反腐案”的电 场直播,使事件在大众当中的信服度有效 与发展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新闻演 视新闻节目透视Ⅱ】_山西师大学报:社会 提高,观众通过现场直播节目中现场的气 播室与新闻现场并没有好坏之分,而是 科学版,2012,8(26):179—180. 氛、画面以及声音,真实的感受到事件发 体现在适不适合当前条件下客观电视节 生的情况与整个过程,很多细节都无所遁 目的发展需要。本文通过中国电视主动 作者简介:张灼桂(1986一),女, 形,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新闻事件因后期 和被动选择的传播模式,研究出中国电 福建福州人,福建省福州市广播电视台 加工而造成真实性降低的可能。同时,在 视新闻现场直播的适宜的传播模式,即 记者。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学。 受众观看节目的过程中,注意力会完全被 现阶段现场直播以演播室为主导的传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