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注释】
⑴未央:汉宫殿名,也指唐宫。
⑵平阳歌舞: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
【译文】
昨夜春风吹开了井边的桃花,未央宫前明月高照。平阳公主的歌女新受武帝宠幸,帘外春正寒皇上特把锦袍赐她。
《长行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xī)。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kūn)黄华(huā)叶衰(cuī)。 百川东到海(也做到东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园圃里葵菜郁郁青青,叶上的露珠迎着旭日闪光。春天把雨露洒遍原野,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最担心的是秋风乍起,花谢叶落又是满目凋残。江河奔涌啊东入大海,岁月流逝啊有去无回。人生少壮不努力奋斗,暮年悲伤可惜悔之晚矣。
《长信秋词》
金井梧桐秋叶黄,
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
卧听南宫清漏长。
赏析:
第一首是宫怨诗,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这是从这位少女的悲惨的一生中剪取下来的一个不眠之夜。
在这个不眠之夜里,诗中人忧思如潮,愁肠似结,她的满腔怨情该是倾吐不尽的。这首诗只有四句,总共二十八个字,照说,即令字字句句都写怨情,恐怕还不能写出她的怨情于万一。可是,作者竟然不惜把前三句都用在写景上,只留下最后一句写到人物,而且就在这最后一句中也没有明写怨情。这样写,乍看象是离开了这首诗所要表现的主题,其实却在艺术效果上更显得有力,更深刻地表现了主题。这是因为:前三句虽是写景,却并非为写景而写景,它们是为最后人物的出场服务的。就通首诗而言,四句诗是融合为一的整体,不论写景与写人,都是为托出怨情服务的。
《七步诗》
煮豆持做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表现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也说明了曹丕的狠毒和狡猾,也说明了曹植的镇定自若与机智。 【注释】
持: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菽(shū):豆的总称。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把豆渣压干做成豆豉。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你我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春夜洛城(1)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2)暗飞声(3),散入春风(4)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5),何人
不起故园(6)情? 注释
(1)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2)玉笛:精美的笛。 (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4)春风:另一版本作“东风”。 (5)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杨柳》曲也。”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6)故园:指故乡,家乡。
译文
阵阵悠扬的玉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注释
老大:年纪大了。 乡音:家乡的口音。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衰(cuī):减少,疏落。镜湖: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lù),方圆三百余里。
译文
1.我在年少时外出,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故乡。我口音虽未改变,但我那双鬓却已经斑白。所有儿童们看见我,都没有一个认识我的。他们笑着互相问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呀?
2.离别家乡已很长时间了,回家后才知道家乡的人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有门前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依然像往日那样漾着清波。
《塞上听吹笛》
塞上听吹笛 唐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1)戍楼(2)间。借问梅花何处落(3)? 风
吹一夜满关山。
【解释】
(1)羌(qiāng)笛:一个古代民族的乐器。羌:古代民族。 (2)戍(shù)楼:军营城楼。
(3)梅花何处落:笛曲有《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 (4)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译文】
冰雪消融,胡地又回到了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时分,战士们赶着马群回来,明月洒下一片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澄明的夜色中,从戍楼中传来熟悉的《梅花落》曲调。 风传笛曲,一夜之间传满了山川关口。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 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花色花香洒满关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①前沙似雪,受降城②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解】
⑴回乐烽: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烽即当地烽火台。
⑵受降城:回乐县的别称。 ⑶芦管:笛子。 【译诗】
回乐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词语注释
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 乃:就。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潜:暗暗地,静悄悄地。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俱:全,都。 江船:江面上的渔船。 独:独自,只有。 晓:清晨。 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红:红花。 花重(zhòng):花沾上雨水变得沉重。 知:知晓。 锦官城: 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 及:于是。 全文翻译
好雨似乎领会人意知道季节变化,正当春天万物生长时即降临。细雨随着春风悄悄地在夜里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田野的小路和空中的云彩都是那样漆黑,只有江船上灯火独独明亮。等到明天拂晓看看被淋湿的花朵,整个成都都显得沉甸甸的,那红花一定更加迷人。
[2]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此诗描写的是垂柳。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的颜色如碧绿色的玉。 妆成: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似:好像,如同,似乎。 译文
如同碧玉妆扮着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条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题都(1)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2)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3)春风。
注释
(1)都:唐时的京城长安。 (2)人面:一个姑娘的脸。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 (3)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译文
去年的今天,就在这长安南庄的一户人家门口,我看见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互相映衬,显得分外绯红。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那含羞的面庞不知道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是旧样,笑对着盛开在这和煦春风中!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释
(1)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2)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从大林寺上看,好比天堂——人间 (3)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4)尽:指花都凋谢了。(5)山寺:指大林寺。(6)始:才开始;刚刚开始。(7)长恨:常常惋惜。(8)春归:春天回去了。(9)觅:寻找。(10)不知:岂料、想不到。(11)转:反。(12)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译文
四月,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才刚刚盛放。 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译文】 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传来岸上情郎那熟悉的唱歌声。就像东边天空中有太阳,西边却细雨蒙蒙,说是无晴(情)吧,其实却有晴(情)。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注释
1. 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 2.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著名诗篇《乐游原》正是他心
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3.意: 感到 4.不适:不悦, 不快。 5.近:快要
译文
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化为第一人称:
傍晚以至,我心中有些不惬意,于是就乘坐马车,到古时的乐游原上游玩。这时望见将要西落的太阳,落日余晖洒向大地,无限美好,可惜已近黄昏,美好的太阳也就渐行渐远了。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注释
①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②亦:也。③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④项羽(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得大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⑤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秋夕》
唐·杜牧
银烛②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③扑流萤。 天阶④夜色凉如水, 坐看⑤牵牛织女星。
注释
⑴秋夕:秋天的夜晚。 ⑵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 ⑶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
⑷天阶:天庭上宫殿的台阶。“天阶”另一版本为“天街”。 ⑸坐看:坐着朝天看,“坐看”另一版本为“卧看”。
译文
秋夜,精美的银色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画屏上添了几分清冷之色;一位宫女手执绫罗小扇,轻轻地扑打飞舞的萤火虫。天阶上的夜色,清凉如水;坐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遥望着织女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