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专业认知实习报告

专业认知实习报告

来源:吉趣旅游网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医电专业认知实习报告

姓 名: XXXX 专业班级: 医电111 学 号: *******XX 指导教师: *** 实习地点: 医电实训室 时 间: 2012(6.18-6.22) 成 绩:

2012/6/22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一、血压测量

(一)电子式血压计

1.测量过程

2.测量原理

台式汞柱式血压计是利用充气袖带阻断肱动脉血流,然后缓慢释放袖带中的气体在降低压力,同时用听诊器听诊肱动脉脉搏的声音,当肱动脉的压力与袖带中的压力相同时,肱动脉中血流恢复,听诊器可听到响亮的拍击声,此时血压计汞柱指示的压力为收缩压;继续缓慢放气,最终声音消失,此时汞柱指示的压力为舒张压。

理解台式血压计的工作原理后,电子血压计的工作原理就不难理解了,袖带相同,只不过在其袖带近肱动脉处安装了一个拾音器,来替代医生用的听诊器,将声能转换为电信号,以判断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所以要用电子血压计正确地测量血压,一定要将袖带上的标志对准肱动脉。

(二)柯氏音测量法(即利用水银汞柱+听诊器)

1.测量过程

.先打开调节水银的开关,看其是否在标准位置(关键!)然后,将血压计袖带气囊中部对着肱动脉(粘布向外),紧贴皮肤缚于上臂,袖带下缘应距肘窝2~3厘米,不可过松,以插进一指为宜。

2.在肘窝触及肱动脉搏动,再将听诊器胸件(以钟型胸件为佳)置于肘窝肱动脉上,轻压听诊器胸件与皮肤密接。带上听诊器,向袖带内充气。

3.边充气边听诊(此时不必用手把住袖带,自然状态即可)听不见肱动脉搏动音后,再将汞柱升高2.7~4千帕(20~30毫米汞柱)后缓慢放出袖带中的空气,听到第一个声音时所示的汞柱数值为收缩压;此后声音逐渐减弱,当声音消失时所示的汞柱数值为舒张压,二者之差为脉压。

4.一次测压完成后,应静待2分钟在同一手臂重复测压一次,取两次测量数

2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值的平均值。

正常血压标准:收缩压<18.7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张压<12千帕(90毫米汞柱)。写法为: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Hg 2.测量原理

先用一连接水银柱的袖带将被测者的臂膀扎住,关闭阀门,然后对袖带打气,再适当松开阀门进行放气。放气期间,将听诊器听筒放在袖带与臂膀之间动脉附近,听脉搏音。开始时因为袖带压力大将脉搏阻断,几乎没有声音或声音很小;随着袖带压力下降,脉搏音逐渐增大,在一个点上会感到声音明显增大,到最大后在逐渐减小,最后声音变调、消失。脉搏音明显增大时刻所对应的水银柱高度为收缩压,而脉搏音从大到小开始变调时刻对应为舒张压。

二、心电图机

(一)测量方法及过程

V1:探查电极放在胸骨右缘第4肋间。--红色

V2:探查电极放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黄色 V3:探查电极放在V2 与V4连线的中点。-----绿色 V4:探查电极放在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上。-----棕色 V5:探查电极放在左腋前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上。-------黑色 V6:探查电极放在左腋中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上。 -------紫色

下面的不知道你需要不?(右手腕---红色, 左手腕----黄色, 左脚腕--绿色, 右脚腕---黑色) 1.标准导联

Ⅰ:为接连左、右臂的电位差,将左臂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右臂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即Ⅰ=左臂(+)→右臂(-)。

Ⅱ:为连接左腿和右臂的电位差,将左腿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右臂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即Ⅱ=左腿(+)→右腿(-)。

Ⅲ:为连接左退和左臂的电位差,将左腿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左臂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即 Ⅲ=左腿(+)→左臂(-)。

2.加压单极肢导联(图1-3-3)将右臂、左臂、左腿各通过5000欧姆的

3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电阻,然后连在一起构成中心电站,这样中心电站的电位几乎等于零,作为无效电极连接于心电图机的负极,构成单极肢导联,分别用VR、VL、VF表示。这种导联能反映不同部位心肌的绝对电位,在描记哪一个导联时将该肢体与中心电站截断,能使描记出的波形振幅加50%,使波形增大、清晰、易于辩认,称为加压单极肢导联,用aVR、aVL、aVF表示。

aVR:即加压单极右臂导联,探查电极置于右臂,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无效电极置于左臂与左腿相连的中心电站上,再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

aVL:即加压单极左臂导联,探查电极置于左臂,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无效电极置于右臂与左腿相连的中心电站上,再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

aVF:即加压单极左腿导联,探查电极置于左腿,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无效电极置于右臂与左臂相连的中心电站上,再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

(二)心电图机原理

心电图机常见的记录技术:

1、热笔直记式:输出信号--发热描笔--心电图波形。八十年代末发展到顶峰,进入九十年代,描笔式记录技术的发展趋于停滞,它的许多固有缺陷使其在先进心电图机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冷落,近几年更面临被淘汰的窘境。 它的固有缺陷有:F6TYP

①难以多导化。心电图诊断理论正迅速发展到多导同时记录和判读,采用描笔式记录必须每导配备一套记录机构,其庞大、沉重、昂贵不言而喻。 ②误差大。首先是理论误差,位置反馈式记录技术采用\"直线补偿\"方法,具有2%的理论误差;其次是频率响应差,由于描笔的重量存在,描笔式记录技术的频率响应仅能达到75Hz左右,而人体心电图的频率范围可达100Hz,因此记录的保真度不够理想,特别是QRS波上的一些高频切迹和纽节往往无法记录下来; ③引入伪差。阻尼--当带动描笔的转动部分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其转动力矩和反作用力矩相当时,描笔将在某一偏转的相应位置发生左右摆动(振荡)。阻尼的设计就是为了克服这种现象。当阻尼合适时,引入伪差较少,阻尼过大或过小都将引入较大伪差,特别影响高频成分丰富的QRS波群。而实际使用中调节不当、笔压、笔温、记录纸等内部因素和气温、湿度、灰尘、倾斜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阻尼都有影响,即使定期调整都很难使阻尼一直保持在最佳状态。

4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④故障率高。描记部分(不含走纸驱动)的轴承就有5个之多,高热描笔在热敏记录纸上高速来回运动,与记录纸作剧烈摩擦,这些运动部件不仅寿命不长,故障率也较高。

⑤不便与微电脑接口。先进心电图机内部都应用了高性能的微电脑进行心电信号处理,除了记录心电波形,还需记录很多文字信息,描笔式记录技术根本无法达到这一要求,因此不便于以后产品的升级。

⑥其他。其他还有时间漂移、安装复杂、功耗大、笨重、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 2、热阵记录式:热阵记录技术的关键在于其核心元件--热阵元记录头。热阵元记录头是利用先进的元件集成技术,在陶瓷基体上高密度集成了大量发热元件(8点/毫米)及其控制电路所制成的一种高科技部件。目前所有新推出的机器几乎全部是热阵记录式记录。 二、心电图机的数字式

数字式心电图机的信号放大、隔离、导联控制等部分与描笔式心电图机原理上基本相同,其最大的区别在于信号处理和记录部分。它采用了信号数字化和先进的热阵记录技术,彻底解决了热笔直记式心电图机所遇到的这些问题,而且增加了网络参与功能。

三、心电图机的浮地技术、BF级安全标准、CF级安全标准 [国家医用电器设备安全要求]确定

F型隔离(浮动)应用部分:同设备其它各部分相隔离的应用部分,应达到以1.1倍最高额定电压加在该应用部分和地之间,仍不会超过单一故障状态的容许患者漏电流值的隔离程度 BF型设备为有一个F型隔离(浮动)应用部分的B型设备;

CF型设备为有一个F型隔离(浮动)应用部分,对电击有高度防护,并特别限制了漏电流值的Ⅰ类、Ⅱ类或带内部电源的设备。CF型设备主要直接用于心脏。 专门设计用于直接与心脏进行导电连接的设备或设备部件,必须属CF型。

四、多道:多道心电图是指同时记录多个通道的心电图。记录时捕捉到某些异常心电图后,通过分析对照同一时刻多个导联的波形,可以更准确地作出判断,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多道心电图机可同时记录多个通道的心电图,热阵式记录更无须任何调节,记录精度高,操作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而且自动功能一般较为完善,可大大减少医师站立时间,减轻体力负担,使医师能真正花费主要精力在

5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心电图判读上,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多道心电图机无须定期调节阻尼、笔温、笔压等笔式心电图机所必需的维护。

三、多参数监护仪

(一)测量方法及过程(含血压、脉搏氧、心律、体温、心电及体温测量)

(一)无创血压测量方法一般是采用振荡法,即利用捆绑在手臂上袖带,并通过充气泵向袖带充气以阻断血管中脉动的传播,再以线性(3~5mmHg/s)或阶梯放气(6~15mmHg/阶梯)形式逐步对袖带放气,并借助于连通于气路的桥路压力传感器和相应的放大、滤波电路、A/D、CPU控制等将通过袖带传递到气路中的脉动信号和压力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进一步对这个脉搏波、袖带压进行适当的数据处理,得到包含脉搏波变换趋势的系列脉搏波和对应的袖带压力,利用最大脉搏处的袖带压将对应于受试者的平均压和一些经验的比例系数算法就可以计算出所需要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以及脉率等结果,上述检测准确性将取决于压力传感器、检测电路的线性程度、脉搏波识别方法、基于脉搏波的振荡趋势恢复方法和经验的比例系数算法,无创电子血压测量设备的专用标准上要求需要通过临床评估方法来确认测量的准确性和使用范围。

无创脉搏波的氧饱和度测量是基于脉动血对脉冲式660、940nm红外、红光谱的吸收。光电感应传感器接收到红光、红外透过手指后光信号传递给光电流信号放大器,并经后续电压放大、滤波等处理,再在CPU控制下经过增益、直流偏置、驱动等的自适应反馈调节控制的信号放大电路与光源驱动电路以及滤波、AD等处理后得到红外和红光的交、直流数字信号,并通过特定的软件算法恢复上述的红光、红外光的脉搏波(包含脉动分量和直流分量),再通过相应的一些变换和查表等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血氧饱和度值,而脉率值是通过上述脉搏波形的波峰间距和算术平均得到的。

基于热敏电阻的体温测量原理是针对热敏传感器与人体接触后的热平衡对热敏传感器阻值的影响程度来获得体温信息的,由体温电路的驱动部分向热敏传感器施加的特定恒定电流,将热敏传感器的阻值改变转换成电压改变,再通过放大、滤波以及基于软件的信号变换来进一步得到温度值,不同温度传感器将会产生不同的信号变换形式,最常用的是美国YSI体温探头、YSI兼容探头,国内还

6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有其它品牌的体温探头,这是一种直接信号测量方法,测量准确性与否将完全取决于温度信号放大电路和恒流源驱动电路设计,以及温度热敏传感器的特性,因此体温参数的测量性能评估应分成两个部分,一是针对温度放大电路的测试评估,二是针对热敏传感器的测试评估,第一部分的电路特性评估可以根据软件上所设置的温敏传感器特性依次设置不同精密电阻来检验体温测量电路的准确性,这是目前大多数监护仪公司在其产品规格书所给出的指标,第二部分的热敏传感器的检验可以在第一步完成的基础上进行,通常采用水域法对比。

电监护是主要依据心脏的电活动的综合矢量在体表各方向上的投影,形成了3个肢体导联、3个肢体加压导联和6个胸导联心电信号分量的常规12导联心电信号监测与分析、应用方法,体表心电的投影分量大小一般只有几百微伏到几个毫伏的信号强度,需要具有高输入阻抗的信号放大,为了消除工频干扰和其它高频噪声源,在心电信号放大电路中需要充分考虑共模噪声的抑制和通频带的设置,在心电特征识别的方法将主要考虑的心电QRS波的检测和异常波的剔除,正确计算心率,同时还需要考虑心律失常的特征识别、ST段的测量和整体心电波形的形态学,为实时的心电监护提供及时、有用的诊断信息,确保监护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的评价。

(二)多参数监护仪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监护仪是由两个单片机组成双CPU系统。

单片机1完成对体温、心电波形、脉搏脉形的信号检测、处理、数据存储,并通过LCD显示屏对各波形、参数进行定时显示、报警。

单片机2承担其中耗时较长的血压测量及血氧饱和度的检测,使之不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同时还承担对心率、呼吸频率的测定。

两个单片机间的信息交换通过1个8位的并行口进行,由2根I/O口实现通信控制。具体是用P1口,配合两个高速输入、输出I/O口(HIS.0、HSO.0),用作两个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送。这种双机间的连续方式属于松耦合的多处理机系统,在硬件实现上较为简单,只需在软件编程时,为其通信方式设计必要的通信协议、数据传输方式等。

工作原理:系统通过信号检测与预处理模块将生物医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进行干扰抑制、信号滤波和放大等预处理。然后,通过数据提取与处理模块进行采样、量化,并对各参数进行计算分析,结果与设定阈值比较,进行监督报警,将结果数据实时存储到RAM,并可实时传送至PC机上,在PC机上可实时显示各参数值。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