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年级数学全部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全部知识点

来源:吉趣旅游网
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大数的读法

(1)从高位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读亿级和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来读,读完亿级后加上一个“亿”字,读完万级后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每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2.大数的写法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

(2)从高位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3)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3.大数的大小的比较

(1)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

(2)位数相同时,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3)最高位相同时,再比较下一位,依次找下去。 4.大数的改写

(1)如果是整万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4个0,在后面加上“万”字;如果是整亿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8个0,在后面加上“亿”字。都用“=”连接。 (2)如果不是整万的数,就从数的末尾起向左数出4位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改写成整万的数;如果不是整亿的数,就从数的末尾起向左数出8位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改写成整亿的数。都用“≈”连接。

5.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依次类推。 6.数位顺序表,从个位开始每4个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7.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11…的数叫做自然数。

8.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10.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算盘)是我国古代的发明,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

13.上珠一个代表5,下珠一个代表1.

14.(计算器)是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 15.计算器上的AC键是清除键。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16.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做单位。

17.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做单位,字母表示为(km2 )。 18.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9.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20.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21.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22.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20公顷,(5)个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 23.一个教室的面积约63(平方米) 水立方占地面积约6(公顷)

200个50平方米的教室面积大约是(1公顷)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1100(平方千米)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①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它的长度。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不可以无限延长,可以度量它的长度。 ③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它的长度。 ④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⑤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也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⑥经过任意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⑦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角的边是射线。

⑧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⑩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11.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

12. 直角=90° 锐角小于90° 钝角大于90°小于180° 平角=180° 1平角=2直角 周角=360° 1周角=2平角=4直角 对顶角相等 13.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14.一个平角与一个钝角的差,一定是锐角;一个直角与锐角的和,一定是钝角。 15.角的个数=(射线数-1)×射线数÷2 线段数=(点数-1)×点数÷2

16.量角的步骤:

(1)把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2)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17.画角的步骤: (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60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18.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19.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20.平角(不是)直线,周角(不是)射线。

(3时)和(9时)分针和时针的夹角是(直角);(6时)分针和时针的夹角是(平角);

(12时)分针和时针的夹角是(周角)。 21. 在放大镜下,角的大小不变。

22.一副三角尺可以拼出150、750、450、1050、1200、1350、1500、1800。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2. 70千米每小时可以表示为 70千米/时

3、 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4、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不变。 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积也乘几。 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也除以几。 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乘2 ,积×3×2 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除以2 ,积×3÷2

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3、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5、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6、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7、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8、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9、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

10、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1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12、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13、在平行四边形上剪一刀,其中一个是平行四边形,另一个是梯形或三角形。 14、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15、平行四边形内可以画无数条高。 16、梯形内可以画无数条高。

17、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 18、四边形4个内角和360度。 长方形 对边平行且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 四条边都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 对边平行且相等 对角相等 容易变形 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20、(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

(2)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画图时一般左手持三角尺,右手画线。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必须通过给定的这个点。

21、平行线的画法。

(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22、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图。

23、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只有1条对称轴。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三位数除两位数的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一)位数。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3.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4.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5.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乘)几。 6.除数不变,被除数(除以)几,商也(除以)几。

7.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商反而(除以)几。 8. 被除数不变,除数(除以)几,商反而(乘)几。 9、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第七单元《统计》

1、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能比较容易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2、条形统计图可以分为(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3、在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时,可以根据纸张和实际情况制成(横向)和(纵向)。 4、复式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相比,除了具备单式统计图的好处外,还有利于两

组数据的对比和分析。

5、在制作和识别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弄清统计图以下几个组成部分:(1)标题;(2)横轴;(3)纵轴;(4)图例;(5)直条;(6)数量。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1、沏茶问题(同时完成),关键在于确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完成。 2、烙饼问题(锅不空着)。关键在于如何安排使锅里不空着。

(1)当两面所需时间相等时,一只锅可以同时烙两个时。可以这样来思考: A、当烙饼个数为双数时,就2个2个的烙。

B、当烙饼个数为单数时,就先2个2个的烙,最后剩3个再烙。

因此,可以总结出这个公式:烙一面的时间×饼的个数(不包括1)=总时间。 (2)当两面所需时间不相等时,一只锅可以同时烙多个时。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合理安排确定时间。

3、对策问题(取胜策略),关键在于确定取胜的策略。

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1、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3、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A、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B、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6、有关0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0不能做除数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1、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 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

3、 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不能准确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或物体。只有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确定立体图形。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1、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a-b-c=a-(b+c) 3、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 × b = b × 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a×b)×c = a×( b×c )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 = a×c + b×c

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 ÷ b ÷ c = a ÷ ( b × c)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再读小数部分,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依次读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

3、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去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再在个位的又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4、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注意:

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取近似数时有一些末尾的“0”不能去掉。 5、小数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十分位相同比较百分位,…… 6、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10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100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7、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应用:把一个数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就是用着个数分别乘10、100、1000……,小数点就要相应的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把一个小数缩小到原数的1/10、1/100、1/1000、……就是把这个数分别除以10、100、1000……,小数点就要相应的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8、小数单位换算:高级单位换低级单位,用乘法,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低级单位换高级单位,用除法,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质量单位:吨___________千克___________克

长度单位:千米 _________ 米 _________ 分米 _________ 厘米______毫米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___________公顷___________平方米___________平方分米_

__________平方厘米___________平方毫米

时间单位:时___________分___________秒 货币单位:元___________角___________分

9、求小数的近似数方法:(四舍五入法):当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应根据十分位上的数字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应根据百分位上的数字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应根据千分位上的数字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取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10、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乘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先确定万位或亿位,然后在万位或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在小数的后面加写“万”或“亿”字,如果小数末尾有0要去掉,改写后还可以根据要求改写近似数。

第五单元 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三条高

2、三角形的高和底: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重点:三角形高的画法。

3、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如:自行车的三角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 三角形边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三角形的分类:

按照角大小来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按照边长短来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等边△的三边相等,每个角是60度。(顶角、底角、腰、底的概念)

5、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有关度数的计算以及格式。 6、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

7、多边形的内角和:(边数—2)×180度

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减法

1、计算法则:(1)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 (2)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给小数化简。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法和减法,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整数的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简算)

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

1、 轴对称:(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中任意一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与它的对应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任意一对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的连线垂直。

2、 平移:(1)平移与移动的方向和距离有关,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但改变了图形的位置。

(2)在平移的图形时:先确定物体平移的方向,再通过某一点或某一条边确定平移的距离,找准对应点,对应线段。

3、利用平移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一般把不规则图形通过平移得到规则图形,再求面积。

第八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1、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2、 平均数能清楚的表述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