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网中性点接地与不接地的利弊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电气化系
罗光荣
为了低压用电的安全,尤其是农业电网用电的安全,我国普遍推广使用触电保安器。保安器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大类,它们对电网我中点的接地有不同的要求,电压型保安器要求电网中点不直接接地(实际是经过保安器的内部阻抗接地),而安装电流型保安器,则要求中点直接接地,因此认真深入地研究低压电网中点接地方式的利弊,对于安全用电工作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并且它还关系到保安器研制工作的动向,为此我们对接地作一些分析。
一、国内外概况:
根据国外资料,电力网发展的初期,低压电网对地都是绝缘的,中点不接地,但是后来随着高压电网的发展,使了降压变压器,由于高低压线圈可能相互短路,低压线圈对地产生高压,对电气设备及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因此出现了中点接地系统。如今,低压电网中点接地已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绝大多数国家都是采用中性点接地系统,这个总的发展方向是肯定的。由于中点对地绝缘,在某些场合有一定的优点,但在一些特殊的场合,还采用中点不接地,例如日本的医院及游泳池,使用隔离变压器,中点就不接地。有些有易燃气体的化工厂、煤矿等也采用中点对地绝缘。日本也还有一些大工厂采用不接地方式,捷克在矿井采用500伏中点不接地系统。
我国解放前,低压电网,有接地的,也有不接地的,解放之后逐步趋于统一,就是380/220伏中点接地的低压电网。
但1962年以后有些省和地区,采用中点不接地系统,例如江苏省推广使用电犁,为了人身安全,安装简易型保安器,采用了不接地系统。当时广东、河南有些地区也采用不接地系统。目前我国广大农村,中点接地和不接地两种方式同时并用,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其优缺点作一些探讨。
二、中点接地与非接地系统的优点缺点比较:
1、不接地系统:
优点:能限制接地电流
当电网的容量较少时,对地的分布电容也小,如果绝缘电阻很高,则人触及带电体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仅为不大的电容电流(如图1),因此是安全的。
此外从漏电引起的火灾来说,不接地系统也比较理想,因漏电接地电源很小,不易产生大的火花而引起火灾。
缺点:
①不能抑制对地电压的异常升高:
不接地系统在运行中有各种原因会引起对地电压的异常升高,如变压器高低压绕组间击穿、高压线碰到低压线、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静电感应等,这种电压的异常升高可能损坏电器设备及危害人身安全。
②实际难于保持不接地状态
前面提到不接地系统可以限制接地电流的条件是电网容量比较小,因而分布电容也小,绝缘电阻比较高。如果电网容量比较大,并且随着电网的陈旧,绝缘水平总是逐渐下降的,到后来就难以达到保证人身安全的程度。
现举例来说明:譬如人体电阻为1千欧,触及三相三线制非接地系统的相线,设绝缘电阻最低的相线绝阻数值为rJX,每根相线对地电容为C,在不同的绝阻和电容情况下,通过人体可能的最大电流Ir,可根据克希荷夫定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得如图2所示的曲线。
低压架空线路每根相线的电容量可按每公里205微法计算,由图可见架空线路长度超过2公里,相线绝缘低于30千欧,人体触电电流就将超过25毫安,已经不能自主摆脱,如不立即断电即有生命危险。
农业电网绝阻一般较低,依靠不接地系统限制接地电流并不能完全保证人身安全。
③一相接地,其他两相对地电压为线电压:
如果有一相线发生接地故障,另外两相对地电压即升为线电压,即增加压的升高,对人身安全是不利的,并且也容易引起电器设备的绝缘击穿。
倍,这种电
2、中点接地系统
优点:
①能够抑制异常的对地电压升高;
即使高低压绕组间发生击穿短路,由于中点直接接地,中点对地电压在220伏以下,
对电器设备及操作比较安全。
②适用于大容量电力网;
③易于检测并及时排除接地故障;
如果相线发生接地故障,则将会产生很大的接地电流,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能及时排除。
缺点:
①不能抑制接地电流:
当人体触及带电导体时,就相当于相电压直接加在人身上,因此通过人体的电流比中点非接地系统为大,比较危险。
②接地系统可能相互干扰
由于接地系统的接地线有电流,使地表电位发生变化,因此会影响另外一个接地系统的工作,造成干扰,特别是对一些仪器设备造成干扰。
由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在我国目前的农村,变压器容量比较小,中点接地系统对于设备安全比较优越,中点不接地系统对于人身安全比较优越。
三、今后的发展趋势:
既然中点接地系统对设备的安全较为优越,对人身安全比较欠缺。那么应在中点接地的条件下,采取加强人身安全的措施,而安装触电保安器则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对于中点接地系统,为了人身安全,只能安装高灵敏度的电流型触电保安器,其动作电流应该在30毫安以下,这种保安器是依靠零序电流进行工作的,它的零序电流不单纯是由于人体触电产生的,三相四线制各相的漏电及不对称也产生零序电流,漏电流使保安器工作不正常,有时使保安器失灵,应该动作而不动作;有时使保安器误动,为了使保安器可靠动作,就要求电网漏电尽可能小,也就是说要求绝阻较高,通常要求总绝阻达到10K以上。对于装有照明线路的电网,很难达到这个要求,尤其雨季,一般只能达到1—2K。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在分支线上加装保安器,因为整个电网的总绝阻虽然低,但分支线的绝阻有可能在10K以上,或者10多户人家就装一个保安器。这种安装方法,保安器的动作是可靠的,可以保障人身安全。但这样安装,每台变压器起码装四台保安器,甚至更多,才能满足要求。电流型保安器电流互感器的制造工艺要求较高,成本较高,因此这是电流型保安器推广工作中比较困难的问题。
如前所述,中点不接地系统无法抑制对地电压的异常升高,例如在高压为两线一地制供电的系统中,低压侧中点对地可能出现很高的电压,实测可达数千伏,此外在预防雷害及高低压绕组击穿短路方面,不如中点接地系统,但它有限制接地电流的作用,特别是30千伏安以下专供小型排灌站的变压器,其电网绝阻较高,可以限制触电时的人体电流,并且可安装简易型单级跳的保安器,这种保安器原理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此外中点不接地系统可以安装脉冲式保安器。这种保安器适应低绝阻,绝阻只要1K左右就可以安装。带照明负载的变压器,只要装一个脉冲式保安器就可以了。而电压的异常升高也可采取措施来加以减轻其危害。(如中点经阻抗接地,加装避雷间隙或压敏电阻等)因此在变压器容量小的情况下中点不接地系统对人身安全较为有利,目前仍有其存在的意义。
四、农村电网的接地保护问题:
为了防止电器设备金属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目前常用的办法有两种:即保护接地和接零,应当指出保护接地只有用在不接地系统才能引起防止触电的作用。如果在中点接地系统,即使金属外壳已经接地,当发生相线碰壳事故时,金属外壳仍有很高的电压,仍然会危及生命。因此这时保护接地是起不到防止触作用的。其原理如图3所示。
设变压器中点接地电阻rɡ为4欧,电动机外壳保护接地电阻rb为12欧,当发生相线碰壳时,则通过短路电流I其数值为:
安
如果有人触及电机外壳,则人手和脚之间的接触电压为
UJ=I×rb=13.75×12=165伏
人体受到165伏触电仍然是危险的,几乎起不到什么保护作用,因此对于中点接地系统,通常是用采用保护接零,其原理如图4所示:
在送电线路不很长的情况下,零线电阻一般小于1欧,如果发生相线碰壳的情况,则相线将通过很大的电流,可以把熔丝熔断,使电机外壳不再带电,从而保护人身安全。
保护搪零对于一般工厂是很适用的,但对于农村电网一时却难以采用,因为目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电气设备是排灌站的电动机,为电动机供电的线路通常是三相三线制,并没有零线,如果专为接零而拉一根零线。则要增加不少投资。此外当送电距离比较远,而电机容量较大时,即使相线碰壳,也不足以使熔丝熔断,那就起不到保护人身安全的作用。
五、结语
1、中点接地系统是发展方向:因为农业电网使用的变压器越来越大,中点接地系统对保护设备安全比较优越,对于人身安全则可通过普遍安装电流型保安器而加以解决。
2、小变压器可以采用不接地系统:对于30千伏安以下的变压器,如果没有条件普遍安装电流型保安器,则可以采用不接地系统对人身安全比较有利。动力线路的变压器,可装简易型保安器,照明线路可以安装适应低绝阻的冲型保安器。
3、农村电网的保护接地应与触电保安器结合使用,否则不能起到保护人身安全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